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自駕長征路(56) 夾金山 ? 征服第一座雪山

劉衛(wèi)

<h5><font color="#9b9b9b">▲ 紅軍足跡與自駕路線圖(可點擊放大)</font></h5> <h5>出行日期:10月25日(第30天)<br>自駕路線:新寨子—夾金山—達維<br>行車?yán)锍蹋杭s70公里<br></h5> ——————— 紅軍為什么要爬雪山?這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div>  以中央紅軍過夾金山為例,當(dāng)時有三條路線可選:一是夾金山以東邛崍至茂縣(紅四方面軍總部駐地),由于靠成都較近,容易遭到優(yōu)勢國民黨軍的圍堵。二是夾金山以西康定至丹巴一線,為藏民居住密集區(qū),當(dāng)時民族關(guān)系緊張,容易引起摩擦。最后決定走中路,經(jīng)寶興翻越夾金山。這一路雖然偏僻崎嶇,但屬于漢藏混居區(qū),相對最安全。<br></div> <h5>▲ 今日夾金山</h5> <p class="ql-block">  歷史上有先例。清代,乾隆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時,大將軍阿桂所率南路清兵就是經(jīng)寶興到磽磧,然后翻越夾金山直抵小金川流域(今小金縣,紅軍長征時稱懋功縣)。紅軍所走路線,與當(dāng)年清軍所走路線高度重合。</p><p class="ql-block"><br></p><h1> <b>如愿以償 ? 終于翻越夾金</b></h1> 開始上夾金山了!山下五彩斑斕,山上風(fēng)雪彌漫。 夾金山,是中央紅軍在長征中跨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4930米,埡口海拔4114米。那時候,夾金山終年積雪,高寒缺氧,氣候變幻無常,沒有人煙,也沒有道路。現(xiàn)在有瀝青公路盤山而過,使險峻的雪山成了自駕者的天堂。 <h5>▲ 紅軍翻越夾金山起點處(新寨子)</h5> <h5>▲ 開車翻越夾金山起點處,距新寨子約10分鐘車程。</h5> 沿今日公路走,從紅軍翻越夾金山起點處,即新寨子至達維會師橋,約66公里;如果從磽磧藏寨出發(fā),至達維會師橋88公里。當(dāng)年紅軍徒步翻越,一說70里,一說80里,這與不同部隊出發(fā)前和翻山后的駐地有關(guān)。紅軍徒步路線與今日盤山公路部分重合。 <h5>▲ 行車20多分鐘后,俯瞰峽谷中的河流。紅軍是沿著這條河爬上來的。再一次想到山下遇到的獨行俠姜正雄,他也是從這里上山的嗎?</h5> <h5>▲ 行車半個多小時后,看到筲箕窩的軍號雕塑。基座有一行文字:挑戰(zhàn)極限,不勝不休。有紅軍在日記里稱其為“燒雞窩”。</h5> 對大部分生長在南方的紅軍指戰(zhàn)員來說,1935年的那次高寒雪山之行,是件極苦的事。<br> 6月12日,曾飛奪瀘定橋的紅4團(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仍為前鋒,率先過夾金山。這是支兵強馬壯、裝備精良的部隊,盡管途遇暴風(fēng)雪和冰雹襲擊,走得很艱辛,但無一人掉隊。<div>  6月15日,紅1軍團過雪山。軍團長林彪因身體弱,數(shù)次昏厥,在警衛(wèi)員的協(xié)助下才一步步地下了山。正生病的聶榮臻政委被擔(dān)架抬著,半途下來,堅持把擔(dān)架讓給因病落后的左權(quán)參謀長。<br>  6月17日,毛澤東及軍委縱隊翻越雪山。綜合各種回憶資料:毛澤東出發(fā)前喝了碗辣椒湯,身穿夾衣夾褲,拄著木棍向山頂攀登,布鞋不久就濕透了并凍得發(fā)亮。途中,毛澤東和朱德都將馬讓給了傷病員。警衛(wèi)員戴天福因患瘧疾實在走不動了,毛澤東說:“來,我背你走!”另一位警衛(wèi)員吳吉清搶先把戰(zhàn)友背起,毛在后面托扶著,一步步翻越埡口。年近50歲的朱德則形同年輕戰(zhàn)士,背著干糧袋跋涉。周恩來與朱毛一樣,將擔(dān)架讓給了受重傷的機要參謀,下山后就一直咳嗽,過草地時大病一場。<br></div> 6月18日,紅1軍團第1師走磽磧西邊的一條道,從程胡嶺埡口翻越夾金山,進至懋功。此路因不是主力,一般較少提及。 <h5>▲ 上山的路。距新寨子約1小時車程。</h5> <h5>▲ 越往上走雪越多,經(jīng)常鉆入濃霧之中,氣溫越來越低。</h5> 時任軍委三局副局長伍云甫,在日記中記錄了過夾金山的情景: <font color="#39b54a">  6月17日 微雨、夜間雨<br>  5時自新寨子經(jīng)燒雞窩越夾金山至達維宿營。夾金山地勢甚高,山頂積雪,南面的已化。空氣稀薄,行進時呼吸迫促。據(jù)土人云,至山頂時不可聲張,否則起狂風(fēng),生命危險,此系迷信語。高山氣壓低,時起狂風(fēng),當(dāng)然之理。又云在山頂附近不可睡,如睡即不醒,這或許是實,因山頂附近倒斃的確不少。是日下山后,很多人頭疼,身體不適。