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藏因其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濃烈的藏族民族風情深深地吸引著無數旅游愛好者;同時因其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以上山高路險,氣壓低,空氣中氧含量不足,也深深地吸引著無數不畏艱險、勇于挑戰的勇敢者,西藏的誘惑,誘惑的西藏!使我于今年3月24日 終于將蘊釀、猶豫已久的西藏之行付諸于行動!首次驅車踏上了這座神奇而充滿激情的青藏高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進出西藏有8 條線路,因3月中旬至4月正是西藏林芝桃花盛開時,我們這次進藏是沖著西藏林芝的桃花去的,因為季節的原因,我們選擇了川藏南線(318國道)進藏,(為了觀賞川西金川梨花,從成都至馬爾康,經新都橋上318線),從滇藏西線(新219國道,所謂的“丙察察”)出藏??傂谐?680公里,歷時24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1.3.24上午9.00時,我們一行5人單車,從成都市區出發,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馬爾康市,順道游覽了馬爾康“紅軍長征紀念館”、卓克基土司官寨。卓克基官寨是索觀瀛土司的行宮,索觀瀛是四川汶川人,執政32年,解放后任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委員、阿壩州副州長,68歲病故。土司是元、明、清朝時朝廷冊封的行政地方官,相當于知縣。由馬爾康藉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獲矛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改編的電視劇《塵埃落定》的故事原型和拍攝地就在卓克基土司官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隔河遠眺“西索民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25日上午,阿壩州金川縣。金川是“中國雪梨之鄉”,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初,滿山遍野萬畝梨花綻放正是觀賞梨花的季節。金川梨花有三絕:一絕是山頂的雪花與河谷的梨花競相爭艷。山頂是雪的世界,落日將天邊的云彩燒得一片火紅。遮天蔽日的梨花,被高原的遠古與現實過濾后,去蕪雜,撫喧囂,寧靜復純凈,絕美身景倒印江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絕是山花亂飛,梨花鬧春。當雪域高原還在冬的懷抱里酣睡時,金川兩岸的梨花已同時競放,其規模之大,氣勢之恢宏,堪稱一奇,成為阿壩高原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絕是霧里看花聞花香:梨園中飄著薄霧,圣潔梨花披灑著柔幔的輕紗,飄飄渺渺的霧,朦朦朧朧的花,身處在純潔世界,聞著梨花淡淡的清香,盡情放縱自己的思想,讓思緒隨風飄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早晨5.30點,我們就從縣城出發,前往沙耳鄉神仙包觀賞日出、晨霧和金川河谷梨花。太陽出來了,10.00左右,我們又到咯爾鄉花果山風景區拍攝梨花。午飯后,前往甘孜州丹巴縣中路藏寨住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路藏寨是甘孜地區的重要景點之一,這里世世代代生活著藏族同胞,民族風情濃郁,海拔高達2100米,這里建筑的特色是白色的房子和景色的寺廟建筑,色彩繽紛卻不雜亂,莊嚴肅穆,寧靜干凈。這里有歷史悠久的古碉樓,時而舉行莊嚴正式隆重的成人儀式,形式多樣充滿特色的鍋莊舞,古藏戲。還有美味可口的酥油茶和火燒饃饃,隨處可見的藏族人民的圖騰,體現了這里人民對神明的敬畏。在中路藏寨,我們正好遇上了發小哥們,他提前給我們安排住宿在寨子里的“然珠藏家民宿”近距離感受藏族人的生活方式,體驗這生活在桃花源的感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26日,早餐后10.00左右從藏家民宿出發,前往甘孜州雅江縣。(雅江縣是“中國松茸之鄉”。下午途經格薩爾王發祥地、“異域地球”—道孚縣八美鎮墨石公園,順道打卡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27日,早晨從雅江縣出發,車子開始爬行在318國道“天路十八彎”,翻越卡子拉山,經“天空之城”之稱的理塘縣(海撥4000米)、毛婭草原、無界河、海子山、秭妹湖到達四川省西部318國道上的最后一個縣城—巴塘縣。時下3月份,草原上的草呈黃色,無界河仍結著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翻越尼瑪貢神山至卡子拉山段,我們遇到了突發的冰雹和大風雪,車子穿過該路段,天空放晴,下車賞景,車牌照已被一層雪覆蓋,車子前面下沿已結了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兩個最懼“高反”的60多歲的女人,登上海拔4718米卡子拉山看到高原雪后的美景,“高反恐慌癥”被遠遠拋在身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3.28日,因巴塘至西藏芒康路段有幾十公里在修路實行交通管制,必須在早晨7.00工人上班前通過管制路口,所以,我們5.00點就起床向著西藏的八宿縣出發。一路翻越了東達山口(海拔5130米)、業拉山(海拔4658米)、恕江七十二拐等景點。順七十二拐下山,在山腳就看見了遠處崖璧上藏族山寨的桃花怒放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怒江七十二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怒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29日,從芒康開始就進入了西藏路段,其中八宿至林芝路段是318西藏路段風景最美,美景最集中的路段,有著名的湖泊—然烏湖、米堆冰川、色季拉山雪山、原始森林魯朗林海、草甸帕隆藏布濕地、山坡上和路邊盛開的桃花等等景觀。