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月河流域圖</p> <p class="ql-block">桐柏縣位于河南省南陽盆地的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交界處,桐柏是江淮兩大流域分水嶺,為淮河發源地,素有“宛東咽喉”之稱。桐柏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他們以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p> <p class="ql-block">月河航拍圖</p> <p class="ql-block">月河鎮位于桐柏東部豫鄂兩省交界處的桐柏山腹,東與湖北省隨州市淮河鎮毗鄰 ,西距桐柏縣城13公里,這里有貫通西北-東南的“312”國道、滬陜高速、寧西鐵路橫貫全境,發源于桐柏山的淮河繞鎮而過,素有“宛東屏障,豫鄂咽喉”之稱。</p> <p class="ql-block">月河堿礦(下邊田地就是當時一號墓舊址)</p> <p class="ql-block">獨特的文化淵源:夏商周中原發達的古代文明對淮河流域古代社會文明化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周初淮河上游已納入周王朝的統治范圍內。據有關文獻記載,豫西南地區是西周王朝向南擴展的重要地區之一,當時周王室曾于該地分封有申、呂、謝、應、鄧、鄀、唐、羕等許多小國。春秋戰國時這里屬楚、韓,秦屬南陽郡。東周時期受中原文化以及楚文化等影響,南北文化在這里交匯,桐柏縣所處的淮河上游區域形成了這一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面貌。</p> <p class="ql-block">月河一號墓全景</p> <p class="ql-block">一號墓對考古的價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桐柏縣月河鎮左莊村及附近先后出土了一批與“羕”(養)有關的銘文銅器,1993-1994年、2001-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縣文管所又在這里發掘墓葬26座,尤其是1993-1994年發掘的“養子受”墓出土了一批青銅禮器和大量精美的玉器,使我們對月河墓地布局、性質以及時代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為我們研究、探討淮河上游東周時期考古學文化以及羕國地望、歷史文化和埋葬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主室放置的玉器</p> <p class="ql-block">月河墓群發掘情況:桐柏月河墓地的發現引起了盜墓分子的關注,為了更好地保護地下文物,防止進一步遭受盜擾和破壞,配合桐柏月河堿礦以及寧西鐵路工程,1993-1994年[1]和2001-2002年[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縣文物管理所,兩次對工程范圍內以及月河鎮左莊周邊進行了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p> <p class="ql-block">南附葬坑放置的青銅禮器和木漆器</p> <p class="ql-block">時代和墓主人身份 :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形制完整,出土器物豐富,尤其是在一件銅鐸體正反兩面發現有銘文6字,正面為“漾子白”3字,反面有“受止鐸”3字,這為我們確定該墓的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p><p class="ql-block">該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無墓道,墓壁斜直,無臺階。主室重棺重槨,槨外有熟土二層臺,基內填充大量青膏泥;青銅禮器的基本組合為鼎、簠(木器漆)缶、盤、匜、壺、盂。該墓葬結構特點、器物組合以及隨葬器物的形制、花紋等符合春秋晚期的時代特征。綜合分析,簡報中認定月河一號墓的時代應為春秋晚期前段[1]是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月河一號墓規模巨大,出土器物豐富,玉器中禮器眾多且制作規整精美,厚重大方,帶銘銅鐸又自名“漾子”。結合該地區多次出土青銅禮器的情況,考古專家綜合分析認為,該墓的墓主是“漾子伯受”,他應該是養國國君。</p> <p class="ql-block">玉矛</p> <p class="ql-block">玉璋</p> <p class="ql-block">玉鳥首刀</p> <p class="ql-block">玉劍</p> <p class="ql-block">出土文物情況:月河墓地兩次共發掘墓葬26座,出土有銅器、玉器等隨葬品,其中出土銅禮器的有4座, 尤其是1994年發掘的一號墓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玉器的數量和器形之多、雕琢之精美,在同時期墓葬中比較少見。特別重要的是羕伯受墓和羕伯庸墓(1964年被盜)的發現為我們探討該墓地的性質以及養國的歷史地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p> <p class="ql-block">玉人</p> <p class="ql-block">玉鹿</p> <p class="ql-block">玉龍形玦</p> <p class="ql-block">玉虎</p> <p class="ql-block">青銅器的歷史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來,養國銅器的不斷出現,尤其在河南省桐柏縣月河鎮先后發掘兩批春秋時代墓葬,其中羕子受墓的發掘,向世人證明,在春秋時期月河鎮一帶確實是養國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青銅器酒器</p> <p class="ql-block">青銅器(杯器)</p> <p class="ql-block">出土玉器豐富而精美:經過初步整理桐柏月河墓地共出土玉石器(瑪瑙)756件,其中一號墓共出土玉器746件,器形主要有瑗、琮、璧、璋、戈、矛、鉞、璜、瑗、璋、琮、璜、戈、玦、圭、矛、鉞、環、虎形佩、牌飾、管飾、觿、刀、玉人、玉鹿等。</p> <p class="ql-block">綠松石瑪瑙串</p> <p class="ql-block">龍紋玉飾</p> <p class="ql-block">龍紋玉飾</p> <p class="ql-block">龍形玉玦</p> <p class="ql-block">專家結論:通過對月河一號墓出土玉器的分析整理以及與同時期玉器對比,一號墓出土玉器具有以下特點:數量之多、器形種類之多為同時期墓葬中少見;柄形飾和條狀飾數量較多,紋飾多淺浮雕的龍紋、卷云紋:大量禮器的發現如瑗、琮、璧、璋、戈、矛、鉞、璜等,也是其典型特點;部分早期玉器出現在該墓中,如牙璋、圭等明顯不屬這一時期,應是主人生前收藏的古玉,并且一些器物存在二次加工的現象;正在加工和半成品玉器占有一定數量。這批玉器的發現為我們研究春秋晚期玉器的雕刻工藝和羕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根據一號墓共出土玉器的形制特征以及出土時的擺放位置等,綜合分析,這些葬玉中應該有玉覆面、玉握、玉含等,這些葬玉極有可能是漢代玉衣的前身,這有待于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月河一號墓出土玉器為我們研究這一時期玉器的雕刻制作工藝、葬玉用玉制度等也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此件青銅器出土于1964年,內刻:養伯享</p> <p class="ql-block">本文根據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喬保同所長撰寫的《桐柏月河墓地的發現與挖掘》節選整理,特感謝作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屏东市|
定西市|
都匀市|
新疆|
宜春市|
正镶白旗|
基隆市|
阿巴嘎旗|
银川市|
克什克腾旗|
延长县|
阜城县|
鹿邑县|
高雄县|
方城县|
花莲县|
板桥市|
尼勒克县|
饶河县|
闽清县|
淮阳县|
平顶山市|
会泽县|
布拖县|
甘洛县|
汝南县|
灵璧县|
漳浦县|
瑞安市|
济南市|
长汀县|
柏乡县|
互助|
九寨沟县|
仁寿县|
汤阴县|
东至县|
屏东县|
平果县|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