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動己心,動人心,”可能是我現在和將來想做的所有關于攝影的事了——-左紅</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非常感謝你,左紅,今天接受1X的專訪,1X非常榮幸能把這么極具才華的藝術家介紹給讀者。—-1X</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持人: 1X主任評委及中國大使John Fan</p><p class="ql-block">編輯發行: 責任編輯Yvette Depaepe</p><p class="ql-block">采訪嘉賓: 左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你是從什么時候怎么起步開始風光攝影的?</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哈, 采訪好像總是以這個問題開始,我近幾年的訪談好像經常會回答這個其實是我最不喜歡回答的問題。 但我也理解,因為怎么攝影的和為什么攝影其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攝影人今后的攝影狀態和態度,起碼對于我是這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不是拍照)走進我的生活是源于十幾年前的一場大病。術后在北京臥床不起的時候,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群酷愛攝影的年輕人連拉帶拖地帶我爬上了箭扣長城,本意是為了讓我強壯一下我當時只靠流食維持的柔弱軀體, 卻讓我認識了和熱愛上了“人不在鏡頭里也算是拍片”的風光攝影。下山后我就立馬沖到攝影器材店買了臺當時第一代的數碼相機,這以后相機就成了我的“第三只眼”。 我帶著相機走遍了世界的山山水水,再也沒放下過。這其后至今, 好奇心一直旺盛的我也嘗試過一些其它的攝影類別,但風光攝影一 直是我的最愛。我的攝影起始于風光,至今照得最多的也仍然是風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你不攝影的時候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是怎么平衡你的愛好和職業的?</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澄清一下,風光攝影于我,輕則我不想稱它為愛好,重則我也不想把它當成事業,它是我修煉身心表達自我的一種特殊渠道,已經成為我生命和自我成長的一部分。我不是職業的攝影師,我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我主持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非常繁忙,但一有時間和機會我就會被渴望的身心催促上路,像圣徒求經般跋山涉水 走遍世界各地去試圖發現和表現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信息和美好。通過相機和大自然對話 已經成為我離不開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業務主要在稅務方面,是比較季節性的,我經常開玩笑地說我就像個農民,有農忙,也有農閑。稅務季節“三搶收完麥子”后我就可以開始享受我的農閑時光,走進大自然去進行我摯愛和需要的風光攝影。近二十年來,我就是這樣在離不開理性和數字的室內工作和放飛身心貼近感官和藝術的戶外攝影間來回轉換和穿梭,互補互助,我很感恩。到現在這個階段,我越來越向攝影傾斜,因為我感 到時光飛逝,我能夠背著我重重的行囊行走世界的時間不多了,我要把這有限的寶貴時間用在做我最熱愛和有意義的事情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span class="ql-cursor">?</span>你的攝影生涯在過去的幾年里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包括得獎,出書,辦大型個展,還出任了?思公司頂級中畫幅相機的中國大使,這一切了不起的成就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的?</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這些世俗的榮譽都不是我攝影的初衷。我一直說我是攝影人里的異類,我也戲稱我的攝影是“無目的攝影”。 4年前,別說參賽辦展,我是個只為自己攝影連作品都懶得拿給別人看的人。因為攝影的過程已經滿足了我對攝影的一切需求和夢想,最后的作品對我來說只是個順其自然的結果而已。無數的旅程帶回的數不清的照片多數時候回來就被“鎖”在磁盤里再也不?天日,甚至不再與人分享; 更從沒投稿過中外任何的攝影網站和社交媒體,“迂腐”地不想讓自 己流連于社交網絡的喧嘩而忘卻了攝影的根本;也生怕任何一點與世俗太多的粘連會破壞了它的純凈和美好。很多我的非攝影圈的好朋友多年來甚至都不知道我攝影,只知道過一段時間我都會神秘消 失一陣.......然而,我這樣隱秘和平靜的攝影生活卻被一次完全意外的事件打亂了。 盡管我從不公開發表作品,但是經常和我出去 拍照的影友和攝影圈的一些朋友還是知道我和我的作品的。 