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陽明先生曾說:“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浮生萬物,道法自然。有人說,世間循環、萬物生息,自有天道法則,而這天道,就是自然之規則、萬物之序列。世間萬物,生生不息,想要舒逸長久,就應當順其自然、遵從天道。陽明先生就是此中真理的捍衛者,在他看來,不刻意的人才有大出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何為刻意?何為不刻意?世間諸事,看似無所關聯,卻內涵意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刻意;不以外力強行改變事情發生的過程和結果,是不刻意。古來刻意為之者,甚少能夠得償所愿,反之,順其自然者往往出其不意,這就是陽明先生口中“不刻意才有大出息”的內涵所在。</p> <p class="ql-block"><b>行動不如心動</b></p> <p class="ql-block">陽明先生作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在哲學領域的成就無人可比,而在其諸多理論之中,以“順其自然”為核心思想,同老子的“道法自然”相類似,他們都主張一切順勢而為,不作過多強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安天命、有所得,而這種淡然處之的心態,就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陽明先生在三十二歲時,曾因為身體不適寓居西湖。一日,他前往虎跑寺游玩,聽聞有個僧人已經在此閉關三年,整日閉目靜坐,不發一言、不看一物。陽明先生覺得好奇,便在僧人旁邊說道:“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么!終日眼睜睜看甚么!”靜坐的僧人聽完他的話,立刻睜開眼睛與他對視,詢問陽明先生的話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陽明先生隨即問了這位僧人家住何方,是否家中還有親眷,得知僧人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但是因為久未歸鄉,已經不知老母親是否安康。陽明先生又問這位僧人是否想念自己的母親,盡管出家人講究六根清凈、斷絕塵緣,但是這位僧人還是默認似的點了點頭,隨即陽明先生便告訴了僧人他的話究竟作何解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來,在陽明先生看來,僧人雖然整日靜坐,不發一言、不看一物,但是他的內心時刻在想著自己的母親,所以他口中念叨的是母親,眼睛看到的也是母親,即使他人仍然坐在這里,但是心早就回到自己的家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陽明先生只是在他面前隨便說了一句話,就能引得他的睜眼發問,可見他早就內心不夠清凈了。僧人聽完這番解釋頓覺很有道理,認為陽明先生深悟佛道,便接著求教佛理,陽明先生接著便說出了自己主張的“順其自然”之天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看來,母子天倫是人之常情,人從出生開始,就受父母生養之恩,這是人倫綱常。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子女愛父母,則從心而出。真正的佛教真理并不會阻礙人的七情六欲,而是順其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位僧人聽完以后,覺得十分有理。第二天,陽明先生又來到此處,卻沒看見這位僧人,聽旁人說,這位僧人已經收拾行囊回家去了,動作迅速,可見其思念老母甚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2, 68, 66); background-color: rgba(254, 255, 255, 0); font-size: 20px;">不刻意才是順其自然</b></p> <p class="ql-block"> 道家創始人老子曾說,道法自然,順從天意,便是自然。那么,何為天意?陽明先生說,父母天倫,四季輪轉,春去秋來,是為天意。人之天性,不可違逆,不違反自然規律,順勢而為,是為天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僧人遠在異鄉,立志修成大道,然而心不凈,即使靜坐再長時間,也始終只是徒勞一場。相反,倘若他能歸鄉尋得母親,伺候終老,完成這最后一樁紅塵俗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終究能夠得悟大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畢竟,佛祖普渡眾生,憐愛世人皆苦,又怎會舍得讓人母子分離?因此,如陽明先生所說,不刻意的人才會真的得償所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總之,世間之事、世間之人,皆是如此,我們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所以只能改變自己的執拗。世間之事,法則早已存,人活于世,也當是這萬物鏈中的一環,我們應當學會尊重事物本來的發展規律,不以人力改變自然。只有這樣,萬物之序列才能得以保持,人間之秩序才能維護,我們的世界發展才能平穩向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順從天意,道法自然,這已是人類永恒的命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桂东县|
奈曼旗|
德庆县|
屏东县|
通化市|
栾川县|
太和县|
兴仁县|
阿荣旗|
吴江市|
湖北省|
富源县|
青河县|
富阳市|
宜春市|
高要市|
莒南县|
武隆县|
弥勒县|
汽车|
天台县|
保靖县|
改则县|
泾源县|
永济市|
哈尔滨市|
伊川县|
东台市|
靖江市|
太仆寺旗|
兰考县|
鹤山市|
宜兴市|
宽甸|
二手房|
大姚县|
吉木萨尔县|
宁津县|
鞍山市|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