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古老神秘的地方、曾是爨氏故里,爨文化的發祥地,同勞陸良縣,素有滇東糧倉和高原水鄉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這里有一條歷史的長河——南盤江,古名溫水、交河,屬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水系,是曲靖人民的的母親河。貫穿于境內南北之間,滾滾江水流淌了幾千年。它發源于沾益馬雄山,歷史上南北朝北魏時期,中國古代著名探險家酈道元,在其《水經注》就有關于溫水河流發源地和走向的記載,并曾受到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先生的親自考察。經沾益、曲靖至響水壩流入陸良縣境內。自東北向西南,在陸良壩區蜿蜒四十余公里后,又進入西橋以下峽谷地段奔騰二十余公里出境,流入宜良縣,最后匯入珠江經過貴州、廣西、廣東流入太平洋…</p><p class="ql-block"> 陸良南盤江及壩區的沼澤洼地,均是古盆湖的遺跡。清代以前部分江道與湖澤相連為一片水域,面積約十萬余畝,是繁多的候鳥水禽,魚類棲息繁殖的場所。后來隨著自然的演變和人工的作用,日漸形成固定的河道。歲月的流逝讓河床不斷增高,使境內常洪澇成災。為此陸良人民在七十年代,從響水壩至西橋河段,重新鑿開了一條長二十五公里的人工運河新盤江。使洪澇得以暢泄,兩岸萬頃良田旱澇保收。盤江溫順恬靜,漁鷹舟捕,頑蘭戲水,江水清澈,波光粼粼。如銀河,似素帶,翠邊相夾,飄繞于陸良平原,好似高原的“小江南”。</p><p class="ql-block"> 在陸良南盤江下游一帶,高山峽谷的自然環境,經千萬年的的雨水沖刷,地殼運動,形成原生態的高原峽谷景觀。在乾隆《陸涼州志》上就曾有疊水灘的記載:上流猶多平衍,至此萬石瓏玲、兩山狹窄、壁立數萬仞、其水俱由石罅中瀉出,如噴霜嚏雪…</p><p class="ql-block"> 尤其天生橋至大跌水段景色最為優美,綿延數千米。其集多種地形地貌為一身,有山、谷、澗、洞、石、林、灘、瀑、溪、潭、泉…應有盡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整個河段</span>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群,嚴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一個地質大觀園。</span>其山高谷深、兩岸峭壁、怪石嶙峋、層巒疊嶂、奇峰異石、溝壑縱橫、植被茂密、瀑布飛濺、溪水潺潺、冰臼連片、卵石成堆、潭水碧綠、泉水四溢、白鷺成群、 魚兒游蕩…<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個峽谷地段,實為陸良境內的一大美景,也是云南滇東地區特有的峽谷風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峽谷中堆滿了奇形怪狀的石頭,它們有的一枝獨秀、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橫七豎八、有的你擁我擠、有的像群英聚會、有的像佛祖講經…</span></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石頭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形態各異,自成一體,仿佛是一個奇石博物館。有刀削斧鑿般的開山巨石,有形狀怪異且自然天成的盆景石,也有小巧玲瓏的鵝卵石。尤其河床底部的河床石,真是碩大無比,整塊綿延數百米。這里還能見到無數的冰臼和一些古生物化石,尤其那些冰臼群,也不知是多少萬年前的冰河世紀形成的。其形狀更是千瘡百孔,形態各異,會讓漏、透、瘦出名的西湖石相形見拙,自嘆不如。河床上的石頭堅硬如鐵,石頭表面布滿了黑色的痕跡,像老人臉上的皺紋一樣,?說著千萬年的風風雨雨的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師,在這綠水青山的世界里,我們能看到山水相依、山環水繞、奇石眾生、礁石散落、瀑布成群、溪潭交替、風景優美、自然天成…走在其間仿佛在一個巨大的園林藝術博物館游。</p><p class="ql-block"> 這里石頭顏色多樣,有紅、黑、黃、白和灰,顏如彩色石林一般,非常神奇。看著眼前怪石崢嶸、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夏季來臨、峽谷如猛獸一般,但見洪水暴漲,江水似萬馬奔騰,在險峻的峽谷中,狂濤擊石、兇涌澎湃、跌撞起伏、浪花飛濺、轟鳴陣陣…</p><p class="ql-block"> 秋冬時節,峽谷中溪流潺潺,兩岸連山,景色優美。走在其間,宛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筆下的《石鐘山記》那優美的意境:“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仿佛是三國諸葛亮由石塊組成的八陣圖:重重疊疊,迷魂陣陣,奇幻無比…怪不得當年徐霞客先生三探南盤江。</p><p class="ql-block"> 這十里峽谷分布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各種碧水綠潭。其數量眾多,如繁星點綴著銀河一樣非常漂亮。尤其大跌水下面的瀑布潭更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遠近聞名,</span>場面壯觀、奇麗無比。其千年流水、深不見底、潭水碧綠,水花四濺、四周蒼翠、枝繁葉茂……</p><p class="ql-block"> 雨季來臨,峽谷里尤如熱帶雨林一般,鳥兒成群、蛙鳴蟲叫,熱鬧非凡。奔流的南盤江水波濤滾滾、浪花翻卷,一路上向南奔去。