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段時間衡水中學的高三學生張易峰,因為說“我是一只來自鄉下的土豬,立志要拱城里的白菜”,高考前夕收獲了10萬+條的謾罵。剖析這句話,自我認識、定位精準,來自鄉下,帶有與生俱來的和成長過程中鄉下土印;奮斗目標明確:拱城里的白菜,向城市進軍,努力成為自己家的城一世祖。看過張易峰的演講,自信滿滿,非常勵志,大有渺城里白菜的態勢(高考成績674分,河北省排名228),我也是只來自鄉下的土豬,一路不分白菜、土豬,求同存異,和諧共生!</p> <p> 初識塑料“白菜”</p><p>初中就讀于僅一操場之隔的峰市中學,街上的白菜同學上學,單程還要比我多走半小時的路程,即使是地主,但土豬還就是土豬。</p><p>30人左右的初一(3)班,大約有六七個街上的,其中四五個男生,永遠是班里的主角。沒老師的時候,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地在教室游走,有表演戴著高帽游街的;有穿著花衣服表演相親的;擒拿格斗是最常上演的,慢慢的其他男同學也被帶動了一大半,你不加入他們的行列,就成為他們捉弄的對象,無論男女,也無論白菜、土豬。有老師上課的時候,他們不是舉手說沒聽懂,就是舉手說尿急尿頻,再就是舉報誰誰誰,又碰到他胸部了,說是自己正在發育,假裝疼得面部扭曲,連班主任的數學課也不例外。有一個中午,我忙著去家對面的“遲雞坪”,偷摘生產隊的板栗,下午第一節班主任的數學課遲到了五分鐘,一路急沖,口袋板栗跳躍,掉了一地,唯恐天下不亂的男生上前哄搶,流亡的板栗吃完,班主任好不容易穩住了秩序,后半節課才開始講評考卷,我捂著61分的考卷,低著頭羞愧了一節課,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下課老師一走,問同桌,“我遲到,班主任有沒有批評我呀?”,坐講臺下第一桌,遲到沒可能不被發現的,同桌斜瞪了我一眼,很沖地說“沒有,還全班表揚了”,我估摸著她講反話,一幅寧可相信母豬會上樹的表情,她又補充道“全班數學就你一個人及格”,果然是考的一片哀鴻遍野!我從小學讀到大學,家里從來沒人問過我的學習成績,他們關注母雞生幾只蛋,也不浪費時間問我考多少分,讀書全憑喜好、心情。街上白菜同學都居民戶,長大直接招工、補員什么的,鄉下土豬長大繼續當農民,階層固化,努力似乎毫無意義。</p> <p> 那時候,外宿的我和同學幾乎是零交流,上課前一分鐘沖進教室,放學秒離開教室,課間10分鐘,來回往家跑,菜櫥里抓把咸菜吃,或啃條地瓜什么的,據說我被選進校田徑隊,就是操場上上課的體育老師,發現我天天在操場閃電般來回的跑,饑餓+饞+孤獨,成就了我的跑步速度,從初一運動員到大學畢業。</p><p><br></p><p><br></p> <p> 那時候,我對街上不讀書的混混白菜,沒有太多惡感,甚至還有些羨慕,羨慕他們不用努力也有看得到見的美好未來,羨慕他們敢說、敢做、敢混蛋,活得那么自我、快樂。有他們在,估計我們老師會減壽幾年,也不可否認地耽誤了我攀登科學高峰,打基礎的重要環節,當然有他們在,上課永遠沒有睡點,驚喜、驚嚇交加,你永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懵懂無知的那年歲,也沒覺得特別沉悶、乏味、漫長,而是特逗、特樂,第一桌坐的我,一天回頭500次看他們表演,心里笑的花枝亂顫,臉上還要裝著湖水般的平靜,最好還要夾帶些許的厭惡,才能和老師、女同學們的表情一體化,這些對于十二三歲的我來說,容易嗎?</p><p><br></p> <p> 那時候,除了上課期間,剩下的都是家務時間,中午、下午放學,挑水、放牛、牧鴨、打豬草等,每天一早,還得挑著一擔菜,到街上叫賣。