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夢里瑤池,曲水悠悠</p><p class="ql-block"> 宋文</p><p class="ql-block"> 當作協李主席微信上問我:區文聯組織去瑤曲金元村采風,想去不?我看到后,沒有猶豫,馬上回復:我去呢!我是土生土長的耀州人,耀州的許多地方我都去過。小時候跟父親一起去趕集賣過菜;長大后在鄉鎮教過書;再后來進入作協,去鄉鎮采過風,到過耀州許多地方。但瑤曲卻我很陌生,雖早前去過一次,但印象不深,因為那是只在火車站小范圍轉了一下,根本沒有深入鄉鎮村落。</p><p class="ql-block"> 瑤曲鎮地處耀州東北部,距離耀州城50公里遠。相傳明代此處有泉,其水味美名瑤池,遂以泉得名。這里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儲藏大量優質煤炭,建有下石街、崔家溝兩個大型國有煤礦,還建有八個地方煤礦。梅七鐵路經過于此,把大量優質煤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這里是渭河支流沮河的最上游,山高水長,森林覆蓋率高,人口稀少,水質好且干凈無污染。</p><p class="ql-block"> 對于瑤曲的最早了解,源于哥哥、姐姐。哥哥比我大九歲,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哥哥已經高中畢業了。那時候正值文革,學習成績優秀的哥哥,也只能回鄉參加勞動。但因為那時候文化人比較缺,勞動期間,經常被抽調去參加一些與文化有關的活動。其中就有一次,全縣各公社進行文藝匯演,哥哥被邀請去當評委。匯演結束后,經評比第一名竟被瑤曲鄉奪得。記得哥哥回家后對瑤曲是贊不絕口,說沒想到山里人,節目編排、表演的那么好!還說瑤曲因為有煤礦,人很富裕,穿著時尚洋氣。同時,第一次也讓我知道,地下有煤炭的地方,水質特別好,因為不缺微量元素。像山里人得的大“骨節病”俗稱“柳拐病”,瑤曲人就沒有人得,人都長的端直順溜,真應了那句古話:高山出俊樣。</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修梅七鐵路時,沿線都抽調農民工,參與鐵路建設,民工不但能掙工分,一天還有幾毛錢補助。這在農民眼里可是個好活啊,不說累不累、苦不苦。那時姐姐已經參加勞動了,我大大(叔父)當時是生產隊長,正好瑤曲工段要招女民工,就讓我姐姐去了。那次我大隊只去了幾個女的,去的都是些聰明有眼色、能吃苦的年輕姑娘。公社其它各村也抽去了一些。她們和鐵路工人一樣,住在簡易公房做成的宿舍里,不同村的姑娘混住一起,那次我們大隊和崔家坡、董家坡兩個村的民工住一起。她們在灶上吃,但糧食要從家里帶,饃也從家里背。這些都需要自己回家帶來,或者家里人送去。我那時好像是上小學還是剛上初中,記不太清楚了。有一次我坐火車去給姐姐送饃。她們住在瑤曲火車站,十幾個人住在一個簡易公房里,每人一個單人床,床下是梳洗用的臉盆和刷牙缸具。她們看我來了,都很熱情,記得那好像是個周末,天剛下過雨,里面很濕冷,姐姐給我打來灶上的飯菜,和她關系好的,還讓我吃她們家的白饃。崔家坡和董家坡,土地寬展,分頭好,都比我們大隊富裕,家家糧食夠吃,不像我們村人多地少。我在車站無聊,想去瑤曲鎮上逛,可姐姐們說,鎮上離車站比較遠,且剛下過雨,路也不好走 ,所以就沒有讓我去。還好雨過天晴,下午太陽出來了,她們就帶著我去附近的山上玩。那時正好是夏天,山上郁郁蔥蔥,荊棘遍野,野果子很多,有山桃山杏,我們順著山路邊摘野果子吃,邊欣賞沿途風景,說說笑笑不一會就來到了山頂。山頂上的平地里,核桃樹很多,樹冠也很大,結滿核桃的樹枝四周垂下來,都挨著地面了,人躺在地上都能夠著,只可惜核桃還沒有成熟。</p><p class="ql-block"> 曾經我和父親沿梅七鐵路跟會賣過辣子、洋蔥和蒜,去過鐵路沿線的柳林、田家咀。