峽谷的盡頭,由于地形突然的落差形成跌水瀑布,成為陸良最為壯觀的八景之“跌水噴云”。其氣勢磅薄,聲勢浩大、整個峽谷是陸良境內的一大美景。</p><p class="ql-block"> 大跌水瀑布是整個峽谷的一大美景,也是陸良八景之一的“跌水噴云”。其氣勢磅薄,聲勢浩大最為壯觀。每當雨季來臨,濤濤的江水從高高的懸崖跌入潭中,似金濤直瀉、萬練垂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水霧繚繞、</span>濺珠結霧、聲似雷鳴、<span style="font-size: 18px;">響徹云霄…</span>在陽光的照射下彩虹初顯、異彩紛呈,充滿著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情畫意,非常漂亮… </p><p class="ql-block"> 冬季在大霧彌漫之時,峽谷景色若隱若現,仿佛在蓬來閣中漫游…</p><p class="ql-block"> 順著河道,在石塊之間,一會兒讓你攀巖前行,一會兒讓你石臺跳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轉騰挪,一會兒</span>涉水而過…前進的道路有些艱難險阻,讓你氣喘噓噓,汗流浹背。但眼前異樣的感受會讓你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會讓你心靈得到極大的震撼,收獲滿滿。這里地貌景觀奇特,讓你在滿眼的奇石怪潭里穿梭、逗留…這里植被豐富,生物群體多樣,魚蝦貝類眾多,非常適合科考、探險、旅游、攝影、藝術創作…</p><p class="ql-block"> 彝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span>分為撒尼、阿細、黑彝、白彝、干彝等支系。而附近的民族村——打鼓,是一個有著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彝族村寨,屬于撒尼支系。撒尼人信仰原始的宗教,有祭天拜地、祭山祭樹的活動。有豐富的民族風情,尤其火把節、斗牛和大三弦很有特點,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p><p class="ql-block">關于南盤江大峽谷還有個傳說</p><p class="ql-block">古時候,南盤江的水低,陸良壩的田高,莊稼人望著江水卻澆不上苗。祖祖輩輩都想在宜良的高古馬筑一條攔河壩,堵起江水來灌溉陸良的田,可又因為工程太大干不了,想了千百年還是說空話。傳說有個叫金芬若戛的彝族撒尼人,心雄膽又大,發誓要為百姓堵江造壩。一天晚上,他悄悄摸進神仙的洞府。偷出了“調山令”和“趕山鞭”,連夜喝令陸良四山的石頭像趕羊群那樣用鞭了打著它們往宜良方向走。可惜,先面的石頭剛剛被趕到路南,公雞一叫就在亮了,神仙的寶物失靈了,跑站的羊群立地生根成了石林,而后面的石頭,還密密麻麻地留在陸良南盤江大峽谷中,而金芬若戛也被神仙捉去處死在洞府里。</p><p class="ql-block">到如今,南盤江流域的陸良、宜良都變在了米糧倉,金芬若戛的事就很少有人知曉。然而,你只要細看石林和大跌水的的石頭,都有道道橫裂縫,那就是挨過金芬若戛抽找的鞭痕。</p><p class="ql-block"> 另外打鼓村附近還分布著四個形態各異的天坑群和溶洞——仙人洞,是我們旅游、探險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大跌水風光</p> <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峽谷奇石</p> <p> 酈道元與《水經注 》</p><p> 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 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后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孝文帝時,酈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遷到這里)擔任過騎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過冀州(今河北省冀縣)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務。 </p><p>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學的研究。 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 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云南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當地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并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不朽名作<span>《水經注》</span>打下了基礎。</p><p> 作者出生年代距三國時代較近,書中引用了較多的三國人物故事貫穿其中,包括一些當年軍事斗爭的人文地理,值得品味。并對諸葛亮平定南中及南盤江地理,出產物種做了一些精美描述…據《水經注》記載滇池東南南盤江流域:山溪之中,多生邛竹、桄榔樹、樹出面,而夷人資以自給,盤水北入、諸葛南征,戰于盤東。</p><p> 酈道元以東漢《水經》為綱,對原書進行了補充和發展,成專著<span>《水經注》</span>。全書共40卷,約30萬字,所記水道1389條。