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碾場 <p class="ql-block"> 碾場:意為在場上碾壓小麥、谷子、糜子、豆類、胡麻等農作物;</p><p class="ql-block"> 碾一般為石料所做的石碾,當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也出現過四輪拖拉機所帶的鐵碾;</p><p class="ql-block"> 場:較為寬闊的平地,平和光為特征,大小相對而言!</p><p class="ql-block"> 上圖為我的攝影老師、前輩武文祥老師二十年前拍攝于崆峒區麻武鄉!</p><p class="ql-block"> 借此機會致敬在我的攝影路上給與指導和提攜的各位老師!</p><p class="ql-block"> 攝影人一直在路上,向前輩們致敬學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碾場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把農作物從它的殼中分離出來,達到種子和附帶產物各盡其用的原則!</p><p class="ql-block"> 致敬網絡攝影人!</p> 一、地里的小麥 <p class="ql-block">長在黃土高原上靜寧縣山區的冬小麥</p> <p class="ql-block">小暑時節,麥香來襲,沁人心脾,這就是家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遠眺已經開始收割碼在田野里的小麥</p><p class="ql-block">這是希望的田野,這是我們美麗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 近距離接觸“碼碼”(一般情況一碼為十件或十二件,十三件和其他數目的也有,根據小麥的長短因地制宜,沒有統一標準)。</p> 二、麥子的運輸 <p class="ql-block"> 原來運輸工具多為人背,驢、騾、牛等牲畜馱運,以及架子車,拖開機等多種運輸方式!</p><p class="ql-block"> </p> 三、暫時儲存 <p class="ql-block"> 麥墩也叫麥垛,靜寧方言叫:摞子或摞摞等。</p> 四、攤場 <p class="ql-block"> 場心,作為碾場的參照,碼場心目的是攤的麥件可以相對成圓形,方便碾場!</p><p class="ql-block"> 本來攤場時一家人會起的很早,今天這家人早早做好了準備,如果不是為了等我,早就攤好了!</p> <p class="ql-block"> 一般情況下,為了防止夏季多發的雷震雨,一般攤場都很早,早上六點半左右就開始,全家總動員!</p><p class="ql-block"> 夏季農忙時節,我們甘肅農村人家沒有老人,沒有孩子,“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是“勞力”!</p><p class="ql-block"> 這是牛兄一家,老母親,掌柜的,老婆,女兒,兒子全員參加攤場!人盡其用!</p> <p class="ql-block"> 這是年愈七旬的老人!她正在給“件件”松腰!</p> <p class="ql-block">正在攤場的掌柜的</p> <p class="ql-block">“場”已經有了雛形!</p> <p class="ql-block">一家三代齊上陣</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攤場全景圖</p> <p class="ql-block">邊拉“件件”邊學攤場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同村趕來幫忙攤場的孩子姑姑!</p><p class="ql-block">農村里農忙時節能轉娘家的姑娘都是好姑娘;敢轉丈人家的小伙都是帥小伙!因為靜寧人常說一句話:麥黃六月各顧各,十冬臘月親戚多。所以我說農忙時節能到親戚幫忙的都是鐵關系!</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攤場細節動作:抖化“件件”里的麥子,這是細節!否則碾起來要多費時間,同時會讓有些麥粒卷進麥草,不能達到顆粒回歸倉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攤場把式女掌柜</p> <p class="ql-block"> 健步如飛,不知疲倦,拉“件件”帥氣的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干農活沒有惜過自己的一把子子力,一把蠻力也是那時磨煉出來的!歲月蹉跎,但青春不曾迷茫,我未曾負過歲月,但愿時光不棄于我!</p> <p class="ql-block"> 攤場即將完成,太陽才靦腆的從曼妙的晨霧中露出了頭!農村人的辛苦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攤場的最后一個環節:掌柜的拔“場心”</p> 五、碾場 <p class="ql-block">碌礎(杵,對這個方言詞匯,準確來說用哪個字有待考證和推敲!歡迎大家指導,賜教)姍姍來遲!</p> <p class="ql-block">全力套石碾</p> <p class="ql-block"> 開碾!碾場最費時的環節,由于麥子“件件”的數量較多,麥稈較厚初碾的時間大約需要一小時到兩小時!</p> <p class="ql-block"> 碾場的主把式仍然是掌柜的!但是這是撇件的角色也是必不可少!如同生活中,誰又能唱幾出獨角戲?還不是:一個好漢三個幫!