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行走在秦嶺之巔

漁樵笑談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南南穿越是我多年的夢想,早在7年前,鰲太穿越時,就愛上了行走在秦嶺之巔,云上漫步的感覺,計劃把鰲山至太白山間的南北線路都走一遍。讀了許多游記,下載了相關軌跡,裝備也在不斷更新,一切就緒,就等一個機緣——靠譜隊友和晴朗天氣......</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4日,同蟒嶺云豹終于成行,2人駕車,在周至馬召鎮午餐后,沿108國道,溯黑河而上,向徒步起點奔去。</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穿越線路在太白山南麓,黑河森林保護區和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內,從都督門進山,上到秦嶺主山脊,再從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南天門、鐵甲樹出山。這條線路一般需要3天2夜,比鰲太穿越少2、3天,但低海拔的闊葉林、箭竹林,到高海拔的冷杉林、高山草甸、石海,一樣都不少,是鰲太線路的濃縮版和精華版。去年,我們3人隊伍曾經前往穿越,但在黑河森林公園門口被阻,說是因大雨,園內多處塌方,安全起見,臨時閉園了,我們只好改線,穿越了冰晶頂-兵馬營-跑馬梁。這次出發前,我在網上同黑河公園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得到可以入園的信息,并聽工作人員說可以憑門票進入鐵甲樹景區,無需再購票,太白山景區則免門票。但今年五一期間鰲太、太白山、兵馬營等處發生了多起山難,都督門、鐵甲樹能順利通行嗎?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們還是決定先上路,試試看吧。</p><p class="ql-block"><br></p> 黑河水庫<br> <p class="ql-block"> 黑河水源保護圖</p> <p class="ql-block"> 暫時脫離日常生活的煩擾和工作壓力,遠離城市水泥森林的喧囂和浮躁,走入大山深處,總是那么讓人心情放松,身心愉快,這可能就是那么多山友,放棄舒適生活,行走在路上,跋涉在山野的心理動機之一吧。108國道保養的極好,只是受地形所限,彎急路窄,還有幾處滑坡體等待處理。車沿黑河邊蜿蜒而行,腳下是滔滔黑河水,兩岸是蒼翠欲滴的山林,耳聽小鳥鳴唱,抬頭可見藍天白云,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從車窗涌入,不時可見小松鼠穿路而過,不知不覺間抵達黑河公園入口,購票順利入園。</p> 黑河森林保護區大門<br> <p class="ql-block">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游走在黑河森林公園之中,賞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珍稀動植物,沿著歷史人文足跡,去感悟白居易筆下的黑河風光。路邊順便游覽了黑龍潭、一線天景點,下午一點半,到達厚畛子。</p> 黑龍潭<br> <br> <br> 厚畛子街景<br> 厚畛子十字路口<br> 厚畛子驢友之家<br> <p class="ql-block">  在厚畛子驢友之家路邊休息、閑談,聽當地人的說話似是陜南口音,了解到厚畛子、老縣城、都督門一帶原屬漢中佛坪管轄,1958年才劃歸西安周至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儻駱古道就從這里經過。開辟于三國時期的儻駱道,主要用于軍事用途,唐代加以整修,設立驛站,擴大為官道,是長安通往四川最近的翻越秦嶺道路,但因從周至西駱峪進山,翻越老君嶺,經厚畛子、老縣城、都督門,向西南翻越興隆嶺,過華陽鎮,翻牛嶺,出洋縣儻水口,抵達漢中,240公里的路途中要翻越4、5座2000米以上的高山,沿河流、巖壁架設無數棧道,沿途莽莽原始森林、虎豹出沒,行走實為不易。唐代中后期,儻駱道的使用最為頻繁。