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i>青銅峽市不遠處的黃河樓夜景</i></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7月11日入伏,13日,寧夏最高氣溫突破今年以來最高值,吳忠市出現了39.3℃的高溫天。此時,我正在與吳忠市相隔黃河的青銅峽市,這是吳忠市的下轄縣級市。這里是真熱呀!透藍的天空,掛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好像被太陽燒化了。我曾寫下一段話曬了曬剛到青銅峽時的心情,“從固原市古雁嶺下,風塵仆仆來到青銅峽市古峽街旁;裹著固原新區攝氏十八度的涼涼,擁抱青銅峽小壩三十六度的熱浪。這個周末,在支行小樓度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一個人,我知道了寧夏有個青銅峽市,青銅峽市有個鋁廠。這個人在鋁廠待過,姓蒯。我曾有個愿望如果能去寧夏,就去青銅峽市,去青銅峽鋁廠看看。在寧夏工作三十年,終究沒有去,青銅峽市也沒去逛逛。對青銅峽的了解,大多來自于網絡,或旅游產品的推介。比如,青銅峽市境內有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線條清晰、寫意逼真的廣武口子門巖畫;有號稱“寧夏小八達嶺”之稱的北岔口明長城;有西北最大最多的佛教廟群牛首山寺廟和始建于西夏時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集發電、灌溉、防洪于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攔河大壩;有風光旖旎的庫區鳥島、金沙灣、黃河風情園;有頗具特色的4A級景區中華黃河壇、黃河樓;有清朝光緒年間著名將領董福祥的府邸等等。在這眾多吸引游客來青銅峽的名片中,我見過為數不多的幾張名片,比如“黃河樓”。這還得益于今年三月老家來人,我陪同在青銅峽市濱河大道東側的黃河樓瀏覽兩個小時。之所以是兩個小時,實在是因為黃河邊風大天氣冷。來青銅峽旅游最好季節是夏天,當然來寧夏全域旅游的最好季節,也是夏天。在夏天,你可以來青銅峽“九渠之首”,看看閘口奔騰滾滾的黃河水,是如何被分流到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干渠澆灌“塞上江南”的。錯過季節,“九渠之首”就沒什么可看的,干涸裸露的河床頓失秦漢雄風。媳婦有個愿望,想讓我陪她沿唐淶渠景觀道,騎自行車看看唐徠渠流經銀川的軌跡。我問同事馬維明騎行得有多遠,我猜想他騎行過。“唐徠渠的渠口在青銅峽市,渠尾在平羅縣。”維明講,沿渠騎行太累,他只騎過一小段路程。上網搜了一下,唐徠渠流經322公里,這個路程嚇死個人,哪能去受這個累,想想就沒有在媳婦面前再提這當事。即使在夏天,戴上遮陽帽,背上簡單的行囊,沿著兩千多年的唐徠渠騎行,是一件浪漫有意義的事,也沒有去做這件事。我猜想退休老處長蘭伍寶騎行過,他是個酷愛騎自行車旅游的人。我們在青銅峽時,他騎車路過黃河樓,發出“風情萬種”的感嘆。不知他到過“九渠之首”或沿唐徠渠騎車時,發出過怎樣的感嘆!但愿蘭處長能看到這篇文章,能讀到這里,傳遞給我一些他的感受。可能,并沒有太多人知道青銅峽素有“九渠之首”的美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i>青銅峽“九渠之首”,閘口奔騰滾滾的黃河水,被分流到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干渠澆灌“塞上江南”。</i></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夏天的青銅峽,游人不少,但留不住游客。“這里的吃住條件不如吳忠市,旅客在這里游黃河大峽谷,游108塔,游完后就去吳忠吃住。”