</p> <p class="ql-block"> 陽光正好!碾場進行中……</p><p class="ql-block"> 靜寧縣靈芝鄉長源村牛家陰坡……</p> <p class="ql-block"> 不服來試,坐在這三輪車上轉一個多小時,你暈嗎?你累嗎?這就是一個男人的難!</p> <p class="ql-block"> 女主人雙腿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依然咬著牙在和丈夫一起為了一個家絲毫不顧及自己是一個病人!讓我很感動,農村的人病了也從不把自己當做一個病人,誰都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為了生活,多少人選擇了隱忍!</p><p class="ql-block">生活中誰是強者?還不是生活所迫!</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誰愿意成為強者!</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一直給孩子們講,凡事欲則立,不欲則廢!</p><p class="ql-block">做學問和這干農活如出一轍!</p> <p class="ql-block"> 初碾已經在歷盡一個半小時后初見成效!準備第一輪抖場!抖的目的在于讓沒碾盡的麥穗在下一輪碾壓中被碾盡。</p> <p class="ql-block"> 第一輪抖場如火如荼進行中,這絕不亞于你學生時做題的辛苦和你在辦公室工作的輕松!</p> <p class="ql-block"> 一場麥子,一家人,一整天,一年的收成!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南北,忙碌的農民都是一樣的!</p><p class="ql-block">致敬每一位勞動者,這也是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輪碾場進行時……</p><p class="ql-block"> 師傅牛彥娃繼續駕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輪“攤場”在抖場中不知不覺中完成!</p> <p class="ql-block"> 第二輪開碾,時值中午,掌柜的已經已顯疲倦!堅持不怠,再苦再累都不能顯露在臉上,盡顯一個男人的擔當和責任,中年男人,誰的生活沒有壓力?誰的壓力又能推卸給別人?誰的困苦,誰又明白?</p> <p class="ql-block"> 人間最美四月天,鄉村最美在此時。最是一年景好處,舉家齊上來碾場。</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勞作的和諧畫面,如果貝多芬在也許可以再創世界名曲:《碾場交響曲》,只可惜我是樂盲,有心無力!</p> <p class="ql-block"> 經過短暫的休息補充能量第二抖場緊張進行,本輪的難度在于搭草,這一場麥稈變成了草,需要全部搭到草垛上;全家人又一次齊上陣,娃娃們也變得生龍活虎!姐不讓弟,弟也不服姐!</p> 七、起場 <p class="ql-block"> 打虎親兄弟,起場父子兵!親情的濃郁莫過于這一拉一推之間,父親把累了年少的兒子,兒子怕累了已經不在年輕的父親;拉的不僅僅是麥子,還有濃濃的父愛;推的也不僅僅是麥衣,還有那懵懂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真真的父慈子孝都盡顯于這一推一拉之間!</p> <p class="ql-block"> 起場的姐弟!拉的盡力,推的賣力,誰都想多出力,誰都不想讓對方累著,這就是姐弟情。</p> <p class="ql-block"> 全家總動員,團結協作。三人齊心,其力斷金,自私的人不會有如此的感受,心里只裝著自己,別人誰會一直裝著你?</p> <p class="ql-block"> 起堆已經近在咫尺……但此時此刻的云朵讓我已經有一絲不安,盛夏的靜寧,在此時起云,意味著一場雷震雨的醞釀,所以當我們已經很累時,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路百里者半九十,堅持再堅持,否則將會功虧一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起堆初具雛形,揚場即將解開帷幕!</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生活,一場結束意味著一場開始,沒有結束,何來開始?!活出真我,不卑不亢,無怨無悔,真誠相待,苦笑而過,命運多舛,能奈其何?能奈其何!</p> <p class="ql-block"> 漫場:一般都由女主人完成,為了做到顆粒歸倉,不把一粒麥子落在麥衣里,這個工作需要耐心和細致!一家人的生活,互相幫撐,互相照應,但也得各盡其能,各司其職,所有活不能讓誰人一個都做,也不能誰什么都不做!如果做不到,那家何以為家?</p> 八、揚場 <p class="ql-block"> 原來揚場為了省錢一般都借助自然風,當然早期也只能借助自然風,有時麥子碾了,往往起堆后能放幾天時間!就為等那一場風,農民不是孔明,我們借不來東風,也借不來西北風!后來有了拖拉機和電風扇,速度就快了,提高了揚場的效率!</p><p class="ql-block"> 男主人正在接電鋪墊工作女兒已經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揚場全景圖</p> <p class="ql-block">揚場應該是碾場中最重要的環節!</p> <p class="ql-block"> 初揚人人皆上場,把式來壓陣!