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為國重諾不重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篇小說《烽火孤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人公形象之探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起</p><p class="ql-block"> 云峰進入寫作圈子時間不長,但出手頗為不凡,常有文字在報刊發表,或者征文中獲獎,微信朋友圈也常見他的佳作:有格律詩詞,有洋洋千言之賦。《清明》《安徽文學》《作家天地》等省內名刊都陸續發表了他的中短篇小說,2020年底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烽火孤鷹》。其創作勢頭強勁,令人驚喜。</p><p class="ql-block"> 實話說來,我和云峰沒有多少交集,因為文學我們相逢相識。我們一起去過池州杏花村等地采風,一路同行談得較多,于是對他以及他的創作有所了解。他曾和我提及長篇小說《烽火孤鷹》,那是一部50多萬字的大部頭,我期待著一睹為快。2021年初拿到贈書,厚厚的一本,讀著讀著,竟漸漸愛不釋手,對云峰也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斯人確有文學天賦!</p><p class="ql-block"> 最近有約稿,讓我寫《烽火孤鷹》的書評。我對評論是外行,想推辭,但云峰兄弟轉來一則短信:喝酒高手,白酒、啤酒、紅酒,什么酒都要喝;文章高手,詩歌、小說、評論,什么文章都要寫。我不是文章高手,但是云峰情誼難卻,只得不揣淺陋來淺談一下對這篇小說主人公形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人公形象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意在筆先”,這是寫作應該遵循的重要規則。何如?莊子有言:“語之所貴者,意也。”還有人說:“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決定了一篇文章的高下,所以很多作者立意花的時間遠比創作本身還要長。沒想明白要寫什么就動筆了,結果導致文章就像一群無帥之兵,都是烏合之眾。</p><p class="ql-block"> 云峰說,寫作《烽火孤鷹》緣于對一個真實人物——袁時發的崇拜。1995年1月22日,袁時發在他的老家洪山頭去世,享年81歲。村民都說袁時發是一個奇人,也是一個好人。云峰本著“尋找真相,還原歷史”的原則,產生了寫作的沖動。他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和地方志,采訪了主人公的老鄉,還有主人公的義女洪四妮。“關于袁時發打鬼子的事,村里老年人都能說出一二。”</p><p class="ql-block"> 隨著采訪的深入,思考的更多,云峰發現,寫作的主題逐漸宏大,他要表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就此意義來說,孤鷹不孤。誠如云峰在后記中所寫:“近現代的中國,飽受了戰爭的血雨腥風,而每一場戰爭的勝利都是由無數先烈換來的,這其中也有很多民間孤膽英雄灑下的熱血。在熊熊的戰火中,究竟有多少無名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不朽的靈魂,我們很難盡知。”</p><p class="ql-block"> 在采訪與創作的過程中,云峰的思想也在升華,他要為“烽火孤鷹”譜寫一曲英雄抗戰的頌歌。</p> <p class="ql-block"> 作者的主旨是頌揚這些民間英雄,雖然他們是以游俠、義俠、俠士的形象存在,他們有自己的性格弱點,也有自己認識的局限性,但是他們義字為先,又秉家國情懷,大是大非面前一諾千金,隨時隨地甘愿以身許國。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他們無愧于“英雄”的稱號。《烽火孤鷹》的主人公袁時發便是這樣一位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人公形象的分析</p><p class="ql-block"> 縱觀中外文學史,凡能夠為人們推崇而載入史冊的小說,大多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外國文學中,別里科夫、圣地亞哥、堂·吉訶德、歐也妮·葛朗臺、簡愛等;在中國文學中,如《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水滸傳》中的林沖、李逵、魯智深,《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等。紅色經典小說,也多以其人物形象載入史冊,楊子榮、朱老忠、江姐、許云峰、林道靜等常被讀者津津樂道。</p><p class="ql-block"> 《烽火孤鷹》較為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袁時發的形象。他智勇雙全行俠仗義,又因為快意恩仇,偶爾也有點魯莽。他一心抗日,以民族大義為重,但其性格上還是有缺點的,豪放不羈,自信甚至自負,打日本鬼子殺得酣暢淋漓,有時不計后果。</p> <p class="ql-block"> 常有人以主人公塑造得完不完美來評價一部小說是否成功,我倒覺得,主人公的性格缺陷恰恰是作品的成功之處。多數作家創作正面人物,都喜歡主人公高大上,這反而脫離了生活的真實。</p><p class="ql-block"> 云峰筆下的袁時發,是民間的抗日英雄,他有實在的人物原型,只不過進行了藝術的加工。</p><p class="ql-block"> 袁時發年青時就身懷絕技,渴望建功立業,投身行伍。在國軍中呆過一段時間,由于不能忍受國軍中的腐敗,出面反抗,最后被開除軍籍,回到家鄉紅楊樹組織民眾繼續抗日。