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慈祥的外婆和她的子女們</p><p class="ql-block">幼時家貧飡無槕,</p><p class="ql-block">兄妹五人圍缸坐。</p><p class="ql-block">年幼不諳世道艱,</p><p class="ql-block">齊敲缸沿苦尋樂。</p><p class="ql-block">稚聲高唱吃飯啰!</p><p class="ql-block">——吃鼓眼飯啰!</p><p class="ql-block">慈母暗自淚漣漣。</p><p class="ql-block">昔日小康家主婦,</p><p class="ql-block">落難幫傭做保姆。</p><p class="ql-block">野菜南瓜難糊口,</p><p class="ql-block">更有學資何處籌?</p><p class="ql-block">幸有姑姨來幫助,</p><p class="ql-block">雪中送炭恩情重!</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和母親</p><p class="ql-block">我們兄妹五人,我最小。父親的故事都是聽姨媽和哥哥,姐姐講的。</p><p class="ql-block">在我生下來剛40天,尚在襁褓之際,父親便蒙寃入獄,母親拖著我們這最大12歲,最小40天的一堆孩子搬回紅牌樓龍家院。</p><p class="ql-block">七年后父親出獄返家,我和毛哥(我的小哥哥)堵在門前問父親找哪個?父親說我找你們媽!我倆回答:“我媽不在!”硬是不讓他進家門。這時我家三嬸擦著淚說道,兩個瓜娃子,是你們爸爸回來了啊!</p><p class="ql-block">父親回來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能在一起吃飯,碗筷分開用,分開洗,分開放。隨時煮沸消毒。吃飯時用公筷挾菜,不能近距離面對面和父親講話。哥哥們給父親倒痰盂時必須戴口罩,事畢需洗手。這些做法當時在家族內母親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我就曾經聽老一輩的在背后議論:“幺嬸這樣子做得太絕了!”(可能當時她們沒在意我這個小不點傍邊玩吧!)</p><p class="ql-block">現在回想起來,爸爸和媽媽具有科學意識的遠見和相互理解給我們兄妹打下了健康的基礎,在當時極端貧窮的情況下沒被傳染。患肺結核的父親出獄后沒熬過困難年代,在61年春節前,即姐姐剛剛參加工作不到半年,父親因肺結核惡化吐血而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讓人意味深長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時任永豐鄉副鄉長的父親因親自帶領民工參加修建飛虎隊所急需的太平寺機場一事被定為歷史反革命(幫美國人修機埸)判刑入獄!</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后的成都市博物館卻將父親與朋友合伙經營的著名餐館《味之腴》記入史冊!</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市博物館資料</p> <p class="ql-block">父親和他的朋友們</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出身在敎師家庭。</p><p class="ql-block">遵循自古以來嫁出去的女兒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傳統,外爺請了廚子和縫娘在家敎她們烹飪和女紅。所以母親的廚藝和女紅是非常出彩的!</p><p class="ql-block">成家以后不光是相夫敎子,父親對母親的文化學習也是非常重視,他出去上班要給媽媽佈置作業:每天除了照看孩子,還得寫兩篇大字,一篇小字,一週最少要背會一首詩或詞。父親下班后回家要批改檢查,寫得好的用紅筆圈上。我大哥喜歡文學都是受的這些影響!</p><p class="ql-block">母親能干也是堅強的!</p><p class="ql-block">家庭變故后,舉家又遷回紅牌樓。母親除了幫人家帶孩子,洗衣服,還在幺姑媽家借上農具開荒種地,聽哥哥姐姐講媽媽種的青菜長得好大,做成鹽菜吃了好久!種的南瓜長得像磨盤!</p><p class="ql-block">媽媽是樂觀的!