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早認識重慶山城是從小說和電影《紅巖》中有所了解,印象里那奔流不息的嘉陵江環繞穿城而過,宛如蛟龍盤旋纏繞。那依山而建的山城到處是坡坡坎坎,青色石板梯路的街街巷巷,朝天門碼頭的繁忙和喧囂聲,以及久負盛名名揚中外的重慶火鍋等等,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且對山城有了初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n5rcd7r?share_from=others&share_to=copy_link&user_id=28693450&uuid=9cb822793f6325a1083f278aa876405c&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8693450&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9b4d45418ac4327bb489e5132d8ffe81&um_rtc=3f382527642d7d51f965ade6619af04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b>喜獲:《旅游周報》頭條</b></a></p> <p> 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內巴山綿延,渝水縱橫,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地形起伏有致,溝多坡陡,立體感強,構成了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和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的濃郁文化色彩。</p> <p> 我們這個時代,看慣了山是山、水是水,城市有多繁華,重慶卻碾碎了我們對城市固有的印象:</p><p><br></p><p> 它可以是一種大山大水大城,一種粗線條的浪漫,市井的文化并沒有隨著商業化消失,火辣率真的山城,給了我們最眷戀的人間煙火。</p> <p>重慶,這個被太多段子所戲弄的山間城市,盛夏酷熱被稱“火爐”、云輕霧重中的吶喊“勒是霧都”、戲耍各路導航的“3D魔幻城市”,小吃、美女、火鍋、通通都是它的標簽,歷史與現代在這里得到重合,既充滿了江湖味又時時被現代化文明所感染,撥開云霧,方可一絲一點探索它的美。</p> 所謂山城 <p>“名城危踞層巖上,鷹瞵鶚視雄三巴”,來之前,我并不知道它是這樣的 重慶 。</p><p><br></p><p>我僅知道 重慶 素有“山城”之稱。我想大約是有很多山,很延綿吧……而落地之后我才知道,所謂“山城”,原來真的是山城,山即是城。完全不同于我想象的那樣只是群山環繞。突然就想起曾見過的一個問題———“人為什么要旅行?”,這大約就是答案。若非所見,怎么知道不同尋常;若非親臨,怎么能夠感覺到氣勢不一樣。</p><p><br></p><p>重慶 城區里,樓房依山而建,坐落在山腳下、山腰上,或獨棟,或成排,層層疊疊,而懸空搭建的樓梯和陽臺也隨處可見;公路環繞山體,多數道路僅容兩車并行;高架橋縱橫交錯,蜿蜒曲折;軌道 臨江 架起,從樓房中橫穿而過。</p><p><br></p><p><br></p><p>乘坐公共交通,就好比上天入地。輕軌如同懸浮在空中,地鐵通過長長的扶梯下到地底下。搭乘的士,就更奇妙了,隨時體驗過山車,師傅會帶你體驗高速上下坡,外帶免費附贈旋轉漂移~</p> 山城地理 <p class="ql-block"> 人類自古以來都有沿河流建城的習慣。隨著河流航運作用的不斷加強,更多的城市出現在了河流的入海口、河流交匯處和河運的起點(終點),其中像上海、廣州等城市就是位于河流入海口位置,江西省的贛州市就是位于河運的起點(終點)位置的城市,而位于河流交匯處的城市那數量就更多了。</p><p class="ql-block"> 長江的四大支流都是位于長江干流的北側,總體上由北向南匯入長江,在這四條河流的交匯處都形成了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礱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鋼鐵城市“攀枝花”;</p><p class="ql-block">岷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是中國酒都“宜賓”;</p><p class="ql-block">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的城市,就是“重慶市”;</p><p class="ql-block">漢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城市,就是“武漢市”。