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兩日游 <p class="ql-block"> 盛夏時節,芳菲暫歇,草木蔥郁,萬物可人。人常說:“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歲次辛丑乙未癸亥(2021.7.14)神往已久的到黃山一游,終于成行。能有幸零距離欣賞黃山絕佳勝景,實感快味!</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四日上午十時有長子卿兒自駕車,開啟了我們一行說走就走的——皖南之旅。我們沿京臺高速,往南道經霍邱、六安、舒城、廬江、銅陵、休寧……晚間下榻于黃山市屯溪區的君瑞百合大酒店。一夜無話,但等次日的黃山旅游公司的江導游的兩日黃山游安排!</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五日黃山爬山游</p><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五日一大早,接到旅游公司導游江先生信息:7:30早餐,8:00在君瑞百合大酒店外的停車場集合,乘坐旅游公司的專車到黃山風景區南門,然后再乘坐風景區的進山大巴車上山,我們是編入“黃山兩日游88團隊”的……八點我們準時來到停車場,江導給我們團隊的每個成員分發一塊牌子,我們持牌有序排隊上了車,在江導點過名,確定沒人落下后,車子便向黃山風景區南門駛去。一個小時十幾分鐘光景,車子在風景區南門外停下。見景區工作人員非常的地忙碌。所有旅游者都要通過安檢,還要掃安康出行碼截下“大數據行程卡”圖,才能進入景區,面對日接待量數以萬計的游客,說實在的景區的工作人員真的很辛苦!</p><p class="ql-block"> 通過了安檢,我們乘坐上了進山的大巴車,大巴車又快又穩地行進在盤山公路上,車上的的旅客用心聽著江導的規劃游覽線路及游覽中的注意事項,游客激情難抑,時不時提出各種有趣的問題。譬如:有的游客問,黃山風景區生態文明程度如此之高,會不會遇見一些野生動物?江導給了個更有趣的回答:“上黃山能遇見猴子是福氣,遇不上確是好運氣!”……說笑間,車子便到了玉屏索道山下機房前的停車場上,車子停穩游客紛紛下了車。駐足仰視,但見:危峰兀立,巖壁千仞,巖縫中的樹叢,竟然這般濃郁蔥蘢,霧罩山頂,若虛若幻,平添了黃山的神秘色彩。我們拿著導游代購的纜車票,登上纜車,纜車徐徐上行,先前須仰視的峻峰漸漸地落在腳底,俯看溝壑深澗,才知什么叫驚心動魄!二十幾分鐘后,纜車便到了玉屏索道的上端。下了纜車,在索道機房外的平臺上,大家根據導游的指引往玉屏峰上攀……本日的登山游就此開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從玉屏索道平臺到玉屏樓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只是由于游客多的原因,我們竟然走了近半小時。在玉屏樓前仰視玉屏峰頂,像是一個人仰面朝天躺著(導游說這山很神奇,男人看像女的,女人看像男人……)石崖上雕刻著開國領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嬌”和明朝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所謂的“黃山第一處”等古今游覽至此的名人題詞。</p> <p class="ql-block"> 游覽黃山不看松,到了也是一場空。黃山松,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黃山之巔,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黃山方圓五百里,有松數以億計,且最為有名的有十大名松。在玉屏峰東側我們近距離地得了見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的豐姿。迎客松酷似熱情好客的主人,張臂迎客,使人賞心悅目;陪客松那真誠地陪著客人輕聲絮語之形態,叫人感到親切;送客松懇切與客人道別,意有歡迎客再來之情勢,令人久久為念……</p> <p class="ql-block"> 爬過玉屏峰,看過迎客松,爬完貢陽山,已是中午時分,簡單用過午餐后,稍適小憩,又繼續著登山游。</p><p class="ql-block"> 蓮花峰是黃山第一高峰,也是一座險峰,海拔高度 1864 米,這里只有人工在崖壁上鑿出的一條寬只有一米多一點的通往山頂的石級路,最陡處的陡坡高有八十度,路的外側也有一米來高的護欄,俯瞰峭崖深壑,只覺得頭皮發麻,心中發怵,雙腿發軟,兩眼發黑……因為爬山之前導游有過介紹,老伴恐高,我稍好一點兒,為了照顧老伴,長子卿兒夫婦及長孫吳俊豪他們三個,爬了山蓬花峰,我與老伴只爬了蓮花蕊在蓮花亭與卿兒他們匯合,之后,又往天海景點進發。