鬧饑荒時,我和隊上人也一起去那里捋過洋槐花。然而就是沒有再繼續往前走到下一站——瑤曲。好不容易那次去了,還下雨,沒有到鎮上逛逛,真的很遺憾。我們那時去山里都是扒煤車,一路要經過三十多個隧道,火車是蒸汽機車,要燒煤,煤煙很大,碎煤渣隨風飛揚,坐一回火車,頭發里全是煤渣渣,臉上手上也都是黑的,有時候還會坐過站,一步一步走著回家,非常艱難辛酸。</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給姐姐送過饃以后,天氣就大熱起來了,姐姐一直沒有回家。那年夏天下大暴雨,發洪水,鐵路沿線多處塌方,火車不通了!信息也不通了。那時不像現在,連個電話都沒有。家里人著急的擔心姐姐,姐姐也想念家里人,她們可是一群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大孩子啊!村里孩子們的家長聚在一起,相互打探消息,只聽說山里雨特別大,路上塌方了,具體情況誰也不清楚。隊上干部讓不要擔心,說有鐵路上帶工的干部呢,有啥事他們會管的。就這樣一家人憂心忡忡的,一邊干著農活,一邊盼望姐姐她們平平安安,能早點回家。</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一家人正在院子的燈下坐著干活,不記得是在辮蒜還是剪洋蔥櫻子,突然姐姐回家了,我們驚訝的張開了嘴巴。心想火車不通,姐姐咋回來的?姐姐才哭著說,她們在那里,用的吃的東西沒有了,下雨干不了活,閑著沒事就想家里人,也擔心怕家里受災嚴重。幾個姑娘一商量,就步行跑回家了。那可是一群姑娘啊!一百多里路,沿路有三四十個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還有多處塌方,道路泥濘濕滑,她們從早上出發,走了一天,才走回了家,又饑又餓又渴,腳上腿上都是泥,衣服也濕了,姐姐一進家門就哭,我們也都哭了。記得父母親說:好娃呢,你們都不要命了啊!姐姐說,四十多天了,特別想家里人,都不知道害怕了,只有一個信念,沿著鐵路往南走,一定能走到家,因為我家當時就在鐵路邊上。</p><p class="ql-block"> 從那以后,瑤曲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也暗暗下決心,要發奮努力好好讀書,改變家庭的貧困面貌。時光如梭,以后的四十多年里,再也沒有機會去過瑤曲,但心中卻一直惦記著,想著再去看看。想去看姐姐當年灑下汗水的地方,想去看哥哥夸贊過的地方。所以這次文聯組織去瑤曲采風,正合我意,心里非常期待,我想去把瑤曲的山山水水好好看看。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們這次去的金元村,位于瑤曲鎮的最南端,距離鎮上二十多公里呢,不但沒有經過瑤曲鎮,不經過火車站,就連這個村子,還是個藏在深山老林,山窩窩,溝岔岔中的一袖珍小村,彈丸之地,只有區區幾戶人家,根本不能窺見瑤曲的全貌。</p><p class="ql-block"> 夢里瑤池,曲水悠悠。你遠離耀州,藏在遙遠的大山深處。多少次想見,多少次都與你插肩。遺憾失望之余,更加勾起我對你的向往。我一定要重新尋找機會,走進你,去揭開你神秘的面紗,一睹你的芳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专栏|
横峰县|
丁青县|
静宁县|
洛川县|
迭部县|
内黄县|
宽甸|
靖江市|
永州市|
晋宁县|
江永县|
怀集县|
南溪县|
禄丰县|
广河县|
尼玛县|
湟源县|
达州市|
泸定县|
禄丰县|
随州市|
沈丘县|
吉水县|
含山县|
通辽市|
关岭|
府谷县|
佳木斯市|
苏尼特左旗|
尤溪县|
友谊县|
桦甸市|
民丰县|
阿城市|
固安县|
巧家县|
长沙县|
出国|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