有“九省通衢”之稱。</p> <p> 嘉陵江是長江上游及北岸主要支流之一,自北向南縱貫四川盆地中部,于重慶朝天門注(匯)入長江。</p><p><br></p><p>發源于秦嶺北麓的寶雞市鳳縣。因鳳縣境內的嘉陵谷而得名。流域面積近16萬平方千米,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長度僅次于漢江,流量僅次于岷江的河流。流經主要城市有寶雞、漢中、廣元、南充、重慶。</p> <p> 左側嘉陵江于此注入長江,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清濁分明,兩江分界線清晰可見。后來,重慶人戲稱此處為“全球最大鴛鴦鍋”。</p><p> 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后,聲勢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p><p><br></p> <p>上面這一張俯拍的圖片是我在網上查找到的舊圖,朝天門碼頭地形和兩江相匯一目了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8D魔幻城市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交通縱橫交錯,盤繞著城市江川 ,“輕軌天上來,馬路穿樓過,開門就是18樓” 置身其間, 你能感受如同8D電影片場的震撼與刺激 地勢奇特山城俊美 這些令人瞠目結舌又富有藝術感的交通網絡,構成了不可復制的中國重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山下山</b></p><p><br></p><p> 上半城,下半城,高樓大廈起伏,道路徊轉。俗話說的好,為啥子 重慶 出美女,除了每天爬樓梯,還要爬山坡,尤其是 重慶 老城區,像 十八梯 ,街上的道路,猶如一座座高山小道,這樣的運動量,身材能不好嗎?山腰建樓就算了,還整座城市都是這樣,“層巒疊嶂”可以用來形容這座城了,奇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慶十八怪</b></p><p><br></p><p> 生動地說明了重慶的特色之處,<b>“房如積木順山蓋,三伏火鍋逗人愛;坐車沒得走路快,空調蒲扇同時賣;背起棒棒滿街站,女士喜歡露膝蓋;龜兒老子隨口帶,不吃小面不自在;光著膀子逛大街,街邊打望好愉快;辦報如同種白菜,崽兒打賭顯豪邁;矮小伙高姑娘愛,攤開麻將把客待;公交車上擺擂臺,寶氣處處都存在;人名沒得地名怪,喪事當作喜事辦。”</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歷史由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重慶,因宋光宗先封王、后稱帝,“雙重喜慶”而得名。因其山巒疊嶂,綿延起伏,民居樓宇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故又被稱作“山城”。黃澄澄的長江水、藍盈盈的嘉陵江在“朝天門”牽手相抱,云天與高樓相擁,山峰與日月相吻,立體的重慶躍出了平面的地圖。云輕霧重似少女手中舞動的浣紗,樓臺亭榭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人間仙境,“霧都”聞名遐邇。</p> <p> 重慶沒有一條馬路是筆直的,它們總是高低起伏地迂回于高樓間。馬路上車來人往擁擠非凡,這幾天我們的大巴時而上坡,時而下坡,隨時隨地都在拐彎,都有停步。坐在車上,你根本莫辨東西南北,頭暈是唯一的感覺。面對此情此景,我也暗自思酌,若讓我來駕車,哪怕是一向驕傲于坡起不溜車的我,哪怕是一直自詡為“識途老馬”的我,若不開自動擋車,估計我也不敢自信滿滿地說一句“我行,我可以”了。唉,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重慶司機,個個是牛叉!建議以后考駕照,先來重慶學,出去絕對個個老師傅!