因為從八宿出來路過然烏湖時天氣不好,從拉薩返回時仍走然烏湖過,所以,我們就直奔波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帕隆藏布濕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18國道起至上海市黃浦區止于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全長5476公里。318國道是目前最好走的一條進藏線路,景點多、風景美,是初次自駕進藏的首選路線。下圖是318國道4000公里處紀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29號下午我們達到波密。波密主要是游覽桃花溝。桃花溝風景區距離波密縣城大約十公里,桃花溝綿延3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桃花溝,也是林芝桃花節的主會場之一。桃花溝景區主要是分布在波堆藏布江河谷,桃樹是野生桃樹,樹干高大,有上百年的樹齡,樹枝恣意生長、桃花成簇、粉白色。桃花溝遠處是冰川、雪山,近處是綠色的草地牧場、桃花和藏民的民居,好一幅高原春色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據當地的藏民講:今年可能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沒有人去國外旅游,所以,今年桃花季來西藏看桃花旅游的人特別多。像下列圖片中的小賓館一個標間一晚都要賣上320元,而且還供不應求。房間的床上用品還有難聞的氣味。因為住宿條件差、價格又貴,3.30號晚上我們索性換了一家藏族人開的客棧,而且還要上午先去把住宿找好,并先交了訂金,否則,晚上游覽回來又找不到地方住宿(桃花溝景區內是一床難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3.31日,離開波密前往林芝市。途經魯朗小鎮、(魯郎美食石鍋雞)穿越魯朗林海、翻越色季拉山,到達林芝桃花節開幕式的主會場—嘎拉村。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海撥不高全境平均3100米,森林覆蓋面積大,占據西藏森林面積的80%,空氣中氧含量高,基本沒有高原反應,人體也感到比較舒適。公路旁尼洋河河水清澈、兩岸邊桃花怒放風景優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魯朗小鎮是一個西藏的旅游度假村,游客不少,休息區修的不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天氣睛朗,在色季拉山埡口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嘎拉村是林芝桃花第一村,村里路邊、房前屋后、山坡上到處都可見桃樹。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放眼望去一片粉紅色的海洋,500多畝3000多株野生桃花競相綻放,寒意雖未褪去,但也無法阻擋人們對美的熱愛,遠處的山上依然白雪皚皚,而粉嫩的桃花,早已按奈不住對春天的渴望。這樣冷暖的交替,卻也造就了雪山懷抱中一絲嬌艷的芬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蔚藍的天空,映襯著白的雪和粉的花,讓嘎拉桃花村成為三月探花的首選之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遠處尼洋河兩岸的山坡上,桃樹與油菜花交相輝映,田地間、溪水旁、山澗邊都遍布著體型不大,但桃花繁茂的野生桃樹。(桃樹結的是毛桃子,個小、味不甜),如果您把成都龍泉山的桃花比著是“大家閨秀”,那么林芝的桃花則是“山野村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日,原計劃是從林芝到索林村、雅魯藏布江大峽看桃花的,因為是觀賞桃花的旺季訂不了住宿(需要提前一個月訂房),所以,我們調整了路線從林芝經山南至拉薩,從拉薩返回后再去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打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林芝到山南,我們經過米林縣,游覽了米林縣的南伊溝風景區,快到景區的時候,看見了一個部隊的營房,規模還不小,也有邊境的提示,后來才知道南伊溝風景區離中印邊境不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伊溝位于西藏米林縣南部的南伊珞巴民族鄉境內,是納伊普曲峽谷,在喜瑪拉雅山脈北麓,距縣城有20公里,縱深40多公里。珞巴族大多生活在印度,我國境內只有5000多人主要是生活在米林、墨脫一帶。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南伊溝也有"藏地藥王谷"之稱,傳說藏藥始祖宇妥·云丹貢布曾在此地煉丹并行醫授徒,是神秘藏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南伊溝溝內生態保護完好,氣候濕潤,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平均海拔2500米,被譽為"中國綠色峰級的森林浴場"。天公不作美,遇到了雨和霧,僅僅是乘觀光車轉了一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伊溝的“天邊牧場”,如果天氣睛朗時,可以看見山遠處的“麥克馬洪線”是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南伊溝出來午飯后看時間只能住宿加查縣了。下圖是在途中拍攝的加查縣仲達鎮熱當雅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2日,早晨從加查縣城出發,沿雅江峽谷到羊卓雍措,沿途小水電站比較多,小動物松鼠、猴子也比較多,其中望猴臺的猴子比較集中,而且這里的猴子不怕人,還要搶游人的東西吃。