支行馬吉忠行長講,吳忠餐飲業發達美食豐富,住宿條件好可供選擇的多,上高速十分鐘便到吳忠,高速路交費才九毛七分錢。的確,銀川的許多人或家庭經常周末開車早上去吳忠吃早茶。幾碟小菜幾樣面點上一盆雜碎最后每人再來一碗牛肉面,喝著八寶茶,聊個大半天,吃完順路在青銅峽轉轉就回銀川,一個小時車程,方便的很。我們住在青銅峽龍海賓館,應該是當地條件較好的一個。住了一周,發現來這里住宿的客人并不很多,應該是如前面所講的,游客或許去吳忠住宿了。當然也有例外,在一個停電的晚上,大約九點多,這家賓館迎來了一波客人,嘈雜聲打破了漆黑的夜晚,也打破了多日寧靜的賓館。我的房間在二樓,房間門正對著大廳。突然的停電突然的人聲鼎佛讓我不由自主出門,把住二樓扶手向下看,大廳黑壓壓的人群。人聲中還夾雜著外國口音。因為停電,看不清來人的臉龐,聽聲音應該是年輕人。可能是來旅游的大學生吧!因為停電,房子悶熱的很。我便下樓走出大廳透口氣。在賓館門口借著路燈,看清學生模樣的三四個人聊天。果然是學生旅游團,像中學生。透口氣兒的功夫,便聽到旁邊一個學生對另外兩個同學講:黃河穿境而過,流經62.8公里,賀蘭、牛首兩山隔河相望,形成峽谷,兩岸山壁,顏如青銅,“青銅峽”由此得名。我饒有興趣移近,看到一個同學拿著手機邊看邊念,手機屏亮著光。他們也許是初次到青銅峽,通過手機網絡了解青銅峽,也許是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做功課呢?我想,在這個夏天停電的夜晚,遇見這些外地學生來青銅峽旅游,是緣分。我覺得作為本地人應該說點什么?于是我微笑著向他們建議,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是講青銅峽的,網上搜一下看看,很有意思的。也許是我微笑的建議,也許是等待來電的緣故,也許他們感興趣。拿手機的男孩接受了我的建議。老師,是這個嗎?他把亮著屏的手機遞到我眼前,我對近手機一看:傳說遠古時期,桀驁不馴的黃河,一路浩浩蕩蕩,長驅直入地流入今寧夏境內……“是這個,你給同學們講講,很有意思的”,我再次建議。于是,夏天的夜晚,停電的龍海賓館,一個男孩兒對他的同學講:傳說遠古時期,桀驁不馴的黃河,一路浩浩蕩蕩,長驅直入地流入今寧夏境內,被牛首山攔住水路,形成一片汪洋大海,淹沒農田和 住宅,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大禹治水來到這里,看到山石擋道, 阻攔河水。于是,率領民眾數百人,住在峽北岸的古石洞里,每天挖石不止,想把大山鑿出洞口,放水過去。無奈山高石硬,怎么也破不 開洞。這時,大禹造窯冶煉青銅斧。經過七天七夜的努力,終于煉成一把鋒利無比的青銅巨斧,用了3650個日日夜夜,從牛首山中鑿 開了一條峽谷,奔騰咆哮的洪水順流而下,平息了水患。這就是民謠所說的“禹練十年功,鑄斧開青銅”。夕陽西下,大禹站在山岡上,看 到濁浪滔天的黃河水服服帖帖從腳下流過,牛首山的峭壁在河水霞 光的映襯下呈現出青銅色,便揮動青銅神斧在石壁上刻下了“青銅峽”三個大字,從此“青銅峽”這響亮的名字流芳千古,傳承到現在。“他們一定會記住青銅峽的,這里有千年文化的脈搏,這里有悠久歷史的厚重。”我邊聽他讀邊想,不再打擾,悄悄離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i> 市中心十字路口,影劇院,步行街,夏天的街道</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青銅峽市稱古峽,市中心主街被命名為古峽街,是順理成章的事。因工作的機緣,七月仲夏,我們來到了古峽,住在古峽東街龍海賓館,工作地點在古峽西街人民銀行青銅峽支行。這次到青銅峽,我是坐馬維明的車。每天早中晚車子行駛在古峽街,維明組長專注開車,我這個副組長坐在副駕,搖下車窗,任熱浪樸面,汗流浹背,瀏覽古峽街道。小組四個年輕人自己開一輛車,上班兩輛香檳色轎車一前一后,出龍海賓館大門左拐,沿古峽街一直向西,行駛1.6公里,五分鐘便到古峽西街人民銀行青銅峽支行。一路走,便把北街的老劇院、步行街、小吃店盡收眼底。