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天成長·進步·幸福</p><p class="ql-block">孩子身上的寶藏能否被發掘出來,能否在未來閃閃發光,都取決于父母的態度。</p><p class="ql-block">最近,被B站15歲的音樂博主張宇宣圈了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年前,她第一次在B站上發布了音樂視頻,從此她的創作力一發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不僅憑借極高的音樂悟性展示了“萬物皆可演奏”的技能;</p><p class="ql-block">還憑借一首原創音樂作品《She》,斬獲了1000萬+播放量和近100萬的點贊,火爆出圈。</p><p class="ql-block">這首“神作”,創作靈感來源于她上課時的“隨心一哼”。</p><p class="ql-block">她在數學課上晃了神,腦海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了一段旋律。</p><p class="ql-block">她果斷掏出自己的歌詞本,迅速寫下了四句歌詞,滿腦子都是構思好的旋律和框架。</p><p class="ql-block">下課鈴一響,她就立即跑回家,直奔房間,拿起吉他掃彈編詞作曲。</p><p class="ql-block">不過半小時,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出爐了。</p><p class="ql-block">驚人的創造速度,再加上她“開口醉”的嗓音,直接將她送到B站推薦數第一名的榜單。</p><p class="ql-block">20000多條彈幕留言,無一不在夸贊她:“會寫會彈會編會唱,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天才!”</p><p class="ql-block">看了她的Vlog后,許多網友都表示“耳朵都要懷孕了”。</p><p class="ql-block">純凈的音色,個性的曲調,再加上雙語作詞,簡直是“寶藏女孩”。</p><p class="ql-block">還有父母忍不住調侃:</p><p class="ql-block">“別人的15歲,用半小時寫了一首歌;而我家孩子的15歲,用一小時干了一桶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曾說:“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p><p class="ql-block">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p><p class="ql-block">只是他們的閃光點,常常不被發現,甚至還被無情地踐踏和看輕。</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沒有一無是處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只有看不見優點的父母</p><p class="ql-block">每個孩子小時候,都伴隨著父母的無限期待:</p><p class="ql-block">我家孩子能說會道,以后一定會是超級演說家!</p><p class="ql-block">她聽到音樂就會扭屁股,將來肯定能成為一級舞蹈家。</p><p class="ql-block">數學回回考一百,肯定能考清華北大......</p><p class="ql-block">然而,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也一天天失望:</p><p class="ql-block">說話那么厲害,就是為了頂嘴;會跳舞,她卻不喜歡;數學成績好,其他科目卻很糟糕。</p><p class="ql-block">越來越多的父母覺得,我的孩子,根本不是天才,而是處處不如別人的庸才。</p><p class="ql-block">孩子擅長的那點東西算什么?對學習根本沒用,還不如早早聽爸爸媽媽的話,做該做的事。</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們很容易看到一些孩子,明明身上有才氣,卻得不到任何重視,最終變得平庸無奇。</p><p class="ql-block">紀錄片《零零后》中,錫坤就是這樣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小時候,探索欲極強的他熱衷研究各種化學、物理現象。</p><p class="ql-block">他常常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做實驗,理科思維能力遠超其他同齡人。</p><p class="ql-block">他夢想自己長大后能成為一名科學家。</p> <p class="ql-block">可媽媽卻覺得他性格孤僻,語言能力不行,生活也不會自理,就“逼”他放棄自己的興趣,讓他把精力和時間花在提升語言表達上。</p><p class="ql-block">夢想之火被無情地掐滅,被迫走進夏令營和語言進修班的錫坤,一下子變得茫然無措。</p><p class="ql-block">和別人一對比,他性格最內向,表達能力最差。</p><p class="ql-block">常年在班上墊底的他,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漸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p><p class="ql-block">有時候在家無聊,只想躲在大被單里玩。</p><p class="ql-block">其實,生活中有多少像錫坤這樣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他們明明是一塊等著被雕琢的寶玉,卻在父母的無知和忽視之下,漸漸地成為廢石,失去了自信的光澤和生命的熱情。</p><p class="ql-block">想起了在知乎上看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女孩從小喜歡做手工,經她手的東西,不管是普通的麻繩還是隨處撿來的石頭,都能被她做成小藝術品。</p><p class="ql-block">這樣的技能,卻從不被父母正視。</p><p class="ql-block">父母從不覺得“心靈手巧”有用,反而怪她“不務正業”,要她放棄玩手工,多向班上的學霸學習。</p><p class="ql-block">學習上,她的確能力有限,唯一感興趣也能做好的東西,卻不被父母認可。</p><p class="ql-block">她一度覺得自己很沒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價值。</p><p class="ql-block">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所有孩子天生都具有追求卓越的內在動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要知道,并非孩子天生庸才、一無是處,而是他明明獨一無二,父母卻視而不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孩子就像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能不能發芽,取決于撒種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對待孩子興趣和天賦的態度,將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99%的天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其實都被父母扼殺</span></p><p class="ql-block">前不久,“流浪大師”沈巍再次出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次,他刮掉了胡子剪短了頭發,改頭換面,煥然一新。</p><p class="ql-block">過去26年的時間,他都獨立流浪在外不回家,以此反抗那個從不尊重他、關心他的家。</p><p class="ql-block">從小,受媽媽的影響,他喜歡歷史和畫畫,有時候看書一看就是一整天,講起歷史經典更是信手拈來。</p><p class="ql-block">可爸爸對此深惡痛絕,認為他的興趣沒有任何出路,甚至威脅他不準看歷史書。