因為道路彎多、路窄、路面不好,200多公里路,下午5.00過才達到羊卓雍棤扎瑪龍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望猴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耿赤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羊卓雍措觀景臺的風非常大,幾乎人都站不穩,女士的頭發、圍巾隨風任意飄逸。觀景臺拍照片紀念的游人特別多,要排長隊等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羊卓雍措:簡稱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納木措、瑪旁雍棤)。湖面呈長條形,面積675平方KM,湖面海撥4441米。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中段在浪卡子縣與貢嘎縣之間,距拉薩約70公里,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水碧綠,清澈,就如嵌在山間的藍寶石;天空湛藍,白云飄蕩;遠處雪山可見,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措是去西藏旅游必游之地。在羊卓雍措,我們為了更好地觀景和拍攝,選擇住宿在扎瑪龍村湖邊的藏家樂,這家藏家樂距離羊卓雍措觀景臺和朗布其觀景臺也很近,在藏家樂遇見了很多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大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3日,在羊卓雍措藏家樂遇到一對攝影愛好者夫婦,第二天他們準備去西藏阿里旅游,據他們介紹從羊卓雍措到日喀則的沿途風景很美,慫恿我們去,我們竟然聽了,也就改變了去拉薩的計劃去了日喀則。也許是季節的關系,并沒有看到特別美的景色,而且在服務區拍幾張風景照片還要另外收費,真有點說不過去。這一趟只是去了趟扎什倫布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扎什倫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朝正統十二年,宗喀巴弟子根敦朱巴興建。后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朱巴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四世至九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倉(經院),教學顯密并重。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4號,昨晚在日喀則住了一晚,一早我們就往拉薩走,下午4.00左右就到了拉薩。經過11天的旅行,達到了這次旅行的終點,大家都感到很興奮,安排好住宿就去布達拉宮廣場拍照、觀夜景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區瑪布日山上,是一座宮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于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整座宮殿具有藏式風格,高200余米,外觀13層,實際只有9層。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積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與山崗融為一體,氣勢雄偉。當年修建布達拉宮沒有鋼筋、水泥等建材可用,但為了在山腰上修建高樓,聰明智慧的藏族工匠用了三種特殊的建材:牛奶墻、阿嘎土、白瑪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中的藥王山是拍攝布達拉宮的最佳位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布達拉宮的牛奶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布達拉宮俯視拉薩市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信徒們面對布達拉宮磕長頭朝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5日上午,我們游覽了布達拉宮,記住游覽布達拉宮一定要請導游哦!否則你很難理解布達拉宮內的文化。下午,我們游覽八廓街。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廟宇而建的步行街,整個街道充滿著濃郁的藏族風情。每天都有很多佛教信徒在八廓街上手持轉經筒、口念六字經轉廟,祈福。也有很多外地游客在這里感受和體驗藏文化,購買藏族特色旅游紀念品和小商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金壁輝煌的大昭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6號早晨,我們開始返程回成都。這次我們是走林拉高速回林芝到雅魯藏布大峽谷游覽。下午4.00左右,我們到達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門口住下了。4—5點鐘的時候天空上還是藍天白云的,估摸著能在南迦巴瓦峰觀景臺拍攝到狀觀的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景色的,返回觀景臺,架好相機,等待拍攝“日照金山”之美景。