下班原路返回時,便把南街的漢延渠閘口、青銅峽賓館等建筑一覽無余。每天四趟,在炎炎夏日的古峽街穿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i>人民銀行青銅峽支行位于古峽西街 大門產權一半屬支行、一半屬市總工會</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的,是穿梭。青銅峽市古峽街,和大多數縣城一樣,屬老城區,街旁建筑大多老舊。青銅峽影劇院在太陽的照射下露出上個世紀的年齡,青銅峽賓館上的玻璃幕墻反射著刺眼的光亮。街道水泥地面被連續一個星期的高溫,曬得皺皺巴巴像搓板路,中午兩三點的地面溫度應該是很高了,一只小狗伸出長長的舌頭“呼哧呼哧”“一顛一跳”從馬路而過,似乎爪子一挨地會被灼傷。空氣又悶又熱,被烤得劃根火柴都能點燃似的。古峽街與步行街十字路口是繁華地帶,熱鬧的街心,行人很少,即使這樣開車還是需要注意冷不丁橫穿馬路的單車,騎車的人為躲避烈日已無暇顧及其他,悶頭趕路。傍晚時分逛步行街的人多了起來,車子駛到這個路口就要格外的小心,放慢速度,讓著行人,人們心急火燎的樣子似乎要和太陽賭氣比拼,來匆匆,去匆匆,誰也不愿意在街上多待一分鐘。當然,我們的車子放慢速度,還要拐進一個狹窄的只能容一輛車進的大門,這便是人民銀行青銅峽支行的大門。青銅峽支行就在古峽街的繁華地帶。這里是我們工作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i>支行辦公院落</i></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就這小小的門,一半產權屬人行,一半產權屬市總工會。”一次吃過晚飯,站在支行大門口通道邊納涼,馬吉忠對我說。這是個和我同齡的支行行長,帶一副淺色邊框眼鏡,顯得文質彬彬,在同心縣支行和青銅峽市支行當過行長,加起來也十來年了。我和他并不很熟,六七年前在銀川參加一個活動見過一面。因有一面之緣,相處就顯得并不那么陌生,看得出多年基層行長的歷練,他在待人接物處事上顯得老成,支行職工也這么認為。他告訴我,他想把總工會不用的院子租過來,把中間墻打掉,與東院也就是人行這個院子連起來,擴大院子面積作職工活動場所。我注意到,院子停了十余輛車,已經沒有可供活動的余地。二十多人的支行雖小,權責并不小,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一把手”親自處置。周末,其他人都回了,吉忠發現大樓外墻有一小濕塊。那是我們工作的四樓辦公室空調透水。老樓房不隔熱,頂層的房子在太陽的直射下如蒸籠,同志們每天工作到晚上九十點,空調都撐不住了。我想他是在關心這棟老樓。看著磚混結構的四層樓,吉忠講,這個樓已經有30多年了,外墻粉刷過幾次,現在市里要求“創城”,又讓往新刷,錢從哪里來。不過他笑笑說,市里給一點,他再想些辦法。畢竟是一個單位,而且三次被自治區認定文明單位,不能掉鏈子。我想三次認定,那么“文明單位稱號”這個榮譽就已經頂了12年了,不容易啊!一個縣支行,一個刷一次掉一次外墻皮的30年樓房里,承載著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我禁不止想起一位老宣傳部長講過的,看文明單位不能只看樓建的多漂亮,硬件有多好,要看職工的文明素養,看單位的整體文明程度,看一點一滴的小事。還真是,走進狹窄的院門,進辦公樓,給人豁亮的感覺。樓梯衛生間擦拭的一塵不染,樓道貼著職工自己書寫的字畫,每一個可利用的空間都被合理利用,建起文化長廊、健身房、職工食堂。支行有25名職工,平均年齡50歲,李毅冬、蘇劍勇、王銀霞等因工作接觸較多,經常和我們一起加班,印象很深。在炎熱的夏天,在支行小樓,能聽到一首經典的抒情的專業的深情的吉他曲《愛的羅曼斯》,是一件驚喜的事,是支行一位老同志徐子經演奏的。支行會計國庫股譚曉冬,擔任支部宣傳委員,是退伍軍人,幾十年如一日搞義工志愿活動,追隨他的志愿者達100多人,志愿活動過千次。辦公室金忠祥,一個憨厚熱情直爽開朗的漢子,比我小兩歲。