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祖宗給我們取村名“田南”,田之南,是否按地理方位取的,還是什么因素,已無法考證。總之,這名字舒心順氣,文雅而富有詩意,讓人不禁浮想連連,夕陽下,田之南,炊煙裊裊,牧笛悠悠,一幅晚歸田園美景圖。不知為啥,“田南”變成了“鐵南”,盡管在普通話中“田”與“鐵”發音相似,但人們是從不普通話發音的,特別是“鐵”,帶有濃重地方口音的硬邦邦的一個音,漢語拼音字母拼不出的一個音。一個字的變動,讓這個村缺少了許多浪漫的情懷,變的有如鐵般的堅硬,不善變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有關的信息中,“田南”一名在清乾隆十二年還在用,乾隆五十年便稱為“鐵南”了,也就是說,在乾隆十二年至五十年這三十多年中的某一年,田南村改稱為鐵南村了。好端端的一個村名為啥要改呢?是地方音太重,人們誤將鐵當作田,以訛傳訛了,還是與“鐵”有著不解之緣,特意將“田”改為“鐵”了?這中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鐵南順應時代的潮流,同全國許多地方的人一樣,把祖宗的墳墓給挖了,大量的磚石木材鋪了街修了房,又把有著幾百年歷史,凝結著祖先智慧與心血,蘊藏豐富文化資源的湯王廟給摧毀了,殘存的幾塊碑石也只字未留,生生割斷了我們認識了解過去的信息渠道。冶底的岱廟被一個教書先生用泥巴封住了神像免遭一劫,岱廟的人字柏金代舞樓獅子石像也保存了下來,犁川玉皇廟的許多碑石嵌為墻壁也得已重見天日,還有民間許多的文字咨料都留了下來,而鐵南村被蕩滌的片甲不留,連一本家譜也被人當作廢紙丟了去,讓人痛心不已。是因為鐵南名字的改動,才讓人有了如此瘋狂的舉動,如此決絕果斷率性嗎?這是要與歷史割裂,與祖宗切割嗎?老天有眼,支撐舞樓的兩根不顯眼的石柱保留了下來,這石柱下粗上細,四條邊被削去,成為一個八面體的棱柱,這種造型風格是金元時期盛行的,且石柱本用來支撐廟堂的。也就是說,這足以證明鐵南的歷史要再向前推一二個朝代,至少在宋元時期,在這片土地上已有先人在繁衍生息,這是鐵南值得慶幸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金元時期,晉城的冶煉業發達,有了九頭十八匠的落地生根,鐵南及周邊村莊一堆堆的爐渣堆想必就是在那個時代產生的,用鉗鍋煉鐵,純手工生產,沒有個一二百年的時間,爐渣不會堆積如山。從民國開始至前十多年,好多條公路的修建都拉的是鐵南方山腳下的那堆爐渣,也只用去了不足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南人以種地安家立業,老窊嶺那一塊塊紅土地養育了一代代鐵南人,鐵南人又憑借地理與資源的優勢煉起了鐵,這一煉就是幾百年,田地里的勞作加上爐火的薰陶,讓鐵南人既有對土地的情結,又有對鐵的執著,流年歲月中,鐵南的性格中多了份鐵火淬煉后的冷峻,少了份田園的風情,“田南”真的不適合田南人遂變為“鐵南”了,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南的歷史是悠久的,也是輝煌的。鐵箍門任姓家族曾經地位顯赫聲名遠播,明朝年間老祖宗從洪洞來到這里,經幾代人拼搏奮斗,奠定了家族的基業,修起了元帝閣三楹樓,還有宏大的住宅群,至今那元帝閣下的排水工程仍在發揮著排泄洪水的功能,讓人嘆為觀止。任姓先人們也非常重視對后代子孫的教育培養。清嘉慶年間,任密老先生被澤州府舉薦為鄉飲耆賓,獲得國家的認可,老人的文化素養與道德情操堪為一流,深受人們的敬重。清末陳姓一支脈抓住茶馬古道上的商機,做起了鐵貨生意,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誠實守信的經營,創建了享譽晉豫的“二合公”。民國時期,鄉賢任奪錦出任壺關武鄉縣長,帶領當地人興修水利,種植棉花油料等經濟作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告老還鄉后又辦起了鄉學,發揮著余熱。這些鐵南人是我們賴以自豪值得學習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農村集體化時代,鐵南是周圍人羨慕的村莊,它的土地的產值,副業的收入,一個工分一塊錢的分值,領跑南半鄉,鐵南有幾多滿足,幾多自豪。曾幾何時,雨后春筍般的煤礦興起,肥了集體,也鼓了個人的腰包,卻沒有一個人回望歷史,思念祖宗。幾十年過去,周圍那么多村莊整修了古建,完成了與祖宗的對話,延續了鄉愁,我們一臉茫然,卻也不以為然,守著祖宗留下的土地怡然悠然,即使皇帝老兒過來,也懶得抬眼高看。殊不知,別的村多少寒門學子金榜題名,“鯉魚躍龍門”改變門庭,又有多少人步入仕途反哺家鄉,我們鐵般的冷漠與優越的地理與資源優勢形成的傲慢顯露無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南百姓是勤勞善良的,當得知要募集資金整修廟宇時,紛紛捐資相助,那場面驚天地泣鬼神,人們的心里亮堂著呢,揣著明白決不含糊,這是幾輩人的鄉愁之地呀,怎能無動于衷!在開明人士的鼎力領導下,廟總算動工了,這是自下廟院祖輩修好后,近二百多年以來鐵南村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人們歡欣鼓舞熱情期盼。修好了殿堂,維修了上院,雖比不上過去的輝煌與壯觀,也終于能讓許許多多漂泊的心在此安放。后續工程還很大,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完成,鐵南不能永遠地與“鐵”相連,放下身段融入時代,少一份“鐵”的冰冷,多一份“田”的灑脫。我們相信這千年的鐵樹定能開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南,加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克什克腾旗|
镇平县|
连山|
江孜县|
益阳市|
喀喇|
旅游|
牙克石市|
漳州市|
贡觉县|
新绛县|
金溪县|
永川市|
峨边|
永吉县|
顺昌县|
麻城市|
永顺县|
南部县|
昆明市|
白水县|
道真|
定结县|
梁平县|
曲阜市|
澄江县|
虞城县|
南通市|
乌拉特中旗|
缙云县|
吉林市|
北海市|
清河县|
蒲城县|
临武县|
小金县|
桃园市|
汕头市|
且末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