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問歸途,不問向往,無謂西東,無謂往返,每一步踏下,足尖綻放的,其實都是夢想!</p> <p class="ql-block"> “愛游之家”自駕團隊,在每一個假期,相約開啟一段又一段的旅途與征程,共同見證那些或美好,或感動,或驚艷的怦然心動的瞬間,用車輪,定格屬于我們的最難忘遇見;行旅悠悠,兩排淺淺的腳印,蜿蜒的是數都數不清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美景不可辜負,人生不可重度。</p><p class="ql-block"> 2021年端午節,雖然只有3天假期,團隊依然沒有停下追尋自然、擁抱美景的腳步。相約一起看不同風景,嘗途中百味,享受一路無拘無束,歡聲笑語,無比絢爛的夏日之旅。</p> <p class="ql-block"> 遠離城市喧囂,又不想去景區觀人海;時間有限,景點眾多,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初夏好時光,領隊少念設計規劃了環黃河幾字灣的內蒙古小環線自駕路線。即銀川出發,從石嘴山市惠農區出省,行經內蒙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從阿拉善盟阿左旗翻越賀蘭山回到銀川的環形路線,換個視角去體味別樣風情的內蒙古。</p> <p class="ql-block"> 6月12日一早,我們3個家庭6個人,又一次相約出發了,這一次,表弟小付、小連兩口子加入了出行團隊。</p> <p class="ql-block"> 新擴建維修的京藏高速公路惠農至銀川段,雙向10車道,路好車少,可能還處于維修完善階段,近百公里的路程,一路居然只有惠農服務區開放,我們依慣例在這里留下了出發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車過烏海海南西樞紐,向東拐上了G18榮烏高速,進入鄂托克旗境內,公路兩邊,高低起伏,滿眼綠色的草地出現了,在草地上吃草的是阿爾巴斯山羊,雖然說不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但也別有意境,著名的鄂爾多斯羊絨衫就是用阿爾巴斯山羊絨為主要原料的。</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車很少,不覺間,已到中午時分,在沙井服務區補油、就餐,服務區因為車輛不多,就餐需穿過高速隧道到對向服務區,進入餐廳,突然覺得好熟悉的場景,驀然記起,2017年6月,也是端午節,團隊從山西偏關老牛灣返程就是在這里休息、就餐的,那時,我剛加入團隊,首次隨隊出行,看著熟悉的服務區餐廳,大家回憶著當時的情景,往事猶如昨天,不覺間已隨團隊出行5年了,不禁感嘆人生苦短,歲月的滄桑寫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臉上!</p> <p class="ql-block"> 從杭錦旗四十里梁下高速,沿阿四公路(四十里梁到阿鎮)趕往成吉思汗陵,一路上,白云朵朵,草色青青,車道彎彎,車載音響播放著騰格爾的《吉祥鄂爾多斯》,通過對講機傳遍車隊,間或有同伴爽朗的笑聲,每一次與大家一起在路上,都會收獲無數驚喜和感動,快樂溢滿心間,“千里有緣聚,下次我還去”。</p> <p class="ql-block"> 看著路邊“蘇泊罕大草原”的招牌,很想拐進去一睹草原風光,只是我們這次行程時間有限,不能放肆游玩,只能在車上過過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 快到伊金霍洛旗阿鎮的路邊,看到“秦直道”的路牌,這里應該就是秦直道的北段,記得2次翻越子午嶺、踏訪秦直道陜甘段時曾查過資料,秦直道遺跡保存最好的一段就在這里。忽然覺得我們的自駕出行,好像與歷史連在一起,每次出行似乎都是在與過往進行對話。現在G65包茂高速公路,有一段與秦直道并駕齊驅,其起點就是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的終點九原(包頭舊稱)。現在鄂爾多斯保護開發了“秦直道景區、博物館”,留待以后再參觀了。</p> <p class="ql-block"> 去往成吉思汗陵的路邊,有一片濕地,濕地邊的藍色金屬雕塑很有特色。因為今天一直在趕路,正好需要休息,放松一下心情,太陽太大,就是拍照也要全副武裝,當然,疫情尚未結束,口罩自是標配。