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全城抗疫還在持續進行中。今天一早,主城區第五輪核酸檢測已經啟動。不論刮風下雨,風吹日曬,一輪又輪的核酸檢測從未停歇。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斗爭中,凝聚著無數人的血汗與犧牲。醫生、護士變成了沖鋒陷陣的戰士,公安部門、交通部門、機關、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變成了老百姓的守護神;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成為最有力的支援保障群。 光影流年,每一個瞬間都令人感動,每一個瞬間值得尊敬,每一個瞬間都值得銘記!<p data-mid="" mpa-is-content="t">他們,讓人心疼</h3></br> <h3><strong>01.</strong></h3></br><h3>在抗疫最前沿,</h3></br><h3>揚州公安全警出動、全力以赴投入到一線,</h3></br><h3>助力這座城市盡快復蘇。</h3></br><h3> <h3>“我就靠一會兒。”邗江公安分局竹西派出所輔警吳曉宇連夜排查完最后一棟樓,靠在樓梯口便睡著了,稍作休整后,又踏上警車,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h3></br><h3>竹西派出所輔警張慧琴結束一夜的走訪后回到所里,來不及撐開身旁的行軍床、摘下防護面罩,“粘”在椅子上就進入了夢鄉。</h3></br><h3> <h3>網友點贊稱:“疲憊爬上臉龐,汗水打濕衣衫,你們是守護揚城最可愛的人!”</h3></br><h3><strong>02.</strong></h3></br>他叫汪茂勝,是揚州市急救中心的一名醫生,旁邊站著的兩個小女孩是他的兩個女兒。大女兒14歲,小女兒8歲。 揚州疫情發生后,汪茂勝就火速返崗,參與了轉運病人的工作,此后他就一直沒有回過家。而她的妻子曹國霞也是一名醫護工作者,工作于市三院隔離病房,疫情發生后也沒有回家看過。幾年前汪茂勝甲狀腺做過手術,術后需要終身服藥。因為疫情發生的突然,服用的藥品沒帶夠,路過家門口時,他讓母親提前把藥品放在路邊。年幼的孩子早早的就在路邊等待,期待能和爸爸遠遠的見上一面。 <strong>夫妻倆在同一醫院內,疫情發生后卻從來沒有見過面。</strong>兩人奮戰抗疫一線的同時,他的母親則在家照顧孩子們,一家人“各司其職”,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strong>03.</strong>這條被曬出黑白花紋的手臂屬于揚州瘦西湖景區派出所副所長<strong>王學兵</strong> 瘦西湖派出所負責的6個集中隔離點中有5個是王學兵在負責。從早忙到晚的他自然是回不了家的,他說“我身后還跟著一堆‘小兵蛋子’,我得做好榜樣!”晚上到家,妻子看到他曬得黑白分明的“熊貓臂”忍不住打趣“喲,身上啥時候長了塊表啊?”。<h3><strong>04.</strong></h3></br><h3>8月3日晚22點,</h3></br><h3>揚州城褪去一天疲憊即將入睡,</h3></br><h3>一條帶有哭腔的電話錄音</h3></br><h3>卻讓所有揚州人淚目。</h3></br> 以李建為首的運輸隊已經夜以繼日地工作了8天,每天他們都要一趟趟地趕往高速出入口去拉防疫物資。因為很多小區封閉,人手不足,司機只能又開車又當搬運工,一車貨都是自己一個人往里面慢慢搬,有幾個駕駛員已經在車上睡了2、3天了。 提到兄弟們的辛苦,這個大男人再一次泣不成聲。<h3><strong>05.</strong></h3></br><h3>在炎炎烈日下,</h3></br><h3>揚州一位醫護工作人員</h3></br><h3>在為市民采集咽拭子時也因體力不支,</h3></br><h3>中暑暈倒。</h3></br><h3> <h3>她無力地癱坐在地上,穿在防護服里面的衣服早就濕透了。周圍的同事見狀,趕緊攙扶著她到一旁休息,為她降溫。</h3></br><strong>06.</strong><strong>面對疫情,</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所有的警察也在默默堅守、</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義無反顧!</strong> 在揚州各個卡點,交警們主動擔當,科學防控,對過往的車輛及人員進行檢測篩查、為救護車等特種車輛及物資運送車輛開辟綠色通道、勸返疫情地區車輛、維護秩序。 嚴防疫情擴散就是職責與使命,警察在,平安在。 <strong>07.</strong>8月5日下午6點左右,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薛貞龍已參加了兩輪核酸檢測工作。 