特別是安祿山叛亂以后,唐明皇李隆基雖是經過褒斜道逃亡四川,但傳說馬嵬坡兵變楊貴妃的替身被處死,她本人經儻駱道逃走,順漢水而下,入長江,東渡日本。白居易于周至做都尉時曾一度詳細考察了楊貴妃之死,寫下《長恨歌》,歌中描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等詩句證明楊貴妃沿儻駱道逃走,東渡日本安享晚年。日本有“楊貴妃研究會”,他們說中國馬嵬坡貴妃墓是個空冢,這是白居易說的,白居易不會瞎說。其他大臣、名士,為求近捷,不避艱險,取儻駱道往返于長安、漢中之間。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兵變,朱泚盤據長安,德宗被迫經儻駱道逃往漢中。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進迫長安,唐僖宗于廣明元年(880)帶著宦官田令孜等由儻駱道倉惶逃奔漢中、成都。元代后,儻駱道無人維修,慢慢荒廢了。</p><p class="ql-block"> 簡單休整后,驅車直奔4公里外的鐵甲樹景區,探查是否可以通行。從停車場至檢票口300米的地方,修建的很漂亮,特別是有個八卦泉,泉水汩汩流淌,但不滿不溢,甚感神奇。景區門口有一株罕見的高大刺葉櫟樹干圓滿挺直,自主干3.7米處9條大枝一并斜展四方,構成半球形的樹冠,足蔭半畝之地。民間傳說,此株鐵甲樹很有靈性,只要你去求它,便可心想事成,吉祥如意,遠近居民謂之神樹,并為之修廟供奉。因新冠疫情和五一的山上事故,游客寥寥,我和蟒嶺云豹2人,走近檢票口,發現景區已經放假,無工作人員,大門緊閉,但大門兩側都有缺口,可以通過。</p> <br> 八卦泉<br> <br> 鐵甲樹 檢票口 透過窗柵欄拍的通告<br> <p class="ql-block">  我們可以把車停在這里,明天早上包車去都督門徒步起點進山,也可以今天住在都督門附近,明天直接就近上山,下山后再包車去取自己的車??磋F甲樹停車場對面的溪流環繞的小島上的熊貓山莊環境幽美,詢問了一下價格,最低價680元,大多是1000元以上1晚的房間,遂打消在此住宿的念頭,時間尚早,還是今晚住宿到西邊22公里處的徒步起點都督門吧。</p><p class="ql-block"> 駕車向西10余公里,到達豬娃溝,這也是一個太白山南南穿越的徒步進山點,停車觀察一下路況路跡,心中默默把它作為備選預案徒步起點。繼續向西,翻越不高的秦嶺梁黑河湑水分水嶺,下到山底,進入了湑水上游,湑水向西轉南,流入漢江。左轉1公里就是著名的老縣城。</p><p class="ql-block"> 老縣城曾經是佛坪縣城所在地,坐落在秦嶺主峰太白山南麓四面環山的盆地中。它北臨太白山、西接黃柏塬、東南連佛坪、西南是長青、東毗黑河等自然保護區。老縣城保護區具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植物種類豐富,季相變化明顯,茂密林海、古樹名木、奇花異草、珍稀植物,構成色彩斑斕的植物景觀。區內小型獸類及鳥類頻頻出沒,你如果足夠幸運可見扭角羚在草地間撒歡,大熊貓在竹林里覓食,金絲猴在叢林中嬉戲,鳥兒們在枝頭歌唱,看到一幅“山蒼蒼,林莽莽,飛禽走獸競自忙”的動物景觀。它因儻駱道而興盛,也因108國道的開通和佛坪縣城的東遷而衰落。近年,因著名作家葉廣芩的文章而再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F在,有1個保護站,9戶常居山民,作家葉廣芩特別鐘情這里的山水,在此有個創作室,每年都要來居住一些時日。我們游覽的時候,只遇到2輛青海的車和西安雁塔區在此扶貧的第一書記帶領參觀的9個同事朋友。進到保護站院內,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羚牛等動植物標本。</p><p class="ql-block"><br></p> <br> 老縣城牌樓<br> 佛坪廳遺址<br> <br> 修復的城墻<br> <br> 作家葉廣芩工作室<br> 老縣城邊的牛場<br> <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多,游覽完老縣城,西行2公里,到達都督門。直達登山口,看到有監控攝像頭,但無工作人員把守,上山道路暢通,心里安然,高興之余,驅車向西穿過隧道,向核桃坪方向,走到公路盡頭,看看引湑濟黑工程。