但是,高原天氣變化無窮,一片烏云擋著了南迦巴瓦峰主峰,太陽也隨之下山了,“日照金山”沒有拍到,回賓館睡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7日,去山南、日喀則、拉薩轉了一圈回來,擔誤了幾天時間,索松村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桃花大多已凋謝,所以,游客也大大減少了,景色也大打折扣,但是,我們不遠3000多里已經來了也要打個卡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南迦巴瓦峰群峰,主峰海撥7782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7日上午,我們游覽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后,下午就返回波密縣。在距離縣城還有10幾公里的地方叫做古鄉村,也有一個觀景平臺,正好夕陽的余輝照耀在對面的雪山上,有點“日照金山”的感覺,下車拍幾張照片再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8號,早晨從波密縣城出發,中午11.30左右就回到了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湖鎮了。在湖邊找了個旅店住下,午飯后就去來古冰川了。來古冰川為一組冰川的統稱,位于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來古村,緊鄰然烏湖,是帕隆藏布的源頭,冰雪融水流進然烏湖,湖畔對岸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我們旅游所見的來古冰川僅是冰川一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下圖拍攝于然烏湖鎮來古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游覽完來古冰川后在返回住地的途中,我們又游覽了然烏湖。然烏湖海撥3850米,面積22平方公里,是藏東第一大湖,3—5月份是觀賞然烏湖最好的季節,湖水是綠的、遠處的山峰是白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烏湖風景區的星空房(晚上可趟在床上數天空中的星星)。多浪漫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9日,在然烏湖鎮分路往察隅縣方向走即從滇藏西路出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去察隅縣的路上,公路開始在高原嶺上盤行,天空也特別純凈,好像抻手就能觸摸著天上的白云。山上滾石路段增多,路面坑洼不平,也有不少“炮彈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車上拍攝的,可能是有防曬膜的原因,照片色差比較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路上翻越了德姆拉山口(海撥490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2.00左右,我們達到了西藏林芝市察隅縣(西藏與云南的接壤縣)??h城不大,但對于印度邊境來說是個重要的交通、屯兵之地。我們在縣城所訂的賓館正好是穿越丙察察線的自駕愛好者驛站,一到總臺登記,看見總臺對面墻上自駕愛好者的留言“走丙察察,請帶四個備胎”,就把我們逗樂了,也給我們明天開車穿越丙察察提了個醒。第二天在路上隨時都可以見到“拖車”和“輪胎急救”電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0日早晨,我們將從察隅縣城開始出發穿越所謂的“丙察察”線,(新國道219線云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鎮經察隅縣察瓦龍鄉至察隅縣城),總路程305公里。這條進、出藏的路線至2009年通車以來深受自駕愛好者追捧,屬“骨灰級”的線路,有人說:走一趟丙察察線,吹一輩子牛。當然從2015—2017年國家投巨資對路面進行改造以來,目前的路況與2009年相比要好的多了。其路程的特點:這條路通車的時間一年僅有半年時間(當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當5月份進入雨季后多路段易發生泥石流泥或塌方,修復通車時間長。其道路用三個字概括:險、峻、奇。道路險:坡多、彎急、路窄、路面坑洼不平,很多落石、流沙路段,很多路段是路基不穩,也沒有護欄。要翻越三座埡口(益秀拉海拔4706米、昌拉海拔4498米、雄珠拉4636米),并且氣候變化大,常遇暴風雪。路程中崇山峻嶺原始眾多,景觀奇特,最具代表的蛇形路、雪墻、大流沙、老虎嘴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始森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蛇形山路,比318線上的怒江72拐還是要兇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被遺棄在路邊的事故車。(可能是拖車的費用比車子自身車子的殘存價值還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道路兩邊的雪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9號晚上下了暴風雪,第二天路上鋪滿了雪,也結了冰,在翻越益秀拉埡口時輪臺必須帶上防滑鏈,在海撥4706米的高原上蹲著套防滑鏈都感覺到氣喘、頭暈,如果說是要叫換輪胎那體力活可真叫要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經翻越益秀拉和昌拉兩個埡口后中午1.30左右,我們達到了察瓦龍鎮目若村。這個村在路邊上是一個3A級的風景區,也是一個自駕者的驛站。在這里我們正好遇到一個四川自貢人開的餐館(途友飯店)開業,我們四人(我妹在拉薩時因家里有事,從拉薩乘飛機回成都了)是她的首批客人,老板很熱情邀請我們在她館子墻上留下點筆墨。黃同學欣然提筆潑墨于墻,寫下了“成都50后穿越丙察察”9個大字。我們每人花了25元吃了2兩牛肉面,繼續趕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翻越雄珠拉埡米口(海拔4636米),又闖過一段危險的滑坡路段(養路工人在現場指揮),我們終于達到了怒江大橋。這座怒江大橋是丙察察路上的一個重要建筑標志。路和橋沒有修通時,兩岸的百姓往來都是滑鐵索。