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出黃梅城關,經佛教圣地五祖寺,沿梅英公路躍上蔥蘢盤旋而行,車窗之外一條狹長的古角水庫,一直伴隨著車道蜿蜒。粼波清明,松竹蓬勃,青山秀水掩映人家,一幢幢天然別墅,在車窗口上影映騰落。</p><p class="ql-block"> 車,繼續上行至柳林鄉老鋪村,資料顯示,世界最長滑道(1.9萬米)和最大落差(215米)的飄流基地就在眼前。遠遠望去,漂流沖浪者一泄天地的那份刺激讓人驚魂。再放眼遠看,一束束玫瑰花叢,直接天際線外,璀璨撩人,聞名遐邇的柳林玫瑰園就在腳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玫瑰園再上行約摸十公里,遇<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雨爆發,一條像脫韁的野馬 的溪流,迎面奔騰咆哮而來! 再索溪而上,望見草木蓬松的峽谷,只聽轟隆水響,不見水流,待聲音穿過公路底下涵洞,再往下看,更是黃水狂瀉,洶涌澎湃,力發千鈞,奔流不息。</span>翻越一個嶺子,穿過一座山門牌樓就是目的地避暑山莊望江村。</p><p class="ql-block"> 清晨,射進山門的一束陽光,像舞臺聚光燈一樣注射著村口的獨石牌坊上“美麗望江”四個大字。牌坊西側,就是一股清粼粼的山泉水穿村而過 ,從高向低曲曲彎彎跌跌撞撞地迎面沖來。堰口寬落差大的溪口上,像白綢緞一樣的瀑布從高處抖落下來,燕雀鳥迎著流水落花刁起小魚,喜不自勝,雀躍而飛。村中間洗衣浣紗的女人們紅紅綠綠點綴溪上,一陣陣“咚咚咚”的搗衣聲村鳴谷應,讓毛竹林掩映的紅瓦粉墻跳躍在山水之間。茶葉凼依山塝勢層層高疊,云霞妖嬈,炊煙裊裊,一幅人間仙境飄落山沖<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于是乎也就有了拙律《消夏 望江》:</p><p class="ql-block">客來山外瞰瑤池,滿缽金銀滿眼詩。</p><p class="ql-block">黛瓦粉墻云搖影,松風水月雀驚枝。</p><p class="ql-block">犀牛①戴霧望江雨,鷹嘴扯旗②聽馬蹄。</p><p class="ql-block">茶坐流溪聲細細,納涼春夢日遲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①犀牛,指望江村后的“犀牛山”。</p><p class="ql-block">②鷹嘴扯旗,指犀牛山扯旗尖下的鷹嘴巖。傳說是農民頭領吳騰扯旗聚眾造反起義的山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晨練的爬坡途中,不經意間,會有一道風景跳入眼簾,那就是黃牛群、白羊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牛的脖子上都系有銅鈴,行走路上叮叮當當,恍若茶馬古道延伸山川之間。</span>牧羊嫂住在半山坡上,以放牛羊為生。早上把牛羊送上山,就讓牛羊群自由放牧,牧羊嫂就在山上摘茶葉,砍竹子,干些私活。牛羊們聽著牧羊嫂的砍伐聲 ,不敢走遠,因為山上還是有野豬和豺狼等不速之客,若有牛鈴之類的急促響動,主人就會呼喊他們。主人呼喚牛羊群,只要一個口哨,牛羊們立馬集合攏來,如果換一個口哨,又立馬散放開去,真可謂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主人說,每一只牛羊都還有各自的名字,一喊”花腳管“,就有一只羊飛跑過來,一看,真的是腿上黑一塊白一塊,真漂亮。主人干活了,牛羊群就淹沒在群山之中。</p><p class="ql-block"> 散放在山坡上的一陣陣黃牛群、白羊群,不僅是懸浮在天上的一蓬蓬悠閑自在的云朵,也是漂游在山坡上叢林間的一幅水彩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鐘靈毓秀,山水多情。</p><p class="ql-block"> 望江村最南口的第一戶人家是三毛家。</p><p class="ql-block"> 三毛,也是望江避暑的一家戶主,他的學名叫王友臣。王友臣是望江村的副主任。說王友臣,附近人都陌生,但說起三毛,方圓山坳十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p><p class="ql-block"> 三毛,在這一片山中,有點像山里的云,總在人們身邊繚繞,個個都熟悉,人人都喜歡。不是因為他是什么人物,只是因為他像一根臍帶,每天聯系著山里山外;也像山民們心里的高速公路,他讓山里人遠行天下,開闊了心里的一片藍天。</p><p class="ql-block"> 因為他既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望江村通往黃梅縣城的中巴客車司機,又是</span>望江村村委會的副主任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個星期倒一次班。