2017年9月,我的20幅?光作品被幾個粉絲全權操辦,在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第一次的公開亮相和意外獲獎突如其來地徹底改變了攝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卻又平靜而悄然的狀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那之后,獲獎無數不說,最讓我驕傲的是我的攝影圖文書《生命 之歌-鏡頭背后的身心康復之路》的出版受到了業界的好評和讀者的喜愛,希望在不遠的將來這本書也能在美國發行。我的同名大型?光攝影個展“生命之歌”在中國幾家頂尖的攝影畫廊和幾大國際攝影節展出,還出任了世界頂級相機公司?思(Phase One)最新發布的世界最高畫質數碼相機XT的中國形象大使,并第一次在亞洲獲得了?思公司的攝影最高榮譽“?思戶外專家”的稱號。現在經常也被冠以 我最不喜歡的“大師”之類的名頭.......喧囂熱鬧之下,其實我還是那個我,那個喜歡靜靜地以鏡頭看世界的人,一個在大自然中拍起照片來可以忘記整個世界的人。其實讓我最感動的還是發生在麗水國 際攝影節的一件事,在和攝影家們聯歡時大家告訴我,說坐上出租?和出租?司機聊天,司機告訴他們說:“攝影節里照的最好的攝影師是個女的,叫左紅。” 當然攝影節里還有很多非常杰出的攝影大師們,高手云集,都值得我學習,但聽到陌生的出租?司機這樣口口相傳也從一個側面無冕肯定了我的攝影,我很欣慰也很珍視,覺得這是對我攝影的最高獎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從一個從不在任何攝影網站上發片甚至不把照片給別人看的人,到現在辦展,出書,撰稿,講座,器材測評,到出任大使,包括現在在1X發片和今天接受1X的專訪,是什么因素促使你的攝 影生活發生了這么大的改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起來很有意思,其實5年前在上海“四光圈”的攝影展上我就有緣結識了1X的總裁Ralf和北美頂尖?光攝影家Marc Adamus并有幸給他們做翻譯和陪同的工作。和他們幾天的相處聊了很多,但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我也攝影。即使他們現在碰到我認出我的話肯定也會說:“哦,那個漂亮的上海女孩。” 這是他們當時對我的認識和印象,也反映了我對攝影的態度和狀態。攝影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和呼吸一樣,是我身心健康的需要,我從沒把它當成一件特別的事, 也從沒把自己當成一個攝影師。而且原來攝影對于我來說也只是攝 影本身,并沒有任何其它的活動。出書,辦展,講座,撰稿,評測,代言,到正式出任形象大使,這在四年前對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我的照片在幾次大型的影展上觀眾的熱烈反應和感動也的確反過來改變了我,覺得如果攝影不僅給了我自己健康和圓滿,也能給更多的人帶來激勵和快樂的話,我也愿意在大家的鼓勵下在攝影之外開始做一些有意義的分享工作,出任形象大使也讓我有了交流的義務和責任。這次1X邀請我作為VIP在網站上發片并進行專訪,我也感到非常的榮幸也很有意義。 有國際高端攝影器材和攝影的交流平臺,我會更多地參與國際攝影的分享活動,爭取為 中外攝影界的交流和合作多做些積極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你的?光攝影的特色和追求是什么?</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攝影中,我覺得這三個“真”字最能反映我“記錄真實表達自我”的攝影哲學和追求。</p><p class="ql-block"><b>真實</b></p><p class="ql-block">我堅持我所有的影像都是世界某一地點某一瞬間的真實寫照, 在后期圖像調整上也不做任何改天換或移花接木。隨著后期軟件的?速進步,原來想改天換地卻不會做的人現在也能很容易地一 鍵換天了,坐在家中就能很容易很舒服地通過把不同影像合成做成 “完美”畫面,所以現在可能越來越多的“大片”“美圖”都已經不具有真實性和記錄性。別說完美永遠不是我攝影追求的目標之一,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我為什么要用我的相機去把它變得完 美?! 拍攝前期我不想徒勞,攝影后期我也不想粉飾。就是本著攝影在視覺藝術上真實記錄現實的獨特性,我認為我對真實圖像的堅持也應該還是有它的價值的,況且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堅持的情況下,我這份迂腐的堅持可能更有點意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純真</b></p><p class="ql-block">我不是職業攝影師,所以我可以奢侈地堅持我的影像的產生不帶任何功利性,不受?潮時尚或權威意?所左右,是某一時刻客觀世界對我頭腦和內心的投射和真實寫照。我照我心,我抒我感。</p> <p class="ql-block"><b>認真</b></p><p class="ql-block">既然不愿意閉?造?,而且把跋山涉水?餐露宿當成對?光攝影熱愛的一部分,就要不辭辛勞,走到大自然深處; 走少有人走 的路,?