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緬懷前輩恩 團結向前進

陳紅星

<p class="ql-block">  陰歷四月二十三是母親逝世周年的日子,每每翻看家中的影集,看到媽媽和我們兒女們在一起照的照片心中總是要泛起朵朵浪花,陣陣的思念!經過思考想起給父親、母親以及祖父、外祖父做一部美篇吧,以此懷念故去的先輩們。</p><p class="ql-block">父母共養育我們五個子女:</p><p class="ql-block">長女—陳洪斌、長子—陳紅星、次女—陳宏偉、次子—陳洪剛、三子—陳洪浩。</p> <p class="ql-block"> 后:陳洪剛 陳洪浩</p><p class="ql-block"> 前:陳紅星 陳洪斌 陳宏偉</p><p class="ql-block"> (199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首先介紹我的祖父,祖父叫陳萬富,祖父在我的記憶里不是很清晰,記不清長的是什么模樣,但在記憶里聽父親說祖父很能干活,是個純粹的莊稼人,他的手腕是彎的,因為總拿鐮刀割莊稼而形成的,祖父離世的時間記不清了,但我記得祖母離世的時間要比祖父晚很多年,祖母沒有留下照片,也沒有看到過祖母的照片,這張祖父照片是祖父留下來唯一的一張照片,也是父親傳給我們的,我細心的保存著。</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的外祖母,她的名字叫項守珍,外祖母家在齊齊哈爾市的城邊住,六十年代外祖母居住的地方都種菜供應市里,我少年時期經常去外祖母家玩,所以對外祖母和外祖父印象特別深,外祖父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在社里的生產隊喂馬,也就是飼養員。在那個年代做飼養員工作就非常不錯了,我還記得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年月,我外祖父有時偷偷的拿回來點豆餅塊然后外祖母用豆餅碎渣和菜葉子熬粥喝,當時喝得非常香!</p> <p class="ql-block">這是外祖父和外祖父的弟弟,外祖父叫葉國福,外祖父排行老二,他弟弟排行老三,我們外甥輩就都叫他三姥爺。三姥爺叫葉國珍,外祖母去世后外祖父來到女兒家也就是父親家生活居住,然后外祖父的弟弟也就是三姥爺也經常來父親家,這是哥倆在一起照的。哥弟二人感情非常好,聽外祖父說過三姥爺年輕時總愛賭博,賭輸了都是外祖父給還債。由于賭博三姥爺的家也早就不在了,哥倆都是在母親的照料下先后去世的,我記得非常清楚,三姥爺那幾天臥床不起,我經常到母親家看望,一天,我剛進屋二、三分鐘三姥爺就停止了呼吸,我和母親一起料理了三姥爺的后事。</p> <p class="ql-block">父親,名叫陳啟,職業醫生,是查哈陽農場周邊的名醫,文革受迫害在生產隊后勤趕牛車,文革結束之后政策允許在當地開辦了個體診所,給所在地區解決了很多疑難病癥,特別在婦科方面受到百姓的皆口稱贊。由于文革受迫害在生產隊勞動期間身體患上多種疾病,加上那時家庭生活不寬裕,只有用藥維持,最終在一九九一年離開了我們,享年61歲。</p> <p class="ql-block">今年父親離開我們已經滿30年了,20年前在父親的生日為父親作了一首詩,今略做作小修和姐妹兄弟一同懷念父親:</p><p class="ql-block">父親去世三十年,容顏依稀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專心為民醫痛苦,難解自身多病纏。</p><p class="ql-block">文革蒙難如夢幻,心剛意堅不屈全。</p><p class="ql-block">教育兒女行有禮,一方百姓口碑贊。</p> <p class="ql-block">這是父親年輕時從醫期間和同事一起的 合影(后左是父親)。小的時候曾聽父親講過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的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的作戰,父親那時20歲已是醫生,他與幾名醫生集結在丹東地區,隨時準備入朝救治傷員,這時停戰協定簽定,二年八個月的朝鮮戰爭結束。在我腦海里還記得當時發給父親用的白水缸子上面就印著“抗美援朝”四個大紅字。</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不知道,父親前面的是姐姐陳洪斌,母親前面的是我。</p> <p class="ql-block">父親母親和我們姐三個同外祖母、老姨一起的合影,外祖母就有這兩個女兒,老姨叫葉鳳琴。</p> <p class="ql-block">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姐弟妹四個,我和姐姐已帶上了紅領巾,還真挺像樣的!妹妹好像剛入學,二弟還是幼年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姐妹兄弟四人,值得回憶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組建黒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我們隸屬50團二營,到一九七七年撤銷兵團,我于一九七八年八月結婚,這張照片里我女兒已經七歲了,二弟也成家了,老弟在讀初中。父親由于為人熱心耿直,并且從醫多年救了很多性命,領導研究決定分給父親一棟磚瓦房,在那個年代能住上磚房是不容易的呀!這是全家在門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和上面的照片是一個時間照的(左起:姐—陳洪斌、妻—叢桂萍、妹—陳宏偉、弟媳—王敏)</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在父親家房前迎接妹陳宏偉和徐占彬旅行結婚從北京回來的當天照的,那時姐姐已二個孩子,一女一子,我的女兒好像剛有一歲多吧,在母親懷中的就是。