逐一說明各水的源頭、支派、流向、經過、匯合及河道概況,并對每一流域內的水文、地形、氣候、土壤、植物、礦藏、特產、農業、水利以及山陵、城邑、名勝古跡、地理沿革、歷史故事、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等,都有具體的記述。「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繁征博引,詳加考求,態度嚴謹,引用書籍多達437種。</p><p> 《水經注》一書集中國六世紀以前地理學著作之大成,為歷史地理學、水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考古學、水利學等方面的重要文獻,也是魏晉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水經注》的研究歷來受到重視,在清代已成為一門專門學問——酈學。</p><p> 古寧峽</p> <p class="ql-block"> 綠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 險峻陡壁</p> <p class="ql-block"> 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多彩懸崖</p> <p class="ql-block"> 峽谷景色</p> <p class="ql-block"> 綠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與陸良</p><p class="ql-block"> 徐霞客,字弘祖,江蘇江陰人。出生于明代萬歷年間,中國古代著名的大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和探險家。其下編寫的名作《徐霞客游記》,堪稱中國旅游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窮其一生,不辭辛苦,追逐祖國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尤其被云南的自然美景,人文歷史所吸引,曾遍游云南,把人生的大半時光留在了云南。所到之處均為云南著名人文地理景點,很受歡迎并與當地人民結下深厚的情誼…</p><p class="ql-block"> 據《游記》中《盤江考》記載:徐霞客由貴州普安的亦資孔,經火燒鋪越小洞嶺,再經明月所過滇南勝境關入滇,至交水(今沾益)后沿南盤江乘船經曲靖、越州達陸涼,后經天生橋沿陸良萬家河、大小圭龍至宜良北古城鎮考察,再經楊林至昆明。徐霞客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來到云南,多次對曲靖府、珠江源、南盤江水系以及陸良行政區域做了詳細的考察。通過乘船、騎馬和步行,把他的足跡留于陸良的山山水水,尤其牛首山、丘雄山等地。</p><p class="ql-block"> 因舟行且重點考察南盤江流域,對盤江水文地質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寫下了重要篇章《游滇日記—盤江考》。在文中首次提到了“陸涼土司龍姓屬地”和“爨”,其對研究陸良歷史地理和爨文化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位值得我們去永遠懷念的一位文旅先行者。</p><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旅行線路</p> <p class="ql-block"> 枯山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冰臼奇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冰臼是冰川的直接產物。兩三百萬年前在巨厚冰層覆蓋處于“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冰川融水沿著冰川裂隙向下流動時,由于冰層內有巨大壓力,呈“圓柱體水鉆”方式向下覆基巖及冰川漂礫進行強烈沖擊、游動和研磨,最終形成深坑,這些坑極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稱為冰臼。 </p><p class="ql-block"> 冰臼的發現,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意義,不但有利于研究古氣候、古環境,更對現代氣候和環境的分析、預測提供了重要依據。從大規模的冰川消融到全球變暖,其間經歷的變化幅度相當大。由此可見,當前全球頻頻出現的極端天氣也不足為奇了。</p><p class="ql-block"> 這里分布著數以千計大大小小,形態各異,奇形怪狀的冰臼石穴,非常的壯觀。是研究遠古時代,滇東地質構造的大型基地,有非常大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p> <p class="ql-block"> 自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 園林小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懸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 巨大奇石</p> <p class="ql-block"> 大冰臼</p> <p class="ql-block"> 虎蛙石</p> <p class="ql-block"> 跌水潭</p> <p class="ql-block"> 盆景潭</p> <p class="ql-block"> 綠水潭</p> <p class="ql-block"> 峽谷奇石</p> <p class="ql-block"> 冰臼奇石</p> <p class="ql-block"> 碧水潭</p> <p class="ql-block"> 黑色奇石</p> <p class="ql-block"> 鞭 痕 石</p><p class="ql-block">南盤江大峽谷還有個傳說:</p><p class="ql-block">在很久以前,陸良南盤江的水很低,壩子里的田地又高,老百姓望著江水卻澆不上苗。