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自衛還擊、保衛邊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錚錚鐵骨鑄軍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十三年前的這一天,(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我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征祖國西南邊疆,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實施懲罰性打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此,對越自衛還擊戰拉開序幕,在一千三百多公里的中越邊境線上,上演著一場,不辱使命,正義凜然,偉大戰巨與英雄豐碑的真實故事,記錄著軍人血戰沙場的悲壯場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憶那些難以忘懷的邊關歲月,系那一代熱血軍人義無反顧,踏上保家衛國的戰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僅此戰役中,涌現出中國軍人錚如鐵漢的英雄事跡,血性誓言的鋼鐵戰士,成就了國家歷史上成千上萬鐵血勇士,參戰軍人以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時代造就英雄,中國軍人英勇犧牲的行為,永遠值得我們尊重和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一題記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探訪~~</b></p><p class="ql-block"> 李孟光指導員</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日下午,值此建黨偉業百年慶典之日,我們一行隨吳國盛連長應邀,驅車前往佛山順德區容桂鎮東逸灣別墅區,探望原廣州軍區41集團軍122師364團三營八連李孟光指導員,指導員十分客氣,并邀請大家一起共進晚餐。</p><p class="ql-block"> 時隔四十二年后相聚敘舊,原參戰連隊,連首長與部分戰友們一起,共同緬懷那些在戰場上,為祖國奮戰而英勇犧牲的戰友們,重溫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八連進攻越南朔江戰斗軌跡。</p><p class="ql-block"> 吳國盛連長,李孟光指導員深情描述全連官兵激戰朔江天險,那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令人驚嘆!八連壯士激懷的豐骨,令人起敬!</p><p class="ql-block"> 餐桌坐席上,在這物欲旺盛的今天,一幕幕一樁樁往事,穿越時空浮現在眼前,遠去戰火的青春,仿佛又回到了英雄的老部隊,回到那昔日硝煙彌漫廝殺的戰場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一,系八連連長吳國盛 </p><p class="ql-block"> 前排右一,系八連指導員李孟光</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一,系八連戰前副指導員甘超源</p><p class="ql-block"> 八連副指導員廖桂金(因事沒有到場)</p><p class="ql-block"> 后排中間,系八連戰士機槍手莊榮昭</p><p class="ql-block"> 前排中間者,系當年支前模范孔令斌</p><p class="ql-block">后排右一,本文作者(鴿子???)徐肇斌,系廣州軍區后勤20分部前指軍械庫戰士。<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十三年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上旬,夜幕降臨,戰前氣氛顯得異常緊張,部隊整裝待發。</p><p class="ql-block"> 12月8日原陸軍41軍122師364團三營八連,奉命開赴祖國西南邊境戰區,馬達轟鳴,車輪滾滾,摩托化行軍,整裝開進中越邊境前線,順利完成了戰略機動,部署待命。