別人就不一一說了,說一下照片中的大姑大姑父,我們同在新立分場第二生產隊居住,大姑父是在生產隊里當排長,隊領導曾多次和他談讓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姑父說:我一個大字也不認識,不行!就是不入。大姑父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大姑是在生產隊當衛生員,我與愛人叢桂萍的婚姻就是大姑給介紹的,我還記得大姑的女兒康平曾為我倆的婚事給傳遞過紙條呢!現在回憶起來腦海里還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九九一年父親領著我女兒陳銳和兒子陳端還有妹妹的女兒徐麗薇在新立中心校開運動會時照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父親60周歲全家合影,前排坐著的都是長輩,左起:老姑陳學、母親葉淑琴(抱著的是二弟的女兒陳曦)、父親陳啟(抱著的是我兒陳端)、三姥爺葉國珍(前面的是我女兒陳銳)、大姑父康春生(前面的是妹妹的女兒徐麗薇)、最后這個是老叔孫志安(是親戚不遠的一個老叔)。</p> <p class="ql-block">母親,名叫葉淑琴,是外祖母的長女,養育了我們五個子女,是一個勤勞、普實、不怕吃苦的家庭婦女,她為了照顧我們五個孩子而當誤了找工作的機會,雖然沒有正式工作,但母親的文化比同等年齡的婦女要高很多,按那個年代說是高小畢業,讀文章,讀小說沒問題。外祖母去世以后外祖父就來到母親家里生活,不長時間外祖父的弟弟由于年輕時不務正業賭博在外,已成的家庭沒有了,到年齡大了也沒地方去就投奔到他的哥哥所在的母親家,這樣母親就照料著父親、外祖父和外祖父的弟弟。我那個時候已成家在新立分場二隊居住,經常地往母親家奔跑去看望家庭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外祖父先離開了我們,外祖父離開我們的第二年父親也離開了我們,父親走后的第二年三姥爺也走了,媽媽很辛苦的照料他們,媽媽真是不容易!三位老人去世之后,不久,我由于工作變動家就搬到了總場,母親自然也就搬到總場居住,母親自己生活了很多年,最后在享年92歲(陽歷2020.5.15)的時候離開了我們,我們由衷的想念母親!</p> <p class="ql-block">母親60周歲全家在一起合影,這張照片 里少了姐夫賈明。</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母親抱著的小孩讓我疑惑了很多年,今天編輯照片文字時聽妹妹說才知道原來是我女兒陳銳呀!好像不滿周歲呢。</p><p class="ql-block">在父親去世四年,母親67歲生日時寫了一首小詩:</p><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是偉大的母親,</p><p class="ql-block">幫助別人百分之百熱心。</p><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是勤勞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把提水拾柴看作健身。</p><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是勇敢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有病有災從不呻吟。</p><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是無私的母親,</p><p class="ql-block">總把好東西留給孩子們。</p><p class="ql-block">母親,</p><p class="ql-block">我贊美您,</p><p class="ql-block">您慈善的胸懷讓我們吟詠不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親和她的親妹妹葉鳳琴,母親沒哥沒弟,只有這個妹子。老姨住在齊齊哈爾市,有二兒一女,生活還好,2011年來查哈陽農場看望母親并照了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2011年老姨來看望母親合影之后與妹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姐姐一家四口人,姐家原在海洋分場四隊居住,我們兄妹經常去她家玩,那時姐家的生活比起我們算是上等了,姐夫是橋隊的會計。我們一去就是好幾個 人,在他家吃完飯再回去。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是哪一年忘記了,姐的女兒賈影輝和兒子賈影新騎自行車到我家玩,那是夏季的天氣,說來雨就來雨,倆個孩子到屋不大功夫,天氣突變,馬上來雨了,倆個孩子說馬上回去,我不讓她倆走,她倆非的走,倆個孩子騎上自行車就往回趕,過一小會,我想:不行,天空黑云壓頂,狂風呼哮,有十多里的路這倆個孩子在八、九歲別出現什么問題,我馬上騎上自行車追趕她倆,倆孩子到家了我也追到家了,這時天空電閃雷鳴,路邊的樹枝子噼啪被狂風刮斷,真是嚇人!我把提到嗓子眼的心算放了下來,姐姐看到我追來了很是感動。我也沒擋誤馬上又騎車往回去。</p> <p class="ql-block">姐夫賈明過生日和姐姐、老母親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姐姐、姐夫現在都已退休,這是出去旅游時的照片。姐夫后來到查哈陽農場建行工作,也算是建行的骨干員工,由于種種原因建行撤銷,姐夫買斷了工齡回家經營副業直到正式退休。