</p> 引湑濟黑都督門管理站<br> 車左后方是登山口<br> 去往核桃坪方向隧道<br> 引湑濟黑工程<br> <p class="ql-block">  下午6點多,返回都督門,尋找住宿地方,看到泗郎泉客棧招牌,越過湑水,映入眼簾的客棧,院落寬廣,溪流環繞,碧草萋萋,群山遠抱,立刻喜歡上這個地方,決定住下。</p><p class="ql-block"> 老板和老板娘是80零后,淳樸善良,孩子在周至縣城上學。我們同老板談好價錢,150元,管我們2人的晚餐、早餐和住宿,另付150元包車費,讓老板明天早上送我們去2公里外的登山口,我們從鐵甲樹下山后再去接我們回到都督門取自己的車。</p><p class="ql-block"> 晚上,在老縣城遇到的扶貧王書記一行9人也住到了這里,他們明天準備徒步去核桃坪、黃柏塬游玩。晚餐時,夜幕下的院子里,歡歌笑語,包谷稀飯、鍋盔饃,就著炒臘肉、洋芋絲,味道很香,豪爽的老板娘拿出自釀包谷酒頻頻與我們碰杯,山里人厚道讓人感動。</p><p class="ql-block"> 酒足飯飽,趁這里有手機信號,向徒步群里的朋友發送了幾張照片,他們紛紛說,好好洗肺吸氧吧,別吸醉了。說實話,厚畛子、都督門一帶,生態保護的是真好,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山青水綠,空氣清新,纖塵不染,風景靜美,就是不為爬山,專門來旅游,小住幾天,也是非常值得的。</p><p class="ql-block"><br></p> 泗郎泉農家樂牌匾<br> 泗郎泉農家樂院落<br> <br> 泗郎泉農家樂門前的湑水河<br> <br> <br> 傳說中楊泗將軍經過儻駱道時,為軍隊從山腳下刨出的泉眼<br> <p class="ql-block">  D1:6月5日,星期六,晴</p><p class="ql-block"> 都督門——太白廟——大坪破廟——靈官臺——老廟子 (扎營)</p><p class="ql-block"> 徒步起點都督門海拔1632米,扎營地老廟子海拔3007米,徒步距離12.55公里,用時11個小時,累計拔高1780米,累計下降427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夜好眠,早上5點半起床,洗漱、燒水,我去叫醒昨夜喝醉了的老板娘做早飯,飯后,老板開車送我們到登山口。</p><p class="ql-block"> 早上7點半,期待已久的太白山南南穿越正式開始。</p><p class="ql-block"> 天氣晴朗,藍天白云,路跡明顯,初始階段,一直是沿湑水河的一條支流邊向北緩慢拔高,短袖速干褲,溫度剛好。遮天蔽日的水青木、連香樹、槭樹等闊葉林遮擋住了陽光,樹下是碧綠一片的野藿香,露水很重,我們的褲腿和鞋面很快打濕了,但鞋內是干爽的,士氣正旺,腳步輕快,很快越過警示牌,9點多,偶然抬頭,竟然看到天空還懸掛著月亮。2小時后,到達太白廟。</p><p class="ql-block"> </p> <br> 大熊貓保護區宣傳牌<br> <br> 路跡明顯<br> <div>  警示牌</div><div><br></div> 早上9點,天上竟然還有月亮<br> <br> 太白廟只剩斷垣殘壁了<br> 廢棄的太白廟<br>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從海拔1950米的太白廟,向海拔2450米的大坪破廟進發。這一段路基本在箭竹林里穿行,好在路跡明顯,并不難行。約12點半,抵達大坪破廟,名實相符,它比太白廟更加殘破不堪,只有幾塊條石,亂放在山坡平臺的廟址上,任憑雨打風吹。我和蟒嶺云豹在此休息、喝點水、吃點路餐。</p> 箭竹林中清晰的小路<br> <br> 簡易木橋<br> 湑水河源頭<br> 透過密林看天空<br> <p class="ql-block">  繼續向下一個目標,2870米的靈官臺攀登。箭竹林逐漸隱去,秦嶺冷杉閃亮登場,林下不時出現野牡丹、灌木紫杜鵑,風景漸入佳境。穿越一片石海后,于15點半登上靈官臺。</p> 冷杉、石海、藍天、白云<br> 鐵線蓮 野牡丹<br> 隊友蟒嶺云豹<br> <br> <br> 翻越石海<br> <p class="ql-block">  靈官臺是一個絕佳的觀景平臺,一大片高山草甸,適合扎營,四周是冷杉和杜鵑,遠望可以觀賞連綿起伏的群山。