因了這山勢造就的坡路,自行車在這里幾乎是絕跡的,更無需慢車道,也因而造就了山城特別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甚至創造出輕軌“穿房過”的奇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這里,你不需要地圖或目標,全憑直覺,邁開步子,就能投身一場城市探險;這里憑借它的魔幻魅力,讓無數旅行者心馳神往!</p><p><br></p> <p> 一座向大山討要空間的城市,建設者們極盡所能將有限的空間利用到極致,見縫插針地修路、造房、布綠。重慶是無樓不高。馬路邊隨便找一幢大樓的沿街店面,看似它應該是最底層,可其實卻已是這座大樓的第十幾層了,簡直難以置信的事實。</p><p><br></p><p> 從十一樓房間向窗外望去,對面的高樓很多都看不到頂。哇!發現一片空中操場啦!赤紅的塑膠跑道上,有人在跑步,還有人在打球。它居然就開辟在四層樓的樓頂上哦,下面是一座家電大賣場。在比這棟大樓更高的另一幢樓頂端,還有一座空中花園呢!樓頂上一半地方綠樹成蔭,一半地方修了座泳池,而這幢十多層的高樓,也才位于周圍其他高樓的半腰間,就像個小孩子站在人群里一樣。</p> 打卡?李子壩 <p>重慶輕軌作為這個城市主要的交通形式,有著神一般存在。2號線因在李子壩站穿樓而過聞名全國、甚至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這種“穿越”常常引發圍觀,每天都有數百人在此拍照留念,外地朋友好奇的問到底是先有樓,還是先有輕軌? 其實車站和樓房是一起建的,前后歷經2年。目前李子壩已成為著名的網紅輕軌站,是眾多到重慶旅游的朋友打卡之地。</p> 打卡?解放碑 <p>到重慶,沒有去解放碑,等于沒有到過重慶。這話說得有道理,因為這碑不僅是重慶的標志性建筑,還是中國唯一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是中國近代非常有歷史意義的文物。</p> <p>30年代末,民國政府遷都重慶。為了激發全民族抗戰決心和鼓舞前線將士,當局決定在曾數度被日機炸得一片火海、斷垣殘壁的民族路、民權路和鄒容路三條主干道交叉中心,修建一座紀念物。該建筑始建于1940年3月12日,于1941年12月31日落成,定名為“精神堡壘”。堡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筑,共5層,高7丈7尺,意寓“七、七全民抗戰”。為防日機轟炸,外表涂成黑色。堡壘頂端安置一口大缸,每遇重大節日、集會,缸內加入燃油,點燃缸火。“精神堡壘”如同巨大的火炬,在黑暗中熊熊燃燒,那烈火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浩然正氣,鼓舞我軍民抗戰到底。讓隱藏在人群中的漢奸、日諜心生恐懼。</p> <p>抗戰勝利后,民國政府決定在原址上興建“抗戰勝利紀功碑”。由重慶都市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黃寶勛、專門委員劉達仁主持策劃設計工作。根據設計需要,決定在紀念碑頂部裝置標準鐘一座,既壯觀瞻,又有提倡市民“誠信守時"之意。1947年10月10日,抗日戰爭勝利兩年后,中國唯一的一座抗戰勝利紀念碑在原“精神堡壘”舊址上落成。這座紀念碑用鋼筋水泥建造。“紀功碑”記下了全國軍民浴血奮戰之功。傳說在碑下,埋有擊落日本侵略者飛機的殘骸,在碑中,存放著美國總統羅斯福寫給重慶人民的信,在碑身內側,刻有陣亡將士名字。時任重慶市市長張篤倫,因建設費用窘迫,找到重慶天主教捐款,天主教為了讓重慶人每天都能聽到“上帝和平的鐘聲”,由此,這大鐘便從天主教法國教區漂洋過海來到重慶,裝上了記功碑四側。此鐘的運轉,其動力來源由4個大鐘各有1根粗大的繩索,拴有重約100多公斤的鐵鉈。上鐘時人工手拉繩索依次把鐵鉈拉上位于塔頂大鐘背后的機械位置。待鐵鉈緩緩下墜,產生的重力帶動大鐘著機械運動。</p> <p> </p><p> 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占領重慶。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并由劉伯承主席題字,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那“上帝的鐘聲”成了“人民的鐘聲”,洪亮悠揚的鐘聲響徹云霄,半個重慶城都能聽到。鐘聲也成為了重慶人的作息時間表。</p><p><br></p><p> 新世紀2000年,由重慶市渝中區政府斥資20萬元,委托煙臺塔鐘廠專門生產了計時精確、不需人力上發條的石英鐘,終于換上了 “華夏鐘聲”。