其實把式為了盡可能得做到顆粒歸倉,被麥件中所帶的細土所嗆,很多人都最后積勞成疾得了塵肺病。哎,多少心酸,多少苦難,都讓世代為農的先祖,祖輩,父輩都受盡苦難!</p> <p class="ql-block">這一锨揚揚出了最絢麗的人生畫面!</p> <p class="ql-block"> 不會揚場的可以反復觀看,哈哈基本上都不用學了!……</p> <p class="ql-block"> 麥衣終究是少了!大浪淘沙,勁風去衣,經過不懈努力,衣和粒會涇渭分明,就好像你在生活中的某些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得流逝最終該分終究還是會分,該離的還是會離!要走的終究是留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 這時的喜悅是難以壓制的!豐收的喜悅其實此時才會微微顯露!</p> <p class="ql-block">麥終究會聚粒成堆!</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危難!</p><p class="ql-block"> 此時已經烏云密布,雷陣雨即將來臨,即使你累了快一天的光景,可是老天不會憐憫誰!縱然我們身心疲憊還是需要再接再厲,再加一把油!裝麥子迫在眉睫!</p> <p class="ql-block"> 使出洪荒之力,大汗淋漓,虎口奪糧就是這么來的!離豐收還有一步之遙!</p><p class="ql-block">不可:九尺之臺,功虧一簣!</p><p class="ql-block"> 此時我想我的拍攝必須停下來!有些工作比它重要了!拍攝近九小時!能停歇一會了!</p><p class="ql-block">后面沒有照片你懂的!</p><p class="ql-block">感謝掌柜的牛彥娃</p><p class="ql-block">及全家熱情接待</p><p class="ql-block">感謝你們的款待 </p><p class="ql-block">感謝你們的濃茶</p><p class="ql-block">致敬每一位勞動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仰者</p><p class="ql-block"> 何泊云</p><p class="ql-block">風過時,蘆葦總比蒿草</p><p class="ql-block">擺動得幅度要大一些</p><p class="ql-block">就像我看眼前這塊田地時的記憶</p><p class="ql-block">總會比別人多一點</p><p class="ql-block">祖母死后,我再沒有看到過</p><p class="ql-block">有人像疼娃和敬神一樣待它了</p><p class="ql-block">她鋤草時,跪著</p><p class="ql-block">拔扁豆時,跪著</p><p class="ql-block">拾洋芋時,也跪著</p><p class="ql-block">那時,這塊田地里</p><p class="ql-block">還沒有蘆葦、蒿草和記憶</p><p class="ql-block">干凈得只有她,雙膝向前摞動</p><p class="ql-block">留下的長長的印跡</p><p class="ql-block">?(感謝泊云兄大作,圖為一位母親在為做鍋蓋在掐麥片,草鍋蓋透氣,蒸饃饃比鐵鍋蓋好N倍,所以并不是因為母親窮,而是樸實,是節儉……讓我想起奶奶的跪單[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 跪地的母親 </p><p class="ql-block"> 周永忠</p><p class="ql-block">?烈日下</p><p class="ql-block">看到一位雙膝跪在麥茬田地里</p><p class="ql-block">母親?特像兒時母親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三寸金蓮腳尖著地?膝蓋跪著?</p><p class="ql-block">背著火辣辣的陽光?</p><p class="ql-block">汗滴浸潤在地里?一雙布滿繭子的手</p><p class="ql-block">?挑選著一根根符合標準的麥稈?</p><p class="ql-block">她除草時跪著?收麥子時也跪著</p><p class="ql-block">樸實的她雙膝不斷地向前</p><p class="ql-block">移動留下一串串膝蓋印和腳尖</p><p class="ql-block">印?我記憶中的這塊田地里?</p><p class="ql-block">只有母親有如此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感謝我神交已久但未曾謀面的忘年交周永忠老師[咖啡][咖啡][合十][抱拳])</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驟雨初停,云開霧散,踏上回家的征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定南县|
望都县|
思茅市|
平谷区|
宕昌县|
赣州市|
晋城|
曲阳县|
东阳市|
五常市|
华池县|
全州县|
双牌县|
平罗县|
闵行区|
县级市|
龙川县|
昭通市|
隆化县|
漳州市|
拉萨市|
柳江县|
南皮县|
苍南县|
新乡县|
都兰县|
淮阳县|
兴文县|
布尔津县|
东丽区|
清丰县|
神农架林区|
宜州市|
济源市|
神池县|
沅江市|
虎林市|
威海市|
绩溪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