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咱們先來學習對聯六要素的第二個要素:詞性對品,其中“品”就是“類”的意思。這一節內容多且有些枯燥,大家可以先收藏保存,有時間再讀幾次慢慢揣摩。</p><p class="ql-block"> 關于詞性對品,現行《聯律通則》是這么規定的: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于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p><p class="ql-block"> 通則中講的詞性對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中“詞類屬性相同”,是按現代漢語的語法進行界定;“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則是按照古人的屬對規則來進行界定,古語法的屬對立足點在字詞的虛實死活上,講究虛詞對虛詞,實詞對實詞,死詞對死詞,活詞對活詞。跟現代漢語語法有相同類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不一致之處,有興趣的友友自行搜索學習,作為基礎教學咱們就略過古語法這塊,以后有機會再講。</p><p class="ql-block"> 根據現代漢語語法,將詞性分為兩大類:實詞和虛詞,每一大類又分別包括六個小類。</p><p class="ql-block">(一)首先來看實詞,它是指意義比較具體明確的詞,其中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等六個小類。</p><p class="ql-block">1,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以及表示方位位置的詞。如:日、月、花、草、東、西、南、北等。名詞由于數量眾多,前人在具體的創作中又把它們細分為多個小類,如:“1.天文(日月風雨等) 2.時令(年節朝夕等) 3.地理(山風江河等) 4.官室(樓臺門戶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飛禽(雞鳥鳳鶴等)7.走獸(狼虎象馬等) 8.魚蟲(蛇魚蟻蝗等) 9.飲食(茶酒萊肴等) 10.器物(盆杯壺盞等) 11.文具(筆墨紙硯等) 12.衣飾(衣冠巾帶等)13.形體(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倫(父子兄弟等)16.珍寶(金銀玉珠等) 17.軍事(弓箭刀劍等) 18.文藝(詩詞書畫等)19.文史(經典史冊等) 20.精神(智愚苦樂等)”。在同一小類內屬對,我們稱之為小類工對。</p><p class="ql-block">2,代詞:用以指代人或事物名稱、方位、數量等的詞。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三類。如:你、我、他、此、彼、誰、哪等。</p><p class="ql-block">3,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或一種動態變化。動詞比較復雜,它主要有以下幾個語法特征: (1)多數能帶賓語,能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如“太陽(出來)了。”“我(愛)你們。” (2)動詞能夠受副詞“不”修飾,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和一些能愿動詞能夠在它們前面加程度副詞,如“不(怕)他”、“很(喜歡)你們”、“很(羨慕)你們”。 (3)能構成“X不X”式并帶賓語表示提問,如“(愛不愛)對聯”“(做不做)練習題”。 (4)動詞多數可以后帶“著、了、過”等表示動態。如“(看)著些”,“(學習)了”,“(走)過”。 (5)有些動作行為動詞可以重疊。單音節動詞重疊是AA式,如“看看”,雙音節動詞重疊是ABAB式,如“練習練習”。有些動賓式合成詞的重疊式是AAB式,如“(看看)書”。</p><p class="ql-block">4,形容詞: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和狀態等的詞語。形容詞大都能用“不”或“很”“特別”“非常”等程度副詞修飾,如“不(好)”,“很(棒)”,“特別(紅)”,“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5,數詞:表示數量多少或順序多少的詞。如“一、二、千、萬、第一”等。通常與量詞一起連用。</p><p class="ql-block">6,量詞: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如個、頭、匹、條等。通常與數或“這”“那”“哪”等一起連用。</p><p class="ql-block">(二)虛詞:沒有完整的詞匯意義,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其中包括: 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等六小類。</p><p class="ql-block">1,副詞:用以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副詞,表示時間、頻率、范圍、語氣、程度等詞語。如:非常、都、經常、必須、忽然、難道等等。</p><p class="ql-block">2,介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短語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表示所處、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的詞。