</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伊金霍洛旗巴音昌呼格草原上,進入陵園,迎面是一座高大的乳白色五門牌樓,藍天下顯得格外宏偉壯大,正中間的牌匾上用漢、蒙二種文字書寫著烏蘭夫題寫的“成吉思汗陵”幾個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穿過牌樓拾級而上,廣場正中豎立著高大的成吉思汗銅像,似乎又一次出征在即,成吉思汗披掛鐵甲策馬而立,遙望著遠方,身后千軍萬馬,鐵騎滾滾,很有一種震撼山河的氣度。</p> <p class="ql-block"> 沿著花崗巖鋪就的11段99級臺階往上,甬道右手平臺上,是為了紀念成吉思汗而設立的阿拉坦甘德爾敖包,傳說成吉思汗率軍路過鄂爾多斯,目睹這里水草豐美,是一塊風水寶地,留戀之際失手將馬鞭掉在地上,這也是成吉思汗陵建在鄂爾多斯的美麗傳說。成吉思汗陵建成后,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一,查干蘇魯克大祭祭天儀式都在這里舉行。旁邊還有十二座小石堆名叫阿拉坦嗄達斯,像征蒼天的北極星,一起形成十三敖包,很有氣勢,令人倍感肅穆。</p> <p class="ql-block"> 甬道盡處是建在高臺基座上的三座相連蒙古包式穹窿頂宮殿,即陵寢大殿和兩側配殿。三殿肅然佇立,黃、藍兩色琉璃瓦項配成四組如意云頭圖案,頂尖安裝著黃色琉璃寶瓶,在陽光下煜煜生輝。三大殿與后殿相通,整個建筑布局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即將翱翔在遼闊的草原上空。</p> <p class="ql-block"> 陵寢主體是正中的大殿(紀念堂),大殿金碧輝煌,正中的成吉思汗坐像,披甲按劍,高大威武。塑像背后是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統率大軍南進中原、西征中亞和歐洲時遼闊的疆域圖。據導游介紹,1990年以前,這幅疆域圖是用蘭布覆蓋著的,1990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成陵,指出要遵重歷史,管理部門才揭去帷幔,展示至今。東西兩廊和配殿的墻壁上是精工彩繪大型壁畫,描繪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難、西征、東征、統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再現了成吉思汗金戈鐵馬的一生與忽必烈統一中國的故事。配殿保存象征他戰斗一生的銀馬鞍、弓箭、圣奶桶、戰刀、馬鞭、旗幟等圣物和成吉思汗幼子托雷(忽必烈之父)及夫人的靈柩。后殿(寢宮或金殿)內置四頂黃緞覆蓋的蒙古包,供奉成吉思汗及幾位夫人的靈包。</p><p class="ql-block"> 因大殿內不許拍照,我們隨著人流肅穆參謁,有穿著考究蒙古袍的大人領著孩子在虔誠跪拜,昭示著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由于歷史原因,成吉思汗陵近700年來,輾轉于大漠南北,至明中葉移至鄂爾多斯供奉至今。1939年抗日戰爭時期,為避開戰亂,成吉思汗陵移至甘肅興隆山,1949年移至青海塔爾寺,1954年,內蒙古人民政府派迎陵團將成陵請回原地,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撥款新建了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紀念性陵園,于1956年落成,即今天的成吉思汗陵。</p> <p class="ql-block"> 從陵寢出來,碰到幾位導游,無論男女,統一身著白色花邊傳統豪古長袍,腳踏黑馬靴,女的身材修長勻稱,在陽光下亭亭玉立,男的青春健碩,無異也是成陵一道別樣風景。導游告訴我們,陵寢宮殿外邊有一座祭壇,女性不適宜參觀,男游客可以去參觀一下。</p> <p class="ql-block"> 按照導游提示,我們來到四層高漢白玉蘇德勒祭壇,這里供奉著成吉思汗的軍徽——鎮遠神矛蘇德勒,祭壇上還安放著大蒙古國的阿拉格蘇德勒(花囊),傳說成吉思汗手握蘇德勒出世,是上蒼派來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因此,蘇德勒就是成吉思汗的軍微,所向披靡的戰旗、所向無敵的蒙古戰神,由土爾扈特人世代守護。