現在,解放碑的鐘,與時俱進。以電為動力,電腦接收GPS,4個鐘的時間始終與北京時間保持一致,誤差在千年分之一秒。“不擺了”、“各走各”也走進了歷史。這句重慶言子也該改為:解放碑的鐘 — 齊步走。</p> <p>如今,解放碑的鐘又演變成市民辭舊迎新的節日鐘聲。每到年末12月31日晚上,人們早早地聚集于解放碑下。鐘聲敲響,人們跟著鐘聲:1、2、3……,哦,山呼海嘯:“新年好”!</p> <p> 站在解放碑步行街上看美女。據說美女是“重慶三景”之一。今日親眼目睹,看來此話確實不假哦。但見往來行人中,是女子皆膚白肉嫩,裝扮優雅得體,那時尚的氣質絕不輸傲氣的上海人。你瞧我們那可愛的哦,看美女看得兩眼發直嘍,扛著個單反到處在對焦、按快門,嘴里還連呼著“美女耶”,那模樣像極了傳說中的二師兄,就差流口水了。</p> <p>洪崖洞是重慶歷史文化的見證和重慶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民俗風貌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北臨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滄白路,項目沿江全長約600米,商業建筑總面積逾60平方千米。</p><p><br></p><p>它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通過分層筑臺、吊腳、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飲、娛樂、休閑、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購物等六大業態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成為最具層次與質感的城市景區商業中心。</p><p><br></p><p>洪崖洞?吊腳樓屬于欄式建筑,依山就勢,遠遠看去,房屋構架簡單,開間靈活、形無定式。隨坡就勢的吊腳樓群,形成線性道路空間,吊腳樓的下部架空成虛,上部圍成實體。</p><p><br></p><p>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在古建筑群中一般三層建筑居多。</p><p><br></p><p>而洪崖洞一共有11層,夜晚燈光是從晚上6點開燈,10點熄燈。可望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p><p><br></p><p><br></p><p><br></p><p>夜晚開燈后的洪崖洞真是美極了,如夢如幻,如果沒有遠處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車流,真的感覺像是置身于《千與千尋》里的那條不可思議之街。</p><p><br></p><p>洪崖洞已經擁有2300多年的歷史。“洪崖洞民俗風貌區”項目是2005年重慶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p><p><br></p><p><br></p><p>依山而建面水而居的洪崖洞,以巴渝傳統建筑風格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是山城才能看到的獨特景象吧。</p><p><br></p><p><br></p><p>晚上燈光很漂亮,夜色中的燈光,勾出層層閣樓的外形,燈光點綴下的洪崖洞很有童話的感覺!</p><p><br></p><p><br></p><p>洪崖洞位置很好,很方便,特別是夜景真的很美很美,真的是現實版千與千尋。去過洪崖洞的朋友應該知道,洪崖洞旁邊有條橋,叫做千廝門大橋,從洪崖洞走出來,一定要走到千廝門嘉陵江大橋上看洪崖洞夜景,美輪美奐。</p> 打卡?洪崖洞 <p> 洪崖洞 不是洞,而是吊腳樓群建筑的商業街,美食,飾品,民俗工藝,古玩……都有,共11層。很多到過 重慶 的人都驚奇于它的上下層都有公路的體驗,而我在見識了“山城”的魔幻立體之后,反倒在這里不覺得多么新奇了。不過到了晚上, 洪崖洞 燈光亮起的時候,從遠處遙望過去,整片樓群的確美輪美奐,仿佛是只有夜里才會悄然出現的童話世界,不似在人間。</p><p><br></p><p> 洪崖洞 ,人真多,摩肩接踵。特別夜晚的 洪崖洞 確實很美,很神奇的是11層是一條馬路,下到1層還是一條馬路,當時被嚇一跳。 洪崖洞 4樓小天鵝火鍋,雖然有點貴但真的很好吃。一層的馬路一到晚上人山人海,有拍千廝門大橋的,更多的是拍 洪崖洞 的。