</p><p class="ql-block"> 如今,歲月流逝,距離邊境戰爭過去了四十多年,年過七旬連首長談起陳年舊事,仍然熱血沸騰,精神振奮。</p><p class="ql-block"> 眼前望著老連長,老指導員的身軀背影,雖說老英雄都年過了七十有余,軍人的氣質依舊不減當年。榮裝褪去,始終保持著不變的軍人本色,軍人的彪悍和血性。</p><p class="ql-block"> 在失去的歲月里,那難以忘懷的青春,那刻苦銘心的軍旅情長,讓兩位老人耿耿于懷,感慨不已;難以磨滅、揮之不去、情結依然、兵心依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圖)吳國盛連長,李孟光指導員</p><p class="ql-block"> 在越南陣地上視察地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國軍隊打破越軍朔江天險防御體系</span></p><p class="ql-block"> 朔江是越南高平省河廣縣縣城,位于越南朔江以北,扼守中越邊境的長白山海拔高度700米,峭壁懸崖,巖洞密布,河溪縱橫,草木茂密,易守難攻地貌,阻礙我邊防部隊攻擊作戰,是阻擋進攻伏地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據歷史資料記載;乾隆年間清軍入關進攻安南,曾在朔江遭受重創,二戰期間的日軍及法軍及其美軍也在此折戟。</p><p class="ql-block"> 因而越軍在戰前吹噓,“美國,日本,法國軍隊都打不破朔江天險,中國軍隊更不行了,如果中國軍隊膽敢來進攻,我們在這里同他們至少要周旋三個月,殲滅中國軍隊2萬余人,打掉坦克100輛以上”氣勢洶洶不可一世。</p><p class="ql-block"> 從整個朔江一帶的地形上看,朔江以北的平孟,往高平重鎮方向有主要公路干道,適合中國軍隊的機械化部隊正面進攻。因此,越軍沿東西約14公里的公路兩側制高點布置了重兵,有步兵346師246團及地方軍的4個步兵營、1個混合炮兵營和1個公安屯。朔江側后的孟麻方向都是山地,絕壁擋道,路少難行,越軍的防御力量較為薄弱,只放了2個步兵營和1個公安屯。</p><p class="ql-block"> 針對越軍盤踞之天險的布防,122師首長決心避實擊虛,以部分兵力從正面的平孟方向實施牽制性進攻,吸引朔江之敵的注意力。同時集中主要兵器,兵力在東北側孟麻方向發起主要突擊,出其不意,一舉斬斷公路守敵,分割越軍的防御體系,逐個擊破再從側后圍殲朔江殘敵,使得越南黎筍集團精心打造朔江布局“死守朔江天險”的決心成為泡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奮起還擊 保衛邊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時20分,我軍在中越邊境全線奮起還擊,此刻,我邊防部隊萬炮齊發,經過20分鐘炮火準備后,41軍122師各路人馬并齊發起總攻擊。</p><p class="ql-block"> 原陸軍122師364團三營八連,根據團前指命令,迅速通往朔江孟麻指定的方向投入戰斗序列, 八連在吳國盛連長,李孟光指導員率領下,八連指戰員攀巖撥草翻越絕壁山坳,穿插迂回到南山無名高地,包抄分割縱深攻擊越軍陣地,迅速控制越軍較強火力要塞,有利配合團主力展開運動攻擊,八連初戰首捷取得了穿插合圍作戰偉大勝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晚餐桌上,李孟光指導員生動描述了當年率領八連指戰員,在朔江戰役中,小心翼翼迂回穿插叢山峻嶺,堅守陣地,令人矚目的戰斗畫面。</p><p class="ql-block">※《插入敵縱深,保障團主力投入戰斗》</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戰斗打響。作為營第二梯隊的八連,當日授命占領營進攻出發陣地左翼的"胡志明展覽館無名高地"穿插,以保障側翼戰役安全。</p><p class="ql-block"> 18號下午約3點,八連以戰斗隊形穿越七連攻占的越軍那朗諾高地,并于該高地西南側待命。傍晚,當九連殲滅了山腳公路邊坂黃村越軍殘敵后,即按營指揮所命令:奔襲6公里直插并占領敦張地域,保障團主力加入攻占朔江天險的戰斗。八連尖兵排1排借漆黑夜晩,首先到達敦張村叉路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俘獲越軍前哨一名俘虜并繳獲輕機槍一挺。