記得有個寒冷冬天的早晨,太冷了,街上幾乎沒什么人走動,衣衫單薄的我,獨立街頭,菜凍熟了,我也凍傻了,眼看著街上一拔一拔的同學,從我身邊歡天喜地的上學去,又冷又餓又急,菜沒賣完,還剩不少,同班的李玉、張瑜等一群同學,走到我身邊時,張瑜拉著我,回到她店門口,纏著她奶奶說“母母,這是我同學,她上學要遲到了,您把她的菜全買了吧”,在張瑜軟磨硬泡下,她奶奶把我剩下的食仁豆、蘿卜、貴菜都買了。她奶奶開了間小食店,峰市街人流量小,生意不多,把菜全包,估計要虧本,我心里不安了好長一段時間。她奶奶用干瘦的手摸著我的頭,眼睛里滿是的慈祥,“快和她們一塊上學去吧”,我挑著籃子和她們走一起,心里無比感激、溫暖,張瑜和她奶奶,在最冷的冬天,給了我最溫暖的一束光,直抵我幼小的心底,有如此白菜同學,何其幸運!</p> <p> 高中在“土豬”群里打滾</p><p>我的高中是城關中學讀的,班上39個同學,全“土豬”,主要來自峰市、洪山、仙師、城關、湖雷的,那時大家都很窮,食堂的青菜5分或者1角一份,2角錢一份的豬頭皮,要半個月狠下心才吃一次,食堂門口還貼著一幅對聯,“撐開肚皮吃飽飯,打起精神讀好書”,橫幅忘了是什么,反正不可能是“想吃啥就啥”,勒緊褲腰帶都不夠吃的年代,所以也沒太多精神讀書。</p><p>近點的同學一周回家一趟,帶來的除了米,就是一口杯的咸菜。記得家住龍門瑤泉的小鄭,帶了菜干,每周一吃飯時,都非常糾結,十幾個人站一桌吃飯,叫不叫大家吃,糾結;大家吃不吃,還是糾結。不叫大家吃,怕同學說她小氣;叫了,又怕自已一周的菜,提前吃完。怕同學吃,又怕同學不吃,怕同學吃,菜就很快完,同學不吃,又擔心同學不知道她的菜好吃。高中畢業后,她調侃式吐槽完,我們才知道難為她糾結了。</p><p><br></p><p><br></p><p><br></p> <p> 還有更糾結的,端午節小吳同學回了趟家,帶了幾個小饅頭來,饅頭可能是蘇打放多了,又硬又苦的,也很快吃完了,教室用功遲回宿舍的小葛,迫不及待地趴到上鋪,看還有沒有沒分完的饅頭,饅頭沒了,倒是發現一小口杯的苦瓜炒肉,她捏了一塊還沒丟進嘴巴,小吳回來了,老鷹護小雞地抱著口杯不放,晚飯也沒見她拿來吃,我就納了悶了,那么熱的天氣,難道還要留著明天吃嗎?晚上熄燈后,窗外透過樹影,天上新月如鉤,地上月色融融,小吳正把口杯塞給班上的一個男生,一個說不要,一個堅持給,原來如此!</p><p><br></p> <p> 我和湖雷的小曾同學都是一個月,甚至更久才回家一次的,饑腸轆轆,周末經常跑到古鎮小街,買點五花肉炒榨菜、蘿卜干之類的,壓的結結實實的一口杯,兩人每次都信誓坦坦,一定從上吃到下,不翻不撬,不哄不搶豬油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一兩餐就把所有豬油渣,挑的一干二凈,剩下的日子都是沒有肉味了。有次兩人沒錢了,吃了一周的豆腐乳,至今我一想起豆腐乳的味,都還有吐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她姐小鳳,不時天使般地出現,帶來燉好的整只雞鴨、一整條豬舌頭等,那是全世界最香的味道,我們從來都是一分為二,瞬間吃的精光。</p><p> 出來工作了幾年,有個暑假,小曾說她姐住院了,命令我一同去探望,吃過她姐送的那么多好吃的,我好意思說不去嗎?我挑了一堆貴的水果買,全部被她放回去,她說買最便宜的香蕉就可以了,我挑了一大串,她撕下四五條,把剩下的放了回去,“你不是吧?小樣,這么為我省錢”,她說她姐病著,不會吃,拿去也是別人吃,我不好意思拿,只好她自己拎著,不曾想,那天一別,竟然是永別,永遠懷念小鳳姐姐送的美食,永遠懷念小鳳姐姐天使般的笑容。</p><p><br></p> <p> 那時最喜歡跟著小余,去她大畝叔家洗澡,洗澡完,可以吃點剛蒸好的地瓜、芋頭什么的,尤其是春節后的好長一段時間,每次去大畝叔都會問我們,要不要吃年糕,小余紅著臉不吭聲,或者小小聲地說“不要”,我都是大聲回應說“要”,其實大畝叔在問時,已經拿著刀在切了,小口小口地吃回到學校,一路的甜蜜和歡喜。