耍完回去已經零晨2點,但是解放碑, 洪崖洞 一帶仍然熱鬧非凡, 重慶 是座不夜城~</p> 嗨玩夜色 <p>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山城重慶以璀璨輝煌的夜景聞名于世。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齊明,霓虹閃爍,因山城的地勢高低起伏,建筑壘層疊出,加之有兩大江的碧水襯托,用各式各樣彩燈裝飾的漂亮游船駛過,霓光倒照、波光粼粼,道路上千車競發,宛若游龍,車燈像一串串光彩四射的項鏈,掛滿整個山城,此時,山城重慶成了立體的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山城璀璨夢幻得“此景只應天上有”!</p> <p>當夜幕垂下,仿佛瞬間山城華麗轉身,又無比璀璨的驚艷于世。山上山下,萬家燈火,璀璨輝煌,恍若星河灑落人間。尤其是洪崖洞的夜景,流光溢彩中更是美得無以復加,建筑緊貼著山崖而上層層疊疊,好似瓊樓玉宇,美似天上宮闕。</p><p> 重慶的夜景美在它的特殊地理特征上,起伏的山勢,環繞的江水,高低錯落的建筑,都是缺一不可的元素。當華燈初上,兩江岸邊山水相映,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幻彩的燈光勾勒出老城新貌,這是其它城市都無法比擬的特質。</p> <p>清乾隆時期知縣王爾鑒詩贊:“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云流影自清。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p><p> 名副其實,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兩江波澄銀樹,浪卷金花。</p><p> 重慶的夜晚,被萬家燈火和閃爍的霓虹點綴的璀璨夢幻,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江水里...</p><p>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獨特的城市風貌,讓人無論站在哪個位置,都能欣賞到層層疊疊的燈光。</p> <p> 劇院步行5分鐘走到洪崖洞正對面,從江對岸拍攝洪崖洞,可以將燈火通明的魔幻洪崖洞,背后繁華的重慶核心區、壯觀的千廝門大橋以及面前的嘉陵江一并收入鏡頭。</p><p><br></p><p>橋頭矗立的重慶科技館,《奔跑吧兄弟》在此取景拍攝手撕名牌大戰。</p><p><br></p><p>從大劇院走到千廝門大橋,橋上是俯拍洪崖洞全景的最佳位置。</p><p><br></p><p>在千廝門大橋上看江景真的超級美,超級夢幻,夜晚的重慶真的好看,像個迷人的都市女郎。</p><p><br></p><p><br></p><p>千廝門大橋作為重慶的地標性建筑,燈光勾勒出美妙的線條,無與倫比!</p><p>走過千廝門大橋,對岸萬家燈火亮起,高低井然地交織出一片錯落有致的光的海洋,兩江沿岸波澄銀樹、舟船流光,喇叭、汽笛、歡笑聲、酒吧歌聲飛揚,給夜的山城平添無限生機。</p><p><br></p><p>橋上俯看層層疊疊的洪崖檐頂</p><p><br></p><p>如果想拍攝千廝門大橋夜景,洪崖洞頂樓的觀景臺是個不錯的去處。</p> <p>城市的夜色里藏著一座城市的氣度,</p><p>入了夜,城市才會發出自己的聲音。</p><p>華燈初上,</p><p>燈光勾勒出橋梁,勾勒出大江,</p><p>勾勒出山城重慶的輪廓。</p><p>遠山青黛,燈火輝煌,</p><p>路人不再行色匆匆,旅人們久久駐足</p><p>都迷醉在這溫柔的夜里</p><p>重慶的夜,是對浪漫的最好詮釋</p> 游輪夜覽兩江流光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兩江匯流</b></p><p><br></p><p>朝 天門 ,呃,我覺得這個名字特別拉風,本能的就覺得是個福地。查了下資料,原來是南宋時期接圣旨的地方.....確實很拉風。當然,它所處的位置也是非常拉風,位于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感覺特別的霸氣,萊福仕廣塲便圪立于此處,在我印象里,除了解放碑, 洪崖洞 ,這里也算是 重慶 著名地標了。</p><p>在游輪碼頭上船,游兩江四岸夜景嗨翻了!!</p> <p>坐著游輪夜游長江和嘉陵江,它將重慶的山水和重慶夜景相結合,是一個全方位了解重慶的最佳選擇。