最初看見他是穿著六號短袖球衣,滿臉流著汗推著自行車進院子,熱情的向大家邊打招呼邊說:“練完氣排球,又去采購菜,一會換煤氣罐。”我想他是負責食堂的。星期六星期天他把他的愛人從吳忠市拉過來幫廚,精心為我們做了一道拿手菜燒茄盒子,他也露了一手燒鯉魚。夫唱婦隨,讓我很羨慕。檢查中需要一些資料,是跟他要的,才知支行許多大部頭材料出自他手,我很驚奇,想要更深了解他。我們加了微信,他推送我一篇他寫的美篇《蓮心如我》,署名“丑石”,打開一看讓我大吃一驚,一朵朵無與倫比的蓮花攝影,配著大段大段無與倫比的絕妙的散文詩詞,古典文風,再配上我熟悉喜愛的古典樂曲,真是陽春白雪,這種風格我是寫不出來的,沒有古典功底文筆是寫不出來的。我汗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巡察臨結束我去了趟他的辦公室,他人不在,我發現他的辦公桌上散亂擺著幾本古典文學書籍,從書籍的新舊看有些年代,從散亂的擺放看經常在隨手翻看,這是一個愛學習愛古典文學的人。桌上一摞16K紙上寫的硬筆書法吸引了我。坐他對面的蘇劍勇主任告訴我,金鐘祥的毛筆字寫的有功夫,經常在家里寫。辦公樓文化長廊的字是他寫的,許多照片是他拍的。我仔細翻著手中的硬筆書法,聽蘇主任夸他。金忠祥聽說我看過他的硬筆書法,通過微信又給我發了兩幅他寫的毛筆書法,請我斧正。我不懂書法,可惺惺相惜,便把他發給我的作品轉給了寧夏金融系統書法美術協會副秘書長溫少華,希望他們能聯系,相互交流欣賞,共同提高書法技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i>金忠祥的書法攝影作品</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i>支行樓道文化長廊及健身房</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離開青銅峽前,我決定沿古峽街步行一次回賓館。城市的夜晚是美麗的,影劇院一改白天的灰蒙蒙,燈光璀璨。劇院廣場音樂聲人聲不可避免地交織起來,喧器起來,即使很遠的地方也能聽見這樣豐富熱鬧的聲音,于是有人拉著小孩,有人攙扶著老人,有人飄動著長裙,有人說著順口溜,向廣場涌去。順口溜這樣的,“峽口水,峽口鳥,峽口環境能養老!大壩路,大壩橋,大壩風景一條條!小壩土,小壩田,小壩男人會賺錢!陳灘娃,陳灘瓜,陳灘美女人人夸!瞿靖魚,瞿靖菜,瞿靖小伙長的帥!葉盛米,葉盛牛,葉盛才子到處有!”我聽出峽口、大壩、小壩、陳灘、瞿靖、葉盛都是青銅峽市的鎮。大人們一起笑著、說著,小孩子跑著、跳著。我被他們的情緒帶動著往前走,炎熱的夏天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18px;"><i> 寫于2021.7</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i>青銅峽影劇院前人頭涌動,古峽街邊漢延渠水靜靜地流淌</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i>制作一段視頻,青銅峽“九渠之首”,閘口奔騰滾滾的黃河水,被分流到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干渠澆灌“塞上江南”。</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东莞市|
海城市|
泰安市|
德昌县|
武邑县|
景宁|
镇赉县|
德昌县|
越西县|
陇西县|
垫江县|
临江市|
河北省|
彭泽县|
桑日县|
凤庆县|
广元市|
沅江市|
合阳县|
安陆市|
定陶县|
淳安县|
太保市|
来凤县|
长海县|
泸定县|
平邑县|
遂溪县|
江北区|
海宁市|
察隅县|
丰县|
平罗县|
西盟|
松滋市|
台东县|
剑河县|
镇坪县|
福建省|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