如:自從、因為、按照、為了、對于、除了、被等等。</p><p class="ql-block">3,連詞:用來連接詞與詞、詞組與詞組或句子與句子、表示某種邏輯關系的虛詞。連詞可以表并列、承接、轉折、因果、選擇、假設、比較、讓步等關系。如:和、然后、但是、因此、或者、如果、好比、雖然、而且、不管、以便等等。</p><p class="ql-block">4,助詞:附著在其他詞匯、詞組,或是句子上,作為輔助之用的一種虛詞。它們的獨立性很差,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種語氣;或是用于語句中間,表示結構上的關系。如:的、了、著、吧、啊、之、乎、者、也、矣等等。</p><p class="ql-block">5,嘆詞:表示驚訝、贊美、埋怨、嘆息等感情,起呼喚、應答的作用的虛詞。嘆詞的獨立性很強,它一般不跟其他詞組合,也不充當句子成分,能獨立成句,無論是在句子的前邊還是在后邊出現,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頓。如:啊,哈哈,哎呀,唉等等。</p><p class="ql-block">6,象聲詞:又叫擬聲詞、摹聲詞、狀聲詞,是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象聲詞最大的特征就是只用來表音,與語意無關。如:轟隆隆、嘩啦啦、滴滴答答等。</p><p class="ql-block"> 一般說來,對聯的對仗對實詞的要求比較嚴格: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等。對虛詞的要求就相對寬松一些。茲舉一些聯例分析:</p><p class="ql-block">例1:</p><p class="ql-block">竹雨/松風/琴韻;</p><p class="ql-block">茶煙/梧月/書聲。</p><p class="ql-block">此聯全部為名詞組成,細分到小類的話,除了“竹”對“茶”這里,前者屬于草木小類,后者屬于飲食小類,其他位置相對應的字均屬于一個小類,極為工整。這里可以看出,小類工對是一般工對的一個升華,從形上看更加漂亮,能做到當然很好,不能做到也不必糾結苛求。</p><p class="ql-block">例2:</p><p class="ql-block">兩個/黃鸝/鳴/翠柳;</p><p class="ql-block">一行/白鷺/上/青天。</p><p class="ql-block">數量詞“兩個”對“一行”,帶顏色的名詞“黃鸝”對“白鷺”,動詞“鳴”對“上”,最后又是帶顏色 的名詞“翠柳”對“青天”。也非常工整。但同上一個例子類似的是,“柳”和“天”一個是草木類一個是天文類,也不是小類工對。可見,對于小類工對,前賢的名句尚且如此,咱們亦不必因此自縛手腳,在保證大類工整后,小類能工則工,不能工的也不用再去鉆牛角尖。</p><p class="ql-block">例3:</p><p class="ql-block">南檐/納日/冬天/暖;</p><p class="ql-block">北戶/迎風/夏月/涼。</p><p class="ql-block">帶方位詞的“南檐”對“北戶”,動詞“納”對“迎”,名詞“日”對“風”,名詞“冬天”對“夏月”,形容詞“暖”對“涼”。這個聯例,就是小類工對了,外形漂亮,但意境上,和前兩個聯例相比多少還是有些差距的。可見,對聯作為一種格律文學,其核心不在格律,仍在其文學性上,只不過是披了一件格律的外衣而已,外衣剪裁精美那當然錦上添花,但只要不臟不破、齊整得體,又有什么可以詬病的呢?</p><p class="ql-block"> 最后,注意幾點:</p><p class="ql-block">1,在對聯中,數量詞、顏色詞、方位詞、連綿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這個從古人的屬對習慣而來,現在已經近乎是約定俗成的規則了。</p><p class="ql-block">2,不及物動詞往往可以跟形容詞相對。</p><p class="ql-block">3,專用名只能與專用名相對,一般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p><p class="ql-block">4,由于漢語中有很多詞性活用的現象,甄別詞性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如“閑”字多數時候都是形容詞屬性,但在“又得浮生半日閑”中它卻是名詞屬性了。</p><p class="ql-block"> 對新人來說,詞性一致的要求是嚴格的,包括下一講的結構對應也是嚴格的。真正入門提高、學習古聯后,又會靈活不少。因為古人對仗的依據是字詞的虛實死活,與今天的語法不盡相同,另外也還有不少詞性活用的現象,使得古人的對仗和聯律通則的規定存在一些出入,也從而使得聯律通則常常被人詬病。那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通則呢?我認為是,由嚴入寬易,由寬復嚴難。打基礎的時候對自己嚴苛一些一定沒有壞處。</p><p class="ql-block"> 這一講就到這,下講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小金县|
白水县|
泰宁县|
邵阳县|
阿拉善左旗|
遂平县|
会宁县|
东台市|
肇庆市|
密云县|
丹阳市|
淮安市|
阿坝县|
桂阳县|
革吉县|
哈巴河县|
苏州市|
济源市|
汨罗市|
五指山市|
峨眉山市|
闻喜县|
浦东新区|
金华市|
高唐县|
宁陵县|
肇庆市|
江安县|
广汉市|
丹寨县|
巫山县|
马山县|
鱼台县|
南城县|
林口县|
沁源县|
巴里|
军事|
通州区|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