到天海景點又有兩條路,東側通過一線天,上鰲魚峰下山到天海,西側的一條新辟的路線謂之“幸福大道”,路稍平稍寬,只有兩處稍陡峭,少了很多面崖臨壑的那種恐懼感。</p> <p class="ql-block"> 天海景點,其實是個給游客提供補給的站點和休息的地方,在一個山嶺凹處,是通往光明頂的要塞。到黃山光明頂一定是要去的,光明頂為黃山第二高峰。不是有“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之說嗎?一路走來,體力有所消耗,饑渴也來襲擾,雖然在天海也作了稍適休息,本來三十幾分鐘就能登上光明頂的,結果大家卻用了足足五十分鐘,到了光明頂已是下午5:30了。光明頂上游客很多,只見眾游客們:有的選景拍照,有的在小憩,有回顧來時路,有的眺望遠山秀峰,有的預謀著下一步行動……不一而足。光明頂上風光好,可以眺望蓮花、天都兩峰,可以觀看西北方的飛來石,還可以近距離領略黃山市氣象觀測站現代建筑英姿。</p> <p class="ql-block"> 飛來石是黃山的神石,不可不看。從光明頂向西北而下行,遇岔路便靠右,約二十分鐘就能到 。曾記否?“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看過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人想必對這首歌都是耳熟能詳。而在電視劇片頭出現的一塊巨石,如同從天外飛躍而來……鴻篇巨制的片頭就是取景如斯!小江導游還戲說道:這塊靈石零距離的與之接觸,可以增添人的運勢,摸幾下都有說頭的。一摸官運,二摸財運,三~,四摸桃花運,五摸~……摸幾下我倒沒啥興趣,但與這塊靈石的合影的念頭,還是有的,于是,我便拜托一位不認識的驢友,幫我拍了與靈石的合影照,這位驢友的拍攝技術還真不錯,我很喜歡,真的!</p> <p class="ql-block"> 黃山的天氣如同“娃娃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從光明頂到飛來石去時,還是碧空如洗,返回光明頂就這么短短的幾十分鐘,就云遮霧罩,雨點兒開始襲人了。導游不讓待在山頂,他說雷雨天氣,待在山頂危險,因而我們在導游的催促下,往白鵝山莊趕去。到了白鵝山莊不多時,陣雨便嘩啦啦地下下來了。當晚我們就下榻在白鵝山莊,享受著山高風巨的夏日清涼,但等觀來日勝景一一“黃山日出”了!</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六日黃山觀景游</p><p class="ql-block"> 黃山四時皆勝景,唯有日出景更佳。白鵝山頂莊前的觀景臺向東可觀日出,向西可觀日落。由于十五晚間這里下了一場雨,落日是沒法看到了。為觀黃山日出勝景,我們與住在山莊的游客們,在凌晨四點半就早早起了床,洗漱已畢,便又早早地來到向東觀看日出的觀景臺,各自找著理想的位置,觀看日出的勝景。日未出,天未亮,遙遠的東方天邊,有層淺灰色的云。五時許,那極天云線,像是被染紅了的一條帶子,驢友們都興奮起來,紛紛拿著手機對著東方進行拍攝著。轉眼間,先前的紅帶子的天空,已擴大了它的范圍,太陽露頭了,現出小半邊笑臉,天邊的云又被染紅一大片,慢慢地太陽出來了,像個紅球照亮了東方的天空,也照亮了大地……驢友們為能在朗睛天氣的日子,看到這美麗的黃山日出歡呼起來!</p> <p class="ql-block"> 帶著看到美麗的黃山日出的美好心情,開啟著一天的觀景游。早餐過后,我們“88團”的驢友們,跟隨著導游前往始信峰景點,一路上大家談笑風生,游興極濃。道經黑虎松旁時,導游講了這棵名松的傳說。相傳一天有一高僧路過這里時,突然看見一黑虎臥于松頂,嚇了一跳。后來黑虎不見,那位高僧四處尋找,只見一棵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且冠蓋濃綠近黑,似一黑虎臥于坡下,便取名為“黑虎松”。聽了有趣的傳說,驢友們紛紛用手中的相機拍照留影。就在這時,導游小江鄭重其事地對大家說,屬相是虎、羊、龍的,只要拍照,不要與之合影。他居然煞有介事地脫口一連說出:一山不容二虎,羊入虎口和龍虎相斗等成語來。驢友甚多,各自且在信與不信之中,導游之語,至于有無道理,姑且不論,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也無需深究。</p><p class="ql-block"> 看罷黑虎松,繼續著前行的路。來到一株一個樹兜兩個樹干的松旁,導游介紹道:這棵名叫連理松。