</p><p class="ql-block">我記得62年至63年我們在北門紅花堰附近沙河邊住工棚時每逢下大雨,家里不但下小雨,床上漏雨,雨水還要漫進屋內,地上的東西在水上漂!平哥住校,毛哥也才是小學生,卻要爬上房頂用破席子去遮蓋進雨的墻頭!姐姐嚇得帶著哭聲叮囑:毛毛你慢點,站穩別摔著了!</p><p class="ql-block">我們住工棚時媽媽回紅牌樓找時任永豐公社黨委書記的表哥買了好多只小雞仔來養,又到五姨媽的廠里領回鞋底加工,那時的布鞋鞋底也是布的,用細麻繩一針一針地納,我的平哥和毛哥放假,姐姐下班后都在家納鞋底或上姨媽廠里去選茶葉掙學費。只有我這個小妹最多搓一下麻繩線頭叫做捻頭的,用來穿針用。</p><p class="ql-block">歡樂的時候,平哥吹笛,姐姐唱歌,平哥還喜歡模仿劉三姐里的書生秀才的對白表演,媽媽也要湊熱鬧,岳飛的滿江紅就是在沙河邊時聽媽媽吹 簫時知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哥海驤當年成都四中畢業的高材生因“政審”而落榜無緣讀大學,成了首批下鄉的知青。60年后在榮經縣新建鄉找到了房東的兒子,既是同齡人,也是他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讀大學的哥哥安心讀書,姐姐帶著我們在人民公園拍了這張照片寄到學校!</p> <p class="ql-block">1964年暑假,長兄赴玉門油礦實習歸來!</p><p class="ql-block">——攝於北門簸箕上街和平照相館</p> <p class="ql-block">65年哥哥大學畢業即將奔赴大慶油田,在杜甫草堂留影!</p> <p class="ql-block">頭戴呂盔走天涯的石油人在青海戈壁灘找石油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家才女龍宇小時候!</p> <p class="ql-block">姐姐雖然是家里的老二,重慶二機校畢業時正值蘇聯撒走專家,國家意識到需要自己的人材,她這時有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此時原來喜歡文學的海驤哥剛經過復習,趁祖國需要科技人才的機遇考上石油大學。五兄妹全部讀書而無經濟來源的窘迫是這個家的現實!姐姐毅然放棄了深造的機會以稚嫩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p> <p class="ql-block">梳著雙辮子的姐姐看似有點胖,其實那時她是浮腫的,剛工作時作為新工人三班倒很辛苦。為了養活弟弟妹妹,她把我帶在身邊,困難年代時工人在食堂吃飯是不準端出食堂大門的,怕工人把飯省給家人吃了無氣力上班。她把我的書包洗干凈,帶了一條毛巾在里面,讓我藏在棉衣里跟著她進食堂,和幾個相處得好的姐妹圍在一起,以極快的速度把飯倒在毛巾上,裹好裝在我的書包里讓我背上,裝做吃完了拿著空碗和姐妹們一道帶著我出食堂。</p><p class="ql-block">回家后用撿來的爛菜葉和著煮一鍋湯湯水水的粥一家人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浮腫單位給她配的糠復散也悄悄拿回來給我們吃!糠復散的味道至今我都記得!</p> <p class="ql-block">忠厚淳樸的姐夫加入到我們這個家庭,義無反顧地和姐姐一道承擔起了重任!</p> <p class="ql-block">平哥用現今的網絡語言來形容也算學霸,為了早點分擔姐姐的重擔,選擇了讀中專,為此學校老師還專門到家訪問,力勸他讀普高考大學!</p> <p class="ql-block">龍揚曦小時候,奶奶愛逗他問:曦曦餓了哇?這句話用二嫂子的重慶話說出來就成了:曦曦餓老鴰!</p> <p class="ql-block">毛哥運氣好,初中畢業時正值上山下鄉高潮!幸運的他此時招進了物資局參加了工作!</p> <p class="ql-block">三嫂子是賢妻良母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我們一家在她家那么多年姑嫂沒紅過臉,她永遠都是笑瞇瞇的。毛哥病了這么多年全靠她耐心細致地照顧!好嫂子辛苦了!謝謝你!</p> <p class="ql-block">下鄉前夕,一群同學相約到東郊照相館拍紅衛兵照片,我這個黑五類子女也跟著同學們拍了一張條二寸的單人照,自我感覺還滿意,就洗了一張當年流行的頭部化身,結果事隔55年后我才在好友處看到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是家里的老幺,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而我更是在哥哥姐姐的寵愛中長大成人,直至安家為人母,繼續在腋窩下過日子!