當晚8.00左右到達察隅縣察瓦龍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獨龍江與怒江合流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1日。兩天前從然烏鎮出發,翻越了4座海撥4000米以上的高山,至達到二江匯合口處,就開始順怒江而行了,雖然沒有高山了,但是,道路仍然難走,尤其是采石場和大流沙路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流沙路段大概有10多米,路面是傾斜的,傾斜角大概有10至15度,山上隨時會有沙石流下來,靠怒江邊是沒有護欄的,在流沙路段完了后的路旁停了一臺挖掘機隨時準備疏通道路用的。通過這一段路駕駛員需要有良好的技術和心理素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丙察察線西藏路段的終點。在這個點可以眺望云南德欽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雍仲苯教圣地與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和尕朵三沃共稱四大圣山。從這里進出藏的信徒們都要在這里祀拜梅里神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圖片中的三座橋記錄了不同的時代和歷史背景,第一座索道橋是“茶馬古道”橋,第二座索道橋是僅能行人的橋,第三座橋是現在通汽車的公路橋。這些橋梁都是連接西藏和云南的樞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距離丙中洛鎮不遠的地方,在怒江的對岸看見了一個比較原始的村莊“霧里村”。這個村莊雖在怒江邊,但是,至今仍不通公路,進村莊大概要走2公里左右的掛壁茶馬古道,現在馬匹運輸仍然是其主要的交通工具。村莊內居住著60余戶人家,主要是傈僳族和藏族,民風純撲。村內的掉腳樓、木板墻、石片瓦,在綠色的草地和麥地上驢子在悠閑的吃草,雞群在草叢中尋食,路邊的格?;ň`放,仿佛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村莊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攝影和繪畫的愛好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4.00過鐘,我們到了丙察察線的終點—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因為我們計劃明天去獨龍江風景區游覽,天色尚早,趕去貢山縣城住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離開丙中洛鎮幾公里就見怒江第一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2日,游覽獨龍江風景區。獨龍江風景區是一個偏遠的地方,也是一個邊境旅游地(與緬甸接壤),主要居住著獨龍族人,其“紋面女”為人所曉?!凹y面女”是奴隸社會的產物,獨龍族的姑娘為了不被西藏的奴隸主搶走在臉上紋身(其實是一種毀容的行為)。據說是現在“紋面女“僅存3.4人了,并且都年歲已高。獨龍族人從奴隸社會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是,當地由于交通閉封、自然條件差,獨龍族人民的生活仍然非常艱苦,現在獨龍山遂洞貫通,進出獨龍江鎮要省2.3個小時車程。2018年獨龍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整體脫貧,2019.4.10習總書記在給獨龍江黨委回信中寫到“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鼓勵獨龍族人民繼續努力奮斗!去獨龍江風景區游覽因道路狹窄,景區接待能力有限,是要在網上提前預約的(每日限量放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中午到達獨龍江鎮上,下午游覽了普卡旺村和巴坡村。因為時間關系馬庫村(最遠的一個村,與緬甸比鄰),我們就沒有去了。聽說這個村獨龍族民俗風情更濃郁一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獨龍江峽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3日,上午雨下的比較大,我們只去了龍元村跑馬觀花的游覽了一下就往怒江州所在地—六庫走了,大概晚上8.00點左右才達到六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4日,到達了云南麗江市。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的朋友正在麗江市中醫院對口支援,我們專程拜訪了他,受到了他的熱情款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5日,我們走麗攀高速到達了四川的米易,順道參觀了都江堰老易養公司米易的生活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16日,從攀西高速、雅西高速,在下午5.30左右安全的回到了成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一次歷經時間最長、駕駛道路最難、途中生活最苦、翻越高海拔的雪山最多、沿途風景最美的行程,也是一次值得尋味和難忘的旅行,曾經有人說:西藏…人生必游!,但游過西藏您會上癮!這次旅行后才真正體會到為什么會上癮。</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兰州市|
得荣县|
犍为县|
宜宾县|
合阳县|
巴林左旗|
大名县|
连云港市|
仁化县|
黑河市|
六安市|
平度市|
马山县|
西乡县|
延庆县|
平谷区|
临猗县|
襄垣县|
阿尔山市|
乡宁县|
漠河县|
诸城市|
南靖县|
翁牛特旗|
昌吉市|
云龙县|
黔江区|
西峡县|
来安县|
高邑县|
岑巩县|
苍南县|
昌黎县|
桃源县|
潜山县|
昂仁县|
团风县|
东至县|
丘北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