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慶,簡稱“渝”,別稱“山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去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重慶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fā)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文字記載的3000余年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史稱“巴渝”;抗戰(zhàn)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p> <p class="ql-block">8月3日上午在恩施游覽了土司城、女兒城后,乘坐12:07D367動車,于14:51到達重慶北站,按照計劃我們們必須要在16:30前趕往距離16公里外的渣滓洞,因此選擇了乘坐地鐵,在烈士墓站下了車,經人指點坐上景點旅游車直奔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集中營位于重慶市歌樂山麓,距白公館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溝,位置較隱蔽。1939年,國民黨特務逼死礦主,霸占煤窯,在此設立了監(jiān)獄。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共有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的崗哨</p> <p class="ql-block">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yè)、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余人,此地還曾居住過“小蘿卜頭”和他們的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p> <p class="ql-block">墻上的“訓詞”</p> <p class="ql-block">牢區(qū)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刑訓室</p> <p class="ql-block">衛(wèi)生室</p> <p class="ql-block">男牢房</p> <p class="ql-block">獄中崗樓</p> <p class="ql-block">1949年夏天由于暴雨沖刷監(jiān)獄的圍墻,致使這一塊留有缺口(后經修復)。11月27日大屠殺時,15名幸存者真是從這里推開缺口逃出牢籠的。</p> <p class="ql-block">牢房外圍</p> <p class="ql-block">距離渣滓洞不處的烈士雕像</p><p class="ql-block">江竹筠烈士</p> <p class="ql-block">葉挺烈士</p> <p class="ql-block">胡其芬烈士</p> <p class="ql-block">張靜芳烈士與齊亮烈士</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為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把自己的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jiān)獄。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但是它們又有所區(qū)別,白公館里關押的都是軍統(tǒng)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距離白公館2.5公里,此時景點門口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為了趕上白公洞開放時間,我們背著雙肩包在41度的高溫下沿著上坡道路上疾走,到了白公洞已經16:50閉園了,無奈之下只能在門口照張像。</p>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園也閉園了,我們偷偷摸摸溜進門,匆匆忙忙照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磁器口古鎮(zhèn)位于重慶主城區(qū)以西的沙坪壩區(qū),因出產瓷器而得名。瓷器口鎮(zhèn)東臨嘉陵江,當年是非常熱鬧的一個水陸碼頭,如今水運巳經落伍。</p><p class="ql-block">磁器口古鎮(zhèn)的十幾條街巷中,兩旁都是明清風格的建筑,腳下都是青石板路。在這里感受“老重慶”的風土人情。但遺憾的是古鎮(zhèn)已于7月25日晚23:00起,實施47天的消防綜合整治和歷史文化街區(qū)修復提升工程而關閉,開放的只是全新的“磁器口后街”</p> <p class="ql-block">來磁器口后街游玩的游客不是很多,估計都是像我們一樣不知情的外地人吧!</p> <p class="ql-block">磁器口后街好像是人工打造的吧?看不到歷史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街市上門可羅雀、如此蕭條的場景與昔日磁器口人聲鼎沸不可同日而語。</p> <p class="ql-block">當天,投宿在兩路口附近,皇冠大廈內的民宿,住宿條件尚可,從窗口就能看到菜園壩長江大橋,因這里離菜園壩汽車站很近,便于乘坐長途汽車,但是從上半城走到下半城足有20多層的樓高,特別是坐長途車回來從下往上走甚為勞累,上坡道雖有幾臺手扶電梯,僅為擺設而巳,算是讓我們體會山城步道的滋味吧!</p> <p class="ql-block">8月4日從大足石刻參觀歸來,來李子壩輕軌站打卡。</p> <p class="ql-block">為觀輕軌穿樓,我們乘坐輕軌二號線在李子壩站下了車,隨著人流彎彎繞繞地換乘五、六部手扶電梯下到地面,長江旁的一塊空地便是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地鐵站臺上這位女乘客背孩子嫻熟程度,肯定是位重慶、或者四川籍的。</p> <p class="ql-block">輕軌穿樓了!</p> <p class="ql-block">重慶朝天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四個大字,是重慶以前十七座古城門之一。</p><p class="ql-block">南宋(1127–1279)宋朝移都臨安(即今杭州)后,時有欽差自長江水路到達重慶該城門傳來圣旨,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p> <p class="ql-block">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公里,于此注入長江。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p> <p class="ql-block">晚霞映照下的兩江的江水</p> <p class="ql-block">這是兩江游游船碼頭,坐船到兩江交匯處看清、濁兩江的江水及重慶市容美景。