祖祖輩輩都想在下游宜良的柴石灘修筑一條攔河壩,堵起江水來灌溉陸良的農田,可又因為工程太大,這個夢想一直未能實現。</p><p class="ql-block">據說本地打鼓村有一個叫若戛的彝族撒尼青年,心雄膽又大,決心要為百姓堵江造壩,造福于陸良人民。一天晚上,他悄悄摸進神仙住的洞府,偷出了“調山令”和“趕山鞭”。他連夜喝令陸良四山的石頭,像趕羊群那樣用鞭子打著它們往宜良方向走。可惜,先頭的石羊剛剛被趕到鄰近的路南縣,公雞一叫天就亮了,神仙的寶物失靈了,跑在前面的石羊立地生根成了石林。而后面的石羊剛來到了大跌水,大一點的跑到跌水下面,變成了大石頭橫七豎八的躺著山澗里。而小一點的變成一堆堆奇形怪狀的石頭,你推我擠,密密麻麻地停留在南盤江大峽谷中,一直等待黑夜的降臨。而若戛第二天也被神仙捉去處死在洞府里…</p><p class="ql-block">如今,天生橋峽谷入口處還有成串的巨石,仿佛是成群的石羊在排隊前行。而大跌水附近的石山上還有幾個神秘的山洞,據說是當年神仙居住的地方——仙人洞。洞中涼爽宜人,石筍、鐘乳遍地、晶瑩剔透,好似神仙洞府,非常好看。而南盤江流域的陸良、宜良早就變在了米糧倉,高古馬也變成了柴石灘水庫了。萬家河村也變成陸良的一道美景,然而若戛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知曉,不過只要你細看石林和大跌水黑色的石頭,每塊上都有深深的裂紋,那就是被若戛抽打的鞭痕…</p><p class="ql-block"> 鞭 痕 石</p> <p class="ql-block"> 峽谷景色</p> <p class="ql-block"> 老人石</p> <p class="ql-block"> 八陣奇石</p> <p class="ql-block"> 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西湖石</p> <p class="ql-block"> 碧水藍天</p> <p class="ql-block"> 千層石</p> <p class="ql-block"> 珍珠灘</p> <p class="ql-block"> 特別奇石</p> <p class="ql-block"> 河床巨石</p> <p class="ql-block"> 盆景潭</p> <p class="ql-block"> 萬年古石</p> <p class="ql-block"> 峽谷景觀</p> <p class="ql-block"> 五彩灘</p> <p class="ql-block"> 碧玉潭</p> <p class="ql-block"> 奇石成堆</p> <p class="ql-block"> 獨特巨石</p> <p class="ql-block"> 五彩石</p> <p class="ql-block"> 奇石潭</p> <p class="ql-block"> 峽谷美景</p> <p class="ql-block"> 放羊潭</p> <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園林景觀</p> <p class="ql-block"> 峽谷美景</p> <p class="ql-block"> 萬家河地處陸良最南端,海拔最低處, 因萬姓先居于此,地處河邊,故名萬家河。原屬小百戶鎮普樂村委會,一九九八年因建柴石灘水庫劃歸宜良縣北古城鎮,現在屬于宜良縣九鄉彝族回族鄉小河村村委會。</p><p class="ql-block"> 萬家河屬于南盤江陸良出水口,盤江兩岸高山峽谷,植被茂密,崇山峻嶺,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綠色生態…在江邊谷底是一塊相對開闊之地,村居依山而建,其歷史也悠久,在村子里有一座清朝同治年間重建的古廟。</p><p class="ql-block"> 萬家河風光</p> <p class="ql-block"> 石板潭</p> <p class="ql-block"> 天生橋的傳說</p><p class="ql-block">在很久以前,從縣城到打鼓村被寬闊的南盤江阻隔,因江水滔滔,地點偏僻,難于修建大橋。后來打鼓村的人民看到江中有許多的大石,于是到山中找來老滕將木料捆綁后端放在水中的大石中間,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橋梁,稱為天生橋。從此打鼓村民出行有了保障。</p><p class="ql-block"> 峽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 奇石潭</p> <p class="ql-block"> 大跌水瀑布</p><p class="ql-block"> 據乾隆《陸涼州志》記載,疊水灘:治西五十里,系中涎澤并合境眾水注會之流也。上流猶多平衍,至此萬石瓏玲,兩山狹窄壁立數萬仞,其水俱由石罅中瀉出,如噴霜嚏雪,懸崖二百余丈循崖注下,奔疊如雷霆響徹,濺珠結霧,水色若玉,絮翻花;石筍叢懸于墜壁,秀珠斜茂于斷崖,可為奇觀…</p><p class="ql-block"> 大跌水兩邊的山以石質為主,間有粘土,山勢不甚陡峭,春秋雨季,草木豐茂,野花點綴其間,蒼翠蔥郁。大跌水方圓兩三里路之內,均可聽到隆隆的巨響聲。這是瀑布飛落而下所發。走近跌水,響聲震耳欲聾。伴隨巨響聲所濺起的細水珠,形成翻騰的云霧,向周圍彌漫,人在其間,猶如置身于仙境,可以忘懷一切煩憂。在這里或山澗戲水、或山腰采花,或霧牛留照,或樹下納涼,或草上休憩,或溪邊野炊,或巖洞露宿,皆成趣味。