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自駕看中國之川滇桂黔游

wangbeij

<p class="ql-block">原計劃國內游跑的差不多了,乘腿腳還利索國外自駕再跑跑,可計劃沒有變化快,疫情逼我們按下了暫停鍵。旅行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豈能沒有,行萬里路,好似閱萬卷書。去年底游山西,四月份游福建,這次跟隨朋友設計的路線,2021.5.17—6.2“拾遺補缺”,自駕游川滇桂黔一些小眾景點轉了一圈,全程七千多公里,收獲頗豐。</p> <p class="ql-block">從南京出發,全程高速,1100公里一天到達安康。安康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后花園"。這個城市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舒適,安逸,宜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4, 34, 34);">安康依漢江而建,一邊是古城,對岸是新城。漢江,長1532千米,流域面積17.43萬平方千米,是長江最大的支流。</span></p> <p class="ql-block">漢江邊的城墻上,是老百姓遛彎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安康也有水西門</p> <p class="ql-block">安康的晨曦</p> <p class="ql-block">安康地處南北交匯地帶,在飲食、習俗上表現出鮮明的山地性和交融性,在食物構成上既有稻作文化的色彩,又有麥粟文化的印痕,雜五方特色而兼南北風味, “南甜北咸東酸西辣”兼而有之,滿街的火鍋,烤魚,牛羊肉湯及肉夾饃,酒釀圓子,各色小吃。我們晚餐找了家火鍋店,幾十塊的套餐還送這么多菜,隨便再加幾個菜,百八十塊吃的肚滾腰圓—太實惠了,關鍵味道還好!贊??</p> <p class="ql-block">閬(làng)中古城,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千年古縣,中國春節文化之鄉,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閬中古城總面積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區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p> <p class="ql-block">中天樓,<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始建于唐,為三層明清風格木樓,底層四通,樓高25米,宏偉壯麗,氣勢奪人。中天樓是閬中古城的風水坐標和穴位所在,古城街道以它為軸心,呈"</span><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天心十道</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向四面八方次第展開,中天樓,也稱閬中古城風水第一樓。</span></p> <p class="ql-block">閬中古城立于山環水繞的穴場吉地,其建筑布局,也嚴格遵循風水穴法規劃布局。閬中山環水繞而擇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樓,以應風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內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樓為核心,以十字大街為主干,層層展開,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無論東西、南北,多與遠山朝對,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為明清建筑,歇山單檐式木質穿斗結構,鱗次櫛比,青瓦粉墻,雕花門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東朝西,以納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風聚氣。</p> <p class="ql-block">保寧醋是四川省的地方傳統名優特產,屬于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保寧醋以地名(今四川閬中市保寧鎮)俗稱,始于五代唐長興元年(公元936年)設保寧軍治時,距今已有1078年歷史。滿街都賣保寧醋</p> <p class="ql-block">張飛牛肉也是閬中特產</p> <p class="ql-block">滿街的三角梅,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閬中排名第一的火鍋店,名不虛傳,以價廉料足服務周到而火爆古城,值得推薦</p> <p class="ql-block">南津關自古就是商賈云集、物貿繁盛的水陸要塞,坐落于閬中古城南邊,背倚風景秀麗的錦屏山山麓,枕山面江,狹長的古街,古風古貌,古韻悠遠,與閬中古城隔江相望,古色古香,充滿詩情畫意。水路橫貫南北、上通廣元、南下重慶,可通上海,是連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條必經之道。</p> <p class="ql-block">連峰樓,在錦屏山與黃花山之間的南津關口,與兩山相連,故名“連峰樓”。站在連峰樓上可俯瞰整個閬中,視野開闊,完美的城市布局,迷人的景色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從閬中過西昌去瀘沽湖,走了一段雅西高速。雅西高速,為四川省境內連接雅安市與西昌市的高速公路,是中國“十一五”重點公路建設項目,也是中國高速公路網“7918”中的第四條首都放射線北京—昆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5)中的四川境內重要公路。