</p> <p class="ql-block"> 除了成吉思汗陵之外,離此3公里還有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主要由“氣壯山河”門景、“鐵馬金帳”實景雕塑、蒙古歷史博物館以及成吉思汗中心廣場等景點組成,是整個景區的組成部分,因曾經來過,就沒有專門去參觀。</p> <p class="ql-block"> 時勢造英雄,“以弓馬之利取天下”的時代造就了蒙古帝國,成就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如草原上的雄鷹,獵場上的蒼狼,是戰無不勝的天神,金戈鐵馬踏四方,開疆拓土,橫掃廣袤的歐亞大陸,他的輝煌戰績在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都是無與倫比的。</p> <p class="ql-block"> 歷史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的流淌,遠去了草原英雄,遠去了金戈鐵馬……,成吉思汗究竟是民族英雄,還是外來侵略者,已不重要,但是成吉思汗陵作為一座民族的豐碑,記載著蒙古民族的輝煌,將永遠屹立在古老神奇的鄂爾多斯高原,植根于每一個蒙古人的內心深處。</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從來不缺美好,只要眼里有,處處都是景。</p> <p class="ql-block"> 康巴什,草原絲路上的花園城市,黃河幾字灣里的現代新城,以城市核心景觀為載體,把一個城市作為免費的4A景區,塑造了城市風貌的“唯一性”。在這里,燦爛悠久的蒙元文化、青銅文化和獨特的草原風情,深深地印在城市的血脈里。</p> <p class="ql-block"> 從成陵出來,車子行駛在康巴什市區,別致的路燈,設計新潮、別具匠心的城市建筑,足夠多的城市綠地,簇擁的花朵,舒適的城市色彩,干凈的市容市貌,一切都令人感官舒服。</p> <p class="ql-block"> 這里移步即景,綠地綿延,鳥語花香,仰頭可見參天樹木,俯身可觀灌木草叢,回首聞見香花小徑,一街一路、一花一木、一樓一宇皆為“景點”,巧妙相融,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城市公共藝術文化空間。</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住下來,我抽空走在街上,行于路邊,到處都是綠意盎然,整個城市恰如一幅鐘靈毓秀的風雅畫卷,游客來這里尋覓“詩和遠方”,居民們詩意棲居在當下,這是一個高顏值的宜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康巴什!一個曾被誤會和誤稱的城市,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她的認知。下圖中這座辦公樓2011年考察學習時曾經造訪過,周邊與十年前相比,己今非昔比,變得認不出來了,街上已是人流車流不斷,充滿勃勃朝氣。</p> <p class="ql-block"> 嘗途中美食,是我們行程中的必備項目,在鄂爾多斯,最有特色的飲食應是手把肉,但我們幾個人實在沒有吃大餐的胃口了,就在酒店南面街上尋了一家特色小館,里面吃客不少,顯示出康巴什的人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烏蘭木倫河,讓這個城市有了全新活力,當天晚餐后,我們如約打卡烏蘭木倫湖燈光秀現場,烏蘭木倫湖標志性雕塑,格外耀眼,既使白天看也很醒目。</p> <p class="ql-block"> 臨近湖區,主街道兩邊已然成為臨時停車場,夜空中,烏蘭木倫湖畔已是燈火絢爛,人群嚷嚷,大量的車輛在交警指揮下通行、停靠,秩序井然。</p> <p class="ql-block"> 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燈光噴泉耀眼舞動,絢麗多彩,盡管見過不少音樂噴泉,但當看到康巴什的音樂噴泉,只能用震撼來形容,因為見到她的那一刻,任何華麗的辭藻都無以表達在現場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音樂噴泉由主噴和副噴兩部分組成,主噴最高209米的水柱直沖云霄,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顯示出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派,為目前亞洲第一高噴泉。