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話家常(媽媽篇)

海清

<p class="ql-block">媽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她有著農民的勤勞與質樸,因為她曾經讀過幾年高小,跟村里其他農民相比,媽媽又很開明,也比較講文明。她從不講粗話、不爆粗口,從小到大,無論媽媽多忙多累她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有打過我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媽媽年輕時非常漂亮。她最早的一張照片,大約是三十多歲拍的。從照片上依然能看得到,媽媽年輕時姣好的面容。盡管她個子不高,從笑容上看,能感覺到她的活潑與開朗。</p><p class="ql-block">我們小的時候,曾聽爸爸跟她開玩笑,說她的情書寫得好,迷惑住了爸爸。</p><p class="ql-block">19歲的爸爸,在姥姥家所在的村子當代課老師。當時村里的學校就在姥姥家的對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吧。英俊瀟灑的爸爸,一下就吸引到了媽媽,媽媽就用她僅會的幾個字給爸爸寫了情書,年幼的三姨,樂顛兒顛兒得充當著他們的信使。</p><p class="ql-block">姥姥也特別滿意爸爸。畢竟在當時識字篆文的人不多,何況爸爸又那么帥。偶爾的姥姥也會請爸爸和他的同事到家里去吃飯。姥姥的殷勤相待,也加快了兩人談婚論嫁的步伐。</p><p class="ql-block">沒過多長時間,爺爺就帶著當時最昂貴的狐貍皮帽子,去下聘禮。就這樣,爸爸媽媽就走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爸爸初中還沒有畢業,奶奶就去世了。當時最小的叔叔也只有三四歲。爺爺一個人帶著七個孩子過日子,生活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媽媽結婚時,新房里有縫紉機和衣箱。三天后這些借來的東西,被親戚一一抬走。這時候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爸媽的生活,最為恰當不過。</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出生。四個月后,爸爸要去其他村校任教。當時生產隊的一個積糞車就裝下了爸爸媽媽全部的家當——兩個碗、兩雙筷子、兩塊陪嫁的鐵盤子、半袋糧食、半粉筆盒鹽和他們的兩套行李。媽媽抱著我,爸爸推著積糞車從西門離開了大夫營子。七年后,三掛大馬車拉著我們一家五口、糧食、和柜柜箱箱,又從東門返回來大夫營子。</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來,爸爸媽媽無數次得跟我們描摹這兩個場景。同樣這兩個場景,也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多少年以來,我一直想把這兩個場景編制在一起,替爸爸媽媽,對他們曾經的過往,做一個簡短的追憶。</p><p class="ql-block">回到爺爺身邊,我們五口人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爸爸也迎來了他執教生涯的一個轉折點——他獲得了到赤峰師范進修的資格。但這也意味著我們一家五口要兩地分居兩年。</p><p class="ql-block">爸爸走之前,把我們安頓在本村一戶姓張的人家借住。</p><p class="ql-block">寒假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商量,要蓋三間土房。他們的想法,得到了姥爺和二姨、二姨夫的支持。姥爺給準備了三間房的檁子,二姨夫答應幫忙買其它木料。蓋房的木料有了著落之后,宅基地選在了學校南邊那片廢棄的山藥窖上。第二年的春天,剛化凍。爸爸媽媽就開始清理地基。</p><p class="ql-block">三月初,爸爸去赤峰讀書之后。媽媽在家開始請人蓋房。當時雇人蓋房,要給工人記工分,一天管三頓飯。</p><p class="ql-block">每天天不亮,媽媽就開始準備早飯。