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魄嘴是什么?</p><p class="ql-block">魄嘴:是東方雄獅的覺醒</p><p class="ql-block">魄嘴:是東方巨人的權威</p><p class="ql-block">魄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p><p class="ql-block">魄嘴:是中國人民的擔當</p><p class="ql-block">魄嘴:是中國人民的智慧</p><p class="ql-block">魄嘴:是中國人民的名片</p><p class="ql-block">用底氣說話,讓正義發聲</p> <p class="ql-block">大墩梁戰斗遺址位于會寧縣中川鎮,距縣城40公里。[1]1986年會寧縣人民政府在舊址修建了紅軍墓,并建立了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并修建和連通了會寧縣城到烈士陵園的縣鄉公路,供游人及中小學生參觀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白銀市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大墩梁是會寧南部中川鎮的一座山梁,屬橫跨通渭、安定、會寧三縣區的華家嶺山系。80多年前,為阻擊敵人,保衛會師,887名紅軍將士壯烈犧牲,長眠在了這座山崗上。在中國革命史冊上,這場“華家嶺阻擊戰”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追尋紅色足跡 追憶崢嶸歲月</p><p class="ql-block">“在紅軍會師前后的10多次戰斗中,華家嶺阻擊戰是其中最為艱苦激烈的一戰。”</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蔣介石調集了胡宗南等部約25萬人,繼續圍追堵截紅軍,企圖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壓迫于黃河東、西兩岸一舉“殲滅”。</p> <p class="ql-block">休整。”曹瑛介紹說,“1936年10月20日,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命令紅五軍阻擊敵人。”接到命令后,軍長董振堂在戰前動員時說,“我們一定要打好會師后的第一仗,多消滅敵人,掩護主力部隊會合和休整,用實際行動來保證會師部隊北進!”</p> <p class="ql-block">21日,敵人先頭部隊趕到華家嶺下馬營鎮。</p><p class="ql-block">22日,四方面軍已經全部離開通渭進入會寧縣境。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國民黨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激烈戰斗。</p> <p class="ql-block">23日,紅5軍37、39、43、45團從華家嶺轉移到會寧縣中川鄉大墩梁地帶,毛炳文部占據大墩梁南山向紅軍進攻。紅軍先后打退毛部5次沖鋒后,突遭7架敵機狂轟濫炸,終因寡不敵眾,沿杜家梁、毛牛川向會寧縣城方向撤退,在與敵人兩天兩夜的激戰中,有887名戰士獻出寶貴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戰斗中,紅五軍副軍長羅南輝在指揮所被炸彈擊中,不幸犧牲,年僅28歲,埋葬在了大墩梁。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聞訊后悲痛不已,流著眼淚說:“羅南輝為黨獻身的精神比華家嶺還高,他與華家嶺共存。”</p> <p class="ql-block">《大墩梁上祭英烈》杜永勝</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來腥風濃,大墩梁上埋忠魂。</p><p class="ql-block">一圍殘堡草色碧,八百壯士血衣紅。</p><p class="ql-block">將軍傷重仍從容,子弟力疲卻難攻。</p><p class="ql-block">山頭硝煙尚彌漫,松柏陣陣傲秋風。</p> <p class="ql-block">1986年4月,經甘肅省委、省政府批準,會寧縣人民政府在大墩梁修建了紅軍烈士紀念碑,以緬懷羅南輝等紅軍烈士的業績。2006年10月,在紀念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對烈士陵園進行重修,如今是會寧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寸寸紅土地,遍灑英烈血。每一個烈士壯烈犧牲,都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足跡,播撒了薪火相傳的紅色火種,為會寧這片熱土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p> <p class="ql-block">大墩梁紅軍戰斗舊址位于會寧縣中川鎮大墩村大墩梁山頂一舊堡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论坛|
合山市|
墨江|
偃师市|
玉龙|
忻城县|
开鲁县|
龙州县|
台南市|
固始县|
临夏市|
肇州县|
大宁县|
灵宝市|
开江县|
赣州市|
五指山市|
灵武市|
舒兰市|
安阳县|
比如县|
栾城县|
万载县|
津市市|
犍为县|
会泽县|
合阳县|
五峰|
普洱|
安龙县|
麻城市|
巴南区|
沅陵县|
海丰县|
陆丰市|
洞头县|
盱眙县|
射阳县|
齐齐哈尔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