</p> 抵達靈官臺<br> 靈官臺草甸<br> <br> 灌木紫杜鵑<br> <p class="ql-block">  從這里向上風景越來越美,進入莽莽蒼蒼的原始冷杉林、高山草甸地段,林中道路清晰,路邊開始出現一叢叢高山小葉匍匐紫杜鵑。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寂靜、純粹、簡單,人獸蹤跡皆無,偶爾有調皮的高山鼠兔從腳前一掠而過,行走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由得物我兩忘,沉浸入對人生、命運和生命本質的思考。這是眾神居住的地方,終于理解了先民為什么要不辭辛苦從山下一路把廟宇修建到拔仙臺,并且定期上山朝拜。</p> 冷杉林<br> <br> 林中行走<br> <p class="ql-block">  林中還看到一些山友丟棄的衣物、雨衣、帳篷等物品,可以想象得到今年5月2日正在爬山的人們突然遭遇罕見的暴風雨時,拋棄部分裝備減負逃生的狼狽樣子,但愿他們都已經順利下山、安全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半,終于抵達老廟子營地。老廟子海拔3007米,是個優質的宿營地,有流動水源,地勢平坦高曠。半小時后,一支北京的4人隊伍也趕到這里扎營。他們從湯峪坐纜車上山,計劃從都督門下山。去年他們也是從湯峪坐纜車上山,然后,從鐵甲樹下山。領隊51歲,曾經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讀書,兒子在國外留學,因疫情滯留家中,這次帶兒子同行,隊伍中還有一個58歲的山友,令人敬佩。領隊說,他年輕時爬秦嶺是為了看風景,現在是為了情懷——一種對秦嶺割舍不下的情感。</p> 老廟子 <br> 傍晚的營地<br> 夜幕下的營地<br> <p class="ql-block">  D2:6月6日,星期日,晴</p><p class="ql-block"> 老廟子——將軍石——萬仙陣——雷公廟——拔仙臺——大爺?!敽!隣敽!窕食兀ㄔ鸂I)</p><p class="ql-block"> 起點老廟子3007米,最高點拔仙臺3767.2米,宿營地玉皇池3350米,距離17.23公里,用時10小時40分鐘,累計拔高1237米,累計下降913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夜無風無雨,睡眠香甜。早上起來發現帳篷、睡袋結露嚴重,連忙邊燒水、做飯,邊晾曬帳篷、睡袋,耽擱到9點,才拔營出發。</p><p class="ql-block"> 同北京山友互道珍重,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前行。</p> 北京隊全家福,左邊是父子兵<br> <br> <p class="ql-block">  老廟子向上,隨著海拔增高,風景更加壯觀,仿佛進入了上帝的后花園,高山紫菀、金蓮花、銀蓮花落滿草地,高山小葉紫杜鵑、大樹杜鵑紛紛出現,快到將軍石的地方,驀然向西眺望,可以清楚看到鰲太大梁,飛機梁、金字塔、大太白梁歷歷在目。</p> 高山紫菀<br> 金蓮花<br> 銀蓮花<br> <br> <br> 大樹杜鵑<br> 高山小葉匍匐紫杜鵑<br> <br> <p class="ql-block">  遠處是隱隱約約的大太白梁</p> 回望都督門方向<br> 西望鰲太大梁<br> <p class="ql-block">  2小時后,到達將軍石。將軍石海拔3300米,寬闊巨大的山體在此陡然收窄,一個巨石矗立在山脊,旁邊建有小廟,不過,已經搖搖欲墜了。忽然聯想到,拔仙臺封神處有廟紀念協助周武王滅掉商朝的兵仙姜子牙,鰲山上有紀念戰神、殺神白起的廟,眼前有紀念將軍石的廟,鐵甲樹旁也有廟,“鐵甲”二字就與軍事、戰爭有關。太白山不像其它的宗教名山,有意超脫于世俗之外,它不但是一座道教名山,也是紀念兵仙、戰神的山,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周秦漢唐的軍隊從它腳下出發,橫掃天下,戰無不勝。盤桓在它上空的陣陣殺氣,是否是造成鰲太穿越屢屢出現傷亡事故的原因?不不,這只是思維發散時的瞎想,科學的解釋應該還是歸結于氣候多變吧。</p> <br> 將軍石與廟<br> <br> <p class="ql-block">  將軍石向上,“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點開始顯現,山風驟起,有2級左右,穿長袖速干襯衣,運動狀態下還可以撐住。