</p><p> 24人一個宿舍,周末都幾乎不回家的,周六晚上的傳統項目,就是聽我講故事,從七八點開講,連續講六七個小時,講什么《北大荒》、《小月本紀》、《基督山伯爵》…,當時課外書極其匱乏,我大哥很文藝,訂了一份《收獲》的雜志,我幾乎沒有漏讀過一個字。連續講的口干舌燥的,她們摸黑起來,打水桶存著明天刷牙洗臉的水給我喝,不時地喝到頭發、紙屑什么的;餓了,她們又給我水喝,喝得我頻頻上廁所,她們至少三四個人陪著去,冬天一趟趟走二三十米上廁所,太冷了,忘記是誰,撿了只古井吊水的一個籃球水桶,作為我的專屬尿桶,很奇怪當初在宿舍尿尿,怎么不怯場呢?每次都講到我失聲,她們才放過我,到暑假,她們欲知后事如何,只好到峰市找我,抱著我說的書,興高彩烈回去后,抱怨書沒我講的有意思。高考填志愿時,她們一律叫我填師字類的,都說我不教書,愧對我的天賦,俗話說“前世殺豬,這輩子被罰教書”,明明我前世沒殺豬,卻被她們忽悠,教了一輩子書,其實是家里太窮,讀師大有較高的生活補助。</p> <p> 大學,豬立白菜群!</p><p>我的大學四年,是在長安山的福建師范大學度過的,師大正大門一進,校園大道兩邊齊刷刷的芒果樹,一直延伸到文科,一到夏天掛滿了蜜汁欲滴的芒果,每次經過,都是一步一咽口水地過,往左一拐上個坡度65,長度約300米的坡到體育系對面的小賣部,兩旁是師大隨處可見的,高大偉岸的白玉蘭樹,一年四季幾乎整個校園都浸潤在玉蘭花香中,那時候用的是蘭蘭蛋白香波的洗發水,從頭到腳都是玉蘭花的香,體育系和化學系之間,有種黃色大朵的花,香的突兀、厚重、迷醉,讓人想不顧一切擁抱、獨占這種香味。緩坡而上,穿插在玉蘭樹中的還有龍眼樹、揚梅樹、桃樹,隨意一條小徑,一個轉角就可能遭遇一樹熟到剛好的龍眼或桃子,不摘點吃,簡直愧對大自然的厚愛,大道右側的老圖書館門前,有幾株又大又老的樹,開著紫色的花,每年三四月份,斜風、微雨、薄霧、滿地紫花,清幽、憂郁,感覺除了神秘、浪漫外,還有些憂傷,耳邊自動播放《葬花吟》。平路直走,三號樓旁邊是一大片縱橫排列有序的人造林,高大、挺拔、粗曠,好像一群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一樣有型有味,一到秋冬季節,清潔工這一堆哪一堆地燒著落葉,煙濃葉香味重,上課前從邊門買幾條地瓜埋進去,一下課忙著吃烤地瓜,吃完臉上除了眉毛不黑,剩下全烏。沿著校園大道繼續上到坡頂,左拐是14號樓歷史系、15號樓政教系,右拐可以看見長安山公園的拱門,長安山公園樹大林茂,果樹多多,有個周末幾個高中同學上去玩,一同學出去小解一下,帶回一捧揚梅,吃完再跟著去,天呀,滿樹通紅無人曉,還是那泡尿拉的好,否則便宜山上小鳥、老鼠什么的。福師大非常古老,建筑古老、樹也古老,圖書館的書更古老,還叫我們歷史系的,讀沒有標點、沒有段落的線裝書,我沒有聞到書香味,不時被潮濕的霉味曛得頭暈目眩,只能假裝上廁所,出門外對著滿地紫花,發一會兒呆。</p><p><br></p> <p class="ql-block"> 大學宿舍一共七人,除我是“土豬”外,剩下的都是膚白貌美的“白菜”,宿舍吃的東西都是公共的,每學期開學,她們都帶來一堆好吃的,桌上堆著不雅觀,也怕被老鼠、蟑螂惦記,用個大水捅裝著,懸掛在宿舍的中央,每餐食堂吃完,回來再擺出來吃一通,兩三個月吃完后,就輪到我上場,把家里帶來的唯一東西—— 木薯粉加上雞蛋攪拌均勻,用平底鍋烤,香的讓隔壁宿舍的瘋狂。木薯粉也折騰完了,她們家后寄的還沒有到位前,大多用快速面或者樓下3.5元一個的面包湊合,誰泡一包快速面,都是七個湯匙同下,一個面包一開,也是七只手都抓一把,吃的不痛不癢,饞蟲咆哮,怎么可能剎住車呢?只能通過猜手指,派代表去再買,偶爾晚上22點后,鐵門鎖了,集體嘴銜湯匙,爬鐵門出去夜宵。春季,我年年上高蓋山摘花殼筍,去城鋪頭市場買五花肉、酸菜一起煮著吃。