隨即吳國盛連長命各排占領有利地形轉入防御,嚴守敦張并監視縱深越軍動態,隨時準備戰斗。約深夜1點,越軍一個戰斗小組3人用擔架抬送一名傷兵從朔江方向行至敦張叉路口時,被潛伏公路邊的二排六班迅猛抓獲,當場擊斃1名逃跑的越軍,俘敵3名,繳獲沖鋒槍3支。</p><p class="ql-block">※《授命迂迴攻擊,攻占朔江鎮核心陣地~南山主峰》</p><p class="ql-block"> 19號凌晨。團主力跟進到達敦張,八連李孟光指導員命二排延南向公路山邊展開戰斗隊形,從左翼保障和掩護團坦克部隊對距敦張路口約600米處越軍炮陣地發起猛烈炮擊,全殲該越軍炮陣地之敵。</p><p class="ql-block"> 8時許,八連奉命對朔江守敵核心陣地~南山地域實施側后迂迴攻擊。吳國盛連長令副連長劉建森帶領1排為尖兵排,二排跟進,實施快速穿插。連指揮所帶3排直插南山主峰背后。當連指揮所穿插至距南山主峰約800米時,發現右前方約600米處有個無名高地(后證實為南山1號高地)與南山主峰(2,3,4號高地)并排且各相距約200多米,吳國盛連長判定此高地為南山各高地的右翼保障,必須兵分2路,以主要兵力首先拿下無名高地。得手后順山脊從側翼向西各高地發展進攻,一舉拿下南山地域。吳國盛連長與指導員李孟光商量后,定下決心:由連長帶3排7班9班攻擊無名高地;李孟光指導員帶8班和連部繼續前行至南山主峰背面攻擊主峰。</p><p class="ql-block"> 當連主力進入無名高地進攻出發地域時,吳國盛連長命令9班趁敵人還沒警覺時隱蔽靠近敵陣地,打他個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 9班長李日紅隨即帶領全班隱蔽進入沖擊出發地域,以機槍作掩護,3個戰斗小組交替躍進隱蔽靠近敵陣地約幾十米處時,組織火力向敵陣地實施猛烈射擊。經過近20分鐘激戰,9班全殲無名高地守敵21名,繳獲高射機搶一門,電臺及各種武器彈藥一批。實際上摧毀了越軍一個營指揮所。</p><p class="ql-block"> 此時指導員李孟光帶領三排八班,在穿插行進途中,遇到了365團某連執行穿插任務的一個班,該班長請求李指導員收編。李孟光指導員欣然同意并給予鼓勵。隨即命該班當尖兵班繼續行進…</p><p class="ql-block"> 經下深谷,跨河溪,攀懸壁,終于迂迴到南山主峰4號高地背后,尖兵班第1戰斗小組剛從懸壁攀上去,就遇到1名從主峰4號陣地飛快向南逃跑的越軍,相遇50多米,敵人首先開火,我尖刀班1名戰士倒下,其他戰友隨即亂槍擊斃了敵人。此時8班沖上了主峰。至中午2點鐘左右,全連在南山主峰與東翼無名高地一線匯合歸建。吳國盛連長命全連轉入防御,插上紅旗。</p><p class="ql-block">※《順山勢而下圍殲守敵,攻克朔江天險》</p><p class="ql-block"> 20號下午3時許,八連接到楊成仿營長命令:在營炮火支援和友鄰部隊配合下,順主峰及其南翼的2,3號高地順勢而下,攻占延山腰各小高地包括最頑固的公安屯高地,圍殲守敵,完成師團首長攻克朔江天險,打通公路的決心!</p><p class="ql-block"> 吳國盛連長授領任務后,組織班排長秘密進至主峰西北側偵察,現地區分任務:</p><p class="ql-block"> 1排長曾松發率本排為第一梯隊,加強重機槍一挺,首先攻占4號高地西北側突出部,爾后跨過公路向朔江鎮西北側獨立石山發展;3排長黃緒福率本排為第二梯隊,加強重機槍1挺,82無后座力炮1門,準備在1排攻占4號高地西北側突出部時加入戰斗,向公安屯高地發起攻擊;奪取公安屯。2排長王少瓊率本排為預備隊,隨時支授1,3排戰斗。連指率60炮班和1門無后座力炮在4號高地西南側占領發射陣地,以火力支援1,3排戰斗。1排占領獨立石山后以紅綠信號彈各1發向連指報告。</p><p class="ql-block"> 16時,1排利用炮火襲擊效果,1班,2班在重機槍火力掩護下向4號高地西北側突出部發起攻擊,3班向突出部西北側迂迴,截斷敵人向公安屯的退路。當1班付小組運動到西北側突出部時,發現1名敵人鉆出蔭蔽部,付班長先敵開火將敵擊斃。暗堡內敵人發現后慌忙向付班長小組射擊,1班長即令火箭筒射擊,火箭筒手以80米分劃瞄準,將暗堡摧毀,斃敵3名。從東側攻擊的2小組,遭公路北側大石山敵火力壓制,該小組利用地形單個躍進占領塹壕。沿壕搜索到凹部時,發現有3個土木質蔭蔽部洞穴,小組長令新戰士姚新龍監視洞口,他集中了7枚手榴彈向第1個洞口接近,發現是彈藥洞。便迅速接近第2洞口,聽到里面有動靜,即連投4枚手榴彈炸死2名敵人,轉身進至第3個洞口時發現是救護設備,便繼續搜索。3班攻擊發起后迂迴到突出部西北側以火力壓制公安屯高地之敵,班長率2,3組由北向南搜索。