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祝賀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誕辰!</p><p class="ql-block"> 同時也祝賀父親百歲壽辰!</p><p class="ql-block"> 父親張惠勝1921年8月出生在山東蒙陰一個貧窮山村。父母早亡,靠二叔二嬸拉扯大,二叔對父親很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供父親讀完高小,這在當年算文化比較高啦,應該說這為父親后來在革命隊伍中的較快進步打了一個好基礎。</p><p class="ql-block"> 1939年6月,在山東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月,父親參加了八路軍,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八路軍駐蒙陰工作團任群工隊員,任務就是宣傳我黨宗旨和政策,動員廣大農民參加八路軍,為八路軍籌集后勤物資,傳遞情報;同時在各村建立我黨控制的鄉村政權組織。</p><p class="ql-block"> 抗戰時期,新開辟的根據地要面對“敵偽頑(日寇、偽軍、國民黨頑固派)”三股勢力,既危險又復雜,還經歷了日軍對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的大掃蕩。好不容易熬到抗戰勝利,又經歷了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可謂歷盡艱險,九死一生,難以盡訴。</p> <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父親剛參加八路軍時。</p> <p class="ql-block"> 父親印象中最危險的兩次,一次是1942年日軍發動對魯西南大掃蕩,糾集重兵進攻蒙陰東南的馬牧池(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機關),遭遇戰和被包圍是經常的事。一次他在一個村里執行任務,被一股侵襲日軍團團包圍住,父親迅速躲進附近一片小樹林,此時天快黑了,日軍顧忌八路軍大部隊反擊,來不及搜索匆忙撤退,父親得以脫險。</p><p class="ql-block"> 反掃蕩幾個月,為防被鬼子偽軍偷襲,不能進村住,沒有在房子里睡過,北方整個冬天,都是靠藏戶外的玉米桿垛里熬夜。而且經常是一整天沒有吃的,只能靠野果和群眾送的地瓜充饑。 </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次是1945年,父親在沂蒙地委沂山專區工作,期間一直同當時的魯中淮安縣委班子20人同住景芝鎮一個院子里。9月14日,他被調到另外一個區工作。就在他離開的第二天,1945年9月15日夜,縣大隊一部分官兵叛變投敵,同時將整個淮安縣委成員,包括縣委書記陳克、組織部長劉銘等二十人全部抓捕殺害,這就是當年震驚山東省的“景芝慘案”。 </p><p class="ql-block"> 父親如果當時沒有調離,可能也被一起抓去了。盡管是幾十年前事,我們聽了都有后怕,但他說這樣的危險戰爭年代實在太多,都已經習慣了。</p> <p class="ql-block">1942年至1949年時期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山東省景芝縣每年舉辦相關活動,紀念景芝慘案死難烈士,父親作為幸存者,也深深緬懷犧牲的同事。</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時浙江省委組織部老干部局贈與的紀念品</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在華東南下縱隊,隨三野七兵團最早進入接管杭州,在杭州市軍管會貿易處工作。 </p><p class="ql-block"> 1954年被任命為浙江省商業廳副廳長兼浙江省商業學校(現浙江工商大學前身)校長,期間到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一年。 </p><p class="ql-block"> 1958年,從中央黨校回來即奉命參加籌建當時號稱全國十大化工企業之一的“衢州化工廠”,他似乎總是像發條上的滿滿的鐘表,沒有停歇。</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記憶,小時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很少看見父親,因為他那時都是早出晚歸,頻繁的出差。除了工作、開會、學習,沒有休息天概念。家庭觀念也淡薄,從來沒有陪我們玩過。母親經常抱怨,生你們兄弟仨,你老爸連醫院都沒來過一次。他除了工作,家里啥也不管。</p> <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在杭州市軍管會工作時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1949年父母及軍管會同事,在杭州岳廟留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是母親,后排右一是父親。</p> <p class="ql-block">1951年,干部供給制改為包干制后,父母親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父親性格具鮮明時代特征,有那一代老干部共同特點,對黨絕對忠誠和對上級絕對服從。政策觀念強,原則性強。不太懂“人情世故”,對現在許多人喜歡和擅長的“靈活性”和“變通”一竅不通。 </p><p class="ql-block"> 我有時想,中國共產黨能在那樣艱險的條件下,發展壯大,正是因為有這么一大批“死忠”“愚忠”,公而忘私的黨員吧?</p> <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父親在中央黨校的畢業合影,毛主席、朱德、鄧小平、陳云等中央領導參加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父親的長壽,除了基因。性格的豁達、樂觀、隨和可能也是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文革開始那年父親45歲,一直到1984年離休,是他人生最不得志的十八年。 </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他在省商業廳是分管業務工作,到了巨化,一直是分管基建和生產,加上人厚道,沒有心計。戰爭年代那樣艱險環境都能應付過來,但是面對和平時期特殊的政治斗爭,和比戰爭年代復雜的多的人際關系,他顯的那樣無所適從,有時束手無策。</p><p class="ql-block"> 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他只能被動疲于應付。雖然在領導崗位上,卻始終無法發揮自己管理基建和生產技術的長處。好的是,他對當時的政治折騰,能隨遇而安,坦然處之,雖然難受,但是沒有沉淪悲觀,從來沒有聽他有過牢騷怨言。</p><p class="ql-block"> 離休后,他和熟人敘舊時很健談,但每當有人舊事重提,涉及到某些政治性的,不愉快的過往,他都一句話也不接,或者轉移話題。</p> <p class="ql-block"> 巨化(最初叫"浙江化學工業公司")系當年浙江省委書記江華親自主持立項呈報中央,毛主席批準建立。