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用敘事的手法拍攝和講述一組多人題材的照片,歲月沉香,久遠彌新,依舊溫暖。雖然準備充分,但是拍攝現場各種狀況,想要的畫面拍到極少,那只能看圖說話講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 我生長在南方歷史悠久的洪江古城,這座城,自古是驛站、是商埠、是煙火萬家的巨鎮,距今已有3000年文明歷史,歷史上以集散洪油、木材、鴉片、白臘而聞名于世。我們一家三口在古城度過一段悠然的愜意時光,此后幾十年中國動蕩的變革,風風雨雨,來來往往的只是新人舊人,這座城還是這座城,記憶中,那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街巷,那星羅棋布的富商巨紳的宅邸、那熙熙攘攘的商戶叫賣、那碼頭前人頭攢動的交易場面…仿佛喧囂依舊繁華還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父親從十幾歲就在一家老字號商鋪做學徒,因勤奮好學,又善于打理資金的流通,進帳、出帳、統計等,深得老板賞識信任,雇為賬房先生,收入也不錯,能保障我們一家衣食無憂。我總愛站在父親旁邊看他做賬計算,也格外喜歡聽他撥算盤的聲音,父親會不厭其煩的教我識數盤算。</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是為位極為善良溫和的女人,和父親琴瑟之好,相敬如賓,從未紅過臉吵過架,每次父親收工回來,總是道聲辛苦了,和顏悅色的聆聽父親講述今天商鋪的趣聞趣事。母親也總會一把拉過玩的滿頭大汗,一身塵泥我的,為我拍裳擦臉:“你這女娃就像個男娃那樣調皮,飛天蜈蚣一樣,看你以后怎么嫁的出去喲”</p> <p class="ql-block"> 母親娘家也是小販人家,外公外婆很難得沒有封建傳統思想,自小讓母親和舅舅一起讀了幾年私塾學堂,所以在當時來說,母親算是舊社會里難得有識文讀字機會的女性,她也是我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識字寫字,她總說女娃也要會看書寫字,將來才不會吃虧。</p> <p class="ql-block"> 母親有一手刺繡的好絕活,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母親總拉我旁邊看她繡花縫補,說:“女娃子家家的,針線活都不會做不愛做,將來在婆家會被嫌棄的”</p> <p class="ql-block"> 母親還是個巧手廚娘,總是能把簡單的食材做成可口的美味,特別是每年端午母親做的粽子,軟香糯口,她總愛在粽子里包上很多紅棗蜜豆,再蘸點白糖吃,那種甜透心的滋味至今難忘。</p> <p class="ql-block"> 兒時大多美好的記憶都來源于母親,就連打盹時,母親搖扇的呢喃,輕撫頭的酥麻,那來自內心底的安穩,一直是我半生回味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 突然有一天,母親叫我一起出門接一個人,父親已經把她從碼頭接回來了,說是給我驚喜,見一個我還在襁褓中,就違鄉負俗的人。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的姑姑,這個穿綠色旗袍瘦小的女人向我微笑著打招呼,我卻怯懦害羞的躲到了母親身后。</p> <p class="ql-block"> 我們把姑姑迎進門,這個她離開了六年的家,姑姑張望著說還是老樣子,還是那個經常夢到的家。</p> <p class="ql-block"> 父親和姑姑自幼父母雙亡相依為命,幸好父親能干,能養家糊口,還思想開放的支持姑姑讀書,姑姑也是當年讀到魯迅的《熱風》時,深受震撼,“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了這道光熱,姑姑才義無反顧的北上求學,尋求那在心中萌發的真理。 </p> <p class="ql-block"> 姑姑寫得一手好字,比母親寫的還周正好看,她總是手把手糾正我錯誤的寫字習慣,我才知道什么是<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逆筆、行筆、提筆、頓筆、入筆、收筆,學問多著啦。</span></p> <p class="ql-block"> 姑姑還告訴我很多她學堂讀書的趣事,告訴我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讀好書,有學識,有眼界,才能有能力去改變這個舊社會,創造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 閑暇時,姑姑和母親會坐在門前的長凳上,分享《新青年》里的文章,說說時勢動態,分享古城之外那個世界的精彩。母親也會教姑姑穿針引線繡繡花,但是姑姑和我一樣手拙不喜女紅。</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日子,門前大樹下,我們講故事說笑話,一起玩跳房子。