人們不是經常以連理比喻夫妻相愛嗎?唐人白居易《長恨歌》有“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之句。清人曹文植以“奇松連理前未聞,相守空山不計春”的詩句稱頌黃山連理松。清人戴友衡亦有詩贊曰:“獅子峰前連理松,柯交葉互碧重重。為憐同氣難分剖,縱使鳳來不化龍。”……導游的博學多才,著實令人嘆服。連理松前景觀奇,夫婦留影幸福長。驢友中的許多對夫婦,雙雙于松前合影。當我家卿兒與兒媳靜兒合影拍好后,又一對夫婦準備上場時,一支“小插曲”出現了,一個身穿紅色套裝的小驢友,沒有隨大隊行,一人獨自離群前行,不期與兩只短尾猴相遇,不知是小朋友的著裝刺激了它,還是小朋友的某些行為讓它反感,那兩猴一大一小,目光盯著小驢友,有不讓通過之意,小驢嚇得不輕,居然從步道臺階上滾了下來,一連滾下五六級臺階,小驢友的家長,奮不顧身(猴子撕抓人)地抱起孩子。導游見狀很遺憾地說,昨天有個旅游團隊在山里遇見短尾猴,我的一個同行被猴子撕抓傷了,現在醫院治療,為了大家的安全,今天始信峰觀景就不去了……外出觀景固然要緊,然而安全卻是第一位的,大家毫無疑義地選擇了贊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黃山移步一換景,稍適駐足畫圖中。折轉尋著到西海大峽谷的路,沿途我們又觀看了“妙筆生花”、“雨傘松”、“大王松”、“團結松”和“猴子觀海”“排云亭”等景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排云亭對面的群峰,奇石羅列,千姿百態,諸多奇石,或似人似物,或似鳥似獸,或似生活場景……它們有的有名,有的無名,還有的等待起名。奇石之奇、奇石之多、奇石之全、奇石之廣,著實不負“黃山奇石收藏館”之盛名!黃山的每處景觀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每處景觀都昭示著黃山的鐘靈毓秀,<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處景觀都充滿著詩情畫意。讓人最為</span>感慨的還是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天然巧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觀景一路歡,西海峽谷賽探險。過了排雲樓,約莫十分鐘便是下行一線天通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伴沒去西海峽谷,在一線天頂的路旁歇息,我與團隊驢友們拽著路邊的繩索,通過一線天通道,接著</span>是下崖壁棧道與石巖云梯,面臨峭壁深壑往下行走,那種感覺是一松扶著欄桿的手,便就有跌下萬丈懸崖的危險,內心的恐懼是難用詞匯形容的。好不容易下行到西海峽谷一環口處,在那里但見早有其他團隊的驢友和本團隊的先期到達的驢友暫歇,我也在此逗留了莫約一刻功夫,之后,隨著到二環谷底觀景的人流,行有約百米處,感覺頭有點眩暈,于是便回轉上行,沒有再硬撐著繼續往谷底,終歸會有些許遺憾!這讓我想起少時所讀的宋人王安石文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是啊,我雖有志于谷底觀景,卻因頭暈(力不足)而告止,實屬憾事!</p><p class="ql-block"> 本日的觀景游即將結束了。等待我們“88團”的驢友從谷底觀景到排云樓前集合,導游點名,確認到齊后,又一路尋著往山下的步道——太平索道口走去,在太平索道機房乘大纜車的還有“168團”的驢友,共同乘坐這趟纜車有八十多人,纜車下行途中有幾處因落差較大,失重的瞬間讓人有些不適,導游事先講過不必擔心,但還是有人因害怕而驚叫!隨著半小時的纜車到站,我們的黃山兩日游也告結束了!</p><p class="ql-block"> 黃山風景區的兩日游,我的感觸,可用三句話表達:祖國的山河真壯麗!黃山的風景真秀美!我們百姓的生活真幸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瓦房店市|
玉龙|
龙川县|
千阳县|
平遥县|
汾阳市|
合川市|
阿克|
无棣县|
常州市|
赤壁市|
临夏县|
巴彦淖尔市|
茌平县|
平和县|
保康县|
罗江县|
沐川县|
崇左市|
平塘县|
永登县|
镇原县|
思南县|
马龙县|
阳原县|
滦南县|
交城县|
循化|
剑河县|
武隆县|
津市市|
县级市|
玉林市|
湘阴县|
五河县|
达拉特旗|
乌鲁木齐市|
濮阳市|
富阳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