</span>輪到他當班時,他就就到方圓十幾里地的山山坳坳里去搜尋出山的客人,不管這些客人是捎帶什么東西,他都愿意幫忙上上下下,板栗竹筍,籮筐山貨,他都是一件一件地幫忙拉到車頂蓬上捆綁的結結實實,特別是那些老人或病殘者,他更是一個一個地攙扶上下。有的山客上車 ,就只是圖個方便捎帶幾站路就下車,三毛從來不收費。所以山里人個個都知道三毛是山民們最貼皮肉的好司機,也是黨支部村委會的好干部。</p><p class="ql-block"> 避暑季節,三毛家也一樣地接待避暑客人 。所以,也是接待避暑客人的男主顧。</p><p class="ql-block"> 從早到晚忙完了回家,停放好車子他就是農家院里的打雜工,從水電到網絡信號,都是他自己安裝自己維修。正中午時間 大太陽底下,他的兩層樓房曬得有點烘人,他怕客人熱,就綁接兩乘大木梯帶上自來水管爬上屋頂灑水降溫,屋頂上的瓦踩的咯吱咯吱響,客人們擔心地叫他小心點,他像練了輕功似的,在屋脊上來回地灑水,直到每間客房溫度降下來,他才從屋脊上走下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家表弟(人們都稱他周局長)的生日,客人們吃完早餐,房東三毛的媳婦李雄珍,(我們都叫她小李),就準備好多的菜肴。開始我們不知道為什么小李和她婆婆那一天特別地忙,先把自家菜園子菜摘回來,還要另外買好多的魚和肉,還特意燉了兩只老母雞。晚餐時,三桌分成四桌 。三毛還把他家珍藏12年的白云邊拿出幾瓶來和大家說:今天是周局長的生日,我邀請大家捧個場,一起喝幾杯,熱鬧熱鬧。</p><p class="ql-block"> 推杯換盞,酒過幾巡 ,宴會上五個會喝酒的大漢子喝了四瓶半,都是三毛的陳年白云邊,大家看著都心痛,三毛卻不在乎。宴會在醉醺醺的杯盆狼藉中收場。周局長想給三毛另外加補點酒水錢,可 小李決意不收,她說是難逢難遇,難得大家開心,就算是我和三毛請客,以后誰過生日,打個招呼照舊。</p><p class="ql-block"> 平時吃飯 ,三毛還把自己浸泡楊梅的白酒敞開讓大家喝,不限量不收錢 。客人說,三毛也太破費了,我們都不好意思。三毛說,自家釀的酒 ,山里摘的楊梅,值不了多少錢,大家愛喝是看得起,歡迎大家品賞。</p><p class="ql-block"> 這事做的落落大方, 這話說的滋滋熨帖。</p><p class="ql-block"> 就是平時的伙食,也是天天像過年 ,一個星期最少要讓客人喝一次雞湯,每天的早餐饅頭面條烙餅換著花樣吃,中晚餐九菜一湯,加起來十全十美,頓頓葷素搭配,特別是他家竹筍燉排骨 ,雞湯下餃子,霉豆豉,臭腐乳,那個味道入口入心,吃飽了肚子不想放筷子 ,晚餐吃的熨帖的人們 , 出門散步就拍肚子感嘆:這才叫個口福。</p><p class="ql-block"> 客人中有一對姓柯的姊妹花,餐餐吃飯餐餐說要減肥,可是一到拿起筷子時,就顧不了那么多,不光盤不罷休,結果不到一個月體重增加十幾斤,一對姊妹花就這樣被三毛家的好客給“嚇”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三點半到四點,小李就起床開門,熬粥發面揉饅頭。客人中的姜師傅在部隊當過炊事員,看小李整天太辛苦,就主動幫忙,一方面傳授技藝,一方面還是想讓讓小李稍稍歇息一下,小李婆媳感激不盡。</p><p class="ql-block"> 吃完了早餐,小李又要下園子摘菜,一會兒大藍小兜地提了回來,然后,客人們一涌而上都來幫著摘菜,一邊摘菜一邊聊天,嘻嘻哈哈一上午就過去了,那份融洽勁兒 ,不是一家勝似一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客人們散步或爬山歸來的時候,正是小李涮完鍋碗灶臺,又接著砍柴的時候 ,看她一頭的淋漓大汗,頭發杪上都是濕漉漉的,這讓圍觀的客人們憐香惜玉地心疼,一個個都爭著幫小李砍柴。</p><p class="ql-block"> 小李,一個塊頭不大皮膚黝黑的弱女子,一天到晚 ,像鐘表一樣不停地滴答滴答地轉,晚上,客人們溪邊乘涼酣酣入睡,小李還提著一家老小的衣服到溪水邊濯洗。有乘涼的客人坐在月光下溪流邊漫不經心與小李搭腔:小李,你到底有多少力氣用不完,一天到晚閑不住。小李的爽朗笑聲伴隨著玲瓏的溪水: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累,干這些家務活算不了什么,它比爬山挑馱要輕松得多。再說,和你們在一起,我整天地忙著心里也快活。</p><p class="ql-block"> 八月底,連續兩場秋雨趕走了秋老虎,氣溫驟降,客人們都陸陸續續下山了,對最后下山的一批客人,由小李的婆婆唱壓軸戲:要分給每個客人幾個南瓜或一些山菜 作為辭行禮。</p><p class="ql-block"> 暑盡客還,送行酒的那一天,爹爹婆婆殺了老母雞,中午熬雞湯 ,又把本來只有兩桌的客人分成三桌,大家說,菜多了吃不完,怎么分成三桌。婆婆說,今天有雞湯喝 ,為了讓大家吃好喝好,就分散點。</p><p class="ql-block"> 客人們又吃又帶,高高興興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人上一百,五顏六色,下山的時候,有一位老驢友婆婆帶走了三毛老爹的一本古書 ,這本古書是三毛的爺爺傳給三毛父親的,她是一本整治跌打損傷的中草藥偏方書。