有時集體包韭菜餃子,還加上少許的姜,以為味道會很怪,沒想到特別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大學時最好的一件衣服,是三姐結婚時,姐夫給姐姐買的藍格子大衣,姐姐舍不得穿送我,我一個月30元的生活費(她們都是70–100元),幾乎是省不下錢買衣服的,她們不時拿一件新衣服出來,叫大家試穿,說誰穿著好看就送誰,一條白色牛仔褲,都說我穿最好看,一件小方格襯衫,一套裙子……怎么可能每次都是我穿著好看呢?她們一致說我身材勻稱,后面我想是因為她們想送我衣服,又怕傷了“土豬”的自尊而已,我都心存感恩,愉快接受,心里暗暗發誓,等有能力,我也努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宿舍,沒人化妝,除了天生麗質外,主要是忙于泡圖書館、運動、聽歌,錄音機里排行版第一名的歌,總是當天就學會。干什么都是集體行動,閩江一日游,指著藍天下翻滾的金黃色的稻浪,來自鼓浪嶼的學霸老范問我是什么,我被雷懵了,“我們吃的稻米呀”,“怎么可能呢?那是白色的呀”,我摘了一粒谷子,掀開了它的外衣,她才終于信了。有次組織騎自行車去農學院沙灘玩,鼓浪嶼只能步行的,臨時突擊教老范騎車,還好她腦子聰明,腿又長,一學就會,選了一輛最矮的林玲的車給她,第二天上山路下坡,她跟著林玲收錄機里,放著童安格高吭的《跟我來》,直接撞到坡底的商店里,乖乖,還好人沒事,柜臺玻璃也沒事,才想起昨天忘了教她剎車,以為她人高,會用鞋剎。</p> <p> 生活用品我們基本上在師大邊門學生街買,有次買拖鞋,宿舍第一個去買是4.7元,第二個再去是4.5元,我第三個再去,開始老板說5元,知道價錢還叫高,我覺得好笑,他看我笑,又說4.5元虧本價賣我,我覺的更好笑,一句話沒說,就到了她們買的最低價,看我還笑,老板又說“4元,跳樓價賣你了”,我立馬付錢,一路笑著回去,她們根本不信,我一個字沒說就砍到4元。</p><p><br></p> <p><br></p><p> 偶爾也會去臺江碼頭,商品批發市場去淘點東西,比如夏天的絲襪,壞的很快,批發更劃算,一般來說十雙起批,有次看兩個年輕的福州土著姑娘,一句福州話一句普通話地,和老依姆討價還價了半天,好不容易從2元一雙,講到1.8元,最后1.5元一雙成交了20雙,她們一走開,我拿了10雙,給了15元,轉身離開時,老依母塞回5元給我,我呆了好一會兒,錯愕地問她“為什么?”,“還不是看你傻,不會講價”,暈乎乎的回到宿舍,照了半天鏡子,我哪里傻了?以前不經意聽到男同學宿友對他說“為什么追她,她看起來傻傻的”,當時我心里在說“你大爺的,你才傻傻的,你全家都傻傻的”。</p> <p>其實,人的出生,我們是無法選擇的;一路會遇見“白菜”還是“土豬”,也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但留在誰身邊,把誰珍藏在心底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p><p>每個人的出身、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無論你承不承認,差異是永遠存在的。友情、親情、愛情的相處模式,都是求同存異,我愛你,不是你沒有短板,也不是我有多完美,而是我明白你的短板、包容你的短板,也因為你的短板,才更明白你有多優秀,才更清??地認識自己、完美自己,見其賢而思齊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南昌市|
山西省|
和田县|
武穴市|
惠州市|
鸡东县|
普安县|
磐安县|
岢岚县|
新晃|
乐安县|
瑞金市|
雅安市|
沾益县|
宁陕县|
邹城市|
新宁县|
鹤山市|
平度市|
宜黄县|
洞头县|
朔州市|
喀什市|
柳州市|
明光市|
镇宁|
都江堰市|
利川市|
东阳市|
仁化县|
普兰店市|
多伦县|
泾川县|
淅川县|
喀喇沁旗|
应城市|
论坛|
昭平县|
疏附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