植物也呈現鮮明的垂直分布帶,太白紅杉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下變為匍匐狀,第一次發現也有匍匐狀的大葉杜鵑。</p><p class="ql-block"> 3400米左右吃完路餐,繼續向上攀登,萬仙陣已經遠遠的可以看到了。</p> 小葉匍匐紫杜鵑<br> 枯死的太白紅杉<br> <br> <br> 大葉匍匐杜鵑<br> 大葉匍匐杜鵑 <br> <br> 遠處的石海頂就是萬仙陣<br> 快到萬仙陣了<br> <p class="ql-block">  下午1點50分,終于登上海拔3500米的萬仙陣,這里至大爺海7.7公里,全部暴露在無遮無擋的秦嶺主山脊上,山脊寬闊,石海重重,萬仙陣上千千萬萬的瑪尼堆,更使惡劣天氣下的徒步者暈頭轉向,迷失方向。曾經有游客從景區上山,沿大梁走到這里后失蹤,數年后尸體才被發現。感覺陰氣太重,拍幾張照片,趕緊撤離。</p> 萬仙陣瑪尼堆<br> <br> <p class="ql-block">  走了1.7公里,到達雷公廟,距離大爺海還有6公里,風吹的有點冷,加上薄外套,繼續前行。</p> 雷公廟<br> <p class="ql-block">  躲在大石頭邊頑強生長的大葉匍匐杜鵑,大梁上已經沒有任何木本植物了,這是一個意外的生命奇跡。</p> 石臼 <p class="ql-block">  進入山友談之色變的跑馬梁,2個多小時的路程,暴露在無法躲藏的山脊上,已經在惡劣天氣造成了多起山難。今年5月2日,內蒙2兄弟走太白南南穿越,從老廟子走到距離大爺海1.8公里的地方遇大風大雨,渾身濕透,哥哥力竭不能行走,讓弟弟去大爺海找人相救,當弟弟帶人返回時,哥哥已經失溫而死。我們走到這里時,路邊仍有他們遺留下的衣物、反應堆爐具等物品,心里莫名感覺難受、悲傷,默默哀悼后快速離去。</p> <br> 遺棄物品 <p class="ql-block">  下午4點半,抵達三官殿至二爺海埡口,海拔3650米,卸下重裝背包,稍微休息片刻,輕裝去拔仙臺、大爺海拍照。</p> 拔仙臺 游玩拔仙臺下山的穿短袖短褲拖鞋的中二青年<br> 大爺海<br> <p class="ql-block">  一個小時10分鐘,繞了一大圈,看了拔仙臺和大爺海,又回到埡口,我們背上背包,經二爺海、三爺海,19點下降到海拔3350米的玉皇池,在玉皇池廟后西側的草地扎營。偌大的玉皇池周邊,只有我和隊友兩個人。</p> 二爺海<br> 三爺海<br> 玉皇池<br> <p class="ql-block">  7點50分左右,我吃完飯,帶上頭燈,去玉皇池邊洗碗、刷牙,隊友嫌冷,早早鉆入帳篷。黑暗即將降臨,但光線仍然能看清玉皇池周圍的地形,想起不久前看到的山民抬遇難者從二爺海下山的視頻,我們下山時又看到三爺海至玉皇池路邊的石海中每隔一段就插著白黃色的塑料花,心里有點瘆得慌,走到水邊,心中一驚,感覺左方20米外有人,定睛一看是水邊的半人高的瑪尼堆。稍放心,邊洗碗,邊偷偷瞄一瞄那邊,半分鐘后洗完臉,手凍的有點疼,抬起頭,猛吃一驚,一個小伙子正向我走來,距離只有5、6步遠。太詭異了,我一直看那邊,半分鐘前還沒人呀,怎么突然冒出一個人,再說那邊不是上下山的路,是石海和懸崖,上下山的路在我右邊。片刻后,好奇心和對小伙子安危的關心占了上風,我迎上去,問道:</p><p class="ql-block"> “你從哪兒來的,要到哪兒去?”</p><p class="ql-block"> “我從景區坐纜車上山的,要回到大爺海?!毙』镒踊卮稹?lt;/p><p class="ql-block"> “你怎么從左邊下來的?路不是在右邊嗎?”我問到。</p><p class="ql-block"> “我在拔仙臺看到下面幾個海子,想看看,沒找到路,是攀巖下來的。”</p><p class="ql-block"> 說話間,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我打開頭燈,看小伙子穿的是藍色薄外套,這個季節白天還算正常,但絕對抵御不了3300多米夜間的嚴寒。帶一個普通小包,里面裝了幾瓶水,還有一個比礦泉水瓶略粗、略長的土黃色棍狀物,不知是什么東西。</p><p class="ql-block"> “你是哪里人?到這兒干什么?”我問。</p><p class="ql-block"> “我是浙江人,最近在上網課“。