這張照片來自網上,個人大概率是拍不了這么大場面的照片的</p> <p class="ql-block">雅西高速公路,人稱“逆天高速”,由四川盆地邊緣向橫斷山區高地爬升,穿越中國大西南地質災害頻發的深山峽谷地區,地形條件極其險峻,地質結構極其復雜,氣候條件極為多變,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建設條件極其艱苦、安全營運難度極大,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國內乃至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整條高速公路線,在崇山峻嶺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將上升7.5米,被稱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照片上是干海子特大橋,位于雅(安)瀘(沽)高速公路四川雅安石棉縣境內,全長1811米,橋寬24.5米,共36跨,是世界上最長的鋼管桁架梁公路橋。大橋的主體結構全部采用了鋼纖維混凝土,在世界橋梁建設史上也屬首例。是四川省里程最長、投資最大、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的高速公路。車輛開行到干海子特大橋上,一下爬升了近198米,仿佛在“云端”飛馳。隨后就進入另外一段山體的盤旋,再次將高度提升100多米。站在雙螺旋隧道對面平視干海子特大橋,好似一個巨無霸版的“過山車”,一時在百米高的半山飛馳,一時隱入隧道,最后車身潛入大山的最高處。干海子隧道進口處海拔1889米,鐵寨子1號隧道出口處海拔2215.79米,10公里只需約10分鐘即可跑完,在沒有任何爬升感的過程中完成了300多米高度的爬升。螺旋爬升式隧道—這種從未經歷的駕乘感覺,險!奇!特!太難忘了。驕傲!我的國!</p> <p class="ql-block">這是其他驢友拍的雅安高速雙螺旋隧道的照片,震撼!壯觀!</p> <p class="ql-block">西昌彝海結盟紀念碑,是西昌城標志性雕塑,為紀念“彝海結盟”50周年所建。我們去瀘沽湖途經西昌,住了一晚,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從西昌去瀘沽湖走國道G348(高速在建)全是彎道很不好走,兩百多公里開了五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 瀘沽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以至于我們在景區里穿行,手機一會提示進入四川,一會又提示到達云南,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瀘沽湖是川滇兩省的分界湖,為四川、云南兩省共有。四川占總瀘沽湖總面積的1/3,云南占總面積的2/3,但四川湖岸線長約占2/3,云南占1/3。瀘沽湖海拔269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進瀘沽湖,如同進入了一個神秘的世界,湛藍的湖水被群山圍繞,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間居住著勤勞善良的摩梭人,他們至今還沿襲著古老的母系氏族傳統,有“東方女兒國”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走婚橋位于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上唯一的座橋。橋下由于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水深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海”。走婚橋是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p> <p class="ql-block">走婚橋旁的婚戒雕塑</p> <p class="ql-block">草海位于瀘沽湖靠東一側,這里因為湖水較淺,布滿了很多蘆葦,使得整個湖面一片蔥蔥郁郁的綠色或漫天枯黃,非常有意境,是瀘沽湖邊觀光攝影的熱門地點。</p> <p class="ql-block">豬槽船即獨木舟。摩梭語稱:“日故”。因其形狀如一只長長的豬槽而得其名。瀘沽湖與世隔絕,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獨特的“豬槽船”。現在成了瀘沽湖風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p> <p class="ql-block">里格半島,位于瀘沽湖的北側,東西南三面環水,北面是與陸地接壤的一條小路,只有2米來寬。島上除了有當地居民幾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還分布著幾家景色很棒的臨湖客棧,一個村民自用的小碼頭就在這2米多寬的接壤道路旁邊。</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里格半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很神秘,被晨霧所圍繞,從島外看起來若隱若現,宛如仙境。</span></p> <p class="ql-block">情人灘,相傳是格姆女神與后龍山神相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瀘沽湖的不同時段,隨著天氣的變化,湖水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只覺得詞窮,除了美還是美!</p> <p class="ql-block">湖水碧藍清澈,草海翠綠如畫,坐在豬槽船上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所謂美好,往往如此簡單。</p> <p class="ql-block">在大洛水村,被晨曦喚醒,窗外是湖水拍打著石板的聲響,藍天白云薔薇花開……<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活很現實,而瀘沽湖卻是那個可以讓你放空做夢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這些民宿都是湖景房</p> <p class="ql-block">姑娘們在停泊的豬槽船上凹造型</p> <p class="ql-block">印象中,“水性楊花”一直是一個不怎么好的形容詞。可來到瀘沽湖才發現,瀘沽湖里生長著的這種名叫水性楊花的白色小花,原來是這么的妙不可言。灑落在澈藍的湖水中,猶如紛飛的白雪格外璀璨。