</p> <p class="ql-block"> 副噴由2970個噴頭、1687盞水下燈、199臺泵和水中獨特的雕塑及特殊燈光表演組合而成。在歡快愉悅的樂曲聲中,通過幾十種水型,不斷組合成多種變幻莫測、絢麗多姿的噴泉景觀,再加上激光動感音樂表演,空中大炮燈、激光器、多彩燈等,形成集聲、光、水、色于一體的大型噴泉。</p> <p class="ql-block"> 節日的音樂噴泉,隨著音樂變化,水柱舞動,一陣風吹來,水霧飄打臉龐,頓感清爽無比,廣場上是兒童游樂場,熱鬧非凡,但我們的內心卻不感到吵雜,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也許,這就是旅途中“逃離”的快感,是異鄉給予旅人的安逸,也正是康巴什夏夜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們都被這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多次走散,竟忘了拍照,直到寫游記發覺沒有照片可用,才想起,當時只顧賞景,沒有給自己留影,甚至被噴泉落下的水珠淋得渾身濕透也樂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聽過騰格爾深情的演唱,我就讀懂了鄂爾多斯的吉祥,從此魂牽夢繞。這片安息著天驕圣靈的地方,還有更多的美景沒有時間專門去領略了,但這次美好的觀感,將深深地留存在我們的記憶里!</p><p class="ql-block"> 正如網上有句調侃:這國游,那國游,沒到過鄂爾多斯都是瞎胡游。</p><p class="ql-block"> 鄂爾多斯,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康巴什和東勝耳字壕高速入口因高速公路事故臨時關閉,我們改走210國道,因車輛較多,出現短暫擁堵,路過庫布其沙漠、響沙灣旅游區和昭君墓,因不是此次出行目的地,沒有停留,中午在達拉特旗一個叫展旦召的地方吃過午飯后,繼續向著烏拉特前旗行進。</p> <p class="ql-block"> 在215省道過“億利”黃河大橋收費站時,前面出現了一輛農用拖拉機,這標志著我們已從草原牧區進入河套農區了。內蒙古,不僅有蒼茫草原,還有得益于黃河灌溉,有塞外糧倉之稱的河套平原。</p> <p class="ql-block"> 黃河在這里拐了個彎,拗出一個天賜河套,黃河在這里改了個道,留下了一個烏梁素海。過了黃河,就是烏拉特前旗,從西山嘴過烏拉山走不遠就到烏梁素海了。</p> <p class="ql-block"> 烏梁素海位于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烏拉山北,與烏拉特草原、陰山山脈共同構成特有的草原濕地風光。“烏梁素”在蒙古語中是“生長紅柳的地方”,由于地理條件的變化,這里早已看不到紅柳遍地的景色。作為黃河故道變遷而成的河跡湖,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面積最大的湖泊,與鄱陽湖、洞庭湖等并稱中國八大淡水湖,是地球同緯度最大濕地,也是我國北方候鳥南遷途中重要的天然驛站,200余種、600余萬只鳥類在此中轉停留。</p> <p class="ql-block"> 車子行駛在去往烏梁素海景區的路上,路兩邊高大挺撥的白楊樹,就像兩排整齊列隊的禮兵,迎接著遠方來的賓客,不由讓人產生“未見景,先加分”的好感。</p> <p class="ql-block"> 烏梁素海不是海,本是湖,因內陸地區少有這樣水天一色,一望無際的湖,而被人們稱之為海。東西窄,南北長,面積近300平方公里。初見烏梁素海,依舊感到大海般的寬廣與遼闊。</p> <p class="ql-block"> 到了湖邊,遠望銀色的湖面猶如天空飄來的云團和哈達,給廣闊的碧野增添了秀麗的色彩,清水吹佛湖面,碧波蕩漾,充滿了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6個人租了一條人力船,船工說一口標準普通話,聊天得知,是從河北白洋淀過來的,除了賞湖景,還要帶我們去看鸕鶿捕魚,教我們劃槳。