</p><p class="ql-block">出于對爸爸的恐懼,他不敢明目張膽地看書,沒有錢,他就偷偷撿垃圾換錢買書。</p><p class="ql-block">一來二去,他習慣撿垃圾,不光是往家里撿,就連在工作的單位,他也撿。</p><p class="ql-block">身邊所有人只看到他的怪癖,卻不知道他天賦無處可使的壓抑。</p><p class="ql-block">因為癡迷歷史,他聊起國學經典頭頭是道,可他卻被當成瘋子,沒有人理解支持他,甚至嫌棄他。</p><p class="ql-block">最后,他決定走上流浪這條路,從此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想起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過的一句話:</p><p class="ql-block">“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90%被大人教壞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看不到孩子身上真正的天賦和能力,一味地替孩子做選擇,讓他走大多數人走的老路,這根本不是“為孩子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而是在扼殺孩子的本性,剝奪他成為自己的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上個月,班上一名學生被診斷為抑郁癥。</p><p class="ql-block">她是一名數學差生,考試常常不及格,爸爸為了她,光是補習班就給報了四五個。</p><p class="ql-block">好幾次,她受不了枯燥乏味的學習,就逃課跑去音樂社練架子鼓。</p><p class="ql-block">論打鼓技藝,整個音樂社沒人比得過她,她還多次上了學校的大型活動展示才藝。</p><p class="ql-block">可是看她的成績一點都沒起色,爸爸禁止她繼續打鼓,沒收了鼓棒,斷了零花錢,逼她好好看書刷題。</p><p class="ql-block">想打鼓又打不了,還要被逼著學根本學不進去的東西,這一切讓她心里充滿痛苦和絕望。</p><p class="ql-block">長久的壓抑之下,女孩很快就出現心理問題了。</p><p class="ql-block">心理專家李雪在書中說過:</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本來什么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斷去糾正孩子、限制孩子。”</p><p class="ql-block">愛孩子,不是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糾正他、限制他。</p><p class="ql-block">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如果父母總是看不到他身上真正隱藏的天賦和才能,不斷打擊和否定,只會毀掉孩子的生命活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后,孩子一定會在人人都蜂擁而至的“寬路”上,慢慢走進死胡同,沒有了活路,也走不出這條絕路。</span></p> <p class="ql-block"> 03</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遠見的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懂得喚醒孩子的天賦</span></p><p class="ql-block">說到張宇宣,很多人都羨慕她,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過人的天分。</p><p class="ql-block">其實這背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她學的是小提琴專業,唱歌編曲不是她的專業范疇。</p><p class="ql-block">可她就是喜歡,沒事哼一哼,有空就拿起手機編一編。</p><p class="ql-block">看她是真的有興趣,編曲上手也很快,父母只是叮囑她不要耽誤學業,便全力支持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面臨重大抉擇,父母和她也是有商有量,共同討論溝通,最后達成一致。</p><p class="ql-block">父母的尊重,也并非放任她不管。</p><p class="ql-block">在她學音樂時遇到瓶頸,練琴練到想要放棄時,父母始終不斷開導她、鼓勵她堅持下去。</p><p class="ql-block">張媽媽說:</p><p class="ql-block">“堅持是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而對于孩子來說,其實家長的堅持和孩子的堅持一樣重要。”</p><p class="ql-block">至于張宇宣的業余愛好,媽媽也是竭盡所能給予她幫助。</p><p class="ql-block">每次她外出參加各種音樂類活動,媽媽都會陪伴在她身邊,感受她喜歡的音樂,了解她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哈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p><p class="ql-block">“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擁有各項能力,就看能不能喚出它們。”</p><p class="ql-block">父母與其羨慕張宇宣身上綻放出來的光彩,不如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看到孩子身上那些值得欣賞的亮點,并在他喜歡的事情上給予他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天才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用尊重和支持兜底。</span></p><p class="ql-block">看到他們身上的天賦,允許他們追求自己所愛的事物,才能喚醒孩子身上的潛能。</p><p class="ql-block">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04</p><p class="ql-block">教育學家孫瑞雪說:</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p><p class="ql-block">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干涉越多,孩子越活不出自我。</p><p class="ql-block">請放下心里固有的執念,保持和孩子的同頻,看看他的世界,尊重他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喜好。</p><p class="ql-block">只有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和鼓勵,才能讓孩子這顆小小的種子,在陽光和雨露下得到應有的滋養,從而慢慢生根發芽、成長開花,最終結出累累碩果。</p><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看孩子,孩子便是那獨一無二的“小天才”。</p><p class="ql-block">本文來源于女兒派 ,關于養育女兒的干貨,</p><p class="ql-block">這里都有;關于養育女兒的苦甜,這里都懂;愿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二连浩特市|
滦南县|
木里|
钦州市|
富蕴县|
金坛市|
黑龙江省|
久治县|
孟连|
神木县|
城市|
永定县|
安庆市|
读书|
东平县|
日喀则市|
东至县|
建湖县|
仲巴县|
宁强县|
朝阳区|
宁晋县|
南投县|
湘西|
天祝|
西城区|
淅川县|
定州市|
咸阳市|
社会|
连南|
渭源县|
子洲县|
五家渠市|
瓦房店市|
宁南县|
原平市|
镇远县|
宁德市|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