水性楊花是人們賦予它的名字。這種花的名字實際為波葉海菜花,漸危種,產于 云南 、 四川 ,生于湖泊中,對水質要求極高。水清則花盛,水污則花敗。在 云南 的9大高原湖泊里,唯有在瀘沽湖最常尋到它的蹤跡。也只有瀘沽湖最清澈的水,才能留住最純凈而妖嬈的“水性楊花”。</p> <p class="ql-block">水性楊花做湯好好吃哦</p> <p class="ql-block">在瀘沽湖竟然發現我曾在上海吃過的哈尼魚汽鍋,魚用的是云南當地的桂花魚,肉多沒刺,用蒸汽的方式加工食材,原汁原味,健康味美,好吃不貴,值得推薦</p> <p class="ql-block">瀘沽湖網紅的菌菇雞火鍋,確實不錯</p> <p class="ql-block">離開瀘沽湖,來到大理雙廊古鎮。(注:因為環保不合格雙廊古鎮關閉整頓近三年重新開放了)。這個洱海邊的白族小漁村,匯集了蒼山洱海最美的風光,被譽為“蒼洱風光第一鎮”,境內水天一色、群山疊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盛譽。</p> <p class="ql-block">洱海邊盛開的三角梅</p> <p class="ql-block">對面是南詔風情島</p> <p class="ql-block">雙廊古鎮沿著洱海邊的小路旁開了很多各式酒吧,咖啡廳,甜品店,飯店和民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雙廊</span><span style="color: rgb(112, 112, 112);">,一個遺落在洱海邊的世外桃源。比麗江清凈,比大理多情,去過的人,沒有一個不愛它。背負蒼山,面朝洱海,閑逛小村,寄情漁田……這里的日子,永遠風輕云淡。</span></p> <p class="ql-block">洱海的晨曦</p> <p class="ql-block">點上一杯拿鐵,再來一塊布朗尼蛋糕,<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吹著洱海邊的風,感受雙廊的慢生活,浮世的喧囂便成了過眼云煙……</span></p> <p class="ql-block">告別洱海雙廊,來到崇圣三塔景區。</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南336米處有桃溪向東流過。北76米處有梅溪,東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7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前用普通相機照過三塔,現在用手機拍出來就很不錯。</p><p class="ql-block"> 當晚住大理,結果大理地震,原計劃周邊轉轉的,想想還是安全第一,撤離!決定第二天去東川紅土地。</p> <p class="ql-block">東川紅土地,<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位于昆明市以北偏東方向,屬昆明市東川區管轄下的紅土地鎮。從昆明到達景點中心約250公里車程,主要景點在海拔1800至2600之間。因云南東川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這種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這里方圓近百里的區域是云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襯以藍天、白云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每到土地耕種或收獲時節,一部分紅土地翻根待種,另一部分紅土地已經種上綠綠的青稞或小麥和其他農作物,甚至地里遮蓋莊稼的薄膜,遠遠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塊,色彩絢麗斑斕,襯以藍天、白云和那變幻莫測的光束,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距離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它古名“步頭”,近曰“臨安”,現叫“建水”。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塵埃的厚積,交通條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僻遠,在這座邊城中,她深藏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民族風情以及眾多的、至今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遺風等,一直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直到1994年建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后,人們才意識到在滇南這片蒼茫而翠綠的紅土高原上,鑲嵌著一顆美輪美奐的明珠——建水古城。這顆明珠所閃射出的是中原文化和邊地文化融合的光輝,兩者如此厚重,如此獨特,令人嘆為觀止。其古城歷經12個世紀的歷史積淀,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建水朝陽樓即東門城樓,雄踞縣城中心,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志之一,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建水這是座真正的古城,有別于其他的一些古城那種仿古建筑刻意營造的古色古香—朝陽樓巍峨挺立,文廟古樹成林,朱家花園雕梁畫棟,很多古跡都值得前去探尋。除了這些古跡,原住民也沒有退出,他們還在這里生活著,被繩索勒出痕跡的古井,每天還有人在這里打水,用這水做豆腐,或是回去泡茶。這些生活的印記才是這個古城真正的可愛之處。</p> <p class="ql-block">環翠樓—建水南門</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木棉花開的正旺</p> <p class="ql-block">建水盛產陶器滿街都是瓷器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建水古城紅井街二十一號,是一座普通的清末民居建筑。