早飯一般情況下是面條,還要有熟菜。我幫媽媽燒火拉風箱,媽媽搟面。每天早晨上切好的面條,足足兩蓋簾,兩個蓋簾是我家蓋頭缸用的,特別大。媽媽個子小,端著蓋簾煮面的時候,特別費勁。工人們吃過早飯,媽媽刷好碗筷之后,就趕緊準備中午的飯菜。中午要吃饅頭,饅頭還沒有上屜,光是揉面,媽媽就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燉菜基本上也要準備一大鍋。晚上飯稍微簡單一些,多數吃稀飯和饅頭,但也要有酒、有菜。晚飯后,媽媽還要發面,還要準備第二天的菜,她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好在后來姥爺帶著三姨來幫忙,媽媽才稍微輕松一點。</p><p class="ql-block">五月節前,我家的新房子終于竣工。盡管窗子還沒有按玻璃、墻上的泥巴還花著臉、土炕上還呼呼地冒著熱氣,我們五個人就迫不及待地搬進了新家。爸爸常說,我們有了新房子,媽媽功不可沒。</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新生活的開始,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搬進新家后,爸爸繼續去讀書。媽媽一邊拉扯著我們,一邊壘院墻,一邊收拾菜園。</p><p class="ql-block">那時候,因為弟弟小,媽媽不能到生產隊去勞動。掙不到工分,生產隊里除了分給我們每人必須的口糧外,像柴草這類的生活必需品,就沒我們的份了。</p><p class="ql-block">秋天,樹葉飄落的時候,媽媽就拿著麻袋和耙子,到樹林里去摟樹葉。再用麻袋裝好背回家。刮大風的時候,媽媽就到樹林里去撿枯枝。長大后,每當讀到元稹的那句“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總會讓我想起媽媽背著超過她身高的麻袋和干柴,蹣跚在夕陽里的情景。</p><p class="ql-block">爸爸畢業后,分擔了很多家務,媽媽受的累才少一些。</p><p class="ql-block">83年,我上初中、弟弟、妹妹上小學,村里實行了分產到戶。我家也分到了很多田地,分了牛馬。媽媽依然是全家最累的一個,因為她忙完地里的活計,還要按時給我們做飯,喂豬喂雞喂牲口。我們上學后家里開支明顯增大,為了補貼家用,我家還養了許多羊。</p><p class="ql-block">春種的時候,姥爺趕著牛車拉著農具來幫忙。趕上放農忙假,我們也去幫把手。拔草、耪地這些農活,大多都是媽媽早出晚歸來完成。</p><p class="ql-block">秋收的時候,學校就會放農忙假。我們全家人一起收割莊稼。記得那時家家戶戶的莊稼都被拉到場院里,堆得像小山一樣。我家也不例外,小麥、玉米、豆子,一捆捆拉到場院,脫粒之后再一袋袋運回家。秋收的季節是全家人最高興的時候,媽媽總是想方設法,做好吃的,哄著我們開心,也哄著我們多干點活,省得錯過了最佳收割時機。種地的那幾年,是我們一家人最最幸福的幾年,用余糧滿倉、雞鴨成群、牛羊滿圈來形容我家的生活一點也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媽媽不但能干、開朗、樂觀而且也很聰明、幽默。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媽媽的知識量跟我們相比,差距也越來越大。</p><p class="ql-block">爸爸有時候跟她開玩笑,說她是家里最沒文化的人。她總是笑笑說,和有文化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成了文化人兒。有一次,妹妹,讀課文的時候,讀到了“偶爾什么什么”,正在做飯的媽媽,好奇得問我們:“偶爾是什么東西?”我們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爸爸逗她說,“偶爾就是豬”。媽媽聽出了爸爸是在逗她,幽默的說:“誰去喂喂咱家的大偶爾?”從那以后,“偶爾”就成了我家豬的代名詞,這件事也成了我們的笑料。</p><p class="ql-block">因為爸爸是數學老師,村里的人有時也領著自家的孩子,來找爸爸補課。記得有一次,爸爸,給一個孩子講合并同類項,無論爸怎么解釋,那孩子都聽不明白。在一旁干活的媽媽,著急得提示“一個x,再加一個x那不就是兩個x嗎?”