16時30分與1班會合,占領了4號高地西北側突出部。</p><p class="ql-block"> 此時,3排長黃緒福率3排迅速加入戰斗,向公安屯發起攻擊。(連指令2排迂迴至公安屯西北側斷敵退路)7班在攻擊中遭公安屯地堡頑抗,連指即令82無后座力炮射擊,因地堡結構堅固未湊效,此時隨3排行動的副指導員廖桂金和7班長用繳獲的美式40槍榴彈向地堡射擊,連打2發命中射孔,斃敵2名。這時西北側坑道口之敵向7班投彈射擊,8班發現后向敵迂廻占領坑道上方從上往下打,斃敵5名。殘敵向西北側公路逃跑,被2排截擊,斃敵4名,余下從密林溜走。</p><p class="ql-block"> 至此,以天險署稱的朔江防御體系關鍵部位之一,其明調暗堡多層布防,塹壕洞穴網狀連接,工事堅固,互成交叉火力網的公安屯被徹底摧毀,敵大部被殲。戰斗中8班和重機槍班,無后座力炮班各犧牲了1名烈士。</p><p class="ql-block"> 19時10分,1排向公安屯西側獨立石山發起攻擊,剛下公安屯高地,3班發現從坑道內逃出的幾名敵人,即以火力追擊,斃敵1名,余敵向朔江鎮以北公路逃竄,1排乘機追擊,當進至城南公路交叉口時,逃竄之敵利用獨立房突然射擊,3班亡1人。排長令無后座力炮手肩炮射擊,摧毀了獨立房炸死敵3名。全排交替掩護通過朔江城,進至距獨立山30米時,排長令重機槍,無后座力炮占領陣地。1班在東,2班在西,3班在中向石山攻擊。3班在攻擊中遭巖洞敵火力射擊,該班利用石堆從兩翼接近洞口,付班長小組投進1排手榴彈炸死敵3名,余敵乘夜色鉆出洞囗向西逃竄,被2班擊斃2名。21點30分,1排占領了石山并發出信號彈。至此朔江鎮守敵陣地大部被攻克,公路被打通。</p><p class="ql-block"> 21號凌晨,八連在參與肅清殘敵過程中擊斃敵1名。</p><p class="ql-block">※《守護戰略通道,肅清殘敵》</p><p class="ql-block"> 22日,八連授命在朔江與敦張之間的一段公路上守護公路。下午5點司務長陳慈金(二等功臣)在搜尋糧食進入距離公路1公里處的山凹樹林里發現了越軍一個山洞軍需庫,即報告連指,此時天己黑,上報上級也來不及搬運,李孟光指導員經吳國盛連長同意的情況下,帶領3排長黃緒福率7班,8班進駐軍需庫山洞,并迅速組織防御部署,判斷該夜晚越軍定會依仗對地形熟悉優勢實施偷襲。7班長陳冬云帶2個小組擔任最危險的左翼臨靠山林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午夜4點鐘左右,果然在7班長防御戰位上傳來一陣激烈槍聲,隨后接到報告,第一防線戰斗小組擊跨了數名越軍的夜間偷襲,7班長斃敵1名,繳獲沖鋒槍1支。</p> <p class="ql-block">※戰役結束后,八連以殲敵40余名,俘敵6名,繳獲越軍洞穴軍需庫1個,高射機槍1挺,電臺及武器裝備一批的戰績。(本連犧牲烈士7名<含配屬分隊及收編班的共4名烈士>,傷21名)八連指戰員為國家付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出色完成了祖國賦予的神圣使命。</p> <p class="ql-block"><b> 打掃戰場 </b></p> <p class="ql-block"><b> 洞穴肅清殘敵</b></p> <p class="ql-block"><b> 攻克朔江河廣縣城</b></p> <p class="ql-block"><b> 吳國盛連長 李孟光指導員</b></p><p class="ql-block"><b> 在越南朔江南山陣地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圖122師戰略部署</b></p><p class="ql-block"> 朔江一帶地形地貌非常險要,山嶺密集,草深林立,有很多天然巖洞,一條主要公路從平孟經朔江,墩張向東南通向高平,兩側群山峽谷。</p><p class="ql-block"> 在險要地勢朔江天險圍攻戰役中,122師以兩個營的兵力發起正面攻擊,師主力穿插迂回,在敵側后從南向北打,122師連續戰斗5晝夜,基本殲滅了朔江地區守敵346師246團、2個河廣獨立營及朔江、讓涌2個公安屯,部分殲滅851團3營。共擊斃越軍246團中校團長以下2080人,俘敵59人,并繳獲大批槍炮彈藥和軍需物資。就此,122師在朔江戰役戰場上,全師指戰員付出了傷亡1000多人的沉重代價,令人痛惜,讓歷史記住他們,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尊嚴一代最可愛的軍人。