</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舟游湖,觀賞著湖光水色,涼風習習,佛面而來,湖面猶如一面明鏡,綠色的葦叢綿延數十里,像是鑲嵌在湖里的綠色“長城”,藍天與碧波交相揮映,仿佛是在游覽一個神秘而優美的秘境。湖面銀光朗映,水天一色,萬傾空明,波光浩渺。有點“望盡天涯湖光美,流連忘返不歸舟”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船工很耐心教我們劃船。我們很快就有模有樣了。</p> <p class="ql-block"> 從船上下來,看到鸕鶿在架子上休息,想想剛才它們在水里捕魚的英姿,忍不住就想逗逗,其實是內心那份未泯的童心。</p> <p class="ql-block"> 沿著走廊向湖心走去,看著水天一線的湖面,綿延的綠葦,不時浮出水面的野鴨,心情別提多開心了。</p> <p class="ql-block"> 因今天路上堵車,原定住宿巴彥淖爾臨河的計劃無法實現,從烏梁素海景區回來,我們在烏拉特前旗所在地烏拉山鎮住宿。不知是剛從康巴什過來,看慣了整潔干凈新城的緣故,還是烏拉山鎮文明城市建設本身有差距,總覺得兩個城市整體的差距不是一般大。不過,這里倒是煙火氣更濃一些,我們聚餐的小館里幾乎滿座,燉排骨味道真的好,只是看相差了點,不能上圖。第二天正逢端午,所住賓館早餐特意上了一道煮甄糕,味道很地道,是那種小時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蒙古歌手呼斯楞一曲《我在納林湖等著你》,讓人對大漠明珠產生了無限向往。在從烏拉特前旗去往納林湖的高速公路上,聽著這首歌曲,看著車外高速公路兩邊不時出現的錯落不一的村落農舍和廣袤的平原上農田里的無限生機,心情都有點急切,只想快一點一睹納林湖的美景,一切都變得分外美好。</p> <p class="ql-block"> 納林湖位于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磴口縣境內的巴彥淖爾農墾納林套海農場,作為西北干旱帶上獨持的濕地生態系統,納林湖深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卻一掃百里大漠的干涸與寂寞,未現絲毫荒涼,素有大漠明珠之稱。</p> <p class="ql-block"> 766公頃的湖泊濕地內,水產豐富,螃蟹泥鰍、鰱鳙草青四大魚類、武昌魚、黑魚皆為知名有機水產。</p> <p class="ql-block"> 在景區門口,我們遇見森林消防員正在防火執勤,見我們對滅火裝備感興趣,熱情地給我們介紹風力滅火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給我們拍合照,辛苦了,火焰藍,向你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 坐在碼頭上等著乘船,好似我在納林湖等著你。</p> <p class="ql-block"> 乘船游湖,納林湖煙波浩渺,鷗鳥盤旋,快艇飛馳,翠葦擺蕩,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侖美奐之境。</p> <p class="ql-block"> 坐船到對岸小山包,登高觀湖,真的是天藍藍,水清清,草綠綠!</p> <p class="ql-block"> 云朵朵,風徐徐,我在納林湖等著你。</p> <p class="ql-block"> 從湖區出來,在景區蒙古包,大家盤腿坐在“炕上”,品嘗著正宗的納林湖魚勾雞,很有特色一道菜。飯后,就在蒙古包里就地休息,小付一句“沒想到旅行還能這樣舒服”惹得大家大笑。這就是旅行的意義,未知和不一樣的體驗永遠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 敖倫布拉格大峽谷位于阿拉善敖倫布拉格鎮境內,敖倫布拉格,蒙語意思是有柳樹的地方,距磴口約60公里,距巴彥浩特約300公里,峽谷融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為一體,丹霞地貌為峽谷披上了一層紅碣色,而雅丹地貌又為它裝上了雄渾粗狂的外殼,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從納林湖出來,我們駕車一路奔向蒼茫壯麗的阿拉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戈壁、荒漠、駱駝……穿梭在古老夢幻的西域,只為邂逅被稱為“中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敖倫布拉格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 砂石深紅,千百萬年來的地質變幻讓峽谷形成了戈壁、丘陵、沙漠相互映襯的壯闊景觀。