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謀劃已久的新疆全景游終于在今年6月得以成行。盡管路途遙遠,道路艱險,且新疆的防疫又特別嚴格,核酸檢測異常頻繁,但還是經不住賽里木湖、伊犁草原、獨庫公路,以及天山南北絲路遺跡和獨特民族風情的誘惑,毅然滿懷向往地向西而去。18人5臺車,歷時34天(其中疆內26天),長途驅車1萬1千6百公里,遍游除北疆環準葛爾盆地(去年9月專程游過)以外的天山南北,在飽覽新疆壯美風光,領略悠久歷史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我和旅友們自駕史上時間最長,行程最遠的新記錄,也為我們的自駕游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雖說從西安出發已有好幾天,但新疆游的盛宴第四天才算正式開席。從哈密穿越東天山來到巴里坤,一路上的風景算是第一道美味開胃菜吧。說實話,如果不是自駕,這輩子恐怕都沒機會欣賞到東天山的秀美風光了。原本行程中沒有此條線路,由于天氣和住宿的原因,哈密大海道沒能成行,卻臨時起意改走東天山,不成想這條線路的美不僅沒有讓我們失望,而且是大喜過望。一路上,雪山、松林、草原、湖泊、濕地、沙丘、怪石完美融合在一起,交相輝映,展現出一幅獨特而又壯美的畫卷。巴里坤作為漢代西域36國之一的文明古國和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的重要驛站,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其實是藏在深閨人未知,其無論自然風光還是歷史文化遺跡,都異常豐富多彩,充滿獨具風情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夕陽下的巴里坤湖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位于奇臺縣半截溝鎮的江布拉克,是一處由雪山、森林、草原和連綿起伏的麥田風光組成的勝境。我們來的這個時節雖然錯過了五彩繽紛的郁金香花海,也尚未到麥浪滾滾,金色遍野的季節,展現在眼前的景觀基本已綠色為主,但已經足夠美了。即便是大面積的綠色,由于深淺不同,地貌錯落起伏,加上雪山、氈房和山坡上各種野花的映襯,放眼望去,依然美的如詩如畫,令人迷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賽里木湖由于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后眷顧的地方,而被稱為“大西洋最后的眼淚”。其實這個暖濕氣流來自哪里并無多大意義,重要的是作為高山微咸湖,它確實有著別樣的美。一湖碧水,群山環抱,草場相擁,杉林依偎,雪峰相映,再加上野花、水草、氈房的點綴,不用多想就知道是多么美。當然如果沒有天氣的配合,其效果也是會打折扣的。而我們的運氣確實不錯,開車進入景區時天氣晴朗,本就十分清澈的湖水在藍天的映襯下,愈發湛藍、晶瑩,用無人機從高空拍攝,宛如鑲嵌在高山峽谷中的一顆藍寶石。站在湖邊,凝望著純凈、透明的湖水,會讓人一時間忘卻所有的紛擾和煩惱,心底也變得單純、潔凈和坦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出了景區南門,便是果子溝。這兩個地方雖然目前都是網紅打卡地,但又各具特點,可以說是珠連璧合,相得益彰。果子溝原本就很美,造型新穎,氣勢宏偉的連霍高速公路大橋,又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從而讓果子溝有了一種不同凡響的氣質</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犁是我們此次新疆旅游盛宴的主打菜,霍城的熏衣草花海,無疑是其中的特色招牌菜之一。進入霍城,放眼望去,公路兩邊的田野上,到處都是一塊塊紫色的熏衣草田,有的與其它農作物間作套種,有的則連綿成片,正逢盛花期,夢幻般的紫色令人眩目。盡管天有些陰沉,因缺乏光影配合,熏衣草的色彩不夠明亮和鮮艷,但給人的視角沖擊已經足夠強烈。尤其是用無人機航拍,從空中俯瞰,更顯壯觀和豪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伊犁河畔的伊寧,是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的首府,不僅氣候溫潤,草木豐茂,生態環境良好,民族風情也非常濃郁。“喀贊其”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街區。這里主要聚居著維吾爾族人,布局整齊的街巷,伊斯蘭風格的房屋,配上以藍色為主色調的多種色彩,來往穿梭的馬車,仿佛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童話世界,令人恍如夢幻中。尤其是其中許多家庭都敞開院門,歡迎游人進去參觀,讓我們有機會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了解維族人的家庭陳設和生活習俗。