土人言,下午四時后不可過山,否則危險,想非虛言(是日上山30里,下山50里)!</font> <h3>  中央紅軍過雪山時,最傳奇的一支部隊,是擔(dān)任后衛(wèi)的紅5軍團第37團(團長李屏仁、政委謝良)。</h3><h3> 據(jù)陳伯鈞(紅5軍團參謀長)日記載:主力翻越夾金山時,該團奉命在鹽井坪(今蜂桶寨)阻擊追敵,遲至7月2日才過雪山。下山甫抵達維,奉命再次回到鹽井坪阻敵,“掩護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休整,保衛(wèi)黨中央”。該團完成任務(wù)后,又一次翻越夾金山歸隊。就這樣,創(chuàng)造了十天內(nèi)三過雪山的奇跡。</h3> <h5>▲ 海拔4114米的夾金山埡口</h5> <h5>▲ 埡口處,小金縣與寶興縣的界碑。</h5> 我們一路上走走停停,看景拍照,約1小時20分鐘后(午后1點),終于登上夾金山埡口——王母寨。這里也是寶興縣與小金縣的交界處。海拔4114米,氣溫-1℃。 因雪霧飄蕩遮蔽,不確定有沒有看到主峰。埡口兩邊的山頭偶爾露一下臉,隨后又藏了起來。 <h5>▲ 在觀景臺拍到的山峰,可能是主峰。</h5> 在埡口處,遇到5位重慶來的年輕朋友,他們是開著棗紅色的北京越野車從山北(小金縣方向)上來的。大家都很激動,興奮地交談,互相拍照,最后還展開我們的“軍旗”,一起在夾金山標(biāo)志石碑前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怎么能不激動呢!</p><p class="ql-block">  爬雪山過草地,幾乎是紅軍長征的代名詞,夾金山則是紅軍爬雪山的標(biāo)志,長征精神的一個圖騰,崇高又神秘,親切而遙遠。今天,我們上來了,多年的夙愿實現(xiàn)了!</p> <h5>▲ 在夾金山埡口合影</h5> <h5>▲ 與重慶來的年輕朋友合影</h5> <h5>▲ 在夾金山留影</h5> 王母寨埡口,是紅軍爬雪山時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地方。紅3軍團有兩位炊事員來到這里,卸下大鍋為戰(zhàn)友們煮姜湯驅(qū)寒,湯燒好后,兩人都倒下了。<br>  1937年時,“長征四老”之一的董必武向史沫特萊回憶起爬雪山的情景:<br> <font color="#39b54a">  空氣越來越稀薄,呼吸越發(fā)困難。講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冷得人連呼氣都凍了冰,手和嘴唇凍得發(fā)紫。有些人和牲口一步?jīng)]走穩(wěn),就掉在冰河中,從此訣別。</font> <font color="#39b54a">  提起這座山的最末一個山頭,真令人膽寒……我們的人在這里一死就是好幾百。他們想坐下歇歇腿、喘喘氣,就從此站不起來了。</font><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我們還好,因為以前上過高原,比較適應(yīng)。當(dāng)然,紅軍戰(zhàn)士是背負著槍械、彈藥、干糧袋徒步攀登的,上下七八十里,路又難行;我們則是駕車上來的,車?yán)镞€開著暖氣。差距太大,根本不能比!<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 <h5>▲ 下山途中</h5> <h5>▲ 過埡口不久,停車俯瞰下山的路。當(dāng)年沒有這樣的盤山道,一些紅軍戰(zhàn)士實在走不動了,就坐下來往下滑,有的安全“著陸”,有的再也看不見了。</h5> 我們在埡口停留了20多分鐘。下山時,重慶的小伙丫頭們還呆在小木屋里,圍著火爐,一邊烤土豆,一邊取暖。他們穿得少,拍完照直喊冷。<div>  其實他們不該這樣,在山上呆得越久,滯后的高反就會越嚴(yán)重,爐中火也會消耗本已稀薄的氧氣。</div> <h5>▲ 小木屋里,圍著火爐取暖的重慶女孩。</h5> 剛下山一段,坡陡雪厚,雪下有暗冰。在一個急彎處甩了一次車頭,立即換掛低速四驅(qū)+雪地模式,耐著性子慢慢走,再無險情。 <h5>▲ 夾金山北的下山道,部分路面因塌方受損。距埡口半個多小時車程。</h5> <h5>▲ 紅軍下山時途經(jīng)的木城溝(一道很長的峽谷)。距埡口1個多小時車程。</h5> 隨著海拔降低,地上的雪漸漸變少,路邊也能見到樹了。<div>  穿過一片大霧后,突然陽光普照,藍天白云。真是一山隔出兩世界:山南植被茂密,層林盡染,陰雨綿綿;山北裸巖遍布,樹少林稀,晴空朗朗。</div><div><br></div><h1> <b>達維橋</b><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 ? </b><b style="color: inherit;">兩路紅軍意外相逢</b></h1> 過了夾金山埡口就是小金縣,紅軍長征那會兒叫懋功縣。 下山后,穿越木城溝峽谷,途遇第一個村寨叫夾金村,被譽為“夾金雪山第一村”。