少有人?的?景。認真行走,認真拍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span class="ql-cursor">?</span>你總用中畫幅相機拍攝嗎?還是也用其它的攝影器材?如果你同時有中畫幅相機,全畫幅相機和手機,你會在什么時間分別使用它們?</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是“器材黨”,但我對?光攝影畫質的追求一直是不打折扣的。 在我的攝影包里,一直有兩套攝影器材。當然一個是我現在的主機, 世界數碼相機中的頂級畫質的?思中畫幅1.5億像素的4150后背和 ?思公司最新出品的XT相機系統。還有就是一套我也不離手的頂級135微單系統,過去我?期一直用索尼7RM系列,也用過尼康Z7,現在我手上用得是佳能最新出品的R5。135相機的即興快捷靈活也是我極其喜歡的,我通常會用靈活全焦段的它找感覺試構圖,拍攝一手圖片。如果發現非常滿意的畫面且環境因素都成全的話,我 會拿中畫幅相機再拍一張畫質最佳可放大的照片。我一直堅持“雙修”。但其實中畫幅技術相機隨著?思XT的橫空出世,在自動化和便攜性上已經得到很大的改觀,我發現現在用了XT以后我的中畫幅的照片比例越來越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器材只是我的手中劍,是為我最終的攝影服務的。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攝影師,拍攝時總想把技術的因素降到最低,盡量讓我在按下快?的那一刻更多地把腦子用在畫面的構圖,情緒的捕捉和感覺的表達上。而且作為一個女性攝影師,我總是尋求盡可能把攝影包的重量降到最低,所以在不犧牲畫質的條件下,相機的輕便性是我的首要考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機當然人人都會隨身帶,但在有我的兩套相機的情況下,我通常不會用手機進行?光攝影創作,但經常用手機拍一些花絮和身邊的 即興紀實記錄,手機的隨身便捷性是無可取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就像其它藝術家一樣,攝影家也總是在尋求創新,對此你怎么想?</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大家都總喜歡談論藝術創新和求變,但我并不想純粹為了改變而改變,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有時在破壞和改變中反而丟失了自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最本真獨特的偏好和語言。 ?格并沒有公式,是每個人的經歷感覺知識經驗等的凝練。是堅持自我還是不斷創新,永遠是矛盾的兩面。陷入得失之時,就是失去自我之時。畢加索說“要像孩子那樣去畫畫”, 我也祈望我永遠保持初心和童心, 不停止我對自然世界和自我內心的真實而勇敢的探索。努力掙脫和放下任何陳規、成績、條條框框和形式,以開放和純凈的心去感知 和探究自然世界,以我自己的攝影語言自由無忌卻又固執真實地表達自我。但我對未知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和探索精神的個性也會讓我保持開放的態度,在不放棄忠實于自己”做自己“的底線下,當然也不會封閉我自己, 我會在攝影上不斷嘗試不同的視?和表達方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盡管你主要住在美國,但你也經常會回中國并在中國拍攝,你覺得中?方的攝影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我回到中國去?部拍攝了前后有半年。在這全球瘟疫肆虐的 2020年,多數攝影人都通過聚焦人文去記錄這段特殊的歷史時刻。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攝影語言,那我這個習慣了階段性的回歸大自然與她對話的攝影人,還是選擇把我的鏡頭對準山河湖海,讓沉默不語的大自然說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路走也在一路在思考你的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山水美學講究妙造自然天人合一,追求能、妙、逸、神的審美意境。畫面通常平面簡潔,一山一水一石一松都試圖在影像中賦予寓意,尋找空靈飄逸的山水意境和達觀超脫的精神訴求。中國的藝術家和攝影師受中國?期以來的表義文化影響,很自然地就總尋求把?光攝影當成借景寫意的一種途徑,在拍攝的前期和后期都非常在意作品的“意境”,而這意境其實是在“意”而不在“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方視覺藝術的表達更重具象和再現,注重光和立體感的構筑,大量作品包括名作都真實再現了大自然的美好或不常為人所?的自然 奇觀,而并非一定要表現攝影者的主觀精神,起碼并非主動。?方 的攝影師覺得太強加于“境”的“意”會破壞了“境”本身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種主觀意識和追求就導致了兩種不同的審美取向,各有所?。 美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也無所謂高低和好壞。