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不希望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李印白

<p class="ql-block">作于兒子的第三個,改于兒子的第八個兒童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文/攝影:李印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四的時候,陳獨秀提出過一個口號,叫做“百惡孝為先”。他認為,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從反對孝開始。</p><p class="ql-block">我不太清楚在其他語言里也沒有“孝”這個概念,至少英文里“孝”(Filial Piety)這個概念是非常生僻的,幾乎沒有人在日常 的口語里使用它。就像“磕頭”這個詞,在英文里就叫Kotow,直接用了中文的發音,因為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動中根本 沒有磕頭這個動作。(還有就是味覺中評價一道菜“鮮”的概念,英文里也無法表述,只能以Delicious模糊表述。)</p><p class="ql-block">可見,“孝”只是一個特殊的民族的一種風俗習慣,就像清朝的辮子和漢族婦人的小腳,該文化系統內部的人如果違反這個風俗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在這個系統之外的人看起來則顯得無關緊要。也就是說,“盡孝”和留辮子、裹小腳一樣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價值。</p><p class="ql-block">換而言之,在你這里被當作天條的東西,在別人那里根本就是子虛烏有。</p> <p class="ql-block">舉個例子,我有位女性朋友嫁給了一個美國白人,生了一個燦若天仙的混血小姑娘。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我這個朋友推著 她的小寶貝在新澤西一個叫Summit的小鎮的路上散步,遇到了一位素不相識的美國老太太。老太太見到這么美麗可愛的小姑娘自然是施展了一下美國人夸贊別人不惜任何代價之能事,雙方在極其融洽的氛圍中寒暄,場面溫馨而動人。為了回報那位老太太的好意,我這位來自中國的女性朋友很順理成章地唆使自己正在咿呀學語的閨女,指著那位老太太說,“Say,grandma!(叫奶奶)” 話音剛落,局面當場石化,老太太的 笑容瞬間凝固,又馬上轉化成一種極力克制的慍怒,繼而完全沒有禮貌地轉身而去。我的這位來自中國的女性朋友尷尬地領著孩子 站在原地,茫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p><p class="ql-block">我地個天啊!難道叫一個老太太“奶奶”也能得罪這個老太太嗎?</p><p class="ql-block">沒錯,在另一個文化里就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因為我們有“孝”的文化,所以我們才把對別人稱大認作是對別人的一種尊敬,同樣,我們也認為在別人面前自己稱大是對別人的一種侮辱。</p><p class="ql-block">在我們的文化里,陌生人之間的尊稱一般都叫大哥大姐大叔大嬸大爺大媽,罵人都是孫子兒子、我是你爸爸等。這都是源自于我們長者為尊的孝道文化。相反,你若是沖著一個西方人說我是你爸爸人家不會覺得有什么冒犯的,相反,你要把對方稱大他倒會覺得是對她的一種侮辱,因為你把他說老了。對他們來說,“老”是沒有活力、沒有希望、不再性感的同義詞,是一件不令人愉快的事情。我的那位女性朋友遇見的那位老太太的反應便是由于這個原因。別說是稱呼了,在西方,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有時都是對對方的一種魯莽行為。</p> <p class="ql-block">那么,“孝”作為一個中華文明特有的行為規范和道德約束是從什么邏輯演化來的呢?</p><p class="ql-block">關鍵是報恩,報父母的生養之恩——因為父母生養了我,我一定要回報他們,這是整個事情的邏輯。這個報恩甚至在時間上都有著明確的規定。父母過世,男兒規定要守孝三年,在家里守著什么都不能做,稱為丁憂。為什么是三年?因為媽媽生下你之后的頭三年是最辛苦的,過了三年你就可以不那么纏人了。一報還一報,連時間都規定得死死的。</p><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做兒女的這么想也就罷了,畢竟是投桃報李,滴水涌泉,但是關鍵作為長輩的也這么認為并且要求晚輩的。</p><p class="ql-block">傳統中國的父母,生孩子就是一種投資,生了閨女就是為了收獲聘禮,生了兒子就是收獲一輩子的養老保險,因此生兒子比較劃算,因此男尊女卑。其實仔細想想,這里面有很可怕的一種邏輯,人性與愛蕩然無存。</p> <p class="ql-block">我自己生養孩子的體會是,首先,父母的魚水之歡是上帝對創造生命的一種獎賞——誰讓你丫貪色呢,你得為此承擔義務啊。要知道,孩子并沒有求你把他生下來,生他(她)是父母的決定和行為,他(她)對此有什么責任和義務呢?等孩子出生以后就更是有趣了,孩子帶給你的樂趣是沒有孩子的人根本無法想象的,我恨不得讓他停止生長,永遠呆在幼小的年齡,太好玩兒了,我只把他看做是上帝派來的一個長得比較像我的一個天使,我盡量做到自己不要虧欠了他;我對他好,是給我自己帶來喜悅的行為,并不是以后需要他回報我的投資。這怎么可能是一種投資呢?如果是投資,我不是已經從目前的歡樂中已經得到回報了嗎?我還企圖得到什么更多的回報嗎?</p> <p class="ql-block">我根本不會指望我的兒子將來孝順我。他如果他嫌叫我“爸爸”或“老爹”饒舌拗口的話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我覺得另外一個人直呼我的名字是對我最大的尊重,因為我自己有讓我自己覺得自豪的東西,沒有必要通過我是他爸爸或是別人的什么長官來證明自己。我是我兒子的爸爸,除了證明我必須撫養他之外什么也證明不了。我們不是見了領導必稱處長、局長、部長嗎?因此我也比較反感當今社會上這樣的風氣。</p><p class="ql-block">等我兒子十八歲成人,我們就兩清了,我為我當年爽了那一下盡了我的義務,我并且在盡義務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喜悅和幸福;他呢,也成長得可以自食其力了,可以有他自己的未來了。那時候,從債務上來講我和我兒子就兩訖了。</p> <p class="ql-block">就到這里吧。最后我還要補充一句,在我的道德譜系里沒有了“孝”,難道不會造成一代人與另一代人、家庭內部的割裂嗎?不,雖然我不提倡“孝”,但我推崇愛,博愛,相互平等的愛,無近弗遠的愛,自由擇取的愛。就像美國詩人惠特曼寫的那位老獵人那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孩子們都很愛他,</p><p class="ql-block">他們都以個人的名義愛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親愛的兒子,將來我沒有什么需要你報答的,但我希望你能愛我,也希望你愛所有人的父親和母親,也希望你愛所有人的兒子或女兒,我不僅希望你愛人類,也愛一只貓和一條狗以及一切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有形或無形的東西。</p><p class="ql-block">總之,我不希望你是一個孝順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介紹:</p><p class="ql-block">李印白,1982-1986年求學于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后赴美學習攝影及設計,現為平面設計師、攝影師。</p><p class="ql-block">歡迎轉發給所有孩子們的爸爸媽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Thanks!</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泾源县| 沅陵县| 闸北区| 中牟县| 娱乐| 保靖县| 泗洪县| 宁强县| 镶黄旗| 张家界市| 都安| 新乡市| 车险| 黄山市| 南郑县| 台南市| 鸡西市| 榕江县| 包头市| 新密市| 大化| 普陀区| 朝阳市| 恩施市| 田阳县| 华池县| 西青区| 柘荣县| 巴东县| 临洮县| 揭阳市| 香格里拉县| 凉山| 四川省| 双柏县| 莱芜市| 黄浦区| 永宁县| 长白|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