</p> <p class="ql-block">姐姐全家從海洋搬到總場我經常去,這是在姐家和姐、姐夫、外甥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姐姐和她的女兒賈影輝,母女情深,這是在家中合影。這時姐姐的女兒已成家,在查哈陽農場社區工作,中共黨員,曾是氣象小區居委會主任,現是西河小區居委會主任,被評為查哈陽農場2020年“優秀黨務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這是賈影輝和她的在讀高中的兒子鄭義。</p> <p class="ql-block">姐姐的兒子賈影新是一個非常孝順孩子, 目前在天津工作,姐姐的孫子也在天津上學,這是父子二人休閑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妹妹陳宏偉、妹夫徐占彬、外甥女徐麗薇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旅游。妹妹是一名英語教師,原在新立分場中心校后調入查哈陽農場三中教學,直至退休。妹妹的英語教學很受學生及家長的稱贊,曾參加查哈陽農場教育界英語各類比賽多次均獲獎,是查哈陽農場的優秀教師。</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妹一家三口在新加坡旅游的照片。妹夫徐占彬原在新立分場作政工工作,曾任三隊黨支部書記、分場宣傳干事,政工師職稱。后到查哈陽農場機關工作,再后是查哈陽農場新型別墅的負責人,2018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妹一家三口在桂林。妹的女兒叫徐麗薇,由于學習優秀高中畢業考入了中國名牌大學吉林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專業,這是妹家的驕傲!現在上海汽車集團公司乘用車公司工作,是該公司供應商管理高級主管。</p> <p class="ql-block"> 妹家三口人在巴厘島留影。</p> <p class="ql-block">妹妹夫妻二人在上海女兒家合影。這張照片很有意義,看看照片上的時間,這個時間留下了珍貴的瞬間:2020年2月2日20時20分。</p> <p class="ql-block">以上二張照片是我和老媽在妹家吃飯,老媽雖然喝不多少酒,但也愛喜歡喝幾口,我們每次喝酒她都喜歡和我們在一起湊熱鬧也喝幾口,有時候來興致了還會唱首老歌,也都是她那個年代的歌,把酒桌上的氣氛搞的非常喜慶!</p> <p class="ql-block"> 二00二年春節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三年春節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四年春節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五年正月十五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二00六年春節全家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0八年女兒陳銳與叢鳴結婚和老母親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二00九年六月初六老媽80壽辰全家合影,除了老母親還有二個長輩,老姑老姑父。紀念母親80壽辰寫了首小詩:</p><p class="ql-block"> 母親八十壽辰贊(七絕)</p><p class="ql-block"> 日轉星移歲月滄,人生難得俏夕陽,</p><p class="ql-block"> 喜慶母親八十歲,笑對鴻塵保身康。</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一年春節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一年春節初三家人在我家團聚</p> <p class="ql-block">二0一二年母親84周歲生日,領媽媽去內蒙古莫旗民族園旅游,這是在薩滿民俗家庭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三年妹陳宏偉在教師節期間我們帶著老媽游玩了查哈陽農場新城區及寬闊的北大荒路。我們在這座人工拉犁的群像旁拍了照。查哈陽農場1948年建場,這是人工開荒第一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游完了新城區寬敞的北大荒路之后來到了歷史悠久的太平湖水庫,太平湖水庫是日本關東軍強征中國民工用人挖出來的,在湖的東南角有一個俗名叫”萬人坑”,日本人在這里埋下了中國民工萬人之多。這張照片是老媽的大兒媳婦叢桂萍拉著母親的手往太平湖的南山上走。那時媽媽已85歲,但仍舊跟著我們走完全部路程。</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春節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四月三十日我們姐妹弟和姐的孫子七人乘查哈陽農場雙豐旅行社組織的旅游專車去內蒙古扎蘭屯市翠屏山觀賞盛開的杜鵑花,這是在翠屏山腳下我們七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塞北之春勝江南》</p><p class="ql-block"> ——觀賞杜鵑花有感</p><p class="ql-block">扎蘭屯市杜鵑山,引來八方游客看,</p><p class="ql-block">漫漫花海彩旗舞,滾滾人潮氣勢酣。</p><p class="ql-block">登山步步心激動,歡歌笑語拍不完,</p><p class="ql-block">舉目遠望盛美景,塞北之春勝江南。