與磽磧寨一樣,這兒也屬嘉絨藏區(qū)。村口有一座紅軍翻越夾金山紀(jì)念碑。紅軍曾途經(jīng)這里,但沒有查到更多的記載。 <h5>▲ 夾金村口,紅軍翻越夾金山紀(jì)念碑。距埡口1小時10分鐘車程。</h5> 山腳下是達維鎮(zhèn)。楊成武在《憶長征》中稱“達維”為“大維”,當(dāng)時是個近百戶人家的村莊。鎮(zhèn)外的沃日河上,有一座木橋,距夾金村約6公里。 <h5>▲ 夾金山下的達維鎮(zhèn)。距埡口約1小時20分鐘車程。</h5> <h5>▲ 達維會師橋舊照</h5> <h5>▲ 今日會師橋。2006年5月,達維會師橋作為阿壩紅軍長征遺跡的組成部分,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5> 當(dāng)年6月12日,先遣紅4團從夾金山下來,在達維橋上與紅四方面軍前來接應(yīng)的第25師第74團意外相逢。該橋因此被稱為“達維會師橋”或“懋功會師橋”。 6月15日,在茂縣的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代表紅四方面軍全體指戰(zhàn)員,致電“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政委、中央紅軍全體指戰(zhàn)員”,熱情洋溢地說:“懋功會合的捷電傳來,全軍歡躍。”兩天后,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走過木橋來到達維,當(dāng)晚舉行了兩軍會師聯(lián)歡會。 <h5>▲ 沃日河邊的會師橋</h5> <h5>▲ 橋頭的標(biāo)志牌</h5> <h5>▲ 走過會師橋。80多年前,先遣紅4團從橋上走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和中央紅軍主力也從橋上走過。</h5> 達維會師橋的上方原來有一座紀(jì)念碑。我們?nèi)r,原址已成一片工地,正在重建紀(jì)念設(shè)施,現(xiàn)場比較亂,好在殘舊的木橋未波及。我們上上下下拍照,在橋上走了好幾遍。 <p class="ql-block">  沃日河依舊奔騰,河旁的“中國熊貓大道”車來車往——往東20公里,是四姑娘山;往西34公里,是我們將去的小金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自駕長征路》已發(fā)部分篇目:</span></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n5ozqpd?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1)為什么要走長征路?</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pg49h0t?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0)突破烏江 ? 從猴場到三大渡口</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pjxz4o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2)雄關(guān)如鐵 ? 從婁山關(guān)到桐梓</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ppil15l?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5)千年土城 ? 四渡赤水緣起地</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qnwjp2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1)大渡河畔 ? 從安順場到瀘定橋</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r0fzxo1?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5)磽磧藏鄉(xiāng) ? 過雪山前集結(jié)地</a></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房产| 施甸县| 光泽县| 姚安县| 嘉荫县| 安多县| 漳州市| 晋宁县| 河间市| 大庆市| 武宣县| 克什克腾旗| 怀化市| 弥渡县| 丰都县| 敦煌市| 保定市| 白城市| 磐安县| 辉南县| 鸡西市| 洪泽县| 邳州市| 扬中市| 迁安市| 阜南县| 余姚市| 高雄市| 安宁市| 丹阳市| 务川| 穆棱市| 河曲县| 南昌市| 凌云县| 枣庄市| 阳泉市| 波密县| 大庆市|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