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醉美多彩貴州游

<p class="ql-block">  貴州,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大省,是聯合國世文會認定的“全球十大旅游首選地之一,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這里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多處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風景名勝,我想去已久,未能成行。催我整理行裝源于那句廣告語:“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喜歡旅游的我心動加行動,與好朋友一起相約訂票,說走就走,2021年5月26日我們一行四人高鐵七個多小時前往貴陽北站,開啟多彩貴州之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一站:黃果樹瀑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span>周圍的瀑布一個接著一個,十八道瀑布風格各異,千姿百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黃果樹瀑布為“瀑布群”中規模最大最壯觀的瀑布,高77.8米,寬101米。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從那時起,黃果樹瀑布就逐漸被人們認為是全國第一瀑布。</p> <p class="ql-block">  每年5~10月份為黃果樹瀑布豐水期,此時的瀑布水量充沛、氣勢恢宏,我們5月27日游黃果樹瀑布,正是豐水期,進入景區離瀑布還有百多米就能聽到瀑布的轟鳴聲,靠近大瀑布那巨大的轟鳴聲令我震撼,瀑布撞擊出的巨多小水珠如漫天的飛雨,撲面而來,勢不可擋。越接近瀑布,飛雨越加濃密,就像走進雨幕之中,如同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水珠世界。在觀景臺望去:大瀑布如天河傾瀉,奔騰直下、聲若雷鳴,磅礴大氣,那強悍、雄壯而奔放的場面令人驚嘆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黃果樹瀑布的名字來源于當地一種植物黃果樹,它是一種結的果實像橙子的樹,果實成熟后呈黃色,所以被稱為黃果樹,因瀑布周邊盛產黃果樹,黃果樹瀑布由此得名。黃果樹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觀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簾洞(134米)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向外聽、觀、摸的瀑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簾洞里我拍下了觀瀑布視頻</p> <p class="ql-block">水簾洞里有個心形??觀瀑口</p> <p class="ql-block">  黃果樹景區包括黃果樹瀑布、天星橋、陡坡塘三個景區,走過這座索橋沿棧道步行約15分鐘(也可乘纜車)回到黃果樹瀑布景區入口處,這里有一個盆景精品園,展示許多精心培育制作的植物盆景,打卡后前往陡波塘景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陡波塘瀑布</b></p><p class="ql-block"> 陡坡塘瀑布位于黃果樹瀑布上游一公里處,高21米、寬105米,瀑布頂上是一個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巨大溶潭,是黃果樹瀑布群中面積最寬的瀑布,整座瀑布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長的鈣化灘壩上,更為奇特的是每當洪峰來臨前會發出轟隆轟隆的吼聲,因此又稱“吼瀑”。</p> <p class="ql-block">  遠遠望去,陡坡塘瀑布橫亙在河流上方,如白色的帷幕掛在天邊。電視劇《西游記》片尾曲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的畫面就是在這里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離開陡波塘瀑布沿白水河步行返回景區口,一路山水秀美,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讓人沒有累的感覺,上午出發還是陰雨到這晴空碧藍,這在“天無三日晴”的貴陽是很難得的好天氣。天空如此美好,心情無比燦爛,乘景交車前往下一個景區:天星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天星橋</b></p><p class="ql-block"> 天星橋景區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公里處。這里有天星盆、天星洞和水上石林三個相連的片區,它濃縮了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集山、水、石、林、洞、瀑、藤、根為一體,被游人稱贊為:風刀水劍刻就的“萬傾盆景”,根筆藤墨繪帛的“千古絕畫”。時間關系我們沒能仔細欣賞每個景點,只能一串走過,可景區的秀美、空氣的清新仍是我印象中的主題。</p> <p class="ql-block">  “數生步”是天星橋的第一個景點,這里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周期,它韻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您生日的時候,看著四周美景,您可以許一個心愿,拍照留念,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這里因此得名“數生步”,又名“蓮花踏步”。