上個世紀初,年輕的朱德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背井離鄉來到云南陸軍講武堂求學,在講武堂結識了建水籍同學曾師仲,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一九一三年,朱德任蔡鍔麾下的少校營長,駐軍建水。一到建水城,朱德便住進了曾師仲家的這座小院。后來,任了陸軍團副(即副團長),直到一九一五年離開建水,朱德一直都是住在這座小院里。現在這里是建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建水城里古井,據說有128口之多,整個建水城就是一座古井博物館。古井保存完好,不但數目眾多,而且造型獨特,五花八門。有人曾用一副對聯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龍井紅井諸葛井,醴泉淵泉溥博泉”。這個四眼古井實際是四個井口,下面是一口井,有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園,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園林。清末年間,建水當地富紳朱渭卿兄弟前后歷經三十年,最終建成這座有著“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2014年7月,朱家花園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的主人崇尚傳統仁義道德的教化,朱家花園的一木一石,無不烙印著濃厚的儒教和農耕文化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朱家的后花園</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里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的水上戲臺,連后臺的化妝間都十分考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建水文廟,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代40多次擴建增修,占地面積已達114畝,其現存規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于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建水文廟完全依照曲阜孔廟的風格規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布置多個單體建筑,氣勢恢宏。</span></p> <p class="ql-block">文廟廣場上的孔夫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文廟的第一進為太和元氣坊。始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重修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太和元氣坊高9.8米,是五開間四柱 三門 道的木石牌坊 。單檐歇山頂,檐下斗拱繁復,甚為精美。石砌須彌座夾桿石上,雕刻有龍,獅,象,麒麟等精致圖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洙泗淵源”坊,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正面書“洙泗淵源”,背面是“萬世宗師”,為典型的五開間三門,道古牌樓建筑,高9米,占地180平方米。石砌須彌座夾桿石上為巨型石雕龍、麟、獅、象,造型栩栩如生,刻工精致,是罕見的建筑石雕精品。</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眼前那青白斑駁的石基,仿佛是歷史的殘夢;不禁聯想,這些懸掛在孔廟牌坊上的的牌匾,檢閱過多少穿梭往來的蕓蕓眾生。</span></p> <p class="ql-block">杏壇,相傳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場所。 建水 文廟杏壇始建于元代,明代天順六年(1462)知府王佐、徐景云、指揮萬僖重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再度修葺,后因地震毀壞。現建筑為2000年第3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殿也叫先師殿。清代著名書法家王文治任臨安知府時,曾題書“先師廟”。這三個鎏金大字,每字長2米,寬1.5米,筆力遒勁雄渾。</span>“先師廟”三個鎏金大字匾,匾沿鑲嵌著玲瓏剔透的木雕龍鳳,相當精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泮池,俗稱“學海”,占了景區的一大半。只見凈碧無痕,水明似鏡,煥文山諸峰倒影映入池中。我們驚訝于在這個古城,居然有這樣一個45畝之大的人工池,列全國第一。這個大池塘之所以稱為“學海”,寓意孔子的思想和知識高深淵博。</p> <p class="ql-block">紅河雙龍橋位于云南紅河建水城西3公里的瀘江與塌沖河上,因兩河蜿蜒如龍,故而得名,俗稱“十七孔橋”,是一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長148米,寬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跡之一,被認為是云南省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多孔連拱橋,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橋中建有三座飛檐式閣樓,樓中有樓,橋樓相映,蔚為大觀,不失為我國造橋史上極為珍貴的杰作。兩端閣樓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壯觀,素有“滇南大觀樓”之稱</p> <p class="ql-block">建水美食汽鍋雞聞名遐邇屬于必吃首選</p> <p class="ql-block">對于建水人來說,一碗鮮香熱燙的草芽過橋米線,是一日之初,打開味蕾、溫暖腸胃的最佳選擇。