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他們的父輩曾是身經百戰的革命軍人,有老紅軍、老八路 和在解放戰爭時期參軍的老戰士。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和四年解放戰爭。從白山黑水的東北一路揮師南下直至解放海南島。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出生入死,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之歌。做為開國軍人父輩為共和國的創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他們的后代深以為榮,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以父輩為榜樣也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華誕之際,2021年6月17日他們來到了毛澤東主席親手創建的中國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追尋領袖的足跡,緬懷先烈的事跡,追思父輩英雄的歷程,再接受傳統革命思想教育,決心在總書記的領導下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誓葆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我們來了,在黨建100周年來臨之際,他們來到了紅色的搖籃、毛澤東主席親手創建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尋找領袖的足跡,先烈的光輝事跡,和父輩英雄的歷程。井岡山您讓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今天在這里在英烈們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他們留下一張張激動人心的合影,紀念這次難忘的井岡山之尋根之旅。</p> <p class="ql-block">這座雄偉的建筑就是井岡山博物館,展廳有8436平方米,館藏文物3萬余件,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2萬余份,珍藏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千余幅,保存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重上井岡山時的影視資料數百件。</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國5代領導人的巨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家紛紛在雄偉的井岡山全景電子屏幕前合影,以紀念這次難忘的井岡山尋根之旅。</p> <p class="ql-block">這是鎮館之寶,偉大的人民軍隊締造者一一毛澤東主席半身銅像</p> <p class="ql-block">紅軍之父朱德元帥半身銅像</p> <p class="ql-block">彭德懷元帥半身銅像</p> <p class="ql-block">陳毅元帥半身銅像</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陳列著幾十尊從井岡山走出的將帥半身銅像,凝視著他們古銅色剛毅的面容我們仿佛又聽到了那隆隆的炮聲和嘹亮的軍號聲不禁讓人肅然起敬。在習主席的領導下,你們的事業后繼有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雕塑和油畫每一幅都記載著井岡山的光輝歷程,讓人熱血沸騰,思緒萬千。</p> <p class="ql-block">這里所有的歷史文物都讓我們感受到當時井岡山革命所處的艱苦卓絕的環境。</p> <p class="ql-block">這些展出的槍械都是當年紅軍使用過的 ,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恢宏的展覽館一角,里面的文物、圖片記載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的壯烈歷程。</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畢,姐妹們紛紛在朱德元帥題寫的《井岡山博物館》幾個大字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向共和國的英烈敬禮!40多年過去了,老兵的軍禮動作仍如此的標準, 因為祖國就在他們心中。若有戰、召必回!</p> <p class="ql-block">他們是原英雄的55軍老戰士,四十二年前當他們的同齡人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他們便肩負起保衛祖國的重任參軍入伍,不久便參加了著名的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在激烈的戰斗中經歷了人生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為保衛祖國的一方平安,貢獻出了他們的青春甚至生命。</p> <p class="ql-block">南山火炬廣場始建于1968年,2017年在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之際完成升級改造,以“紅色傳承”為思想主題,入口廣場由象征井岡山斗爭的工農兵群雕像及偉人題詞組成,山頂火炬廣場上高聳著34米高的火炬雕塑和建有占地1400方米的“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為主題的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 入口處的工農兵群雕像</p> <p class="ql-block">從火炬廣場入口處拾級而上,這里有毛主席詩句的著名題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p> <p class="ql-block">南山火炬廣場共豎立著90個火炬,寓意著90周年紀念。其中主火炬高34米,寓意著毛澤東同志在34歲時帶領紅軍上井岡山,主火炬底座高2.7米,標志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1927年創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詩詞《重上井岡山》</p><p class="ql-block">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是井岡山人文和自然景觀結合的著名景區,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云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客服中心的這幅巨幅油畫,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幅油畫《黃洋界保衛戰》。油畫長12米,寬8米,造價約80萬元,歷時兩個月精心創作而成。由魯迅美術學院的李福來、晏陽、李武、周福仙4位教授精心創作而成,畫面真實的再現了當年黃洋界保衛戰的宏偉場面。</p> <p class="ql-block">這座是黃洋界地標,大家紛紛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是山頂留下的當年紅軍挖的戰壕遺址,距今已90多年了。幾經歲月打磨,至今仍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出自于朱德元帥手筆,大家紛紛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烈士紀念碑上是毛主席的題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這是黃洋界上毛主席的巨幅題詞,《西江月.井岡山》</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歸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詩詞里的著名詩句;“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所指的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門小鋼炮。當時敵軍前來圍剿,紅軍就是用這門小鋼炮和僅有三發炮彈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射向敵軍的第一發炮彈落地啞彈沒炸,第二發落地又是啞彈沒炸,第三發不偏不依落到了敵軍指揮部炸了,把敵軍炸得屁滾尿流死傷無數,驚呼紅軍有大炮紛紛撒退。