</p><p class="ql-block"> 在小說中,袁時發始終在抗日,有意或者無意,都幫著新四軍,但是他一輩子都沒有加入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剛開始,抗日只是他自己的家仇國恨,袁時發不了解共產黨,自然不會加入共產黨。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袁時發和新四軍官兵有了接觸,他認識到“中國將來可能姓共”。了解了共產黨的宗旨后,袁時發油然而生敬意,但他又意識到:自己長期流落江湖,身上有不少江湖習氣,快意恩仇我行我素,受不了嚴明的紀律約束,假如加入共產黨,遲早要捅出大婁子來,遲早給共產黨抹黑。</p><p class="ql-block"> 袁時發,我們把他定位為“抗日英雄”,他一系列的英雄壯舉無愧于英雄的稱號:為報家仇,他在九連山炸毀了日軍的碉堡;為了紅楊樹戰斗的勝利,他在灣沚引爆了日軍的彈藥庫,并不惜以自身為誘餌搶奪了日軍的軍糧;他在蕪湖幫助愛國糧商,事后又幫助抗日組織建立要塞;他為了“二次光復蕪湖”,再次身入險境,摧毀了日軍的坦克和重炮基地,并成功奪國寶于虎口……但他常存“江湖習氣”,為了戀人王小文,為了義父李漢臣,許多事說干就干,置自己或他人于危險境地,甚至犧牲過無辜者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烽火孤鷹》主人公袁時發:縱橫怒馬辭朝堂,拔劍高歌赴國殤。頻斬魔兇騰血浪,頭顱敢擲保炎黃。主人公袁時發,是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人公形象的塑造</p><p class="ql-block"> 小說的中心任務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去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從而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一定的主題,達到審美目的。</p><p class="ql-block"> 在《烽火孤鷹》中,云峰是重點塑造袁時發的形象,并通過主人公的典型形象去展示宣城蕪湖兩地人民在抗日期間的斗爭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除了一定的敘述、說明外,最主要的就是綜合運用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手法, 還有場面描寫和景物描寫,這些往往大同小異。我覺得,《烽火孤鷹》在主人公形象塑造方面有其鮮明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是采用傳統的章回體寫法。云峰從小就喜歡聽大鼓書,兒時的所見所聞,往往影響深遠。“章回體”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這種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起源于講史話本,歷代興亡和戰爭故事一般篇幅很長。藝人表演時必須分為若干次才能講完,每講一次,就等于后來章回體中的一回。經過長期的孕育,明初出現了首批章回小說,其中著名的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小說都是在民間長期流傳,經過說話藝人補充內容,逐漸豐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寫而成的。明代中葉以后,章回小說的發展更加成熟,出現了《西游記》《金瓶梅》等著名作品。這時章回小說明確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單句發展成為參差不齊的雙句,最后成為工整的對句。章回體小說一般著重人物形象的刻畫,如《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諸葛亮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并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恤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p> <p class="ql-block"> 《烽火孤鷹》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主人公袁時發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作者還塑造了李漢臣、柳忠英、王小文、潘雪娟、潘素珍等人物,通過其他人物來襯托主人公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章回體小說多講究“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就是說小說中要埋伏筆,使小說環環相扣,前后呼應。</p><p class="ql-block"> 《烽火孤鷹》中照應之處非常多,如袁時發第一次救王小文,用手帕給小文包扎傷口,看似閑筆,那手帕后來成了他們見面的信物。可見云峰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學中汲取營養。</p><p class="ql-block"> 二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有機結合。《烽火孤鷹》運用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想象豐富,感情真摯。作者在楔子里寫道:紅楊,源于一棵從天而降的奇樹,歷史久遠。明末清初,一只神奇的大鳥徐徐飛過青弋江,在一處河灘的上空盤旋片刻后,突然發出哇的一聲大叫,不慎將嘴里用來筑巢的楊樹枝丟落。