當然隨著全球信息的發達和交流的暢通,東?方在視覺審美和觀念上的差異也在日趨縮小和同化,其實差異已經不是那么大了。但每個地方個體人的差異因為成?經歷和眼光觀念上的不同才是最不同的。我們不僅是 在拍攝大自然,我們也是在拍攝文化, 更是在拍攝我們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從小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中?大,自然?子里充滿著對水墨山水意境天成的喜愛和追求。 同時我又沉浸于?方的名山大川和視覺藝術間而深深被它的恢弘氣魄和真實自然所吸引。令我在?光攝影中執迷不悟并苦苦追求的境界是既能用?方宏大史詩般的三維敘事手 法記錄和表現“真山真水”本來的恢弘廣闊畫面,又能表現出我作為攝影者那一瞬的主觀情懷和感觸。我希望在我的?光攝影創作中, 能把寫實的廣闊的三維光影美和寫意的主觀的詩情畫意美結合起 來,表現出大自然渾然天成的恢弘之美和由它生發的而只有人類獨有的哲思、意境和情懷。 真實的記錄、藝術的體現、和隨心動情的表達,這就是我想在?光攝影中留下的東?。很難用文字描述清楚視覺上的事兒,我能做的就是用心拍攝,一切都在照片中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在全球的疫情結束后,你有什么計劃嗎?</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OVID疫情給全球按下了暫停鍵,損失不可估量,但在某些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好作用。我的工作慢下來了,有時間思考和讀些忙忙碌碌中沒能看的書,是難得的補給和學習的機會。放下俗利俗事, 世界變得不喧鬧和不追趕了,寧靜內斂,反觀內心,能讓我從喧囂 中剝離出來,清零輕松前行。同時在疫情中我也沒有停下我的腳步,2020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一年,我在中國和歐美的拍攝時間也大大超過半年。隨著疫情的好轉,我希望世界能盡快開放,國家間的 通行能更加暢通無阻,這樣我可以更加便捷和自由地去探索更多的 自然?光,特別是想靜下來慢慢毫無壓力和世俗目的地去探索一些 我原來想去而沒能去的地方和一些一直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主題,也會更多地做些交流和展覽的活動。特別讓我欣慰的是現在出版社又約我把去年我在中國?部無人區的行攝集結成書,希望能在?光拍 攝上再次做些新的探討,這本書(暫定名《山河無恙》)預計下半年能夠出版發行。另外我還有在美國開攝影畫廊的想法,現在也已經開始做籌備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之, “動己心,動人心”,這六個字就是我現在和將來想做的所有關于攝影的事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左紅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飛思公司世界頂級中畫幅相機XT中國形象大使;</p><p class="ql-block">首位在亞洲授予的“Phase One 飛思戶外攝影專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第17屆平遙國際攝影節上榮獲“中國優秀攝影師”獎;</p><p class="ql-block">在2017年多倫多國際攝影節上榮膺“國際杰出攝影師”勛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暢銷風光攝影畫冊《生命之歌:鏡頭背后的身心重生之路》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顧性大型風光攝影作品個展《生命之歌》先后在《中國攝影》的中國攝影畫廊,北京達美藝術中心及平遙和麗水等多個國際攝影節成功舉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飛思公司等多家頂級專業攝影機構的特約攝影講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家主要專業攝影雜志及專業攝影網站的特約撰稿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家世界著名圖片公司的簽約攝影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獨立策展人,曾多次策劃在業界有影響力和創新性的大型風光攝影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台东市|
安阳市|
景泰县|
兴业县|
容城县|
富源县|
随州市|
江油市|
黎平县|
伽师县|
洛阳市|
黄冈市|
文登市|
建湖县|
达拉特旗|
盈江县|
武乡县|
贡觉县|
图木舒克市|
麻江县|
佛山市|
龙山县|
布拖县|
平安县|
赤峰市|
米脂县|
东山县|
同仁县|
和政县|
东乡|
洞头县|
云龙县|
城口县|
长沙市|
五家渠市|
云梦县|
电白县|
宜兰县|
专栏|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