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了武當山,得到武當大學堂院長的熱情接待,并得到杜大師和張大師等幾位老師全程陪伴。</p><p class="ql-block">在游覽武當山閑余時,給我們講課和傳授我們養生健身太極拳。并將武當八段錦視頻轉發給我們學習,八段錦是我國傳統養生術中的經典,有著比較好的健身效果。</p><p class="ql-block">由張帆大師親自錄制武當八段錦視頻提供給我們作為教材,現與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大學堂杜大師</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大學堂張大師</p> <p class="ql-block">一、《雙手托天理三焦》</p><p class="ql-block"> 含胸拔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開,中指尖相向,從胸腹前如“托天”狀慢慢向上托起。要真如“托天”一樣用暗勁,做到“力從腳跟起,貫到泥丸宮”。托到頂門后,掌自然向外、向上翻轉,中指尖始終相向,如此繼續向上托起,托到不能再高時,用暗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向上頂八次。注意須用意、用暗勁向上頂,胳膊不可上下彎曲、晃動,臂肘始終是直的。做完八個動作后,手臂自然向兩邊松垂下來,同時全身放松,自然松一口氣。稍歇一會兒后,再做下一遍運動,共做八遍六十四個暗勁動作。</p><p class="ql-block"> “泥丸宮”,俗稱頂門,即嬰兒頭骨未合處。</p> <p class="ql-block">二、《左右開弓似射雕》</p><p class="ql-block"> 含胸拔背,馬步站立做到“三平”?!叭健保葱⊥扰c地面垂直,大腿與小腿連成直角,身背又與大腿垂直,做到“三平”很難,年老與體虛的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適當站立即可,不可強求。</p><p class="ql-block"> 站好后,左手虎口張開,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狀,右手如拉弓弦,從胸前用暗勁左右拉開。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時目視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狀。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依舊用暗勁一個伸,一個拉,左手向左再頂八次,然后自然松開、收回,同時全身放松,松一口氣。稍歇一會兒后,再換向右方做一遍,也頂八次。如此左右各做八遍。</p><p class="ql-block"> 注意向左右用暗勁頂時,伸直的手臂不能彎曲或來回收縮,始終用的是暗勁,從外表上看不出來。</p> <p class="ql-block">三、《調理脾胃須單舉》 </p><p class="ql-block"> 右手握固,柱右腎堂,左手極力托之。左手握固,柱左腎堂,右手極力托之。左右各三次。</p><p class="ql-block">此練習方法為右手握固置于右腰部,左手用力向上托舉。右手握固置于右腰部,左手用力向上托舉。握固是道家練習技術術語,具體方法是:大拇指置于無名指根部,余四指握大拇指成拳,這種握手成拳的方式稱為為握固。</p> <p class="ql-block">四、《五勞七傷往后瞧》</p><p class="ql-block"> 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手指自然分開,相向,從腹前開始,右手掌心向上,向上慢慢托舉;左手掌心向下,向下慢慢按壓。右手托到頭一側時,掌心自然向外翻轉,逐漸上舉如“托天”狀,手臂一直伸到不能再伸時,左手也下壓,中指尖自然指向前方,壓到不能再壓時,腰帶動上半身向左轉,轉到不能再轉時,兩手用暗勁一個向上舉,一個向下壓,同時兩眼用力瞧右腳跟。這樣舉、壓、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連續做八次后,兩手松回,上半身也轉正,同時全身松一口氣。稍歇一會兒,再換過左手舉,右手壓。