</p><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未曾探知的地 下溶洞群,在上游的溶洞——叫清香洞,據說深不見底,里面布滿了石筍、鐘乳石、地下暗流涌動,暗河中有不少的河中怪魚—盲魚。</p><p class="ql-block"> 洞所在位置異常險峻,洞口開在懸崖之上,洞的上方是與地面垂直的懸崖,洞的下方亦是懸崖。洞的對面還是懸崖,兩懸崖之間是一條深谷,谷底有一條大河,乃是南盤江。南盤江在此處轉直而下,形成瀑布,是為大 跌水瀑布。青香洞分為兩層,下層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倘若在山中遇到大雨,可到此處避雨 ,上層有些危險,但站在上層可以看到對面的大山,谷中的河水及瀑布。大洞中有若干小洞 ,小者僅可容身。距離洞口較遠處一片漆黑,因此進入此洞務必帶上照明用具。青香洞比起大石洞要小得多,但景致頗美,以險著稱。</p><p class="ql-block"> 離大跌水1公里左右,還有一個“千人洞”,氣勢宏偉,單洞口即可容納千人,洞內怪石嶙峋,鐘乳接地,也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蓑衣山</p><p class="ql-block"> 在大跌水下游附近,紅石崖下方,有一突出的噴水口,因成年累月泉水川流不息,而長滿了青苔小樹。雨季來臨形成一個柔美的的小瀑布掛在半山腰上,與大跌水雄強剛美的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也是一大奇特美景。</p> <p class="ql-block"> 奇石成堆</p> <p class="ql-block"> 盆景潭</p> <p class="ql-block"> 峽谷景色</p> <p class="ql-block"> 盆景峽谷</p> <p class="ql-block"> 峽谷溝壑</p> <p class="ql-block"> 奇石灘</p> <p class="ql-block"> 公園小隅</p> <p class="ql-block"> 太公釣魚</p> <p class="ql-block"> 仙女浴池</p> <p class="ql-block"> 九頭鳥</p> <p class="ql-block"> 羊跌石</p> <p class="ql-block"> 貴妃出浴</p> <p class="ql-block"> 美妙情歌</p> <p class="ql-block"> 跌水潭</p> <p class="ql-block"> 石水情緣</p> <p class="ql-block"> 碧水潭</p> <p class="ql-block"> 清照讀書</p> <p class="ql-block"> 天宮瑤池</p> <p class="ql-block"> 俠客行</p> <p class="ql-block"> 盆景潭</p> <p class="ql-block"> 打鼓民族風情</p> <p class="ql-block"> 后記</p><p class="ql-block"> 千年的滾滾江水,連綿不絕地流過南盤江。</p><p class="ql-block"> 無意之間路過這里,被其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怎么也想不到在這平坦的陸良壩子也會有這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本人經過兩天的時間,進行了一次科考攝影活動,發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神奇魅力…</p><p class="ql-block"> 這樣千年形成的神奇優美景色,除了讓我們觀看以外,在古地質、古地理、古生物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有不可估值的價值。是陸良、曲靖、云南乃至中國人民的地質遺產,也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遺產…</p><p class="ql-block">習近平總書記那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慶幸的是這古老的地質環境目前依然保存很好。但生態環境的寶貴和脆弱,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也迫在眉捷,需要我們用心呵護。也希望有關部門在保護國家自然資源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防止被破壞性開發使用,防止這份千萬年形成的自然遺產從我們的身邊消失,留下千古遺憾…</p><p class="ql-block"> 本篇純公益性、意在宣傳和喚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也是為紀念南北朝時期著名大地理學家酈道元和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而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盤江之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得荣县|
平湖市|
长沙县|
皮山县|
和政县|
大厂|
沙河市|
靖安县|
安阳县|
岳阳县|
湖南省|
青岛市|
诸暨市|
哈密市|
安宁市|
河南省|
乌拉特前旗|
昌图县|
公主岭市|
宣城市|
万荣县|
长武县|
凤台县|
平罗县|
星子县|
纳雍县|
武城县|
房产|
康马县|
涡阳县|
万源市|
沁水县|
梓潼县|
迁安市|
江山市|
雷州市|
无极县|
广丰县|
沙洋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