干凈整潔的小院,體現民族特點的裝飾和家俱,熱情好客的維族居民都給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昭蘇對外最知名的一是天馬,二是油菜花。油菜花由于尚未到盛開的季節,因而無法領略到它的美顏。但作為天馬(汗血寶馬)故鄉,我們到處都能看到天馬的雄姿,時時都能感受到天馬文化的魅力。在昭蘇期間,不僅親眼看到了傳說中的汗血寶馬,而且還觀賞到天馬浴河、哈薩克族的姑娘追和叼羊,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術表演,令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充分領略了天馬的激情和豪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傳說中價值上千萬的汗血寶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喀拉峻和八卦城是特克斯縣的兩塊金字招牌。喀拉峻在網上最紅的是像人體輪廓線條一般的丘陵地貌,被稱為人體草原,又稱“女人背”。但在最經典的人體草原的拍攝點,我們卻沒有看到她的豐采。一是由于今年雨水少,導致草比較稀疏,難以呈現出出柔曼的身段和優美的曲線;二是時間點不合適,拍攝需要光影配合,一早一晚的光線容易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和獨特的地貌搭配起來才能勾勒出比較清晰的人體線條的,而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大中午,直射的光線打在上面,看到的只是一片土丘。盡管有些小失望,但喀拉峻整體的景觀與其世界自然遺產和5A級景區的地位還是相匹配的。雄渾的闊克蘇峽谷、婀娜多姿的庫爾代河九曲十八彎、連綿壯闊的喀拉峻草原,都展現出不同的美。尤其是這里的草原由于地貌多樣,地形獨特,一個個山包,一條條山梁高低錯落,有著與其它草原不同的氣質和體態,可以說是獨具風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闊克蘇大峽谷中的鱷魚灣,看上去還是非常形象逼真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已有80多年歷史特克斯縣城,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建筑最正規、規模最大的八卦城,也是一個極為罕見的人文景觀。用無人機飛到500米高空俯瞰全貌,不能不驚嘆當初設計者和建造者的智慧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瓊庫什臺村是特克斯縣管轄的一個哈薩克族村莊,過去被隱匿在天山深處而鮮為人知。近些年隨著交通的改善和網絡的傳播,逐漸掀開了神秘的面紗,露出了秀麗的容顏。當我們走近她的身旁,發現她真的太美了。完全是一派原生態的高山草原牧場風光,皚皚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淙淙的溪流,青青的牧場,以及散落在草原上的牛羊和馬群、哈薩克牧民的木屋和氈房,一切渾然天成,顯得是那樣自然、和諧和純美。尤其是這里的草場,顏色格外青翠,同墨綠色的云杉林交織相間,畫面感特別強,絕對可以媲美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風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不僅瓊庫什臺村美的令人心醉,從特克斯縣城往瓊庫什臺村走的路上,景色同樣旖旎。不同地貌上呈現的是不同的畫面和色彩,既有婉約的美,又有粗曠的美;既有曲線的美,又有圓潤的美。一路駕車,完全是美的視覺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國內號稱百里畫廊的地方有很多,但要說最美,則非唐布拉百里畫廊莫屬。從黑蜂種場開始沿著315省道往喬爾瑪方向幾十公里的沿途,多種景觀好似一幅詩畫長卷徐徐展開。金燦燦的油菜花,粉紅色的芍藥花,綠草如茵的草場,錯落層迭的樹叢,突兀俊峭的山峰,碧澄的湖泊和蜿蜒清澈的喀什河,構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精彩紛呈的唯美畫面。一路駕車前行,給人的感覺就是車在山中走,人在畫中游。</p><p class="ql-block"> 值得稱道的是游覽百里畫廊完全是免費,路也修的很好,沿途設置了許多觀景臺、停車位,供游人觀賞拍照,令人感到不僅景美,游覽也很舒服方便,絕對是最適合自駕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的美是毋庸置疑的,畢竟5A級景區的牌子也不是隨便得到的;社會知名度和吸引力也是很高的,光看看景區里的人流車流,就足以彰顯它的魅力。但也許連續幾天在伊犁其它地方同類景觀看多了,有點審美疲勞,故而覺得沒有想象中的美,尤其是空中草原,名字很高大尚,但景觀的觀賞度并沒有那么高。