</p> <p class="ql-block">  天星橋景區里山、水、石、林總是那么完美地相依相融、相映相襯</p> <p class="ql-block">天星湖畔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二站:梵凈山</b></p><p class="ql-block"> 梵凈山,得名于“梵天凈土”,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系武陵山脈主峰,位于銅仁地區中部。梵凈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山門,進入山門排隊坐景交車到纜車處,乘纜車上山。</p> <p class="ql-block">  下纜車,要登上近三千級這般陡峭的臺階到達梵凈山核心游覽區,我們最先打卡貴州標志性景點之一“磨菇石”,梵凈山蘑菇石形狀如其名,上大下小,高約十米,傲然矗立,看似一觸即傾,其實巋然不動,已經在風霜雨雪中挺立10億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傲然聳立的蘑菇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梵凈山新金頂,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又叫紅云金頂,因其晨間常見紅云瑞氣環繞,故得其名。新金頂海拔2336米,從峰腳到峰頂垂直高差94米,攀登金頂,需由右側沿從絕壁上鑿出的狹窄石蹬,借助鐵鏈,手腳并用才能攀援而上,金頂是梵凈山人文景點和自然景觀的“聚景盆”。我們離開蘑菇石,走過普渡廣場,就來到紅云金頂山峰腳下,正要往上登時突然下起大雨,望著那陡峭的山道生怕路滑,我放棄了登頂,沒有欣賞到紅云金頂的風光,很是遺憾。同行的朋友勇敢登上,領略了那絕世僅有美景,我只好看視頻啦哈哈。</span></p> <p class="ql-block">此視頻別人無人機拍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三站:鎮遠古鎮</b></p><p class="ql-block">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墻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筑、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2020年1月7日,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  鎮遠古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一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有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160余處,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著歷史遺跡,訴說著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鎮遠縣的祝圣橋原名“溪橋”,后因為康熙大帝祝壽,改為“祝圣橋”。橋長135米,寬8.5米,高14米,以前它不僅在貴州,甚至在西南地區都是比較長的一座橋。 這座橋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橋墩是明代的,而橋身卻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據說當時因為陽河爆發山洪,該橋數次被沖毀。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  祝圣橋中央有個亭子,建有三層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攢尖,青筒瓦頂樓閣,名叫“魁星閣”又稱“狀元樓”。東面橫副:“云漢天章”,西面橫副是:“河山柱石”。</p> <p class="ql-block">  這是舊時古鎮上一個碼頭“禹門”,河邊一棵大樹郁郁蔥蔥,給碼頭帶來涼意和美感,如今河面上停泊的不是貨船而是彩船,游客可乘坐欣賞舞陽河兩岸風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黔游第四站:西江千戶苗寨</b></p><p class="ql-block"> 大巴從鎮遠古鎮一路中雨到達西江千戶苗寨,下車雨漸小基本停,這幾天一直是早晨出發下雨,一路洗車到達景點雨就停,在陡波塘、天星橋還陽光燦爛,這在一年晴朗只有20天左右的貴陽實屬難得,可謂天空作美,大家玩的特別盡興。</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今晚要入住的“蝶莊”悠谷美宿,千戶苗寨中一戶,夜宿苗寨方便欣賞苗寨夜景。辦理入住后乘景區內電瓶車前往千戶苗寨的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十余個苗族自然村寨相連成片,上千戶吊腳樓隨地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p> <p class="ql-block">天下西江我來啦!</p> <p class="ql-block">  千戶苗寨以白水河為界,河左岸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客棧商鋪,另一條路是沿著河岸設立的美食一條街, 河右岸是居民生活區,有學校和一部分商鋪。</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千戶苗寨里游覽,發現在穿寨而過的白水河上每隔百米左右就建有一座優美的風雨橋,一問才知道其作用是改善村寨風水條件、關風蓄氣,擋風遮雨,還可納涼歇息、方便居民生活,體現了苗族的智慧。風雨橋正面似乎相似又各有不同,白水河上共有七座風雨橋,分別都有編號和苗語名稱。