拿現在的話說,那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或者叫古董文物。三毛的父親就是憑著這本古董,曾經為村里不少人治過病,特別是一位大骨折的村民,也是三毛的父親憑這本書救了他一命,現在別人每年過時過節都要帶上禮物上門來磕頭謝恩。</p><p class="ql-block"> 就是這本書,讓這位驢友愛不釋手,下山時隨手裝進來自己的行李箱。小李聽說了,不動聲色地靠近這位要出發的驢友說:姨,你是有文化的人,喜歡看書,可能是看忘了形,要不這樣 ,我公爹那本書你先放我這里,等我公爹有了手抄本之后 ,明年您再來就送給您,您看行么?</p><p class="ql-block"> 老驢友很不好意思地把書還給了小李,一個人偷偷地下了山。</p><p class="ql-block"> 客人們說 ,三毛這一家做人做到這個份上,真的是至善至美,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毛有三個孩子,大丫頭叫王小玉,這可是個大學本科畢業生,也算是望江山里飛出的一只金鳳凰。暑假大忙的時候,小玉就穿梭在飯堂中間,一襲紅裙像風又像云??腿藗冇惺聼o事就愛喊小玉的名字,這時,讓我想到一句宋詩:</p><p class="ql-block">“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p><p class="ql-block"> 二丫頭,叫朵朵,才上小學六年級,山溪水洗出來的女孩子,水靈靈的。在村里舉辦的聯歡晚會上,朵朵領舞跳了一曲迪斯科,那才叫做一炮打紅。那個鏗鏘節奏,那份剛柔韻律,要多美有多美 。驢游們說 ,如今的山里娃,怎么就和城里娃一個模子嗑出來的不走樣呢。</p><p class="ql-block"> 哦,開放的春風吹進山,青山一樣綠,泉水一樣甜。</p><p class="ql-block"> 三毛的小兒子叫志遠,讀小學二年級,就離家住讀二十多里外的柳林小學。暑假期間趕上避暑客人多,小志遠就和姐姐一起端菜跑堂,看他那個利索勁,真像個大小伙。晚上乘涼,有客人宵夜要喝啤酒,一眨眼功夫,志遠就從很遠的超市里拖了一大箱子回來??粗铝恋紫履莻€小個子伢,騎自行車都是站著踩腳踏板飛跑的樣子,客人們又愛又疼地感嘆山里的孩子早當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望江村幾十戶人家 ,三毛家只是一個代表。望江村每年暑期接待客人最多時至二三百人,家家戶戶都住有客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一戶人家都清涼舒適,溫馨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例如普華家、林中家,他們家的客人更多,有的客人十多年來,年年都像山外飛來的候鳥,到時候都自行飛到老窩來,從不挪窩。</p><p class="ql-block"> 我有個朋友叫老看經,他住的那家房東叫雪嬌。人 ,也像她的名字一樣漂亮。你拉著旅行箱在他門口一站,打聽有沒有地方住,雪嬌馬上端出板凳讓你先坐下,然后說,我這住的地方是有,但我家條件沒那幾家好,要不,你先到哪幾家轉一下,覺得我這里還湊合,歡迎您再來??腿艘宦牁妨耍哼@大熱天,人家都是拉生意,你怎么往外推生意。聽您說話,就知道您是個爽快厚道人,我現在不管條件好不好,就決定住你們家了。</p><p class="ql-block"> 雪嬌二話不說,跨出門檻就幫老看經提箱子進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望江村山水相依,天人合一,不僅是個美麗的避暑山莊,也是個無窮盡的精神富礦。</p><p class="ql-block"> 山民們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勤勞厚樸真摯善良的天生本性,創造出精神世界的無限風光,</span>詮釋著古往今來的為商之道: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p><p class="ql-block"> 道可道,非常道; 道法自然也。</p><p class="ql-block"> 站在望江山,遙望“大江東去”,所見不只是“千古風流”,更多則是大浪飛花,漫天煙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圖片攝影:楚人、大風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新晃|
女性|
乌鲁木齐县|
定兴县|
盐边县|
方正县|
中宁县|
察哈|
措勤县|
永城市|
固阳县|
诸暨市|
如东县|
都安|
深泽县|
信阳市|
报价|
石首市|
金坛市|
石渠县|
龙井市|
南郑县|
太仓市|
东平县|
万全县|
珲春市|
原平市|
龙口市|
吉水县|
永修县|
湖州市|
常山县|
海城市|
徐州市|
余姚市|
辽中县|
循化|
兰西县|
吉安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