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聽說哈爾濱有個知青公園,今天在網(wǎng)上找到它,並急不可耐地去看它。知青公園位于哈爾濱東郊的天恒山腳下東巨路旁,占地71萬平方米,綠化和森林覆蓋率達70%,是一處集休閑、懷舊、紀念于一體的生態(tài)主題公園。</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中國歷史中的專用名詞,一代青年中的共同名字。六、七十年代,全國上山下鄉(xiāng)青年有1700萬人,僅黑龍江省就有來自哈爾濱、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知青183萬人,大部分在兵団或農(nóng)場,還有少部分插隊的,幾乎涉及到每個城市家庭。</p><p class="ql-block"> 據(jù)查知青公園是2016年建成的,那些年紀念上山下鄉(xiāng)的活動很多,可能是那時有人提出的建議,才建起了這座有獨特意義的公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是著名相聲演員姜昆題字的大石碑,他曾是兵團的知青。</p> <p class="ql-block"> 園子里的路是用石塊鋪成的,不太平整,走起來容易拌腳。</p> <p class="ql-block"> 一頂草帽、一塊毛巾、一個搪瓷缸和一把鋤頭做成的一處景點。</p> <p class="ql-block"> 園子里唯一一座抽象的知青群雕。</p> <p class="ql-block"> 想要去參觀知青紀念館必須要翻過一座小山,經(jīng)過這些用混凝土做的棧道才能到達。</p> <p class="ql-block"> 翻過小山后就會看到一片廣闊天地,這里是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場院”,收獲的糧食在這里經(jīng)過晾曬和粗加工。</p> <p class="ql-block"> 知青們忙著把糧食扛到糧囤上,那個年代機械化程度不高,很多農(nóng)活需要人力完成。我好像看到他們揮汗如雨、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p> <p class="ql-block"> 在“場院”邊上有一臺鏈軌式東方紅拖拉機,這種拖拉機現(xiàn)已極難看到。50年前我也曾是一名知青,與東方紅拖拉機相伴了近3年,它在地里能干的活我都參與過,春天起垅播種、夏天趟地噴藥、秋天翻地耙地、冬天檢修保養(yǎng)等等。</p><p class="ql-block"> 說實話,開拖拉機可比開汽車要掌握的技術(shù)復雜得多,拖拉機后面要拖帶各種農(nóng)具,每樣活都干的漂亮不是那么容易。當年我們機耕隊的老隊長經(jīng)常表揚我垅打的直,那時可沒有什么導航定位,完全靠眼力和精準的駕駛,那時也是年輕好學和師傅指導有方。</p> <p class="ql-block"> 雖然不是我當年駕駛的“老伙計”,但也是它的“兄弟”,也感到很親切,合個影吧!</p> <p class="ql-block"> 到知青紀念館還要爬一段坡路,這段路都是傳統(tǒng)的沙石路。可能是雨水的沖刷,路已溝豁縱橫細沙不見,只剩下較大的石子。</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一掛馬車,拉著幾位知青,不知是去哪里?可能是剛來的。</p> <p class="ql-block"> 看模樣像是連里炊事班的戰(zhàn)友。</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知青紀念館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空無一人的紀念館門前廣場。</p> <p class="ql-block"> 紀念館入口處大門緊閉,門口沒有任何告知,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閉館的,也沒說什么時候再開館,太遺憾了!隔著玻璃門看到里面的前言介紹,館內(nèi)分為政策篇、生活篇、居住篇、人物篇等,展品是眾多北大荒知青為紀念館募集的,有勞動工具、衣服、隊旗、生活用品、日記書信等,通過實物還原了當年生產(chǎn)、生活情景。</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的高射機槍和兩個機槍手。</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的幾組知青勞動形象雕塑。</p> <p class="ql-block"> 回來的路上有一座廢棄的磚窯,幾個知青勞動時的神態(tài)讓人覺得苦中也有樂。</p> <p class="ql-block"> 知青也學會了趕馬車。</p> <p class="ql-block"> 搬磚坯的活是很累的。</p> <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事讓他笑的那么開心。</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來碰到的游人很少,一些塑像已很破舊斑駁,也許是公園地處偏僻,也許知名度不高,也許是正值疫期,也許是管理的缺失,總的感覺有些冷清、寂寞、蒼涼……。</p><p class="ql-block"> 知青,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一代人,他們大多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50后的高中生、初中生,有畢業(yè)的,也有沒畢業(yè)的,甚至包括我們一天初中書都沒讀的69屆,他們跌宕起伏、刻骨銘心的人生經(jīng)歷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知青曾經(jīng)承載了中國的一段歷史,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知青是那個時代最無私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磨難也好,青春無悔也罷,這種特殊的經(jīng)歷塑造了這一代人特殊的品質(zhì)和性格。這就是“知青精神”,它集中反映了知青的“三觀”,他們?yōu)閲謶n的民族精神、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執(zhí)著進取的時代精神,他們用青春和熱血鑄就的“知青精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改革開放后的迅速掘起,有這一代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中國的歷史有他們書寫的光輝一頁。</p><p class="ql-block"> 也許多年后人們會淡忘這段歷史,淡忘這一代人,也許子孫們會把這段歷史當作傳奇故事來講,但知青群體所具有的紅色基因一定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仍然需要繼續(xù)弘揚和光大這種精神。</p><p class="ql-block"> 知青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舟曲县|
吉木乃县|
邯郸市|
泾川县|
离岛区|
滨海县|
西盟|
信丰县|
东乌|
农安县|
南岸区|
兰西县|
佛冈县|
佛坪县|
安达市|
成武县|
双柏县|
石泉县|
屯留县|
三门峡市|
固原市|
呼伦贝尔市|
湖口县|
都兰县|
文水县|
桐城市|
广水市|
获嘉县|
冷水江市|
同江市|
资溪县|
方城县|
富顺县|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盐池县|
理塘县|
赫章县|
安义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