無論站在哪個位置,都能欣賞到層層疊疊的燈光,重慶的夜晚,被萬家燈火和閃爍的霓虹燈點綴得夢幻又璀璨,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江水里,錯落有致,江水悠悠,江風輕拂,讓人心情特別舒暢。</p> <p>重慶大劇院的外形呈不規則形態,棱角分明。劇院外墻的LED屏,在夜幕降臨時,會投射出不同的顏色和圖案,給重慶夜景增添光彩。</p> <p>入夜的山城另有一番美景。一家家火鍋店里生意興隆,人聲鼎沸,辣香四溢。而長江和嘉陵江靜靜地把星云、江橋、樓宇、燈火都擁入懷里,蕩漾成一江的溫柔。動與靜、陽剛與陰柔、紅紅火火與纏纏綿綿,就這樣和諧地交織出如詩如畫的山城。</p> 打卡???鍋 <p> 據說,重慶人吃火鍋流行“三光政策”——吃光,喝光,脫光。誰說過:“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定要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里去。”是夜,我們慕名而去洪崖洞小天鵝火鍋大快朵頤,似乎味道一流,小肥牛、手切牛肉貨真好…</p><p><br></p><p> 入夜,我們在重慶夜景中流連忘返。喜歡解放碑熱鬧繁華的時尚氣息,喜歡朝天門兩江交匯的寬宏氣勢,喜歡洪崖洞倚山而建、古老又精致的吊腳樓群……,只恨夜太短。</p> <p>重慶的夜景真的很美,余光中先生將重慶漫山燈火比作一盤瑪瑙,大概也是我見過最美的比喻。重慶的夜色讓我想起遲子建一本書的名字——《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太美,想在這夜色下沉醉。</p> <p>我們追光塑影</p><p>循著暗夜里的建筑棱邊</p><p>將蜿蜒盤旋的橋梁</p><p>波光粼粼的的江面</p><p>刻畫</p><p><br></p><p>用“點、線、面”</p><p>解讀這座山水城市</p> <p> 幾天的時候,我迷上了它,迷宮一樣的城市,每一天都是驚喜。我以前一直迷惑,讀千萬本書,還是行萬里路,而在 重慶 ,堅定了我的想法,只有進入了一座城,才能真正讀懂它。你在書上看到的是一個平面,只有走過,才知道它是立體的。</p><p><br></p><p><br></p><p> 讀城,并不是光看景,你如果沒有嗅到人情味,便還站在城門外。</p> 后記 <p> 江河奔流,山勢崎嶇,潮濕的老巷和嶄新的大廈緊緊挨著,重慶作為陪都的那段厚重歷史,留下了無數故居、公館和防空洞。</p><p> </p><p> 地鐵穿墻而過,汽車在屋頂的公路上飛速駛過,山城人繃著大腿登上不見盡頭的長梯,面不改色穿行于叫外地人眼花的立交橋。</p><p> </p><p> 洪崖洞的夜景、捉摸不透的樓層、蜿蜒曲折的大扶梯、朝天門的江水、防空洞里的火鍋,等等,成了人們慕名去重慶打卡的理由。</p><p> </p><p> 那些曾被憎惡、被詛咒的崎嶇艱險,如今在游客的鏡頭里,在抒情的文章和照片里,都變成了重慶的魅力。</p><p><br></p><p> 對重慶人來說,重慶成為人人追捧的網紅城市,多少有點不可思議。重慶人段建送外賣的時候經過一些網紅景點,看到游客密密麻麻,心里雖然自豪,但也真疑惑:“就這也能成網紅?”</p><p> </p><p> 一切重慶人習以為常的東西,都成了游客眼里的“賽博朋克”“魔幻現實”。但游客隨時可以離開,留在景色中的他們,依然得去送外賣、擠地鐵、跑業務,像棒棒一樣挑起生活的重擔。</p> <p> 在重慶,魔幻與現實的界線,遠不如兩江交匯那般清晰。導演賈樟柯曾半開玩笑地解釋說,中國這么大的變化,大概外星人也很想來看看。或許只有在重慶,這種穿越式的發展速度才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p><p> </p><p> 這不是什么魔幻,這就是華夏的進行時。</p> <p> 記住,那些真正不可辜負的,唯有美景和你內心的聲音。你的美,身處其中并不真切,離開后卻變得栩栩如生。再見、美得讓人窒息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进贤县|
肃宁县|
苏尼特左旗|
浮梁县|
彭山县|
阳城县|
民权县|
洛浦县|
吴川市|
沙河市|
乐平市|
武穴市|
喀什市|
木里|
云和县|
隆昌县|
彰化县|
金寨县|
布拖县|
凉山|
东城区|
仪征市|
浦北县|
武威市|
霸州市|
航空|
隆尧县|
油尖旺区|
凤台县|
泗洪县|
永年县|
察雅县|
沙湾县|
叶城县|
宁明县|
梓潼县|
海南省|
全椒县|
金华市|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