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國古人將立秋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p><p class="ql-block"><b> 一候涼風至:</b>是指“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也就是說,此時的風已經不是暑天的熱風了,天氣也開始呈現轉涼的趨勢了。 </p><p class="ql-block"><b> 二候白露生:</b>是指“大雨之后,清涼風來,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生,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點兒說,就是早晨大地上開始有霧氣了。 </p><p class="ql-block"><b> 三候寒蟬鳴:</b>是指“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寒蟬開始鳴叫,說明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寒蟬之于秋天,就猶如布谷鳥之于夏天,都是一種信號。</p> <p class="ql-block"><b> 《涼風至》 </b>明?陶益</p><p class="ql-block"> 何處涼飆發,庭前落木知。</p><p class="ql-block"> 初秋爭淅瀝,薄暮轉凄其。</p><p class="ql-block"> 感舊心千里,迎寒酒一卮。</p><p class="ql-block"> 霜花搖未見,吹帽接疏籬。</p> <p class="ql-block"> 早上的風凉凉的,葉子上的露珠隱含著霧氣,周邊的花草沒什么不同,卻多了許多凝重。</p><p class="ql-block"> 是不舍嗎?這么好的溫度開始了倒記時;是珍惜嗎?自己從初春開始的努力終于有了成績。</p><p class="ql-block"> 但,節氣的變化,卻讓一切順延而至。</p> <p class="ql-block"> 用生命的絕唱,吹響秋的號角。立秋三候,寒蟬鳴。寒蟬,是蟬的一種,又稱寒螿、寒蜩。似蟬而小,青赤,有黃綠色斑點,翅透明。</p><p class="ql-block"><b> 《月令章句》曰:</b>寒蟬應陰而鳴,鳴則天涼,故謂之寒蟬也。</p><p class="ql-block"> 寒蟬鳴,即預示著秋天的來臨。寒蟬因陰而鳴,真的到天涼了,寒蟬也就無法再鳴叫了,這就是 “噤若寒蟬” 的意思。所以,為迎來秋涼的日子,寒蟬其實是在生命的絕唱,唱響秋的號角。所以,寒蟬在古代文人眼中,歷來是一份好的詩眼,是表達悲戚的意象,用來表達離別的悲情。</p><p class="ql-block"><b> 曹植有詩云:</b></p><p class="ql-block">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p><p class="ql-block"> 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立秋</b>可以說是一年24節氣中的大節氣了,標志著夏去秋來,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刻,氣候更迭對于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所影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因此,在立秋節氣,99%的中老年人都知道,立秋養生要健脾祛濕,<span style="color: rgb(216, 40, 33);">卻不知,這個才是立秋養生最重要的事,那就是 — 防陰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防陰暑,關乎生命之憂。</b></p> <p class="ql-block"><b>? 秋天中陰暑 中老年人最易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中暑有陰、陽之分。</span>我們常說的中暑大多數是指陽暑,陽光下暴曬或高熱密閉環境下工作造成,而陰暑則多發在秋天和冬天的時候,由一些不當的解暑方式引起,<span style="color: rgb(216, 40, 33);">如汗后沖涼、貪涼飲冷、長時間使用空調、電扇等。</span> 通俗的講,就是天氣比較炎熱的時候,我們人體的毛孔張開,如果突然開始吹空調等進行冷刺激,會導致毛孔瞬間閉塞,讓我們身體短時間內調節不過來,繼而會出現“中陰暑”。</p> <p class="ql-block"><b>? 患陰暑易頭痛嘔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陰暑的癥狀跟感冒很相似,一旦患上,常常會出現<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頭痛惡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膚發熱而無汗、嘔吐、腹瀉</b>等。</p> <p class="ql-block"><b>? 中老年最易患陰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陽暑的人,一般是建筑工人、環衛工等等這類在高溫下工作的人群,我們中老年人只要不在高溫時段出門,一般是不會中陽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陰暑就不一樣了,</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16, 40, 33);">老人、兒童、體弱及患有宿疾之人</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熱,</span><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16, 40, 33);">很容易發此病</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尤其需要重點防護!</span></p> <p class="ql-block"><b>? 秋天防陰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對中暑的預防還是比較重視的,但對陰暑癥的認識卻往往不足,大部分人還都是第一次聽說。因此,下面這些<b style="color: rgb(192, 0, 0);">預防陰暑的方法</b>,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一定<b style="color: rgb(192, 0, 0);">記牢</b>。</p> <p class="ql-block"><b>?? 空調控制在26度 </b>立秋是夏天和秋天的過度節氣,此時的天氣依舊炎熱且潮濕,因此,我們在解暑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保護好體內的陽氣。晚上在使用電風扇和空調的時候,<b style="color: rgb(217, 33, 66);">不要對著頭吹,室內溫度保持在26度以上</b>,要保證室內外溫差勿超過5℃,更不要在晚上的時候去外面露營。</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整天都在空調房內,一定要多起身走動,活動筋骨,適當開展戶外活動。</p> <p class="ql-block"><b>?? 不吃進過冰箱的食物 </b>因為中老年人和兒童的脾胃虛弱,特別容易受損。因此防陰暑時,我們要<b style="color: rgb(217, 33, 66);">少吃進過冰箱的食物</b>,最好是不吃;不要過度吃生冷食物,比如<b style="color: rgb(217, 33, 66);">冷飲、冰棒、西瓜等寒性食物</b>。</p> <p class="ql-block"><b>?? 不洗冷水澡 </b>夏天炎熱,到家時往往都是一身大汗,此時要千萬注意,不要馬上用冷水洗澡、洗臉、洗手足,稍作休息后再沖洗。</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圖 / 文編輯: 一壺春秋</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图壁县|
威远县|
井冈山市|
米脂县|
河源市|
宜宾县|
奉新县|
汤阴县|
北辰区|
全椒县|
景洪市|
鄂托克前旗|
神池县|
阳朔县|
阿克苏市|
平邑县|
华蓥市|
石渠县|
龙陵县|
承德县|
铁岭市|
平潭县|
微山县|
格尔木市|
边坝县|
鄱阳县|
宣武区|
陇南市|
永靖县|
八宿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五大连池市|
武汉市|
堆龙德庆县|
昂仁县|
射洪县|
兴宁市|
涟源市|
恭城|
吉林市|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