</p><p class="ql-block"> 朔江戰役給軍區首長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122師銳不可當,戰斗力強悍,仍然保持當年東野主力威武雄師的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 時代在變遷,歷史在發展,但它仍舊是一支永不磨滅,兵強將勇野戰軍122主力師英雄番號。</p> <p class="ql-block"><b>附錄另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 122師364團擔任朔江正面攻擊二個營,攻擊受阻損失慘重,其中一營一連指導員趙幼林《烈士》英雄事跡,其壯烈犧牲的場面,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趙幼林所在的一營一連,正是122師戰略部署擔任正面進攻兩個營之一。2月19日11時30分,一連加入攻打南山的戰斗。一營打得很吃力,戰斗很殘酷,炮聲震耳欲聾、槍聲刺耳呼嘯、硝煙濃烈嗆人、鮮血流淌成河、尸橫遍野臭氣熏天慘不忍睹。營長負重傷,全營傷亡慘重,三連攻擊失利不得已撒回,一連受命接替三連進攻。當時作為一連指導員的趙幼林率領一連全體干部戰士毫無畏懼向敵人發動勇猛沖鋒,而敵人打得更兇,高射機槍的子彈雨點般地掃射毫無屏障可依的我方指戰員。突然,一顆子彈打中趙幼林的腹部,鮮血迅速染紅了軍裝,灌滿了他配帶的五四手槍槍套里,他將手槍與干糧袋交到身邊戰友手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部隊終于攻下敵陣地,完成了戰斗任務。但趙幼林卻英勇犧牲,他犧牲時還不滿26歲。</p><p class="ql-block"> 趙幼林的英勇犧牲使全連指戰員陷于無限悲痛中,也更激發了他們的戰斗意志。在其后的戰斗中,一連指戰員欲血奮戰,出色完成各項戰斗任務。戰后上級給一連榮記集體二等功。趙幼林榮獲革命烈士稱號,追記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圖 趙幼林烈士墓碑</b></p><p class="ql-block"><b>趙幼林(原廣州軍區后勤部政委趙力寬兒子,兄妹五人,排行老三,小名叫小三子) 生前原陸軍41軍122師364團1營1連指導員,共產黨員,1969年4月廣州市參軍入伍,終年26歲,榮立二等功。</b></p><p class="ql-block"><b> 軍人子弟,將門父子,老父親時任廣州軍區后勤部政委。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父子共同出國參戰,為國盡忠效力。</b></p> <p class="ql-block"><b> 全家福中后排左起第三人就是小三子</b></p><p class="ql-block"><b> 一代天驕的軍人世家</b></p> <p class="ql-block"> 1979年3月5日,中央軍委發出;中國軍隊全面撤軍的命令,傍晚,八連從前沿陣地撤回團部指定集結地休整,根據團指命令,八連與兄弟部隊一起,開始了階梯式作戰,邊打邊撤。</p><p class="ql-block"> 當八連踏入祖國邊關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因為許多指戰員時刻準備為祖國流血犧牲,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所有幸存下來戰友,心情激動不已,在當時是無法用言語表述,那些為國捐軀陣亡的戰友,卻再也無法看到邊關上空飄揚的五星紅旗。</p> <p class="ql-block"><b> 戰后總結,八連三排9班被廣州軍區授予“孤膽英雄班”稱號,九班長李日紅被授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八連“榮立集體三等功”。</b></p> <p class="ql-block"><b>美篇后記… </b></p><p class="ql-block"> 崢嶸歲月,銘記了勇者,留下一頁頁不朽千古。1979年對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122師364團為戰役深入,鋼刀利劍插入敵后,打通開辟那坡平孟至越南高平重要交通線,為全軍后續戰斗部隊及其后勤保障部隊鋪平了前進道路。朔江戰役后統計,重創越軍246團,共擊斃越軍246團團長以下2080人,俘敵59人,繳獲75以上火炮41門,60炮及各種槍支,火箭筒,榴彈發射器491件,汽車8臺,各種電臺17部及彈藥軍需物資,機密文件若干。