建水草芽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口感又嫩又脆,可涼拌可做湯。生長在淤泥里,跟蓮藕生長環境相似;因為長相像象牙,所以又叫“象牙菜”!</p> <p class="ql-block">建水燒豆腐<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又稱臨安豆腐,是云南省建水縣的漢族傳統名吃。起源于明朝時期云南當地的駐軍。明代臨安城的建水燒豆腐就已名聲大振,遍及滇南城鄉,建水城的街頭巷尾,人們酷愛圍坐在烤豆腐爐前,邊烤邊吃,有人還就著豆腐喝著小酒,成為古城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span></p> <p class="ql-block">石屏古城離建水只有幾十公里,我們順便去轉了一圈,原以為隨便打個卡,結果讓我們有驚艷的感覺。石屏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云南少有的幾個被稱為“文獻名邦”的縣區之一。現保存完整的56.5公頃的石屏古城是滇南地區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漢文化最為發達,歷史文化遺址、遺物最多,文物古跡最為富集的地區,也是歷史文化最為豐富的地區,有“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館”之稱。關鍵所有景點免費開放。2015年,石屏縣成為云南唯一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城市。明朝洪武年間寺廟書院多達十多座。石屏人才輩出,正應了當年諸葛亮對石屏“千余年后必有規方是域,而文明儼如中州焉”的預言。因此,有“五步三進士,對門兩翰林”之說。明清兩代石屏出過638個舉人、77個進士、15個翰林、還有云南唯一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享有“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等盛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據說石屏古城是建在一塊龜形的石板上,故稱“神龜背上的古城”。古城的地形不僅像一個巨大的龜,而且古城中民居街巷的格局就猶如龜背上的八卦條紋,彎曲縱橫,相互交錯,形成無街不彎,無巷不曲的特殊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相較 建水古城的喧鬧, 石屏 古城顯得低調樸實</p> <p class="ql-block">石屏也有文廟,而且保存的相當原生態,<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有很多大爺大媽在文廟的大殿前打牌,很是安逸。</span></p> <p class="ql-block">縣機關辦公地點也是古跡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石屏一中,這所邊陲縣中,&nbsp;居然坐擁一座完整的國家級歷史文物建筑群,是1923年當地著名實業家陳鶴亭倡導,</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size: 18px;">鄉紳富戶李恒升、張信之等籌資創建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氣派的牌坊式老校門,磚石結構,中西合璧,典雅端莊。門樓上的“嘉惠士林”匾是時任云南&nbsp;省長的唐繼堯贈予李恒升先生的,以揚其品績。</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很遺憾因為疫情原因,學校謝絕參觀。只能拍了校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校門往里拍的校園一角,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石屏米軌火車站。說起米軌小火車,首先要說一下個碧石鐵路,它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民營鐵路,全長177公里,從個舊經碧色寨到石屏。于1915年開工建設,1936年全線竣工通車,又于2003年暫停客運。為保護這一歷史文化遺產,2015年,在個碧石鐵路開建100周年之際,建水至石屏米軌小火車于5月1日起在個碧石鐵路改造后的米軌鐵路上開行,<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游客乘車即可欣賞到文獻名邦的人文底蘊和高原明珠的大美風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陳氏民居。位于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西南,坐南向北,占地1282平方米,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該宅院為三進四合院,依大門入內依次是下院、中堂、上院。亦以雕鏤精致、建筑藝術高超著稱。</span>在陳氏民居之前,我們曾經看過不少民居、宅院和府邸,本以為只是一個隨意游,不起眼的門頭,但進入之后,卻徹底驚艷了一下。民居內的門、窗、雕檐、廊柱,雕刻細膩精致,花紋優雅大氣,實在是民居中的上上之作。可能是當地財力不足的原因,目前該民居屬于無人看管自由開放的狀態。</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雕花窗格</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這些應該都是年代久遠的古宅吧</p> <p class="ql-block">建水燕子洞,4A景區,位于建水縣城東22公里的群山峽谷中,距省會昆明220公里,全線有高速公路通達。以百萬只大白腰雨燕巢居洞內,并盛產滋補佳品燕窩而得名。燕子洞以“古洞奇觀、春燕云集、摩巖石刻、鐘乳懸匾、采燕窩絕技”等獨特的景觀著稱于世。景區占地18.85公頃。整個旅游區由自然林地、旱洞宗教文化區、水洞組成。旱洞里有摩巖石刻、絕壁長廊、春燕云集等獨特的人文景觀;水洞有豐富的巖溶景觀可坐船觀賞,但想到成千上萬的燕子在頭頂飛并排便還是作罷。</p> <p class="ql-block">離開建水,到網紅打卡點碧色寨點個卯。