</p><p class="ql-block">妻叢桂萍拉著我留下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六月初六母親87歲生日,大姐、妹妹、老弟和我帶著媽媽去查哈陽渠首游玩,這張照片是渠首東面的河床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渠首泄下來的諾敏河水供給著整個查哈陽農場的水田,在供水高峰期泄下來的水流很大。河面上有一架鐵橋,我們帶著媽媽走上橋,可老媽說什么也不往前走,我們知道媽媽是害怕,于是我們就在橋頭留下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渠首回來,全體家人在宴席之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八月一日姐妹兄弟一行10人自駕車到黒龍江省富牧農場柯爾克孜族少數民族村參觀,這是”黑龍江省100個值得去的地方”之一,周鐵農曾于2007年題字“柯爾克孜民俗館”。</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八月十四日母親和我們姐妹兄弟七人來到齊齊哈爾市老姨女兒孫莉家參加孫莉的學子宴,祝賀孫莉女兒考入大學,這是在孫莉家留下的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宴席結束后在飯店門前,母親和老姨及兩家的子女在一起合影,前排右第一人是孫莉的愛人,老媽和老姨坐在最前面。</p> <p class="ql-block">照完像,媽媽和我們在老姨的帶領下開車到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曙光大隊第五小隊,仔細尋找到了原姥姥的老宅址并留了影。姥姥住的地方距市里有八里路,那個年代也沒有班車,姥姥經常走著去市里,我認為姥姥對于走這八里路不在話下,說走就走。我小的時候也是經常騎自行車從市里的老姨家去八里路之外的姥姥家。現在姥姥家的原址別人已蓋了新房,可當年在姥姥家的土房周圍玩的情景回憶起來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我和妹、妹夫帶著老媽前往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瑞廷鄉瑞廷村探尋外祖父的弟弟情況,也算是尋找葉氏家人。外祖父的老家在齊齊哈爾梅里斯瑞廷村,我們來到瑞廷村經過打聽村中人,慢慢的找到了外祖父的五弟六弟及晚輩,我們詳細地互相了解情況,用完餐后拍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國慶節期間,我們哥四個帶著老媽自駕車游玩了黒龍江省甘南縣的音河水庫。這是在水庫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六年國慶節游興未消,第二天又帶著老媽到齊齊哈爾市的龍沙公園、和平廣場游玩。二弟洪剛家在齊市居住,上午我們游玩了龍沙公園,中午二弟帶上兩瓶好酒和我們在飯店共飲。</p> <p class="ql-block">下午二弟和我們一起游玩了和平廣場,老弟洪浩給我們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我們哥四個在齊齊哈爾和平廣場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母親八十八周年生日在查哈陽農場福 順酒樓全體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春節初二在查哈陽農場福順酒樓全體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母親八十九周歲沒有全家合影,老弟從大慶回來我們帶著老媽在查哈陽農場機關廣場游玩。</p> <p class="ql-block">老弟在大慶居住和生活,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系音教專業,大慶銀河聲樂學校校長,是我們陳家在音樂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們每逢家庭聚會每人必有唱歌的節目,都能聽到老弟的歌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七月九日二弟的女兒陳曦結婚,全體家人乘車來到齊市北大荒鮮花港祝賀。穿著紅裙子扶著她奶奶的就是陳曦,陳曦是陳家從我輩算起學歷最高的第三代人,醫學研究生畢業,現在杭州市定居。</p> <p class="ql-block">參加完婚禮我們游玩了北大荒鮮花港,我給家人照了像。</p> <p class="ql-block">在北大荒鮮花港妻子和我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臨走在北大荒鮮花港門前我們哥仨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國慶節期間帶著媽媽來到依安農場依安縣游玩。妹妹的同學在依安農場,他們夫妻倆全程帶著我們游完了依安農場和依安縣的主要景點。右邊的二人就是妹的同學。</p> <p class="ql-block"> 依安農場書香公園留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老媽和她大兒媳婦叢桂萍、老閨女陳宏偉的合影(2014.10.4在大慶旅游)</p> <p class="ql-block">這是老媽和我、老弟洪浩、妹夫占彬的合影(2014.10.4大慶旅游)</p> <p class="ql-block"> 老媽和她的外孫女徐麗薇。</p> <p class="ql-block">帶老媽來甘南縣興十四鎮參觀,這是甘南縣興十四鎮花園別墅大門前。