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擔稻谷的恩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時間回朔到上世紀的1969年初,那時我們全家下放,回到永定高坡睦鄰務瑤坑農村老家,在農村老家生活了整整7年,那是我們家生活最艱難的日子,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萬般無奈中,母親只好向親房鄰居求援,斷炊的曰子里,更是靠借米、借油、借錢艱難度日。</p> <p class="ql-block">那時候家里沒有任何的生活來源,父親沒有干過農活不會務農,全家單靠母親一人出工賺工分,加上孩子又多,家里長年是缺糧戶。母親天生就是個好脾氣,性情溫和,生性勤快,非常的吃苦耐勞。由于家境貧寒,生活十分困難,經常在青黃不接的時間,為了能讓我們吃飽,母親會把地瓜刷絲和米一起下鍋撈飯,經常蒸地瓜、芋頭和老蕉芋頭給我們吃,甚至做過米糠板,買不起白糖就放糖精,也許是常常處于半饑半飽狀態,當時我們吃著也感覺非常美味,然而,吃過老蕉芋頭后肚子翻江倒海,一直流口水,有時侯也確實難受,但那時生活困難呀,不吃又確實餓的發慌。所以,那時候最盼望生產隊分谷子,記得有一個父親的同輩,叫景老的房親,在生產隊當會計,有一次在生產隊分稻谷時,分了一擔稻谷給我們家,在我們家貪困潦倒青黃不接時,那擔稻谷就是救命的稻谷,而景老就是我們家的恩人。</p> <p class="ql-block">記得那是一個接近黃昏的下午,生產隊通知全體社員到倉庫前曬谷坪上分谷子,很快各家各戶都有代表挑著一擔籮筐奔赴曬谷坪上,寬敞的曬谷坪上鋪滿了厚厚的稻谷,在陽光下顯的流光溢彩,看著非常的誘人。那分谷子的場面特別熱鬧很是壯觀,大家懷著喜悅的心情排隊,母親也挑著一擔籮筐排長長的隊伍中,終于輪到母親可以稱谷子了,隊長翻開一個本子,對母親說你家是缺糧戶,工分不夠,如果要分谷子,必須交錢才能稱谷子,母親身上沒有錢,只好默默的退出隊伍著急的站在一旁,心里覺得很不是滋味,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動作迅速的把一擔擔的稻谷挑上肩,然后健步如飛挑著一擔擔稻谷興高采烈的回家。</p> <p class="ql-block">這時母親的心情一落千丈,想到家里兩天前就已經沒米下鍋,就已經跟親房借米下鍋,心里更是愁云密布,母親盼星星昐月亮等著生產隊今天分谷子,原想今天分到谷子就碾米還給親房及維持生活。過了許久,母親仍無奈的站在一邊,心里忐忑不安,這時候,有一個叫景老的人走過來,輕聲的對母親說,你先回去吧,等大家分完谷子回家了,你再挑一擔籮筐過來,母親理解了景老的心意,景老的這幾句話,瞬間讓母親的心里踏實了許多,就像一輪暖陽驅散了母親心里所有不安,更像一股暖流溫暖了母親全身,回家后過不了多久,母親又挑著一擔籮筐到倉庫前的曬谷坪上,這時大家分完谷子都回家了,只有景老一個人留下打掃整理倉庫,景老分了一擔谷子給母親,母親臉露喜色無比感激,長舒了一口氣,滿懷喜悅的挑著分到的一擔稻谷,連夜挑到碾米廠碾成米回家,至今,我都無法忘記,當天晚上看到母親挑回的米時,我們全家高興的情景,母親手忙腳亂的洗米下鍋,當看到炊煙再次在我們家屋頂上裊裊升起時,母心懸而又懸的心終于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我也由一個童年變成中年,為生活遠離了老家,如今,時過境遷,老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再也不愁無米下鍋,現在雖然生活好了,每當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說到在農村老家生活的那些年,母親總是非常感恩老家的親房鄰居,幫助和接濟我們家熬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歲月,母親特別動情的說道景老分給我們家的那一擔救命稻谷,如數家珍的感恩景老對我們家的好,這一份恩情深深地埋藏在母親心里,永遠無法抹去,而那一次生產隊分谷子的記憶,也成為我們兒時終身難忘的記憶。</p><p class="ql-block">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母親報答景老的最好方式,就是每當有回到老家的時候,母親都會特別買一份禮物,帶著兒女們登門去看望曾經溫暖過我們一家的恩人景老,表達我們全家對景老深深的感激之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泽库县|
柘城县|
万安县|
琼海市|
伽师县|
扬州市|
黄冈市|
安顺市|
双辽市|
无为县|
堆龙德庆县|
泸西县|
华池县|
屏边|
万荣县|
文成县|
夏津县|
邵阳市|
云安县|
郸城县|
县级市|
松滋市|
庆安县|
鄂托克旗|
新竹县|
峡江县|
古交市|
运城市|
水富县|
佛冈县|
政和县|
忻州市|
成都市|
信丰县|
阿荣旗|
镇巴县|
西华县|
资讯
|
平凉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