就在他完成一下午的采樣工作接班時,薛貞龍感覺左邊的袖子重重的,一搖發現里面全是汗水。“有的孩子跟我說謝謝阿姨,因為我們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所以他們分不清楚男女,不過我還是挺感動的。”<strong>08.</strong>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醫護工作者是“抱病”上戰場的。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康復病房副主任王英歌自幼就有哮喘,2006年生完孩子后愈發嚴重。早上當她到集合點打開包,發現了丈夫在包里放著的哮喘藥。 8月5日中午,正在采樣的王英歌突然感覺氣喘不上來,意識到是哮喘犯了,叫同事幫她頂上后,她脫下防護裝備到旁邊吸了幾口藥,好轉一些后,繼續工作。 <p data-mid="" mpa-is-content="t">他們,有點特殊<br></br></h3></br> <strong>09.</strong>瞞著女兒她去了抗疫一線,在核酸檢測的時候,她們偶遇。女兒的一聲“媽媽”讓她哽咽…… 她沒有答應女兒,<br></br>而是認真地做著每一份檢測,因為現在正是抗疫的關鍵時刻。 <strong>10.</strong>蘇北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曹柳兆和呼吸內科108病區護士滕為云,去年領證第二天就出征武漢。<h3> 這一次,曹柳兆進駐三院隔離病房,滕為云則在醫院守護病人的健康。 初為人父母的他們,為了降低孩子的感染幾率,滕為云住在醫院無法時刻陪在年幼的孩子身邊,內心充滿愧疚……<strong>11.</strong><h3>奮戰在抗疫一線,<br></br></h3></br><h3>揚州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亦雄</h3></br><h3>已經很多天沒有回家了。</h3></br><h3> <h3>八旬的老母親,給她寫了一封信。</h3></br><h3>多日不見女兒的老人,</h3></br><h3>趁女兒休息通過視頻將這封信念給她聽。</h3></br><h3> <h3>12.</h3></br><h3>揚州九旬老黨員捐款戰疫!<br></br></h3></br><h3> <h3>徐善焜、王鳳川夫婦均是黨員,</h3></br><h3>在黨五十年,他們初心不變,</h3></br><h3>經常捐款幫助他人,</h3></br><h3>去年疫情期間也曾捐款給揚州邗溝社區。</h3></br><h3> <h3>此次疫情,夫婦兩更是捐款一萬元,慰問英勇的抗疫戰士。<br></br></h3></br><h3><strong>13.</strong></h3></br><h3>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辛勞、哪里最危險,</h3></br><h3>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h3></br><h3> <h3>“我是黨員,我先上”!</h3></br><h3>揚州市每天有2萬多名機關志愿者在各級聯防聯控機制協調下,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監測、排查、預警、宣傳、保障等工作,讓“志愿紅”“黨旗紅”交相輝映。</h3></br><h3> <h3><strong>14.</strong></h3></br><h3>揚大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尹敏</h3></br><h3>已經連續參加3次揚州主城區大規模核酸檢測,</h3></br><h3>前兩次她都是在夜班后直接加入的。</h3></br><h3>“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的使命和擔當。”</h3></br><h3> <h3>而在及時公里以外的南京,尹敏的父親也加入了抗疫一線,負責轉運隔離人員。父女兩雖身處不同的崗位,但卻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堅持著。</h3></br><h3> <h3><strong>15.</strong></h3></br><h3>“謝謝大家的鼓勵與肯定!”</h3></br><h3>8月9日中午,</h3></br><h3>完成上午的采樣工作后,</h3></br><h3>磚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科醫生徐景早已汗流浹背。