</p><p class="ql-block"> “天已經黑了,晚上很冷,你擠到我的帳篷里吧,隊友是單人帳篷擠不下,或者你順路向下走,不遠處南天門有客棧,絕對不能向上走。”</p><p class="ql-block"> “凍不死,路不遠,我沿山梁爬上大爺海好了”。</p><p class="ql-block"> “絕對不行,白天你都找不到路,晚上怎么能爬到大爺海,會凍死的。你用什么導航?”</p><p class="ql-block"> “我用的是百度地圖,怎么會離大爺海越轉越遠了呢?!?lt;/p><p class="ql-block"> “你用什么照明?”</p><p class="ql-block"> “我有充電寶。”</p><p class="ql-block"> 我觀察小伙子一點不像迷路的人,神態很冷靜,也不關心周圍的環境和人,也不問我們扎營的地方,問一句答一句。</p><p class="ql-block"> 見他不愿意去我的帳篷,就帶他去廟里找能睡覺的地方,所幸廟里有個房間很密閉,有2道門,有個木板床,上面有床比較新的棉絮,關上門,比帳篷暖和。約定明天見,門是從外邊關的,我走時替他關門,他連忙出來,仔細的看門鎖,說不要把我關在里邊出不來呀,這個反應有點怪異。</p> 玉皇池西邊的瑪尼堆<br> 扎營玉皇池西南、廟后草地<br> <p class="ql-block">  D3:6月7日,星期一,多云轉陰</p><p class="ql-block"> 玉皇池——藥王廟——南天門——老君殿——回心石——三合宮——鐵甲樹</p><p class="ql-block"> 起點玉皇池海拔3350米,終點鐵甲樹海拔1600米,距離14.44公里,用時8小時,累計上升962米,累計下降2708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風刮了一夜,我和蟒嶺云豹都沒睡踏實,每隔2小時左右就會被從拔仙臺方向吹來的山風驚醒。5點多就醒了,頭伸出帳篷外,天空被云霧遮擋看不到日出,隊友的帳篷離廟近點,喊他去看看小伙子,叫來喝點熱水,吃點東西。過了一陣,他回來說廟里什么也沒有,沒見人。</p><p class="ql-block"> 這事有點奇怪,回家后我上網查了查這一帶的失蹤事件,最近的是前幾年,西安石油大學的一個學生失蹤,現在也未找見,但那個學生是江西人,昨夜這個自稱浙江人。</p><p class="ql-block"> 我始終想不明白的是,他怎么突然出現在我面前,難道他坐在瑪尼堆后邊休息,我的視線剛好被擋?但是,這也不合情理呀,那個瑪尼堆在一塊突出到水里的大石頭上,要上去不方便。難道是個靈異事件?</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8點拔營出發。今天的路程是一直下降,不會耗費太多體力。沿途再次與小葉杜鵑相遇,1個小時后走入最美的森林、草甸,沒有之一。</p> 冷杉林 林中草甸<br> 草甸中到處都是紫杜鵑<br> <p class="ql-block">  繼續下降,9點40分到達3096米的藥王廟,10點40分左手橫切到3098米的南天門,這兩個地方都有簡易住宿的大棚房子,老板都是同一對夫妻。</p> 藥王殿<br> 南天門<br> <p class="ql-block">  12點下降到海拔2700米的老君殿,吃點路餐,再次出發,下午1點半到達回心石,下午2點半到達三合宮瀑布群,下午4點走出鐵甲樹。</p> 老君殿<br> 回心石<br> 三合宮<br> 三合宮瀑布<br> <p class="ql-block">  剛走出鐵甲樹,到達厚畛子不久,一場大雨瓢潑而至,暗自慶幸我們的好運氣,取車,吃飯,當晚安全返回家中,一場策劃已久的穿越圓滿完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含山县| 杭锦后旗| 伊春市| 盐津县| 锡林浩特市| 徐州市| 旅游| 嫩江县| 婺源县| 红原县| 金平| 新龙县| 称多县| 武汉市| 台中市| 垣曲县| 定襄县| 陵川县| 交城县| 河东区| 昌江| 中阳县| 洛川县| 华阴市| 铜梁县| 广东省| 上犹县| 南通市| 宝坻区| 荥经县| 栾川县| 东阿县| 孝义市| 麻江县| 醴陵市| 福安市| 乐亭县| 沅江市| 三门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