</p> <p class="ql-block">  分別為一到四號風雨橋正面</p> <p class="ql-block">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來到苗寨,穿上華麗的苗服,白水河邊拍個苗家女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今晚我們的晚餐:苗家長桌宴,這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通常用于接親嫁女、滿月酒、以及本村寨其他重大喜慶節日的宴飲活動。</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我們再次來到觀景臺,當夜幕降臨,在觀景臺看西江整個苗寨繁星點點,燈火輝煌、景色璀璨,瓊樓玉宇仙閣、恰似天上人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黔游第五站:荔波小七孔:</b></p><p class="ql-block"> 小七孔景區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西南部,因一座建造于道光年間的小七孔石橋而得名。小七孔景區屬國家五A級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的最后一顆綠寶石”,為世界自然遺產地,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小七孔西門進入景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最先到達臥龍潭,碧綠如鏡的湖面,周圍青山縈繞,山因水而靈,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和諧秀美,構成一副天然醉美的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  這是臥龍潭瀑布,悠藍深遂的潭水從月牙形的巖石上傾瀉而下,仿佛縷縷銀色的流蘇,好一個美麗的多彩荔波!</p> <p class="ql-block">  翠谷瀑布:由于這里群峰緊鎖,群山蒼翠欲滴,故名“翠谷”。翠谷瀑布懸于群山之腰,是小七孔景區落差最大的瀑布,瀑高60多米。蒼山翠谷噴瀉下來的瀑布,四處分叉,繞過植被,猶如參天大樹的根系。水順山勢傾瀉而下,略呈上小下大的扇形態勢,多條水流交叉穿插,浪花飛濺,水霧蒙蒙,猶如群龍下山,清新悅目。</p> <p class="ql-block">  水上森林,長約600米,分上下兩段。屬于罕見的巖溶地貌水上森林區,這里的千百株樹木,包括珍奇樹木十多種,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頑石上,又透過頑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這里水中有石,石上有樹,樹植水中,這種水、石、樹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驚嘆,可謂是“水在石中淌,樹在水中長”,宛如漂在水上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  斷橋飛瀑:瀑布從路邊山上一像斷橋處向下飛瀉而出,巨大的水流在空中越過我們所經過的公路,狠狠的跌落在響水河中,瀑聲轟鳴,水霧飛濺,如巨龍飛瀑堪稱一絕。</p> <p class="ql-block">  68級跌水瀑布:在涵碧潭上游一段長約2公里的狹谷里,起跌著68級跌水瀑布,層層疊疊的瀑布順勢而下,奔瀉而去,如傾珠撒玉,推雪擁云,或如匹繚飄逸,似銀河瀉地,形態各異,氣象萬千,構成風情萬種的動態水景。令我們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拉雅瀑布:壯語意思是"美麗的姑娘″。瀑布不很寬,約10米,落差30米,瀑勢如山倒,吼聲狀如雷,瀑在路側,人在瀑下,瀑布形狀猶如姑娘的裙子美麗典雅。</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著名的小七孔橋,景區因此橋得名,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橋下七孔,橫跨響水河,昔為溝通荔波至廣西的重要橋梁。橋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兩岸古木參天,更襯出橋的雅靜恬美,橋下的涵碧潭,潭水藍如寶石,綠如翡翠,令人心醉,不愧其“小九寨”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小七孔景區全長7公里,一路游來山水秀美,景致幽靜。那形態各異的瀑布,幽藍碧綠的河潭,集山、水、石、林、湖、瀑等為一體,構成一幅幅天然美景,多姿多彩,如詩如畫,親臨其境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六站:大七孔景區</b></p><p class="ql-block"> 大七孔距離小七孔僅5公里,本是明天的行程,因難得天氣晴好,導游建議為明天時間充裕,離開小七孔直接再游大七孔。我們乘大巴很快就來到景區西門,大七孔景區是因北邊有一座七孔大橋而得名,此橋較小七孔橋高也大,故取名大七孔。</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到達大七孔景區,此時依然是夕陽無限好。</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就可見乘船處,游覽大七孔進去后要返回,來回6公里游玩2個小時左右。可以沿棧道走路也可以在這乘船,我們是乘船進去徒步出來,既很好的在河中欣賞到孟塘河兩岸風景,又在棧道上觀賞大七孔峭壁巨巖、險峻峽谷等喀斯特地貌奇觀,完美!