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div><br> 1916年2月,父親出生于廣西南寧市一個小房主兼小商人的家庭,取名黃啟昌。父親的祖先原籍山東青州壽光,遠在宋朝狄青征南蠻時,有一位祖先隨伍南征,以后落家于廣西南寧,數十代皆從軍,算是歷代官家。<br> 父親6歲啟蒙,7歲至13歲都在私塾讀書。父親聰穎好學,喜歡看舊小說,在私塾上學時讀三字經、千字文、幼學、四書、古文。父親在長輩面前循規蹈矩,背地里卻很頑皮,進了邕寧縣立初中后,學校開朗的生活解放了天性,尤其愛好文學、音樂、繪畫、體育等課目,并在全校運動大會上獲得了個人總分第一和演講比賽的優勝。 學校的生活使父親擺脫了封建家教的束縛,對舊社會、舊家庭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厭惡,初中畢業后便離開了家,到梧州去讀高中了。父親在學校開始接觸了新文學,受到名人傳記、偵探小說、戀愛小說等的影響,逐漸產生了“濟弱扶危、抱打不平”的個人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思想和冒險與幻想的精神,同時對舊社會的不平產生了一種正義感,這就是父親成為新青年參加革命的條件。<br> 1937年春,父親參加了革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div><br> 1928年,父親上私塾的第6年12歲時,在距離原籍山東青州東北方向200多公里的膠東半島招遠縣賈家村,母親出生了,取名賈秀芝。<div> 母親出生于一個小商人的家庭,她的母親在她3歲時得病去世了,她的父親長年在外做生意,她就在姑姑家長大。母親從小到大都是寄人籬下,上學到小學二年級就輟學回家干活。母親的三叔是個遠近聞名的八路,村里的漢奸懾于三叔的威望,也不敢把他的家人怎么樣。母親很喜歡和依賴三叔,經常讓他背著講故事,這也是她少年時期最快樂和安慰的時光。</div> 1949年7月,解放軍華東軍政大學在青島招生,母親正在青島的舅舅家寄宿,幾個伙伴相約來到了招生處。招生官介紹了軍大的情況,母親一聽說參軍是為了解放全中國,而且人人平等,生活全都管,當即就毫不猶豫地報名參了軍。在軍大的營房里,每天出操、學習、開會、吃飯、睡覺,穿著帥氣的軍裝,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簡直就是進了天堂,那段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日子。 集訓結束后,母親調入膠東軍區司令部,1950年調入第三野戰軍即華東軍區司令部辦公廳文印室任機要打字員。由于母親是司令部的機要打字員,重要的機密文件都是由她打字,經常能見到陳毅司令員、張愛萍參謀長和周駿鳴副參謀長等首長。有一次周駿鳴副參謀長急沖沖地來到母親面前,交給她一份機密文件,要求立即打印,并且就在她身邊看著打字,一邊看一邊還念叨著“小鬼,別急,別急”,母親就越緊張越慌亂,總是打錯字,干脆就說:“首長,您別在我旁邊看著啦,我就不會打錯了!”<br> 母親在部隊的大家庭里溫暖幸福地工作和生活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3</div><br> 1936年,父親正在梧州的廣西大學附中讀高中,認識了同在附中讀書的學生也是中共廣西大學支部書記的黃傳林。在黃傳林等共產黨員的教育和指導下,父親積極地投身到學生運動中,學習了革命理論,接受了黨的領導、培養和教育,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愿意在革命的斗爭中做一番變革社會的偉大事業,犧牲個人利益積極熱情努力地為黨工作。<br> 1937年春,父親加入了中國共產黨。<br> 1937年冬,黨組織決定派父親設法找機會并動員一批青年學生參加到國民黨部隊中,充實我黨在國民黨軍隊中的力量,并決定父親的任務是長期潛伏以便將來作為我黨打入其內部的橋梁,確定了單線聯系的方式和在緊急情況下的化學秘密通訊方法(用米湯或白礬寫)。父親想方設法進入了國民黨173師平射炮連,當了上等兵。隨即參加了上海“八一三”抗戰,撤退時173師擔任后衛掩護,經過輾轉撤退,轉入了敵后大別山地區。1940年3月,根據黨組織的指示,父親撤出國民黨軍隊,轉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擔任參謀,后來又調入新四軍五旅司令部和二縱司令部。為了避免國民黨軍隊對家庭的傷害,父親改名為何原,意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41年9月,父親到抗大八分校學習,畢業后先后調入二師、四師司令部任作戰科長,1949年9月升任四師181團副團長。 根據父親填寫的干部履歷表記載,自1946年至1949年,他以作戰科長的職務直接參加的重要戰役和戰斗,就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十幾次,沖鋒陷陣,出生入死。<br> 1950年12月父親調任第三野戰軍即華東軍區司令部作戰處特兵科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4</div><br> 1950年,父母相識。<br> 同在華東軍區司令部,父親是作戰處作戰科長,母親是辦公廳機要打字員。<br> 父親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經常陪著陳毅司令員打網球,在軍區的各種文體活動上都能看到父親的身影,應該是女兵們的男神吧。<br> 母親聰明能干、漂亮賢淑,是司令部的一朵小花。<br> 一天,周駿鳴副參謀長叫來母親,對她說了父親種種的好,希望她與他交往。<br> 母親驚訝得不知所措,他是首長,我只是一名小打字員,怎么也不敢想象。<br> 父親見了母親,喜歡得不行。<br> 1952年9月,父母結婚。那年,父親36歲,母親24歲。<div> 母親自小沒有父母愛護,對自己的生日從不知道,于是父親便定下了母親的生日:7月1日。</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5</div><br> 1953年5月,父親調任志愿軍九兵團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赴朝參加夏季反擊戰。 1953年10月,母親生下了女兒,取名何平,意為和平。<br> 1954年1月,父親再赴朝鮮,任志愿軍九兵團司令部炮兵室副主任。 回國后,任中央軍委防空軍司令部軍訓處副處長、軍訓部翻譯處處長。<br> 1956年4月,母親生下二女兒,取名何薇,意為薔薇花開的時候。 1957年5月,父親調任空軍司令部翻譯處處長;1960年5月調任空軍科研部翻譯資料處處長。<br> 1958年5月,母親生下了兒子,取名何力,意為人民公社力量大。那就是我。 1962年8月,父親調任國防部六院九所副所長。<br> 1965年,全家離開空軍大院搬到了位于東郊八里橋的九所(現中航工業集團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一直住到了現在。 父親一生以工作為重,積勞成疾,于1970年9月在空軍總醫院離世,享年54歲,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br> 母親含辛茹苦,但非常要強,并沒有因為照顧家庭而耽誤工作,也沒有因為工作而疏于顧家。母親今年93歲,頤養天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6</div><br> 父親在世54年,經歷了黨的半百;母親年近百歲,歷經了黨的百年。 父親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和三級八一勛章;母親獲得了“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 他們是黨的優秀兒女,我們為之自豪!<br> 他們是我們偉大的父母,我們為之驕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清涧县|
织金县|
安新县|
弥勒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五大连池市|
浦城县|
柳江县|
丰城市|
陆河县|
玉门市|
海阳市|
马尔康县|
浑源县|
阜宁县|
临沧市|
丘北县|
济宁市|
乡城县|
惠来县|
揭东县|
大丰市|
宁武县|
福海县|
巫溪县|
肇庆市|
安达市|
都匀市|
彭泽县|
正蓝旗|
安国市|
荔浦县|
延边|
鄢陵县|
湖州市|
黄冈市|
辽宁省|
山东省|
肃北|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