</p><p class="ql-block">圖中的我穿著領口嵌荷葉邊的短袖衫是當年我姐用鞋票買的一尺5寸紅底白點的花布一針一線為我縫制的,中學上游泳課,,一時沒能買到泳衣,媽媽又將此衣和一條紅花短褲縫在一起給我做了件泳衣,抵了一學期,后來買了泳衣才替換下來!</p> <p class="ql-block">結婚后因沒有房子,遲遲不敢要孩子。毛哥關心地和我談心:如果決定不要呢就另說,如果是因為沒房子呢就別管那么多,要了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嘛!</p><p class="ql-block">結果有了孩子后,毛哥又問我坐月子怎么辦?我汒然,毛哥就笑著說別怕,我接你到我家!后來五姨媽又問坐月子昨辦?我告訴她毛哥接我到他家。姨媽反對,說神仙樹太遠,交通不便,大人孩子生病了急人,到我家坐月子吧!守著醫院怎么也放心些啊!這樣在姨媽家坐月子。待到7月表妹放暑假毛哥借輛汽車把我們接回神仙樹倉庫家屬院。</p><p class="ql-block">第一晚不知什么原因,從不吵夜的兒子哭鬧不睡,我抱著兒子哄著。小舅舅起來抱過孩子去哄,讓我去睡,舅舅把孩哄睡后輕輕地給我們抱過來放在床上,從此后兒子再也沒吵過夜!</p><p class="ql-block">兒子和舅舅的感情特深!</p><p class="ql-block">這是神仙樹倉庫家屬院留影!</p> <p class="ql-block">每個孫子都是奶奶的寶貝!</p> <p class="ql-block">最難得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還是差一個拍照的毛哥!</p><p class="ql-block">——1987攝於汽車配件廠大門</p> <p class="ql-block">陪媽媽旅游,她感嘆說,她這輩子辛苦值得,飛機也乘了,輪船也坐了。兒女們都爭氣!看著精神氣十足,滿頭青絲站在船舷邊的媽媽,哪像個75歲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黑白照是媽媽70歲生日在春熙路成都照相館留影,70歲頭發沒白!</p><p class="ql-block">彩照是她此生最后一張留影,時間1989年5月7日,地址成都市植物園。</p><p class="ql-block">媽媽和幺兒合影!</p><p class="ql-block">母親89年六月雙十之日無疾而仙逝!</p> <p class="ql-block">1989年5月7日植物園野飡,媽媽做拿手的陳皮免,這是終身難忘的美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2年夏在齊齊哈爾扎龍濕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兄妹在波密桃源小筑民宿留影!</p><p class="ql-block">2019,3月林芝看桃花</p> <p class="ql-block">親密的姑嫂!</p> <p class="ql-block">2019蘇州游</p> <p class="ql-block">兄妹三人在街子古鎮小聚</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身體不好,晩上腳睡不暖和,姐姐就把我的雙腳抱在她胸口捂暖!</p> <p class="ql-block">荷花小鎮游</p> <p class="ql-block">接天蓮葉無窮碧,</p><p class="ql-block">健康快樂夕陽紅。</p> <p class="ql-block">好愜意!</p> <p class="ql-block">我一定堅持鍛煉,做個快樂的健康老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清徐县|
延川县|
仲巴县|
筠连县|
阜宁县|
武安市|
邵武市|
偃师市|
巩留县|
阳新县|
新津县|
浪卡子县|
大连市|
府谷县|
尉氏县|
江都市|
苏州市|
新郑市|
阜平县|
青川县|
衡南县|
台山市|
渑池县|
保靖县|
射阳县|
砚山县|
上高县|
乌审旗|
长沙县|
汤原县|
怀来县|
玉屏|
广平县|
噶尔县|
武夷山市|
田阳县|
清水县|
凤庆县|
九龙坡区|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