為建好這個浙江省最大重化工項目,江華親點籌備組成員,配的干部都是他認為比較強的。</p><p class="ql-block"> 原杭州市委副書記孫文成任廠黨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原中共浙江省委工業部副部長劉德甫任廠長;</p><p class="ql-block"> 原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張慶三任副書記;</p><p class="ql-block"> 原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宋宏任副廠長;</p><p class="ql-block"> 原浙江省商業廳副廳長張惠勝任副廠長。</p><p class="ql-block"> 照片為籌備處也就是巨化最早的黨委五名常委孫文成、劉德甫、宋宏、張慶三、張惠勝。</p> <p class="ql-block">1959年,左起,張慶三、劉德甫、父親在最早建成的合成氨裝置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8年,父親在原衢縣孔家千塘坂,身后是荒野和農田。就在此地,數年后在"巨化"第一代創業者手中,建起一座大型現代化重化工企業。</p> <p class="ql-block">今日"巨化"。</p>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企業干部大多喜歡戴鴨舌帽。</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巨化公司大會上</p> <p class="ql-block"> 父親秉性敦厚,從不記仇,文革中批斗過他,整過他的人,他不計前嫌,離休后照樣同他們來往,有的晚年關系還處的挺好,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p><p class="ql-block"> 幾句中國老話“退一步海闊天高”,“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證。</p><p class="ql-block"> 從小失去父母和長期艱苦磨練,使他對自己管理很到位,沒有什么不良嗜好,煙酒不沾,喜歡讀書看報。這還得益于那個風清氣正的年代,那年代沒有什么“潛規則”,升遷進步,開展工作是真憑能力,不需要投機鉆營,無須香煙搭橋,不用請吃陪酒。</p><p class="ql-block"> 扯遠了,言歸正傳。父親離休后每天早睡早起,堅持鍛煉。開始幾年還每天跑步,七十多歲以后不晨跑了,每天做一套自己編的體操,一日三餐吃八分飽。</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直喜歡吃豆制品,這可能是從小在沂蒙山區養成的習慣,那時窮呀,沒有肉蛋奶,只有豆制品是窮人能搞到的最好食物。</p><p class="ql-block"> 還有飯后百步走,父親也是幾十年如一日,一年四季風雨無阻。現在高齡了,為安全起見,在我們一再勸說下,天黑了,或者下大雪結冰才不去走啦。</p> <p class="ql-block">離休后到延安旅游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4年,我和大弟弟當兵休探親假時的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沒穿軍裝又拍一張</p> <p class="ql-block"> 他還很知足,經常對我們說,我童年時代不幸,父母早亡。青年時代參加革命,艱苦異常。晚年享受離休待遇,老有所養很幸福。他把中年那十幾年最難受,最不得志的那段就繞過去了。</p><p class="ql-block"> 而且經常向我們講起,當年村里一起參加革命的有十幾個同伴,活到全國解放的就他一個,做為幸存者他就很滿足,沒有什么值得抱怨的。</p><p class="ql-block"> 看來,善于忘掉不愉快,對往事不過于眷戀傷感,不過分耿耿于懷,可能也是長壽的因素之一。</p><p class="ql-block"> 知足者長樂,一點沒錯。“沒心沒肺,活著不累”,話糙理不糙。</p> <p class="ql-block">1994年11月2日,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位置退下,已88歲高齡的江華親臨巨化,會見了他熟悉的劉德甫、父親等建廠元老。左一為父親。</p> <p class="ql-block">江華視察巨化公司,會見了父親等建廠元老,并為巨化公司題字留念。(前排右一為父親)</p> <p class="ql-block">1998年5月,巨化隆重慶祝建廠四十周年。巨化集團公司領導同建廠元老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為父親,后排右一為時任巨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劉奇。</p> <p class="ql-block"> 如今“養生”是個熱門話題,人們對“養生專家”趨之若鶩。我想我們家的百歲老壽星不就是最好的養生專家嗎?</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我們的黨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帶領人民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p class="ql-block"> 祝老爸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再爭取看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一百周年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98歲的父親回曾經工作生活了四十余年的巨化,舊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父親回巨化時,巨化領導胡仲明(左一)看望父親。</p> <p class="ql-block">巨化氯堿事業部負責人陪同父親觀看化工科技展館。</p> <p class="ql-block">父親在巨化長期分管基建和生產技術,虛心好學,平易近人,同巨化一批老工程技術人員結下深厚友情。這是2013年回巨化時,同原總工程師沈霞軒親切會面交談。</p> <p class="ql-block">祝百歲壽辰,老伴獻上鮮花。</p> <p class="ql-block">兒孫輩敬酒</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p> <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重孫添添同太爺爺玩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SHOW|
布拖县|
南澳县|
麟游县|
合肥市|
新宁县|
甘孜|
离岛区|
锦州市|
莒南县|
西和县|
兴海县|
潼南县|
舞钢市|
绿春县|
鹤山市|
马鞍山市|
平安县|
剑川县|
嘉禾县|
鹤峰县|
遂溪县|
云霄县|
师宗县|
三门县|
紫阳县|
民县|
南皮县|
华蓥市|
元江|
莒南县|
松阳县|
林州市|
永州市|
白玉县|
葫芦岛市|
平江县|
远安县|
博湖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