<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碧色寨位于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的草壩鎮,蒙自是滇南的心臟,而碧色寨火車站是20世紀初蒙自商業輝煌時代的見證,云南的驕傲。碧色寨火車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車站之一,火車經這里北上可以到達昆明,南下可以直達越南。碧色寨號稱是最文藝的村莊,是眾多旅游者和攝影家們的好去處,自從</span>馮小剛在碧色寨拍攝電影《芳華》公映后,這里更是火上加火。</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火車還在通過,碧色寨的站名仍然矗立,百年滄桑 風韻猶存。</p> <p class="ql-block">云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批準成立的以巖溶湖群濕地及景觀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20732.0公頃。云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屬于巖溶盆地地形,海拔高度1500-1700。保護區為巖溶湖泊景觀,分布有大小湖泊16個,有形態各異的峰林、峰叢和孤峰300多座,有大溶洞80余個。分布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多姿多彩,奇秀迷人。以巖溶湖群、洞群、峰群為主體,形成了“山山有奇洞,洞洞流清泉”和“山中有水肚中空,洞水相連水下峰”的人間“仙境”。造就了普者黑湖中有峰,峰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荷,山連山,水繞水,山水相連,湖光山色混為一體的景觀資源組合優勢,具有“春覽萬畝油菜花,夏觀湖中萬畝荷,秋賞果實滿枝頭,冬看生態博覽園”的自然景觀格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普者黑</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是不收費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普者黑景區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濕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登高遠眺,天空薄霧繚繞、峰林若隱若現,湖光瀲滟炊煙裊裊,一派亦真亦幻的山水田園風光。“抬眼一覽湖面綠、遠峰倒影其中,低眉細看水中天、白云落入湖面”是對普者黑水墨山水的真實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普者黑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景地、也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外景地;隨著這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熱播,普者黑也隨之火了,成為熱門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普者黑住的民宿,陽臺外一池荷花</p> <p class="ql-block">  鵝泉<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新靖鎮鵝泉村念安屯西,&nbsp;距縣城4.5公里。</span> 靖西 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與 云南 大理 蝴蝶泉、 廣西 桂平 西山乳泉并稱為 中國 西南三 大名 泉,又是 亞洲 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的源頭。聞名天下的“鵝泉躍鯉三層浪”,明朝嘉靖皇帝賜封的“靈泉晚照”古石刻,更使鵝泉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自古以來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鵝泉兩字,為明代</span><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嘉靖</span><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皇帝所題。</span></p> <p class="ql-block">鵝泉的地貌和普者黑很相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鵝泉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內青山環繞、田園如畫、翠竹婆娑、水清如鏡、魚蝦如梭,在這里可以欣賞到一幅幅畫卷式的壯鄉田園美景,體會山情野趣的韻味</span></p> <p class="ql-block">看見在泉邊有人在洗剛撈上來的小魚,一會在烤爐上煎烤,味道一定不錯啊</p> <p class="ql-block">鵝泉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饅頭山林立,圍合成一個峰林谷地,谷地中央便是色如翡翠的鵝泉了</p> <p class="ql-block">鵝泉風景區養了很多這樣悠閑自得的鵝</p> <p class="ql-block">鵝泉迷人的景色,小橋流水,鴨歡魚躍,竹影婆娑,真是地地藏詩,處處入畫。不大的景區,我們玩了半天,結論是實在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告別鵝泉,我們特意沒上高速,順著中越沿邊公路,直奔德天瀑布。中越沿邊公路(S325) 是一條國防公路,也</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是國內最美的景觀公路之一,起于</span><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防城</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港東興市竹山村,終至百色那坡縣弄合村。