我反倒覺得河谷草原和盤龍谷道更美,無論觀賞性還是體驗感更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景區很大,僅我們走的3條線路往返就有上百公里。現在允許自駕進入,雖然每人300元的門票稍有點貴,但感覺游起來還是比較輕松、方便、自在,體驗感比較好。特別是走盤龍谷道,穿行在層層疊疊的高山森林中,非常愜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庫車既是古龜茲國所在地,也是代表朝廷管理西域事務的治所(漢代為西域都護府,唐代為安西都護府)駐地。二千多年過去了,雖然許多文物古跡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風雨中,但從龜茲故城遺址、龜茲博物館、庫車王府等歷史遺存中仍然能感受到它曾經的興盛和在絲綢古道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歌曲《南泥灣》,讓我們記住了開荒模范三五九旅。建國后這支英雄部隊究竟去了哪里,盡管很好奇但了解不多。這次當來到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爾市,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70年前,他們便變身為新疆建設兵團第一師,進軍塔里木盆地,在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沙漠邊緣地帶屯墾戌邊。經過70年的開發建設,昔日的亙古荒漠不僅變作生機勃勃的大片良田,而且建起了像阿拉爾這樣的現代化軍墾新城。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通過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文物,對他們屯墾戍邊70年的卓越功績和奮斗情懷有了更詳細和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們在感動的同時,對這支英雄部隊及其官兵將士產生了更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這次駕游新疆,走過許多地方,親眼看到建設兵團所創造的輝煌成果,也了解了一些他們艱苦創業的故事,讓我不禁生出許多感慨,屯墾戍邊雖然古已有之,但只有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新疆建設兵團把它做到了極致,創造了人間奇跡,而且成為世界上任何國家不可能復制的范例。</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到來之際,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致敬英雄三五九旅的先輩們及其后來者,致敬每一位屯墾戍邊、默黙奉獻的兵團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喀什不僅是絲綢古道南、北、中三路交匯的商埠重鎮,更是一座民族特點突出,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的城市。由于城市居民中維族占據絕大多數,因而當我們走在街上,從房屋的建筑風格到行人的相貌和打扮穿著,感覺仿佛到了異域。包括語言,年輕人普遍會說漢語,日常交流沒什么問題,但年齡大一點的交流起來還是有些費勁。</p><p class="ql-block"> 說實話,我10多年前第一次來喀什印象并不太好,從城市建筑到旅游景區普遍檔次低,特色不顯明,比較臟亂,人氣也不夠旺。而這次舊地重游,感覺各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僅城市建設有了質的發展提升,各個旅游景區也打造的更有內涵,更有吸引力。其中喀什古城除了建筑風貌、街巷格局、傳統商鋪的特色更突出外,還重點打造了古城夜景、開城儀式,以及許多網紅點,如古麗之家、古城茶館等,使過去比較單調乏味的古城變得更有韻味。香妃園過去只是一座單一的墓園,如今不僅園區擴大了好幾倍,增添了許多富有文化內涵的設施、雕塑,而且增加了不少現場表演,加強了與游客的交流和互動,使香妃園變得更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喀什市區人民廣場保存著國內為數不多的毛主席雕像,在慶祝建黨百年華誕的氛圍下,更顯高大而親切,令人不由生發深深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帕米爾高原最初的印象主要來自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電影中解放軍在冰天雪地的邊境線上與敵人英勇斗爭、守衛邊防的英雄故事,以及阿米爾與古蘭丹姆的愛情故事,還有《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插曲,讓我們不僅記住了那些可敬的戍邊官兵,也記住了帕米爾高原和塔吉克族。沒想到60多年以后,居然有機會跨越千山萬水,來到這塊遙遠而有些神秘的電影故事的發生地,真的令人生出許多感慨。