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已經是第四次赴云南旅游了,此游雖說也是跟團游,但走的卻是一條非常規線路,準確說:是一個非攝影專業的旅行社,帶領著一些非攝影愛好者,走了一條專業攝影線路。所以這一路起早貪黑、挨凍受餓、很是辛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月十七日上午出發,四點前到達昆明,入住酒店后我們立即趕往滇池拍日落。</span></p> <p class="ql-block">日落拍到了,可海鷗卻“下班了”。</p> <p class="ql-block">這家的過橋米線值得一品!</p> <p class="ql-block">進入撫仙湖景區前的熱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撫仙湖是我國最大蓄水量湖泊,</span>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屬南盤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蘆形,流域徑流面積1053平方公里 (含星云湖37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仙湖湖面海拔高程為1722.5米時,水域面積約216.6平方公里 ,湖長約31.4公里,湖最寬處約11.8公里;湖岸線總長約100.8公里,最大水深約158.9米,平均水深約95.2米,相應湖容約206.2億立方米 ,水質為一類。 </p><p class="ql-block"> 撫仙湖的美離不開撫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記》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唯撫仙湖最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9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在昆明市召開,后因疫情原因則推至今年十月召開。</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于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后)在此筑惠歷城,屬通海都督。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李定國攻占臨安城時,南北西三城樓毀于戰火,康熙四年又復修,后再度毀損。唯有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現仍舊巍然屹立。</span></p><p class="ql-block">朝陽樓由四十八根巨大木柱和無數粗大的楹榫接成堅固的木構架,覆以三重檐歇山屋頂。《建水州志》證有“東樓凌漢”一景,謂:“東城樓,高百尺,干霄插大,下瞰城市,煙火萬家,風光無際,旭日東升,暉光遠映,遙望城樓,如黃鶴,如岳陽,南中大觀。”春夏之間上千雨燕巢居檐下,呢喃之聲不絕于耳,蔚為壯觀。 朝陽樓正面懸掛清代書法家石屏人涂晫書寫的“雄鎮東南”巨匾,“雄鎮東南”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書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來者,每字大近兩米,結構筆力冠絕于世。 城樓上木雕屏門,雕鏤精巧,生動細膩,琦麗華貴城樓東側為明餅臨安衛聲聞數里的大銅鐘,唐三四千斤高二米余。 朝陽樓風吹雨打六百余年,經歷了多次戰亂的劫難大地震的考驗,至今完好如初。有對聯贊“棟字薄云霄雄踞南疆八百里,氣勢壯河岳,堪稱滇府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歷所間又建建水洲儒學。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云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占了半數左右,堪稱云南之冠,在全國變不多見。所以建水從來就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稱譽。圖為:建水文廟!</p><p class="ql-block"> 文廟,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縣城內,是一座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文廟,始建于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是云南省繼中慶(昆明)、大理之后,最早創建的第三座廟宇。</p><p class="ql-block"> 文廟,后經明、清兩代擴建,占地達114畝,總體布局采用中軸對稱宮殿式,仿照曲阜孔廟的格局建造,有1殿、2廡、2堂、2閣、5祠、8坊,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筑群。步入大門為肅穆的"太和元氣"坊,迎面為20余畝的"學海"(泮池),塘內碧波蕩漾,四周柳絲輕拂,池中建有思樂亭,左、右有"禮門"和"義路"。步人欞星門.有大成門、東西廡、大成殿、祟圣詞、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筑。大成殿建于明弘治年間,28棵柱支撐全殿。前檐12棵為石拄,每棵高5米,重達5000公斤,用整塊大青石雕成。大門左右2棵檐柱雕巨龍盤繞,稱為"石龍抱柱"。</p><p class="ql-block"> 文廟,正面22扇格子門所雕飛禽走獸,形態各異.玻璃瓦的屋頂,光彩奪目。廟宇周圍古柏森森,顯得莊嚴肅穆,雄偉壯觀,有"金碧壯麗甲全滇"之美譽,其規模僅次于山東,曲阜孔廟,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天色已晚,未能深入游覽。</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是當地鄉紳朱渭卿弟兄所建,祠宅毗。建筑占地2萬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呈“縱三橫四”布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有致,民居建筑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結構精巧、布局考究。整組建筑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庭院廳堂布置合理,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形成“迷宮式”建筑群。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園林,它內雅外秀、形制規整、布局靈活、空間豐富、層次漸進、環境清幽、色彩淡雅、裝修有度、結構統一,在豐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是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大板井,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有“滇南第一井”之說。在《云南通志》里對它的水味是這樣描述的:“水潔味甘,供全城之飲。”用大板井開水泡茶,茶水清亮不發黃,聞起來清香四溢,喝起來唇齒馨香;因為大板井水挑回家放在瓦缸中可長期備用,時間再長也不會變味,還因為用大板井水做古城人愛吃的豆腐,其質鮮嫩口感香酥,用它榨云南特產米線,則精細滑軟。建水的燒豆腐、涼米線之所以能成為滇南有名的風味小食而吸引八方游客,全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甘美的西門大板井的水。</p> <p class="ql-block">注:本篇配樂——譚晶演唱的《撫仙湖戀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铜鼓县|
尉犁县|
个旧市|
奎屯市|
正安县|
宁波市|
普格县|
石柱|
苍山县|
抚宁县|
崇阳县|
宜良县|
马公市|
桦甸市|
沭阳县|
潍坊市|
河南省|
翁源县|
邵阳市|
邛崃市|
福泉市|
永仁县|
台江县|
水城县|
丘北县|
方城县|
通许县|
望江县|
泗阳县|
屏东市|
尼木县|
南漳县|
卓资县|
融水|
潞西市|
嫩江县|
邮箱|
久治县|
田阳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