如此反復左右側各做八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搖頭擺尾去心火》</p><p class="ql-block"> 全身放松站立,兩腳分開,比肩略寬。以腰帶動上半身,如太極拳之“摟膝拗步”向右轉,同時右手向右劃,左手向右前方推,右腳、左腳以腳跟為圓心,自然外擺、內扣,兩腿自然曲成弓步。左手推到不能再推時,右手自然向下壓在體一側。接著左手再用暗勁向前推八次。再用太極拳之“摟膝拗步”法,左手從體前向左側劃,右手向左前方推,以腰帶動上半身亦向左側轉來,注意此時頭即上半身應盡量轉向左側,左腳、右腳自然外擺、內扣,這才是真正的“搖頭擺尾”。右手推到不能再推時,用暗勁向前再推八次。如此左右反復,各做八次。</p> <p class="ql-block">六、《前后七顛百病消》</p><p class="ql-block"> 全身放松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身體緩緩上引,腳跟自然離地,引到不能再引時,用兩腳尖支撐全身站立,直到不能支持時,腳跟緩緩著地,隨即松一口氣,如此共做八遍。此段過去作“背后七顛百病消”,用腳跟提起頓地,連做七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七、《怒目攢拳增氣力》</p><p class="ql-block"> 馬步站立,含胸拔背,上身、大、小腿做到“三平”;兩手如卷餅式握拳,并以內勁緊貼腰間,拳心向上;兩目怒視前方;用暗勁將右拳慢慢沖出,拳心自然翻轉向下。沖到不能再沖時,手臂已直,依勢用暗勁再向前沖八次。然后全身松開站立,自然松一口氣。稍休息一會兒后,換為左手沖拳。如此左右各做八遍。</p><p class="ql-block"> 如卷餅式握拳,也是暗勁,這樣拳才能攢得緊。不但“攢拳”要“怒目”,“兩手托天”、“左右開弓”、“單手舉”、“往后瞧”以及后面要解說的“搖頭擺尾”、“起踮”等,也要“怒目”?!芭俊保芴崞鹑砭?,使一身精、氣、神貫足,也鍛煉了眼睛視力。戲劇大師如梅蘭芳他們的眼神,也都是經過了鍛煉的?!芭俊倍?,不可忽視。</p> <p class="ql-block"> 八、《兩手攀足固腎腰》</p><p class="ql-block"> 全身自然站立,放松;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用暗勁向后、向上、向前、向下連續慢慢劃弧,指尖伸向足前;手臂向下劃弧時,上半身帶同腰也一齊下劃。手伸到不能再伸時,依勢用暗勁向足前下壓八次,然后全身松開,恢復原站位,同時松一口氣,稍休息一會兒,再做下一遍動作。共做八遍。</p><p class="ql-block"> 這一段運動中,兩腿始終是直的,不能打彎;兩臂也不能彎曲。有的人身子缺乏運動,比較僵硬,開始“攀”不到足,但鍛煉久了循序漸進,也可漸漸“攀”到足。有的人身子軟活,手能很容易地“攀”到足,此時可用兩手壓足前的地面,或手臂稍曲,以兩肘“攀足”,使兩腿與腰部有繃緊的感覺,即可達到鍛煉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這一段還有兩個要領必須掌握,即“兩手攀足”時,頭頸必須完全放松,腦袋如垂瓜一般,兩手臂也要完全放松。下壓“攀足”時,不能上下屈伸,而是用暗勁依次向下壓。</p> <p class="ql-block">做這套內家八段錦的時候,要時時記著“道法自然”的訓言。得法與否,存乎一心。要反復練習,仔細體味,直到能夠自如運用。呼吸要自然,千萬不能憋氣。動作要自然、舒展、大方。用意,用暗勁、內勁,不用拙力、僵力。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循序漸進地練習,持之以恒地練習,逐漸達到純熟境地。長年累月不間斷地鍛煉,必有奇效。(以上每段說明摘自網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大田县|
时尚|
和静县|
静乐县|
景宁|
新沂市|
潮安县|
兰溪市|
南丹县|
宁陕县|
长沙县|
德庆县|
孙吴县|
体育|
达州市|
临朐县|
同心县|
揭东县|
鄂托克旗|
柯坪县|
巢湖市|
喀什市|
岑溪市|
承德县|
卓尼县|
马鞍山市|
长治县|
临沂市|
咸丰县|
怀集县|
扶风县|
镇沅|
肃南|
武强县|
郑州市|
黄石市|
陇西县|
锡林浩特市|
南皮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