說來也巧,這根樹枝竟筆直地插入淤泥之中,就此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終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這棵楊樹無論枝干還是樹冠都與本地楊樹不同,尤其是樹葉和樹皮,均殷紅如血,在陽光照耀下丹霞一片,遠遠望去,宛如一支插在江畔的巨大火把,人們嘖嘖稱奇之下,名之為“紅楊樹”。隨之,附近一條建于清初的老街也更名為紅楊樹。地因樹易名,鳥為樹增彩。人們無意間又發現,“紅楊樹”上不知何時棲息著一只巨大的老鷹……睜著一雙鳥獸俱寒、惟我獨尊的圓眼。更為奇怪的是,此鷹始終獨來獨往,時而形單影只于樹頭,時而煢煢孑立于峰頂,但從未失去威風凜凜的霸氣……</p><p class="ql-block"> 細讀這段文字,我們就會明白吳云峰為何筆名“紅楊樹”,他有自己的故土情結在里面。此外,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突出了“孤鷹”的意象,威風凜凜,一飛沖天。這是在隱喻袁時發,他是烽火中的孤鷹,是讓鼠輩魂飛魄散的孤鷹。有時我想,這個意象是否也在隱喻作者的雄心壯志?</p><p class="ql-block"> 還有,小說的第一章寫主人公袁時發在甘肅荒原向大俠燕振昆拜師學藝,其中徒手打狼殺狽的場景生動之極,開篇即引人入勝,其內涵也非常豐富,象征著多少狼狽為奸之徒,在袁時發手下,必將死無葬身之地。</p><p class="ql-block"> 再有,小說的十六章“有鬼報恩出湖塘,有人報仇釀血殤”寫得也比較出彩,其中水鬼捕魚報恩的情節看似荒唐,實則反襯舒家大太太潘素珍毫無人性,連鬼都不如,所以袁時發后來對她痛下殺手。</p><p class="ql-block"> 縱觀《烽火孤鷹》全書,云峰更多的是現實主義的筆法,他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柳拂橋先生在序言中說,這篇小說是“地域文化的個性化書寫”,我很贊同他的觀點。</p><p class="ql-block"> 小說里的故事大多發生在宣城與蕪湖,它們既是小說人物的家鄉,也是作者的家鄉。其中也有不少關于青弋江,甚至弋江鎮的筆墨。九連山、珩瑯山、芳山、青弋江、水陽江、灣沚……雖是小說中的地名,也都是現實中的存在,作者所要贊頌的就是宣城蕪湖人民不屈不撓的反侵略精神。</p><p class="ql-block"> 云峰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并無優劣之分,只是表現手法不同而已。浪漫主義的文字也都來自于現實,并非脫離現實。</p><p class="ql-block"> 三是細節描寫生動形象,令人難忘。細節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人物要血肉豐滿,沒有幾處讓人難忘的細節是絕然不行的。雖然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很多,唯細節描寫最為重要!人們在講到細節時,都喜歡拿魯迅的《阿Q正傳》典型的細節為例:阿Q在被砍頭前是需要畫押的,相當于簽字吧,不會寫字就要畫個圓圈來表示。在畫這個圓圈時,阿Q總在想我怎么才能把這個圓圈畫圓,不能讓人小看自己。嗚呼哀哉,人將死矣,他還在想畫圓,你看看阿Q思想麻木到何種程度啊!揭示了阿Q “思想麻木,死不覺悟”的性格特征。</p><p class="ql-block"> 云峰也很注意細節的描寫,讓袁時發的形象躍然紙上。潘素珍為了報復袁時發,害死了他哥哥一家四口,其中日本人殘殺小孩有個典型細節“烏龜劃水”:就是把小孩拋起來,用刺刀頂上去,看小孩臨死前在刀尖掙扎……這個細節揭露了日本鬼子慘無人道、禽獸不如!</p><p class="ql-block"> 大太太潘素珍為了投靠日本人,逼迫小蘭姑娘給日本人勞軍,不僅自己“獻身”日本龜田隊長,還讓家里其他四個太太同時 “獻身”龜田,打造“中日親善典范”。潘素珍是一個塑造得比較成功的反面形象,是一個黑心爛肺的淫娃蕩婦。</p><p class="ql-block"> 袁時發報仇,刺殺龜田隊長,作者寫得非常生動。“……長刀輕輕一挑,龜田下體一陣冰涼,緊接著是劇烈的疼痛,那條淫根連同兩粒睪丸已被齊刷刷地切了去。龜田殺豬般慘叫……”再如,袁時發殺潘素珍時:“一把匕首捅進了她的喉管,只剩半截刀柄在外,再往外一拔,潘素珍的咽喉如同風箱一般發出呼呼聲響,冒著熱氣的鮮血濺得時發滿手滿胳膊……”這些細節描寫,雖然血腥,但是讀者覺得酣暢淋漓、痛快解恨。一方面是兩人死有余辜,是對“烏龜劃水”的回應;另一方面表現了主人公袁時發快意恩仇的性格特點。</p><p class="ql-block"> 《烽火孤鷹》以其鮮明的主人公形象、地域文化的個性化書寫,展示了宣城蕪湖人民抗日的斗爭畫卷,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小說頗受好評,獲得了蕪湖市“五個一工程”資金扶持。</p><p class="ql-block"> 云峰叮囑我找找不足,我水平有限,只能勉強為之。小說中次要人物鄭陽、王義雄、王應虎等人物形象顯得有些單薄;小說的語言的文學性、規范性還有待提升。好在瑕不掩瑜,云峰兄弟寫小說才短短一兩年,已經出類拔萃。據我所知,他又在醞釀另一部百余萬字的長篇了,真誠期待他的這一鴻篇巨制更加精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永宁县|
兴安县|
绥化市|
鲜城|
汝阳县|
呼图壁县|
陆川县|
法库县|
玉林市|
台南市|
安福县|
武威市|
延吉市|
永平县|
兰溪市|
茂名市|
达拉特旗|
嘉善县|
眉山市|
阿瓦提县|
如皋市|
辉南县|
永福县|
达州市|
弥勒县|
呼玛县|
涞水县|
高邮市|
新绛县|
庄河市|
阿克陶县|
余庆县|
安阳县|
武汉市|
阳江市|
盐津县|
宜州市|
古蔺县|
岑巩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