41軍配屬122師協同作戰坦克團3營在這次戰斗中,共擊毀越軍122榴彈炮7門,85加農炮6門,雙管37高炮4門,60炮1門,炮兵觀察所4個,汽車9輛,火力點110多個,斃敵360多人,122師對越形成了嚴重摧毀和有力震懾,出色地完成了自衛反擊戰任務。</p><p class="ql-block"> 朔江戰役,122師指戰員付出了1000多位烈士慘重代價,其中364團指戰員犧牲了266位烈士,有許多少壯英勇的小戰士,永遠回不來了,他們走了,走在血染的青春,他們用生命詮釋人生豪邁與壯麗,鋼鐵戰士用熱血詮釋了保衛邊疆的誓言,是他們勇敢沖鋒陷陣,鑄就出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勝仗的人民軍隊。</p><p class="ql-block"> 實戰中涌現出364團“一等功臣英雄團”稱號,八連“三等功臣英雄連”稱號,“八連九班長李日紅被授予榮獲二級戰斗英雄”稱號等,將永遠載入國家軍事史冊。</p><p class="ql-block">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個人雖然經歷不同,但都有著一段段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軍旅情懷,國家記憶,濃濃血與火的經歷,鑄就終身不舍的記憶,此時此刻的心情,刻骨銘心,滿懷敬意。</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來,歷史坦誠地告訴中國人民,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南征北戰,浴血奮戰,前撲后繼,保家衛國,是千萬烈士的身軀,鋪就了從南昌到北京的路程,是三軍將士的赤膽,守護著祖國的盛世太平,今天,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賡續紅色血脈,創造新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回顧戰友們成長的歷程,曾經的戰地生活,那是永遠都回不去歲月的深處。受益最大,引以自豪在我們的記憶中,穿上這身綠軍裝,是部隊軍營這座大熔爐,歷練了戰士的意志,陶冶了軍人的情操,我們活著有今天,我們決不能忘記感恩,感恩那些,為了我們今天能夠平安幸福而血灑南疆的戰友,拋頭顱,撒熱血,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共和國更不能忘記我們的先驅者和時代英雄,是他們彰顯著無私的國家軍魂。</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起、至后持續10年之久的戍邊自衛反擊戰作戰輪戰中,使我軍犧牲無數優秀年輕戰士,他們把最壯麗的青春年華留在了祖國邊陲,是這身軍裝,拒恥爭榮,揚我軍威,壯我國防。這身軍裝,記載著邊境紀念碑下,千萬個勇士的豐骨,人生最閃亮的坐標。</p><p class="ql-block"> 站在這崇山峻嶺環抱的烈士墓前,歷史的天空仿佛傳來了時代最強音…</p><p class="ql-block"> “一個沒有烈士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p><p class="ql-block"> 烈士的精神已經注入國家的血脈,融入了民族的靈魂,成為時代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凝聚著中華民族之魂!</p><p class="ql-block"> 中國軍人不畏懼戰爭,保家衛國是軍人的神圣使命,國家利益至上,體現出軍人優先最高價值,當年八連兄弟們跟隨連長,指導員翻山越嶺,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英勇善戰,前撲后繼撕殺,出色完成上級下達指令,為共和國贏得了所有榮譽,將載入野戰軍百戰經典,戰友們付出的代價,氣壯山河以此為榮,感到無比驕傲。</p><p class="ql-block"> 中國文明五千年,革命先烈們用鮮血譜寫了偉大的人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和贊揚,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學習 ,他們捍衛祖國尊嚴,守土抗敵的大無畏精神,他們是真正新一代最可愛的人,把英雄故事流傳下去,讓歷史記住他們,沒有英雄烈士血,那有今天中國紅。