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看到別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要不要給自家孩子也報名?不受人喜歡的“熊”孩子,到底是孩子自身出現了問題,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略顯叛逆,如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說謊、叛逆、早戀、網癮、厭學,家長焦急萬分,可家長說得越多勸得越多,孩子越對抗,該怎么辦?……</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頒布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被特別明確。</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下許多父母面臨的普遍性問題。調查研究表明,有相當數量的家長并不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尊重孩子、走近孩子、教育孩子。</p> <p class="ql-block"> 父母,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科學育子、快樂陪伴孩子成長,成為我們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p> <h1> <strong>成長有一個共作效應,有一個生命的成長場。</strong></h1> <p class="ql-block"> 父母為什么要與孩子一起成長?</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很遠。其實,家庭成員的成長也是如此。父母僅僅滿足于自己的成長是不夠的,甚至僅僅用自身的成長故事、成長榜樣影響孩子也是不夠的。成長有一個共作效應,有一個生命的成長場。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與孩子一起鍛煉健身,與孩子一起郊游走進大自然,與孩子一起參觀博物館,不僅僅能夠讓孩子拓寬視野、增強體質,自己也會收獲滿滿。父母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完全是互動的關系。父母的成長會帶動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也會促進父母的成長。而且,撫養孩子并不僅僅是父母的任務,也是父母進行精神生命第二次發育的最佳時機。</p> <p class="ql-block"> 對孩子的撫育過程,是父母對自身成長歷程的一種折射。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人有完美的人生,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傷痛,這些傷痛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最后成為攔路的巨石。如果父母能夠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能回顧和化解自己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就能實現精神生命的第二次發育。</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問題往往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父母教育孩子,靠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這些都要求家長持續不斷學習。父母不成長,孩子不可能成長。</p> <h1> <b>家庭教育的重要特點是“不教而教,不學而學”</b></h1>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與生俱來”的,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開始了。</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不教而教,不學而學”。例如,父母帶孩子上街,與路人相撞,父母是與人爭執,還是與人謙讓,父母雖然不是在“教”孩子如何為人處世,但已是“不教”而“教”。孩子在一旁仿佛心不在焉,已然“不學”而“學”。今后,孩子遇到類似事情,會效仿父母采取的態度和方法。有一首編譯的小詩《當你以為我未留意的時候》,以子女的口吻,就是在講述家庭教育的這個特點:“當你以為我未留意的時候,我看見你為生病的朋友送去親手做的飯菜,從此我懂得了我們都要相互關愛的道理。”“當你以為我未留意的時候,我學會了人生中應該懂得的大部分道理,它們能使我在長大后成為善良、有為之人。”</p> <p class="ql-block"> 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當今時代,不僅兒童面臨著發展問題,成年人也面臨著完善自我,迎接社會選擇的挑戰,面臨著一個學習與接受繼續教育的問題。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實際上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即一方面成年人將自己所走過的成長道路展示給孩子,作為一種可供參照的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孩子以其對新事物的敏感和快速接受的實踐,也為成年人適應當代社會提供中介和橋梁。</p> <h1> <b>家庭是成長之源</b></h1> <p class="ql-block">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規定:家長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教育法》中也規定:學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導。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p> <p class="ql-block"> 有幾個元素是至關重要的,理想是成長之魂,閱讀是成長之基,習慣是成長之本,敬業是成長之道,家庭是成長之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人生之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愛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善,猶為不教也。”家長的主體責任可以概括成八個字: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自覺地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科學的育兒觀、成人觀、成才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做到“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p> <p class="ql-block">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陪伴,陪伴不能簡單體現在量上,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在質上,要做到有效陪伴。同時,要特別注重習慣養成。孩子習慣最初的養成是在家庭,無論是學說話、學刷牙、學走路的習慣,還是愛讀書、善于管理時間、遵守社會規范的習慣等。</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的實質是改變父母自己,而這種改變的關鍵就是自覺自愿地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既是父母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勝任家庭教育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為了我們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共贏孩子美好未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阳西县|
应用必备|
鸡泽县|
桓台县|
汾西县|
乌兰察布市|
六枝特区|
启东市|
聂拉木县|
丽水市|
都匀市|
饶河县|
沅陵县|
阿拉善盟|
长寿区|
拉萨市|
凤翔县|
苏尼特左旗|
常州市|
梅州市|
叶城县|
平潭县|
普兰店市|
朔州市|
葵青区|
尼玛县|
资溪县|
长汀县|
泽普县|
闽侯县|
东平县|
改则县|
衡水市|
龙口市|
泾阳县|
托克逊县|
南雄市|
泾源县|
望都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