。我們都為媽媽的聰明豎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從85年開始,我們姐弟三人陸續離開家,到外地求學。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除了爸爸微薄的工資就是媽媽種地養羊。弟弟成家之后,媽媽才從種地、養羊一系列農活中解脫出來。</p><p class="ql-block">媽媽的前半生,過得很辛苦。也正是因為她的勤勞,才讓爸爸能安心的工作,我們才有機會上學。村子里,家里孩子都讀書又有穩定工作的 ,也只有我們姐弟三人,這與媽媽的勤勞和開明是分不開的。媽媽愛我們,勝過愛她自己。為了減輕我們的負擔,我和妹妹的兒子出生后,媽媽主動承擔起照顧外孫的任務。直到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才回到各自的家 。</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媽媽的好朋友、好姐妹只有一個,她是我大娘。大娘的性格跟媽媽是天壤之別,她比較實在、老實,平時也不怎么多說話。但她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愛好——閑來無事的時候喜歡喝點小酒。像每年家里殺豬的時候、冬天農閑的時候,兩個人就湊在一起,吃點剩菜,喝著小酒,嘮著家常,妯娌倆的感情特別好。后來我們兩家人都搬到了經棚鎮,她們有時一起去剪頭、一起去逛商場。有一次,趁爸爸不在家。媽媽還帶著大娘去了飯店,兩人要了一個砂鍋,媽媽在家帶了半瓶酒,姐倆喝得不亦樂乎。就在這次聚會后一年,大娘突然去世了。</p><p class="ql-block">大娘的去世,給媽媽的打擊特別大。她不停得跟我們說,大娘曾經和她說過,要回我家的老房子住幾天,媽媽答應她隨時都可以去拿鑰匙,可是大娘到死也沒能實現這個愿望。在我們老家有一個風俗,死在外面的人是不允許進村子的,更不允許進到人家的院子里。但是媽媽卻堅持要把大娘的棺槨放在我家,兩天后,大娘入土為安,媽媽才舒了一口氣,她覺得替大娘完成了心愿。</p><p class="ql-block">媽媽就是這樣一個重感情、講義氣的人,也是一個跟得上形勢不落伍的人。年輕的時候,媽媽喜歡唱歌跳舞。她曾經是宣傳隊的骨干,現在上了年紀,家里再也沒有那么多雜務讓她操心。閑來無事,媽媽也喜歡聽聽、學學、唱唱流行歌曲。</p><p class="ql-block">媽媽喜歡云飛和降央卓瑪的歌。她曾讓爸爸把降央卓瑪的《走天涯》和劉和剛的《父親》歌詞抄下來,她跟著手機學了好久。聽說我們去K歌,媽媽羨慕的不行。我們也曾邀請她去過幾次歌廳,歌廳的服務員說,媽媽是他們見過的年齡最大的K歌者。媽媽也喜歡湊熱鬧,無論什么時候,我們出去旅游只要邀請她,她都爽快的答應。</p><p class="ql-block">現在媽媽已經70多歲了,依然保持著活潑樂觀的生活態度,依然喜歡喝點小酒。當然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我們姐弟三人帶著全家老小回家,吃她用心做的飯菜,陪她喝兩盅,順便再陪她打幾局對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這是爸爸媽媽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小院,夏天的時候,他們喜歡回去住幾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媽媽喜歡我寫的這些家長里短,聽說我要寫她,她特別高興,特意發了視頻給我。</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阳春市| 长泰县| 凤凰县| 扶风县| 辛集市| 东光县| 阜新市| 饶阳县| 香格里拉县| 吴桥县| 大田县| 昌平区| 南宁市| 武夷山市| 密云县| 海伦市| 阳西县| 会理县| 综艺| 华安县| 连城县| 十堰市| 赤水市| 房产| 土默特左旗| 和田市| 南城县| 延津县| 平南县| 麻江县| 景泰县| 城市| 彭阳县| 刚察县| 开鲁县| 克什克腾旗| 绥德县| 柞水县| 南华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