</p> <p class="ql-block"> 母親還教我和姑姑踢毽子,可我和姑姑除了手拙還腳笨,怎么都踢不好。</p> <p class="ql-block"> 姑姑有把口琴,她吹的可好聽了,吹的曲子我都從來沒有聽過,她說很多都她北平同學們自己創作的救國救亡歌曲。</p> <p class="ql-block"> 在姑姑教耐心的教導下,我總算能吹響簡單的音符了,總有一天我也會吹響很多姑姑吹過的歌曲。</p> <p class="ql-block"> 父親在收工后的空余也會陪我們一起玩耍,那年那顆大樹下,母親彈琵琶,姑姑吹口琴,父親帶著我飛舞蹦噠,好不快活的場面,至今都是我心底最為難忘,最是懷戀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姑姑收到來自北平的信,那群奮進青年滿腔熱血,為救國救民開辟新道路,在中國最黑暗的那個時代,他們是火種,他們是新青年,他們點亮了萬千水深火熱中國人的希望,姑姑是他們中的一員,她怎甘如此平庸,安享家庭的一隅,她再也坐不住,心早飛向了北平。</p> <p class="ql-block"> 離別總是情長,姑姑把她最喜歡看的《新青年》送給了母親說:“看到這本書就如見到了我,我只想傾青年之力,在黑暗中探索光明正道,這也是我的理想…”母親抹去姑姑的眼淚,<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萬千囑咐叮嚀,我和父親也黯然落淚,不舍也不得不舍,唯有祝福姑姑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 母親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哭著抱住姑姑,叫她別走了,一家人好好在一起不好嗎?姑姑憂郁的眼神也透露著堅定,國不好,家能安嗎?</p> <p class="ql-block"> 姑姑把她最愛的口琴送給了我,說是留個念想,說小囡囡長大了,要來北平找姑姑,那里是比古城大很多很多的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 姑姑不舍的頻頻回首駐足,仿佛還有千言萬語卻道不盡,最終她還是忍住悲傷,大聲交代我們好好活著,艱難的揮揮手,轉身離去。</p> <p class="ql-block"> 看著姑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忍不住哭了出來了,大聲叫著姑姑別走!姑姑別走!這個背影也成了一輩子的定格,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們再也沒有見到過姑姑。父親一直往北平去信也石沉大海,此后的中國動蕩不安戰爭不斷,我們更是斷絕了音訊。我想姑姑肯定是為了她內心的光和理想燃燒了自己,而我們一家三口在戰爭年代也背井離鄉,古城那年那月那人那事,卻時常在我夢中縈繞……</p> <p class="ql-block"> —END—</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編導:沐風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 :馨予(7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親:歸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親:Yaya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姑姑:樹煜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攝影后期:只是過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行攝影:大山的風、老袁、金、曾俊杰、小小蓉兒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拍攝地:洪江古商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拍攝時間:2021年6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宁陵县|
浮山县|
慈利县|
无锡市|
临夏县|
中西区|
阜康市|
临朐县|
贺兰县|
壤塘县|
宁海县|
加查县|
化州市|
茂名市|
泰来县|
秦安县|
大关县|
鹤峰县|
宁城县|
施秉县|
五常市|
剑阁县|
海盐县|
施秉县|
新源县|
夹江县|
台中市|
阿巴嘎旗|
依兰县|
龙州县|
剑河县|
福泉市|
河池市|
柘城县|
林州市|
贵港市|
高要市|
博罗县|
靖安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