</h3></br><h3> <h3>這位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時,在防護衣上硬核表白“我要入黨”的醫護人員,笑著告訴記者,她已經寫好了入黨申請書,當天就會送到中心黨支部。</h3></br><h3> <h3>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中心組織人員去敬老院,上門為老人們采樣時,她的防護服上,就寫了‘為人民服務’的字樣。她一直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h3></br><h3> <p data-mid="" mpa-is-content="t">他們,有點浪漫</h3></br> <strong>16.</strong>今天上午,揚州主城區啟動第五輪大規模核酸檢測。<h3> 在開發區新城花園核酸采樣點,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護士嚴萍收到一位10歲小女孩的信。<h3> 嚴萍在朋友圈里稱:“核酸點上,突然有個小寶貝遞了封信給我,讓我原本煩躁的心情豁然開朗,謝謝寶貝!仁愛婦幼,揚州加油!!!”<strong>17.</strong>8月7日,揚州某核酸檢測點,來自蘇北醫院的麻醉科醫生李勇現場跳起了舞蹈,優美的舞姿一下子緩解了排隊檢測者的緊張情緒。舞蹈是良藥!無論多累、多難,也有人永遠心懷浪漫,用愛治愈這個世界。<strong>18.</strong>近日,因為疫情揚州多個小區實行了封閉管理。這些封閉管理小區的居民自發進行了為揚州歌唱,給揚州打氣的活動。“揚州加油!、揚州必勝!”等各種口號以及嘹亮的歌聲響徹夜空。<p data-mid="">硬核抗疫中,他們守望相助</h3></br> <strong>19.</strong>“花園小學即將到達一批防疫物資,誰有時間過來幫忙?”<strong></strong>8月6日晚11時許市經開區團區委、婦聯在志愿者群發布集合令。 “算我一個,馬上就到”<br></br>“我帶上兒子一起來”“我能組織4個人,立即過來” 短短20分鐘不到30余名志愿者火速趕到花園小區物資儲備點人員集合完畢后源源不斷的防疫物資隨后抵達志愿者們隨即開始卸貨、搬運、理貨忙得滿頭大汗 “疫情面前,只要有需要,我們一定準時報到。”志愿者們在群里紛紛留言。<p data-mid="">他們,共同抗疫中詮釋愛!</h3></br> <strong>20.</strong>揚州市急救中心的冷海龍和焦露是“戰友”,也是夫妻。 疫情發生來,他們奔走在“疫情紅區”,轉運核酸陽性、確診患者和密接人員,跟病毒賽跑!疫情發生后,市急救中心成立了11個負壓車轉運組,他們24小時輪班,為打贏疫情阻擊戰,默默奮斗! <strong>21.</strong>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的骨科主治醫師王慶偉和西15病區護師李倩倩也是這次大規模核酸檢測中的一對年輕夫妻。 在接到支援的通知后,兩人把29個月大的孩子暫時托付給了年邁的父母,之后便毫無牽掛地投入到戰斗中。王慶偉的父親是儀征一個村的村干部,這些天也投入到了核酸采樣中,李倩倩的親姐姐也是一名醫護人員,也加入到了揚州全員核酸檢測的隊伍中。 <strong>22.</strong>隨著防疫要求的升級,揚州一些次密接者也進行了集中隔離,<br></br>而他們隔離的地點是揚州附近的城市。貼心的安排,精心的保障,兄弟城市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讓隔離者感到陣陣暖意。“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雖然您不能出門飽覽鹽城的大美風光,但我們將以最真誠周到的服務,讓您感受到家的溫暖。” <h3>中共鹽城市委、鹽城市人民政府的這份《致揚州朋友的一封信》,更是讓處于心情霧霾中的隔離者深深體會到了鹽城與揚州的兄弟之情。</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ps_9iWsTXVGH6UmjMjD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姚安县|
武汉市|
榆树市|
乐至县|
赞皇县|
莆田市|
铜川市|
铁力市|
通山县|
红原县|
临沧市|
津南区|
汾阳市|
普陀区|
利津县|
安乡县|
会东县|
潞西市|
黑水县|
古丈县|
徐闻县|
云阳县|
开江县|
剑河县|
丰顺县|
进贤县|
晋江市|
玉环县|
高淳县|
牡丹江市|
丰顺县|
灵璧县|
漳浦县|
天津市|
张家界市|
招远市|
塘沽区|
黔江区|
蓝山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