</p><p class="ql-block"> 帕米爾高原雖然平均海拔高度僅次于青藏高原,但由于它是跨國高原,在我國境內只占一小部分,從面積上說遠不及其它高原,故而知名度比較低。但這里是我國日落最晚的地方,是我國境內唯一的白色人種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和生活的土地,塔什庫爾干是最西端的縣城,也是唯一與三國接壤的縣級行政區,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令人非常好奇的竼天秘境。的確,我們一路走來,沿途雖然比較荒蕪蒼涼,山上幾乎寸草不生。但也充滿雄渾、粗曠和野性的美。群山巍峨,雪峰連綿,峽谷中的草原、濕地和農田星羅棋布。白沙山與白沙湖交相輝映,呈現出圣潔和恬靜的美。喀拉庫勒湖地如撒落在高原上的藍寶石,與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熠熠生輝。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石頭城遺址,令人感受到絲綢古道的悠悠歲月。塔吉克人的友善、熱情以及獨有的民族特點和風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塔什庫爾干縣不能不走一次盤龍古道。這既是一個網紅景觀,也是對駕駛者的一次挑戰。盡管之前從網上看到過多次,但真正身臨其境,親眼目睹并自駕走過,確實非常震撼。25公里長的山路,1200米的落差,606道彎,僅聽這一組數字就夠眩暈了。從塔縣縣城往瓦恰鄉先走一段5公里長的上山路,由于地形相對比較平緩,故彎道不是很多。真正的挑戰是從山頂往下走的20公里。4200米高的山頂,一路盤旋而下,按照地形地貌的不同,時陡時緩,彎道也時而舒緩,若長龍盤臥,纏繞在山谷間;時而密集,似九曲回腸,層層疊疊,曲折有致。這些年自駕游走過很盤山公路,但像盤龍古道這么多且如此密集彎道的公路還是第一次遇到。從觀景的角度,這條網紅公路無疑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對駕駛者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駕駛體驗,雖然從險峻的程度上還達不到頂級,但對駕駛者的駕技和心理也是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我相信走過盤龍古道,以后遇到什么樣的盤山公路都不會發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過獨庫公路,走過盤龍古道,再走一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雖然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地貌,不同的景觀,但帶來的自駕快感則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 作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的塔克拉瑪干,原本是一片人類無法涉足的生命禁區,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石油為開發石油而修建了第一條縱穿盆地南北的沙漠公路后,這片浩瀚荒涼的沙海便不再沉寂,滾滾的車輪給亙古荒漠帶來了勃勃生機。如今整個塔里木盆地已經建成長達兩千多公里的4條沙漠公路,在世界上又創造了一個奇跡。</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雖然只走了其中的一段(民豐一一塔中、塔中一一且末,約430公里),但這種體驗和感覺還是從未有過的,非常獨特的。出乎意料的是沙漠公路兩邊經過20多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兩條很寬的綠化帶,翠綠色的紅柳樹叢如兩條青龍與沙漠公路一起為茫茫沙海帶來生命的律動和活力。也使得我們漫長的路途少了些枯燥,多了些溫潤。尤其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在沙漠腹地的塔中,居然建起了有2000多常住人口的小鎮,賓館、飯店、商鋪、超市、加油站等服務業一應俱全,我們下塌的就是一家帶獨立衛生間,且干凈整潔、條件不錯的賓館。當然這都有賴于沙漠公路和塔中油田的開發。作為一名退休的老石油人,在這片大沙漠中看到熟悉的鉆機、抽油機,以及帶有寶石花標志的建筑、設施等,既感親切,又深為奮戰在荒漠沙海中的石油人所工作和生活的環境而感概,更為他們扎根沙漠,艱苦奮斗,樂為祖國獻石油的奉獻精神而感動。其實,無論走沙漠公路,還是住塔中小鎮,大漠固然有它的壯美,但我們看到的最美風景還是沙漠公路本身和沙漠油田,以及那些所有默黙堅守在沙漠深處的勞動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若羌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先后稱為樓蘭、鄯善、婼羌等名,是絲綢古道南路上的重要樞紐。