</p><p class="ql-block"><b>美篇尾述;</b></p><p class="ql-block"> 吳國盛1968年2月在廣東揭陽縣入伍</p><p class="ql-block"> 李孟光1968年2月在廣東順德縣入伍</p><p class="ql-block">1985年全軍精簡百萬大裁軍,八連連長 吳國盛正營級轉業,回到原籍廣東省汕頭市糧食局至2008年退休。</p><p class="ql-block">1984年 八連指導員 李孟光副營級轉業,回到原籍廣東順德地區容桂原漿外貿公司,1992年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發展,李孟光指導員自謀職業下海經商至今。</p><p class="ql-block"> 英雄年代,那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沒有上過戰場,永遠不知道真實的戰爭有多么殘酷,當年那些十八九歲的戰士,正是如花的歲月,是他們用青春和熱血鑄就南疆邊境安寧。至此向對越自衛還擊戰中英勇獻身的戰友致以哀悼!</p><p class="ql-block">向英雄八連全體指戰員致敬!</p><p class="ql-block">向對越自衛還擊戰各參戰部隊戰友致敬! </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尊崇老兵 崇尚英雄 !</p><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p><p class="ql-block"> 敬畏英烈 !</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鴿子???</p><p class="ql-block"> 於2021年7月1日 稿 廣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上圖 本文作者;鴿子??? 徐肇斌</b></p><p class="ql-block"><b> 2019年3月靖西烈士陵園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2020年6月廣州</b></p><p class="ql-block"><b>吳國盛連長與作者(鴿子???)徐肇斌</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吳國盛連長李孟光指導員與部分戰友</b></p> <p class="ql-block"><b> 八連連長吳國盛</b></p> <p class="ql-block"><b> 八連副指導員廖桂金右一</b></p> <p class="ql-block"><b>原364團戰友《靖西烈士陵園掃墓》</b></p> <p class="ql-block"><b>“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參戰老兵祭奠為國英勇犧牲的戰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碧血丹心 浩氣長存 </b></p> <p class="ql-block"><b> 《英魂碑立于靖西市烈士陵園東區》</b></p><p class="ql-block"><b> 為紀念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勝利四十周年,為緬懷在一九七九年朔江戰斗中光榮犧牲的364團266位烈士,364團全體參戰老兵2019年為他們造立了英魂碑,將每位烈士的名字刻在英雄豐碑。</b></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藁城市|
都江堰市|
武宁县|
建平县|
昌都县|
蒙山县|
赣榆县|
肇庆市|
喀喇沁旗|
滨海县|
广平县|
雷山县|
达孜县|
河间市|
肇州县|
柘荣县|
紫阳县|
乌兰浩特市|
长海县|
张家港市|
五莲县|
从化市|
和平县|
噶尔县|
聂拉木县|
都兰县|
荃湾区|
康平县|
射阳县|
西青区|
峨边|
深水埗区|
青川县|
揭东县|
方正县|
崇明县|
徐水县|
桃园市|
蕲春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