</p> <p class="ql-block">以巍巍的黃洋界做背景,在紅軍戰斗過的地方合張影以此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座落在茨坪北面,山體如一座羅漢大佛像,整個陵園分為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紀念碑,雕塑園五個部分。</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陵園主大門,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戰士宋任窮提寫的,順山而上有兩組臺階,第一組有49集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井岡山人民得解放。第2組有60級寓意北山烈士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的1987年建成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進入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的“死難烈士萬歲”6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 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及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敬獻。</p> <p class="ql-block">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共有4萬多名烈士長眠在此,其中只有15,744名烈士有名字。</p> <p class="ql-block">吊唁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周邊7個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他們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打倒反動軍閥統治,推翻封建的三座大山,解救中國人民于水火之中,早早的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的犧牲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碑林鑲嵌著數十塊由從井岡山走出的國家領導人及軍隊將帥的題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題詞《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p> <p class="ql-block">朱德元帥的題詞。</p> <p class="ql-block">朱德夫人康克清題詞</p> <p class="ql-block">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譚振林題詞</p> <p class="ql-block">肖勁光大將題詞</p> <p class="ql-block">楊得志上將題詞</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由鄧小平題寫,紀念碑高度為46.8米,分為礎座,碑座和主碑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大廳,可南眺市區全貌,北瞻紀念碑主體雄姿,攝影留念。二層設有展室,三層為主碑。主碑前的漢白玉浮雕,反映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浮雕前還有“母親”銅像一座,象征著井岡山是革命搖籃地、中國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主碑是用鍍鈦的不銹鋼制作,它高達27米,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主碑頂端的造型是突出了“山”的形狀,用不銹鋼制作的“井岡山”造型,遠看如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星火燃遍九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觀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整個建筑坐北朝南,在日照下熠熠生輝,璀璨奪目,是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站在紀念碑旁邊,可以眺望井岡山市的景色,四周是莽莽的群山郁郁蔥蔥,一棟棟紅色的小樓點綴其中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烈士紀念園的雕塑林,井岡山紅色根據地締造者毛澤東同志的塑像就座落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朱德元帥塑像</p> <p class="ql-block">彭德懷元帥塑像</p> <p class="ql-block">陳毅元帥塑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組反映井岡山革命斗爭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毛澤東同志的舊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東山腳下,面臨風景秀麗的挹翠湖。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來到茨坪就居住在這里,到1929年1月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毛澤東每次到茨坪就在這棟房子的中廳左、右間居住和辦公,1928年11月6日重新組織的中共井岡山前敵委員會機關也設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在毛澤東主席舊居前拍照留念,以紀念這位共和國杰出的締造者,帶領著中國人民從世界民族之林站立起來的偉人。</p> <p class="ql-block">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旁,還有紅四軍軍部舊址,紅四軍軍官教導隊舊址,紅四軍械處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舊址,防務委員會舊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幾天的井岡山紅色之旅、讓心靈得到凈化,讓人生得到升華。在行程即將結束之際, 在風光秀麗的井岡山留下張張美麗的倩影。再見井岡山,你已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中。待到英雄花開時節,我們還會再來。</span></p> <p class="ql-block"> 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廣西賀州軍人后代紅色井岡山尋根之旅圓滿結束,通過此次井岡山之行深感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瞻遠矚,沒有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新中國。井岡山之行更感毛澤東主席的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沒有毛主席,沒有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百年奮斗,就沒有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百年黨慶,繼往開來我們決心在總書記的率領下,我國政治、經濟和軍事建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我國正逐步建設成現代化強國,并最終贏得臺灣的回歸完成統一祖國的千秋大業!</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謝謝欣賞!</p><p class="ql-block">攝 影 撰 文 趙廣寧</p><p class="ql-block">(部分資料摘自網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盐山县|
和田市|
诸暨市|
廊坊市|
巴楚县|
横峰县|
漳平市|
西畴县|
女性|
阿拉善右旗|
昌都县|
黄大仙区|
富裕县|
贵港市|
普洱|
淳安县|
旬阳县|
历史|
高陵县|
定日县|
贺兰县|
和田市|
江北区|
区。|
会泽县|
洞口县|
鲁山县|
金门县|
睢宁县|
左权县|
青海省|
莎车县|
昌乐县|
铁力市|
房山区|
思茅市|
新安县|
陵川县|
伊宁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