西邊是神秘遼闊的阿拉善高原,南邊是連綿無垠的烏蘭布和沙漠,北邊是巍峨雄壯的陰山,它們遙相呼應,一起構成了大自然的崇高與威嚴。</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用它鬼斧神工在這片砂石上雕鑿出令人驚嘆的奇特景觀,獅身人面、夢幻一線天、博士開會等造型姿態萬千,惟妙惟肖,讓旅行者魂牽夢繞,讓藝術家靈感如泉。</p> <p class="ql-block"> 敖倫布拉格大峽谷遠離人煙,風沙漫延,千百萬年的歲月積淀讓它看起來滄桑而厚重,給人以震撼,始覺自己的渺小,它如同一位飽經磨礪的老人,用他睿智悲憫的雙眸看透這世間風云變幻,人事滄桑。這些形態各異、壯美雄闊的戈壁,訪佛帶著原始的呼喚,讓人想要褪去文明的外衣,回歸自然的本性。</p> <p class="ql-block"> 從敖倫布拉格大峽谷出來,還有300多公里路程才能趕回銀川,我們駕車行駛在戈壁灘上,有一種空曠、孤寂的美。</p> <p class="ql-block"> 過了吉蘭泰,路況更好了,想著不遠就是銀巴高速公路,到銀川天色就晚了,尋了一處可以停車的地方,因為光線原因,我們面向賀蘭山,按照每次出行的慣例,拍下了自駕行回家前的照片,那種感覺,不可言說的美。</p> <p class="ql-block"> 3天時間,我們穿越了內蒙古中西部4個盟市,行程 1397 公里,走過了周邊四大沙漠,翻越了烏拉山、賀蘭山,2次跨過母親河,歷經綠色草原,沙漠戈壁,丹霞青山,湖泊濕地,河套平原,現代新城,這是一條迷幻的彩色綢緞,草原綠、云朵白、湖泊藍、沙漠黃、戈壁灰、丹霞紅、城市彩……,繽紛的色彩刺激著我們的感官,跨度極大的不同景致,讓我們領略了別樣風情的近鄰內蒙古。</p> <p class="ql-block"> 寫這篇游記時,究竟用什么做題目,還是頗費了一點功夫,總覺得用什么都不能全面概括這次行程,最后還是選用蒙古歌手呼斯楞的一首富有詩意的歌名,也是我們這次行程的一個重要景點,《我在納林湖等著你》做題目。其實,用什么做題目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追尋自然的心性。</p><p class="ql-block">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內蒙古,太多風景,太多讓人留連的地方,色彩繽紛的花田草甸,風光秀美的高山湖泊,遼闊無垠的沙漠荒野。生活中從來不缺美景,缺的是一種遠離塵囂的雅致和寧靜致遠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一群人一條路,堅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樵 夫 </p><p class="ql-block"> 2021.7.1</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領 隊:少 念</p><p class="ql-block"> 導 航:小 付</p><p class="ql-block"> 攝 影:全體隊友</p><p class="ql-block"> 后 勤:小 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贵阳市|
苍山县|
九寨沟县|
饶平县|
繁峙县|
绍兴县|
襄城县|
北流市|
望江县|
满洲里市|
浦东新区|
泗阳县|
桃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金湖县|
巴中市|
六枝特区|
麻栗坡县|
宁津县|
额尔古纳市|
庆安县|
海兴县|
二连浩特市|
隆子县|
益阳市|
安达市|
嘉义县|
长阳|
化隆|
札达县|
都匀市|
荆门市|
靖江市|
贺兰县|
大关县|
茌平县|
崇文区|
当雄县|
江西省|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