<p class="ql-block"> 對于祖輩留下的老家規還是蠻多的,我們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p> <p class="ql-block">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兩字,也頗有深意。“規”字 左邊是“夫”,“矩”字左邊是“矢”,“夫” 和“矢”都是象形的“箭”。以“箭”設偏旁,意思很清楚。箭自然要有方向,有目標,有標準,且方向要正確,目標要準確,方能“矢志不移”。</p> <p class="ql-block"> 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流傳于民間的規矩有很多。在祖祖輩輩留下的傳統老規矩中,有的帶有一定的封建色彩,有的顯得不那么切合時宜,但有的則與一定的禮儀、禮貌有關,絕大部分是可取的,有一些老規矩蘊含的不僅僅是一種行為規范,而是傳統文化的習慣,甚至安全的意識,遵守他們不是壞事,因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俗語不是亂說的,老規矩不能忘記!當然今天還應該加上:“吃飯不能玩手機”這條!</p> <p class="ql-block"> 餐飲之禮</p><p class="ql-block"> 1、“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看著像拜先人的祭品,讓上了年紀的長輩心里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2、“不能用筷子敲盤碗”制造出來的噪音破壞了就餐的氛圍,長輩生氣了,有時會罵一句“像個乞丐”,你覺得好聽嗎?</p><p class="ql-block"> 3、“客人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老人覺得“要飯要飯”就是不吉利說多了怕以后只能要飯。</p><p class="ql-block"> 4、“吃飯坐哪就不能再換,端著碗滿處跑那是要飯的。”也不好好想想怎么又挨罵了!坐下來了又要換位子,您是在挑剔誰呢?換個位,得罪了誰都不知。</p><p class="ql-block"> 5、“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起碼的尊老傳統,就不用再解釋了吧?</p><p class="ql-block"> 6、“長輩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來說夫妻要挨著。”長幼有序,就不用再解釋了。</p><p class="ql-block"> 7、“有的孩子要寵,可以挨著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長輩。”教孩子學規矩不在課堂上,而在生活中;孩子教好了,有教養就更能被社會接受,這比家長的面子更重要,對嗎? </p> <p class="ql-block"> 8、“喝湯不許吸溜,吃飯不許吧嗒嘴,要閉上嘴巴。”能想象一下旁人的感受就不難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9、吃飯時,手要扶碗,絕不許一只手在桌下;夾菜不過盤中線;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只能夾眼前的;吃飯不許咬著筷子;吃飯前要禮貌性的招呼長輩,長輩坐下說吃飯才能吃;作客時,主人動筷子客人才能動。</p><p class="ql-block"> 10、家來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p> <p class="ql-block"> 行為之禮</p><p class="ql-block"> 1、“敲門應該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急促拍門屬于報喪。”或許大家都知道,聽到三下連續的敲門聲,屋里的人已經感覺到敲門者的急躁了;如果不是敲門而是拍門,會使人誤會是來報喪。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讓屋里的人好接受些,這就是教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不許叉腿待著,不許咋咋呼呼,不許斜著眼看人,不許抖腿。”前兩項,是男孩的話就是“粗魯”,絕對和“儒雅”不沾邊;女孩子的話,更是有失“文雅”。不許斜著眼看人,老話說眼斜心不正。斜著眼看人,也是不禮貌行為。至于抖腿,不知道別人怎么看,反正我覺得俗話說“男抖賤女抖浪”是客觀、精確的。</p><p class="ql-block"> 3、遞剪子時要手攥剪子尖兒,把剪刀柄讓給對方。</p><p class="ql-block"> 4、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嫌,瓜田里不彎腰提鞋,李樹下不舉手整理帽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p><p class="ql-block"> 長輩給的東西,晚輩要用雙手恭恭敬敬去接。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這是禮節。 </p><p class="ql-block"> 6、不許說不吉利的話。</p><p class="ql-block"> 例如吃魚不能說“翻”。</p><p class="ql-block"> 翻魚和翻船同音。應該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安全回來的意思。如果小孩說了不該說的話,長輩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打碎東西要說歲歲平安。說白了就是圖個好彩頭。</p><p class="ql-block"> 7、站不倚門、語不高聲。客人在,不可以掃地。</p> <p class="ql-block"> 現在有人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隨著上一代人漸漸老去,如今年輕人中懂“規矩”的越來越少。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華文明5000年連綿不絕,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很多老規矩被歷代傳承,這些老規矩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慣甚至是安全意識,教給孩子們這些老規矩,有利于孩子們提升教養,培養高情商,能更好地進行社會交往。總的來說,老規矩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禮。這些老規矩,你都記住了嗎?</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亳州市|
墨玉县|
临猗县|
家居|
陇川县|
莱州市|
正宁县|
惠州市|
崇礼县|
于都县|
崇信县|
游戏|
仁化县|
宜川县|
衡山县|
海晏县|
宁河县|
永丰县|
万年县|
马关县|
阳泉市|
襄垣县|
新河县|
六安市|
浠水县|
呈贡县|
中西区|
泊头市|
明光市|
若羌县|
邢台县|
浪卡子县|
广南县|
柳州市|
北流市|
嘉祥县|
洞口县|
景德镇市|
泸溪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