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 文字:龍</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 圖片:龍</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推出以短小精悍、形式靈活、方便快捷為主要特點的“說說”欄目,時間不是太長,今年先后舉辦了兩次挑戰性活動。我參加了7月28日至8月6日舉行的“創作挑戰營一一十天教你玩轉說說”第二期活動,通過學習,收獲良多,受益匪淺。</p><p class="ql-block"> 在十天學習期間內,我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認真研學、用心創作,與一起學習的美友在交流群里交流溝通。根據平時了解到的情況和與美友交流溝通的情況,結合自己的學習創作體會,通過分析歸納和總結提煉,我個人認為:寫美篇“說說”,至少有五大好處。</p><p class="ql-block"><br></p> 一、快速聚集人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說”因其短小精悍、形式靈活,寫作快捷、發布方便而廣受美友青睞和喜愛。不僅如此,現在生活節奏快、人們事情多、閑暇時間少,能長時間靜下心來閱讀長篇大論的為數不多。而“說說”正好適應了這一特點,高度契合了人們花時少、瀏覽快的要求。這樣一來,就給創作者在美篇里縱橫馳騁、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搭建了理想的平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畢竟,“說說”相對于美篇文章而言,創作費時少一些,難度要低一些,而加精的概率要大一點。比如在學習期間就有3條獲得了加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篇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特色鮮明,圖文并茂、賞心悅目、引發共鳴的精彩“說說”,能吸引眾多美友駐足瀏覽,獲得點贊、受到評論。從而使創作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引起美友關注,快速聚集人氣,在美篇社區平臺上的關注度、知名度,吸引力、影響力就會不斷提高。相信為數不少的美友會感同身受,并且嘗到了“甜頭”。我所知道的一個美友,他寫了一篇說說,閱讀量竟然高達20多萬,立馬成為“紅人”,興奮不已、喜不自禁,從此創作“說說”的熱情一直高開高走,一路高歌猛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學習期間,我創作了一個“說說”,圖片用的是我晨練時剛好朝霞映滿天,就用手機拍了幾張。還有幾張暴雨過后晚霞照片。美友胡靖留言評論:“輕輕的閉上眼睛,慢慢的醞釀心情,將白天所有煩惱不快撒向天空,隨著流星的墜落一起沉淀,愿今夜有個好夢……”。美友楓韻紫秋留言評論:“美好來自內心的感動,真實的感受,快樂就好”。至今讀來還令人感概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二、保存優質圖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 說說也注重圖文并茂,講求文美圖靚(每篇說說可配發1~9張圖片),這樣才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讓讀者閱讀時賞心悅目、興趣盎然。</p><p class="ql-block"> 因此,當我們選擇了話題、確立了主題,準備創作“說說”時,就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外出選景采風,拍攝一組照片(關于如何拍攝高質量圖片的內容,我看過天馬行空老師有一篇指導性文章專門講解,不在本文討論范疇)。</p><p class="ql-block"> 就我個人的心得體會:一組照片拍攝后,圍繞主題內容,精心挑選1~9張優質圖片,配以優美文字,寫成美篇“說說”并發布,既分享了美文美照,又保存了優質圖片。日后若想再用,在“動態”里翻出說說,然后“保存高清圖片”導出,操作簡單、方便實用,一舉多得、何樂不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今年5月下旬,我們幾個朋友相約,到廣西桂林游覽了一次,拍的照片精挑細選了9張,除了參加第二屆美篇手機攝影大賽,這次參加挑戰活動也派上用場,做了個“說說”,獲得了加精,還有幾次用到,說不定今后還有可能用到,很是方便。</p><p class="ql-block"><br></p> 三、積累文章素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個人覺得:創作“說說”的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為創作文章收集資料、積累素材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長期專注于、致力于自己熟悉的、擅長的、感興趣的某個領域、某個話題的“說說”創作,不僅即時記錄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也為日后創作高質量文章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寶貴的并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第一手資料和素材。同時,為此而配發的圖片,也是稍縱即逝、時不再來、非常難得、彌足珍貴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書到用時方恨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大家對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明白的。只要我們注重平時積累,廣泛搜集儲備,一旦需要創作文章時,只需打開“說說”這個“百寶盒”、“工具箱”,就能夠胸有成竹、應對自如,做到有備無患、信手拈來,隨用隨取、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br></p> 四、提升寫作能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說說”雖短(限140字),但“五臟俱全”,看似簡單,寫好很難。要想寫出精彩“說說”,被話題主持人(管理員、評論員)加精、推薦,被廣大美友認可、喜愛,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因為整材料和寫文章的人都清楚:文章越短越難寫。必須深入生活、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善于歸納,不斷總結、反復提煉。</p><p class="ql-block">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在日復一日、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在認真學習、反復訓練,細心揣摩、用心感悟的過程中,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相信只要播下種子,就會有花兒鮮艷;只要辛勤耕耘,自會有豐收甘甜!不知不覺中,你會驚喜地發現,你的寫作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并逐步“水漲船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此,我深有感觸。在天馬行空、王向東等老師的熱情鼓勵下,8月27日,我第一次向“創作學院”投稿,創作的【互動指導】突出“三點”創作,增強良性互動,老師鼓勵,學院激勵,作品獲得了加精,老師進行了點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五、培養良好習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應當有好習慣。而習慣需要培養、訓練,靠長期堅持不懈,貴永遠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 一景一物、一感一悟,靈感一現、迅即成篇,閃光火花、立馬呈現,記錄心情、感染他人。</p><p class="ql-block"> 學“說說”、寫“說說”、發“說說”,也需反復歷練,并需一以貫之,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勝為大勝。</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學習“說說”苦中尋樂,寫作“說說”樂此不疲,創作“說說”樂在其中,分享“說說”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了解“說說”,</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熟悉“說說”,</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掌握“說說”,</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創作“說說”,</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喜歡“說說”,</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玩轉“說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掛一漏萬,可能以偏概全。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和美友不吝賜教!本人不勝感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誠 謝 惠 顧</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平和县|
厦门市|
富顺县|
客服|
佛冈县|
赤峰市|
泰安市|
乡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富源县|
孝义市|
慈溪市|
安仁县|
龙川县|
黑水县|
安西县|
石嘴山市|
宁阳县|
调兵山市|
临泉县|
项城市|
湾仔区|
阿瓦提县|
临漳县|
二连浩特市|
无为县|
江口县|
永丰县|
蒙山县|
峨眉山市|
陆良县|
宾川县|
佳木斯市|
彭州市|
宁津县|
沂源县|
秦安县|
九江市|
桓仁|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