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了不敢失與村民上次的口頭之約,在加完班后,匆匆再次赴梅隴鎮水口村,拍攝制作牛腳粽的紀錄。</p> <p class="ql-block">水口村,獨姓高,從南埡分遷至此,已有三百多年,屬銀豐村委管轄。宗姓聯詩為:東溪世澤 渤海家聲。</p> <p class="ql-block">開啟我們的紀實拍攝行程。</p> <p class="ql-block">已浸泡好的原料,是上等糯米。</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時,高兄已率全家在包制粽子。</p> <p class="ql-block">高兄的笑容,意味深長,想必他們家的牛腳粽今年又是搶手貨。</p> <p class="ql-block">用大芒葉包扎的生粽,等待入甕燜熟。</p> <p class="ql-block">高嫂挺辛苦的,把已包好的粽子一筐一筐搬往廚房。</p> <p class="ql-block">粽子入瓷甕,等待用谷糠燜火。</p> <p class="ql-block">用燜火的方式蒸熟,一般至少要一天一夜方行!</p> <p class="ql-block">在燜蒸的過程中,還要時不時的添水,讓粽子在甕內翻滾。</p> <p class="ql-block">燜蒸熟透的粽子,每個約有一斤多重,外包黝黑,內肉卻呈金黃通透之態。把粽肉粘上黑砂糖,一嘴咬下去,有彈性卻不粘牙,味道蠻爽。</p> <p class="ql-block">老人們的包扎手藝都是傳統的,據說有三百余年,傳承其實就是這樣,一代人傳給一代人。他們還說:端午節其實是男人的節日。包粽子和劃龍舟都是男人的活。</p> <p class="ql-block">這位高兄,為我們表演傳統包扎粽子手藝,根說會此古法的人已不多。</p> <p class="ql-block">謝謝另一位高兄的全程熱心導游。在他們家,我第一次品嘗了牛腳粽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據海豐文史委員吳福欽介紹,水口村的“牛腳糭”還有具有紅色文化呢?。‘斈辏砉鹇暑I紅軍四十九團戰士在該村附近活動時,就以此為干糧!</p><p class="ql-block">1928年夏,紅四師葉師長、徐參謀長等官兵,也得到村民們支援“牛腳糭”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云安县|
邵阳县|
台中县|
抚顺市|
镇巴县|
鱼台县|
隆林|
天门市|
奉贤区|
巫溪县|
蕲春县|
六枝特区|
郁南县|
德江县|
阳新县|
宜宾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平县|
肇源县|
乐安县|
内黄县|
宜章县|
灵川县|
平舆县|
当阳市|
淮滨县|
中方县|
巴东县|
凌海市|
龙陵县|
万山特区|
南漳县|
搜索|
临泽县|
镇远县|
乡城县|
永州市|
南投县|
金寨县|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