“興十四鎮”位于甘南縣東南17公里處,是1956年由山東臨沂地區移民組建起來的移民村,村名是在勘定移民村村址時依排序為“興”,是第十四個字,因而得名。村黨支部書記付華廷帶領村民幾十年如一日的苦干實干使興十四村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被譽為“龍江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出了興十四鎮驅車來到甘南縣音河水庫 游玩,在音河山莊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女兒陳銳和叢鳴在查哈陽渠首留影。女兒陳銳,中共黨員,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阿城學院藝術系美教專業,在哈爾濱市香坊農場子弟校工作,是政教處主任兼部分美術教學。</p> <p class="ql-block"> 叢鳴在哈爾濱做個體工作。</p> <p class="ql-block"> 二0一七年春節全體家人合影。中排左數第一人是我大姑陳秀的大兒子叫康健,是名復員軍人,服役部隊曾駐防在珍寶島地區。后排中間人是我兒子叫陳端,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物流專業畢業,目前在哈爾濱做個體工作。</p> <p class="ql-block">二0一七年春節姐妹兄弟四人和老媽合影。</p> <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老媽已90周歲。</p><p class="ql-block"> 《母親九十周歲禮贊》</p><p class="ql-block">母親生日笑開顏,九十周歲喜今天,</p><p class="ql-block">滄桑歲月已過去,笑對鴻塵續晚篇。</p><p class="ql-block">養兒育女持家務,為人處事善在先,</p><p class="ql-block">時常贊美生活好,健康快樂伴身邊。</p> <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五月十五日老媽平安的離開了我們,這是處理完老媽的后事之后姐妹兄弟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媽她渡過了即平安又滄桑的92載歲月。</p><p class="ql-block"> 母親出生于1929年6月6日,那個年代中國正處在國共兩黨內戰時期,兩年過后,“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在東三省盤據長達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又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企圖侵占全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歷經了14年的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這期間母親也就隨著父母過著極不安穩的生活,經過14年艱苦磨難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母親隨父母才在齊齊哈爾市過上穩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后的第二年朝鮮戰爭爆發,戰爭的勢態發展的很嚴重,父親那時已是醫生,被組織調動到安東的鴨綠江邊集結待命,隨時進入朝鮮搶救志愿軍傷員。這個時候母親和父親已定親,隨著朝鮮戰爭的逐漸緩和,父親也就沒回到了齊齊哈爾,母親與父親成了家,先后養育了我們子女五人。老媽的92年滄桑歲月讓我們兒女倍感不易,在貧苦中把我們五個孩子拉扯長大,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母親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每逢節假日我們都領著老媽出去游玩,就是讓老媽高興,讓老媽開心,在老媽的生日時都擺上宴席給老媽祝壽,老媽非常高興,而且在興頭上還要唱上二首歌,我們兒女當然都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老媽永遠的離開我們了,我們再也不能領老媽出去玩了!再也聽不到老媽的歌聲了!</p> <p class="ql-block">  老媽一生沒有得過大病,身一直很健康,這都益于她信奉菩薩的結果,老媽有一顆慈善的心腸,老媽無愧于她的長輩,在我的記憶里每逢節日老媽都要給前輩燒點紙,拜一拜菩薩。</p><p class="ql-block"> 媽媽:我們愛您,您的慈善之心我們會傳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媽媽:我們永遠不會忘您對我們的養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您安息吧,我們姐妹兄弟一定相處和睦,不忘前輩恩,團結向前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六月三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思茅市| 岳阳市| 西峡县| 东至县| 湄潭县| 敖汉旗| 恩施市| 罗江县| 巴楚县| 富阳市| 澄迈县| 华宁县| 三江| 客服| 喀喇| 怀柔区| 双辽市| 巴林左旗| 佳木斯市| 桐城市| 开化县| 河源市| 威海市| 昌乐县| 莲花县| 台州市| 游戏| 阿克陶县| 旬阳县| 麻江县| 汝阳县| 乾安县| 翼城县| 唐海县| 察哈| 象州县| 明溪县| 江山市| 特克斯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