聞名于世的樓蘭古城、米蘭古城的遺址就在縣境內。雖然兩千多年過去了,樓蘭的古文明早已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但它的歷史印記和文化脈絡還留在這塊土地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從樓蘭博物館陳列的一件件文物和一具具千年干尸可以感受到樓蘭古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觸摸到千年絲路文明的歷史脈搏;從縣城樓蘭文化公園、樓蘭廣場,以及各種以樓蘭命名的建筑、店鋪,都能看到樓蘭歷史的影子和痕跡。</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若羌,盡管只是一個沙漠邊城,卻建的很漂亮,街道干凈整潔,綠化園林比較精致,高樓大廈雖然不太多,街道兩旁的建筑卻普遍較新,尤其是一些標志性的公共建筑設計的很大氣新穎,既富歷史韻味,又充滿現代氣息。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的陸續建成開通,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沙漠新城將會越來越煥發出新的生機,越來越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前的樓蘭美女干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濃郁的民族風情,漂亮的異族美女,優美的民族歌舞,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帶給大家視覺和感觀上美的享受,也激發了旅友們濃厚的興趣,一路上尋找各種機會與少數民族交流、合影、跳舞、互動,既活躍了氣氛,增添了快樂,也為增進民族團結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4天的旅途,一路的美景令人留戀忘返。但有些經歷也記憶深刻,難以忘懷。比如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我們有輛車發生故障,在等待救援過程中,頂著烈日在地表溫度達60多度的大沙漠中暴曬了7個多小時,也讓我們經歷了自駕多年來一次最為痛苦的經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發之前看到網上對新疆防疫政策的吐槽,還有些半信半疑。及至進了新疆后,才切身感受到它的嚴格程度遠遠超出了想像。我們在疆內26天光核酸就檢測了16次,其中有一天由于經過兩個地區,核酸竟然做了兩次。當然,在新疆做核酸檢測比較方便,每個檢查站,大一點的賓館都可以做,做完也不用等結果,并且免費,否則真要崩潰了。好在有一路的美景作支撐,這點事情也就算不了什么,慢慢也習慣了,適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能不說新疆的公安干警和防疫人員太敬業,也太辛苦了。沿途看到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太陽暴曬,他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一絲不茍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有一天我們到昭蘇縣檢查站等待檢查的過程中,突遇大暴雨,車上的雨刮器都刮不及,一位正在執勤的年輕警察被大雨澆得渾身是水,卻始終不肯去躲一下雨,而是一直站在雨中執勤。看的我們一個個好感動,頓時對這位小警察以及他的戰友們肅然起敬。說實話,來到新疆感受到無論治安還是防疫都很安全,讓人游的很放心、很踏實,這都有賴于這些干警和防疫人員的辛苦付出,在此也想向他們表達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駕新疆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許多美好的場景,美好的畫面仍然記憶猶新;車輪上的行程雖然結束了,腦海中的行程卻還在繼續。最后就用七月一日當天我們在帕米爾高原上向黨的百年華誕致敬的合影照和雍亞民先生的題詩作為本篇的壓軸之作,致謝一路同行相伴的友友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马山县|
荥经县|
郁南县|
郸城县|
巍山|
漳平市|
成安县|
新泰市|
黄平县|
全南县|
东方市|
五家渠市|
泰来县|
通山县|
马关县|
板桥市|
介休市|
梨树县|
阜南县|
塔城市|
元江|
革吉县|
波密县|
钟山县|
小金县|
澄城县|
米脂县|
名山县|
团风县|
崇义县|
遂昌县|
德惠市|
朔州市|
天峻县|
措美县|
广汉市|
巩义市|
建湖县|
景东|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