</p> <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又名“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是重慶的地標之一,也是抗戰(zhàn)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也因為解放碑的歷史原因,所以一直有人在這里值守,這里也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段。</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正面向北偏東,為八面柱體盔頂混凝土結構,碑通高27.5米,邊長2.55米,碑內連地下共八層,設有旋梯達于碑頂,碑頂向街口的四面裝有自鳴鐘,碑臺周圍為花圃,占地面積62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64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這里少不了來打卡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周圍商廈林立,無法拍攝單獨的解放碑令人遺憾。</p> <p class="ql-block">晚上解放碑商圈的燈光美得讓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辣叁成火鍋應該是重慶火鍋的頂配吧!店外一排椅子坐著食客等待著“叫號”。</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解放碑滄白路,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兼具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夜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是重慶市重點景觀工程,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主要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yè)街等景觀組成。</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一共有11層,可坐電梯上下,燈光從晚上6點開始,晚10點熄燈。可望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商業(yè)圈十分熱火,重慶火鍋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晚上逛洪崖洞的游客年青居多,洪崖洞出入口處游客烏泱泱的一片。</p> <p class="ql-block">入口處外的洪崖洞的大石碑</p> <p class="ql-block">重慶南山一棵樹觀景臺位于南岸區(qū)南山上,于2003年7月建成,觀景亭高6層,建筑面積1570平方米,野外休閑區(qū)占地120畝。</p><p class="ql-block">觀景臺是來渝游客觀賞山城夜景的一大佳點,在這里可以日觀市容市貌,夜觀山城萬家燈火。</p> <p class="ql-block">6日下午我們從武隆回到重慶,選擇了晚上游南山一棵樹觀點。</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們來南山一棵樹觀夜景時間尚早,便來到附近的“老君洞”道觀。</p> <p class="ql-block">外墻裝飾夠精致的</p> <p class="ql-block">偌大一棵樹,但它的來歷介紹卻少。</p> <p class="ql-block">南山一棵樹觀景點,不僅觀夜景,其實觀落日余暉也是不錯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晚8時對岸大廈高樓的裝飾燈光陸陸續(xù)續(xù)開啟了,在這里觀看重慶晚景,真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能把重慶三座長江大橋盡收眼簾</p> <p class="ql-block">老哥倆在這里打卡</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南起厚慈街,北迄較場,依山石建的石梯坎長長一坡有兩百多級,為減輕行人勞累之苦,特將長石梯分為十八層臺階以緩沖坡度,這條以十八層臺階得名的長街,俗稱“十八梯”。</p><p class="ql-block">十八梯也逃不過城市建設的腳步,十八梯老街區(qū)被拆除,人們要領略真山城、老重慶,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書。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好在重慶市有關部門重視民眾的呼聲,重建十八梯,打造成為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南山一棵樹景點觀完夜景后,特意乘坐346路公交車到終點站—較場口,下車后便是“十八梯”的工地,我們說明來意后,工地值班人員打開門讓我們看了看,并告訴我們“十八梯”將在十一前后對外開放,我們好似蜻蜓點了水,“十八梯”我們來過了。</p> <p class="ql-block">7日上午,我們來游鵝嶺公園觀賞。</p> <p class="ql-block">鵝嶺公園,前身為禮園,也稱宜園,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鵝嶺正街,始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p><p class="ql-block">鵝嶺公園由石繩橋、藝卉園、瞰勝樓等多處景觀,是晚清重慶富商李湛陽為他父親李耀庭修建的私人花園。1958年,正式命名為鵝嶺公園并為游客開放。</p> <p class="ql-block">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舊址群,澳大利亞公使館舊址。(鵝嶺公園內)</p> <p class="ql-block">重慶巿區(qū)四天支離破碎的時間里游了如此多的景點,還算盡興。但也留有遺憾,其中有:錯過入園時間的白公館;正在裝修的磁器口古鎮(zhèn);因疫情暫停的長江索道;暫末開放的十八梯以及疫情影響無心顧及的鵝嶺二廠、洋人街超豪華的公廁、山城步道……</p><p class="ql-block">是的,疫情過后還需補課,更何況重慶周邊還有好多的景點在等著我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新绛县|
衡山县|
措勤县|
祥云县|
收藏|
台南县|
防城港市|
宜兴市|
西贡区|
巍山|
库车县|
郓城县|
华阴市|
珲春市|
安康市|
定边县|
九龙城区|
彭水|
澎湖县|
三都|
扎赉特旗|
安阳市|
德格县|
民勤县|
绵竹市|
青海省|
凉山|
岚皋县|
裕民县|
无极县|
泗洪县|
长丰县|
宣城市|
新干县|
辉县市|
桦川县|
吉林省|
突泉县|
阿坝|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