</p> <p class="ql-block">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p><p class="ql-block">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p> <p class="ql-block">  天生橋:高60米,厚10多米,橋孔寬20多米,跨江而過的天然巨巖,被譽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東方凱旋門”。觀之令人肅然起敬,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大七孔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景觀峻險神奇、氣勢雄峻磅礴。峽谷內危崖層疊,峭壁聳立,我們在蜿蜒曲折的棧道上邊欣賞邊前行,峽谷在夕陽的金輝中壯美的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幅油畫,眼前的大美徹底改變了我來之前對大七孔景區的所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七站:青巖古鎮</b></p><p class="ql-block"> 青巖古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2017年2月25日,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 古鎮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青巖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巖古鎮“定廣門”也叫南門</p> <p class="ql-block">  青巖古鎮石牌坊:呈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高9.5米,寬9米,面北背南,屬清朝石牌坊建筑風格。歷史上,青巖古城四門內外有八座牌坊,現只有三座保存下來。</p> <p class="ql-block">  南街:是青巖古鎮傳統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街道,有密集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這里還可以品嘗到許多當地風味小吃:青巖鹵豬腳也叫狀元蹄,玫瑰糖,糕粑稀飯,青巖小豆腐等,今天我們午飯就在這里吃的,那青巖鹵豬腳真是好吃!</p> <p class="ql-block"> 文昌閣:位于青巖古鎮東街143號,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建于明萬歷年間,乾隆年間重修,為攢角重樓八角式。是舊時讀書人常去讀書、聚會、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青巖古鎮“龍泉寺”</p> <p class="ql-block">古鎮北城門。</p> <p class="ql-block">  這座房子叫“南門第一家”,是拍攝電視劇《小城大愛》的主場景,就要結束青巖古鎮的游覽時在此留個影,前往甲秀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黔游第八站:甲秀樓</b></p><p class="ql-block"> 甲秀樓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取“科甲挺秀”之意,設有浮玉橋銜接兩岸。甲秀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貴陽標志性建筑,是來貴陽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式建筑,飛甍翹角,層層收進,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有涵碧亭、水月臺,橋頭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設有“城南勝跡”四字,橋南有古建筑群“翠微園”。</p> <p class="ql-block">  這是翠微園,一組規模較大的古建筑群,它與甲秀樓相毗鄰,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間</p> <p class="ql-block">  甲秀樓是我們此行最后一站,此行2021年5月26日到6月1日七天六晚的貴州之旅領略了貴州山水之美外也讓我對貴州有了更多的了解,曾經的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今日的貴州: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茶產業引領綠色發展,大數據中心群集貴陽,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向世界開放……。貴州在發展,貴州在前進,貴州同祖國一道將走向更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再見甲秀樓!再見醉美多彩貴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貞</p><p class="ql-block">拍攝:貞、JJing,</p><p class="ql-block">拍攝器材:手機</p><p class="ql-block">時間:2021.5.26~6.1</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苏州市| 蕲春县| 卫辉市| 佛山市| 廉江市| 得荣县| 望江县| 炉霍县| 新闻| 庐江县| 凤山县| 积石山| 华池县| 巴林右旗| 黄石市| 西畴县| 米脂县| 鹿泉市| 安国市| 阿拉善左旗| 奎屯市| 龙陵县| 特克斯县| 垫江县| 新龙县| 东至县| 大名县| 闽清县| 嘉定区| 平陆县| 寿阳县| 巴马| 疏附县| 沧源| 屏东县| 碌曲县| 南溪县| 扎鲁特旗| 昌江|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