途中經過了與越南接壤的東興、防城、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 個縣( 市),公路還連接了邊防連隊和檢查站,全長725 公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路坡陡、彎急、路窄,沿途有秀麗的亞熱帶雨林山水風光,是一眾騎行和自駕驢友的最愛。</span></p> <p class="ql-block">廣西南寧的德天瀑布。氣勢磅礴,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位于大新縣歸春河的上游,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清澈的歸春河是左江的支流,也是中越邊境的國界河,德天瀑布則是它流經浦湯島時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寬1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近50米,三級跌落,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大瀑布屬于中國,由上分三層跌宕而下,在瀑布下端跟歸春河相接的地方,飄起一層層薄薄的水氣,如煙如霧,飄飄渺渺。小瀑布屬于越南。</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就像一對親密的姐妹,裊裊婷婷,攜手而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果把大瀑布比作一個粗獷的男子,那么小瀑布就是一個娟秀的女子。她雖然沒有大瀑布那么氣勢磅礴,但是溫柔的映襯在旁邊也別有一番風味。</span></p> <p class="ql-block">與界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離開德天瀑布,我們到達北海市。北海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AAAA景區)—珠海路,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時稱為升平街,只有200米長,4米寬。隨著各歷史時期的不斷發展,現已成為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這些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寫滿了時代滄桑的北海老街,仰望斑駁的墻面和久遠泛黃的店招,觸摸著巷角那被歲月磨光了棱角的青石板,仿佛跟隨時光機走進那個年代</p> <p class="ql-block">老街是歷史記憶的載體;老街是歷史記憶的傳承;老街的故事還在繼續……</p> <p class="ql-block">離開北海,去梵凈山,途中歇腳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有侗族、漢族、苗族、瑤族、壯族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最多,占57%以上,是全國七個侗族自治縣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鼓樓和風雨橋是侗族的靈魂,而作為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三江的鼓樓和風雨橋自然不同凡響,其中不用一根釘子,用榫卯結構建成世界最長、最高的風雨橋,長368米,高18.6米,寬16米,兩邊是人行道,中間是車行道,整座橋共有七座亭子,非常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侗寨鳥巢模樣的游客中心,也是用做風雨橋這種方式建造的,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梵凈山,是我這次旅行的最后一個站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梵凈山,A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 </span></p> <p class="ql-block">傳說梵凈山這<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獨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經書堆疊而成,與之對應相稱的梵凈山次峰“紅云金頂”從梵凈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頂上分別駐著兩座寺廟,即為彌勒佛殿和釋迦殿,傳說佛祖就是通過此頂來到人世的。只要登上這座紅云佛頂,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間太平</span></p> <p class="ql-block">山頂是新金頂</p> <p class="ql-block">梵凈山的紅云金頂,拔地而起的石峰陡峭的像柱子,有近百米高。面積已經很小的峰頂竟然還一分為二,有天橋連接,真是險上加險!</p> <p class="ql-block">金頂下面的承恩寺</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偶遇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黔金絲猴,梵凈山為黔金絲猴的唯一分布區。</p> <p class="ql-block">半個多月的旅行,時間飛逝,意猶未盡。(因家里有急事提前返回了)喜歡在路上的感覺,記錄遇見的所有美好,期待著下一次再出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应用必备| 正镶白旗| 太仆寺旗| 邢台市| 砚山县| 华容县| 曲靖市| 云和县| 塔城市| 礼泉县| 新兴县| 民丰县| 广安市| 宁武县| 临湘市| 哈密市| 兴城市| 丰顺县| 武邑县| 子长县| 马龙县| 库尔勒市| 双流县| 锦州市| 湖北省| 太白县| 清水河县| 阿拉善盟| 鸡东县| 南安市| 冷水江市| 息烽县| 日土县| 容城县| 扎兰屯市| 德清县| 富阳市| 临湘市| 盐城市|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