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母進入老年以后,作為女兒的我明顯感覺到,在他們漸漸衰老的那些年,對故鄉的思念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與日俱增。特別是父親,對故鄉總有道不完的思念,思念生養他的那方土地,思念故鄉的兄弟姐妹親人,思念著他父母(我爺爺奶奶)的埋葬之地。</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鄉音未改,在他們身體狀態尚好的那些年,做子女的盡可能幫他們完成心愿,陪同他們一起回到故鄉,也是我的祖籍,每次都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再后來我們因為工作無法陪同,父親就獨自一人回去,連續多年。那時候沒有高鐵,沒有直達,乘著綠皮火車漫長的行程,那時候父親已八旬有多,再后來真的老了,回去的腳步便停了下來,思鄉之情就放在了心底,他曾經有過一閃的想法,老了以后把他安放回故鄉。這就是父母那一代的思鄉情結!</p> <p class="ql-block"> 我大概是能夠理解父母那一輩想“葉落歸根”的心情。由此我想到,他們是帶著濃重的故鄉烙印轉換四方的,無論走到哪里?無論離家多少年代,他們出生的地方,他們父母的宿地就是他們的根所在,是他們的故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自己,我會有父母的那種思鄉情愫嗎?我的故鄉在哪里?我的根在哪里?哪里才是我放不下的歸宿呢?</p> <p class="ql-block"> 我也出生在父母出生的地方,當然那里是我的祖籍,是我從小到大各種表格履歷填寫的地方。但從我記事起就是隨著父親部隊換防而生活的,部隊所在地雖有地域之分,但其實無論在哪里環境都是一樣的。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幾經換防最終落居到江西五十余載。</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亦六十有余,回頭想想父母曾經對故鄉的感情和牽絆,在我漸漸向老的年齡,我會有父母那樣的思念嗎?我真正意義上的故鄉在哪里?我對出生之地會有如父母般深厚的感情嗎?</p> <p class="ql-block"> 初來南方我才十歲,最終落戶生活在小城。還記得剛來時的不適。</p><p class="ql-block"> 我不喜歡這個地方,我從未真正融入這里。經濟落后,生活閉塞,環境臟亂差。我一直覺得我有幸工作在央企單位,有機會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一直向往離開這里。</p> <p class="ql-block"> 有了女兒之后,我便暗自把離開小城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女兒大學畢業如愿落戶在了一線城市工作生活,我也有更多機會往返于大城和小城之間,體驗著夢想成真新鮮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 漸漸的我也要走到父母的年齡,慢慢的我也在思考我老來生活的落腳點。這些年在我頻繁在大城小城的來來往往之中,新鮮感逐漸消失,我發現離開小城到哪里都如客,心總在飄著,無安定歸宿之感,不幾日心就生出對小城的想念。這里有我的父母家人,有我熟悉的街道店鋪,有我耳熟的方言......。如今,小城的家如同圓心,我走的再遠都是半徑,為此以前總想離開的心境漸漸安定了下來,我便篤定小城的家終是我的家,只有在這里,心才是踏實放松、隨性自由的,是我往來中的停泊依靠,也是我積蓄加油之地,從這里出發再回到這里。</p> <p class="ql-block"> 隨著國家大踏步的建設發展,小城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優美,建起了影院,公園等休閑娛樂場所,生活變得豐富,安全祥和。</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腳步不會停歇,便利的交通改變了地與地的距離,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走出去。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出去多久,這里是我的歸宿。當有人問我是哪里人,來自哪里,我會告訴他們:我是江西JDZ人。</p><p class="ql-block"> 生我在祖籍,養我是這里。</p><p class="ql-block"> 心安之處是故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7、23</p> <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吴堡县|
察雅县|
台安县|
巧家县|
永寿县|
铜梁县|
光山县|
洛扎县|
上杭县|
平谷区|
社会|
平原县|
突泉县|
甘孜县|
顺义区|
阜阳市|
微博|
平和县|
洛隆县|
岳普湖县|
衡东县|
苍梧县|
乌苏市|
丹东市|
张家口市|
广河县|
和田市|
阿瓦提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门县|
剑河县|
泽普县|
察隅县|
长治县|
乐亭县|
大埔区|
曲水县|
平果县|
耒阳市|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