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景區 蘭州五泉山 炳靈寺石窟 拉不楞寺 桑科草原 花湖 郎木寺 黃河九曲第一彎 扎朶那 官鵝溝 鵝嫚溝 萬象洞 麥積山 伏羲廟</p><p class="ql-block">時間 2021年5月30日一2021年6月6日</p><p class="ql-block">拍攝 沙中金</p> <p class="ql-block">蘭州五泉山</p><p class="ql-block">五泉山位于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林木蔥郁花草香,雕梁飛閣泉瀑鳴”,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隴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1,000余間,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現存最早的一所建筑“崇慶寺”內的“金剛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其余建筑群均系清末陸續重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炳靈寺石窟</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層。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p><p class="ql-block">存有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1]</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余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游。2018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1][2]</p><p class="ql-block">1982年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p><p class="ql-block">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樣呼圖克圖,其他領導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賽赤。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于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1]</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p> <p class="ql-block">朗木寺</p><p class="ql-block">郎木寺鎮是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和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共同下轄的一個小鎮,白龍江穿鎮而過。其中江北的賽赤寺屬于甘肅碌曲縣,又叫“達倉郎木賽赤寺”,江南是格爾底寺,屬于四川若爾蓋縣,又叫“達倉郎木格爾底寺”,兩座寺廟均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p><p class="ql-block">一條小溪從鎮中流過,雖寬不足2米,名“白龍江”。溪北是甘肅的“賽赤寺”,南岸屬四川若爾蓋縣的安多達倉郎木寺,中間夾著回族的清真寺,兩個藏傳佛教的寺廟在這里隔“江”相望。</p><p class="ql-block">一條小溪融合了藏、回兩個和平共處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據一方地存在著,曬大佛、做禮拜,小溪兩邊的人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傳達著對信仰的執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爾蓋花湖景區</p><p class="ql-block">花湖位于四川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是熱爾大壩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熱爾大壩是我國僅次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花湖經典的時間是在五六月份,湖畔五彩繽紛,好像云霞委地,而湖中則開滿了水妖一樣的絢麗花朵,這種植物看起來平淡無奇,在雨水充沛的八月把純藍的湖水染成淡淡的藕色,時深時淺,像少女思春時低頭的一抹酡紅。</p> <p class="ql-block">黃河九曲第一彎?</p><p class="ql-block">黃河發源于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回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鎮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她是黃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遠眺,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飛天飄帶和哈達,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p> <p class="ql-block">扎朶那景區</p><p class="ql-block">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縣西北34公里處的益哇鄉境內,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東邊聳峙壁立的俊俏巖壁,凌空入云,云霧繚繞;南邊兩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門;再南至東哇、納加一帶,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飛輪,流轉不息。山勢奇峻、景色優美,猶如一座規模宏大的石頭宮殿,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塊處女地。</p><p class="ql-block">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大自然在此展現了她令人敬畏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由官珠溝、鵝嫚溝、木隆溝、廟溝等景區組成,總面積4.2萬公頃。2003年被確立為國家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4年被確立為國家地質公園。[1][2][3][4]</p><p class="ql-block">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湖泊如珠、峽谷如線、瀑布如織,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此外公園內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保留著獨特的服飾、風俗,亦是民俗游的好題材。</p> <p class="ql-block">萬象洞</p><p class="ql-block">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華夏第一洞”、“中國北方第一洞”、“地下文化長廊”、“地下藝術宮殿”等美譽。[1][2][3][4]</p><p class="ql-block">萬象洞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鎮楊龐村的半山腰,距市區10公里。該洞已有2.5億至3億年的歷史,是中國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規模宏大,藝術價值高,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靈秀的巖溶地貌。景區已開發的11個景區,有120多個較大景觀,依形象排為月宮、天宮、龍宮三大洞天。[1][2][3]</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p><p class="ql-block">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價值,是絲綢古道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耀眼的藝術明珠和最具潛力的旅游勝地。</p><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為后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p> <p class="ql-block">伏羲廟</p><p class="ql-block">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筑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6座。新舊建筑共計76間。整個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林州市|
贵德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临桂县|
霸州市|
化州市|
禄丰县|
新民市|
广西|
和林格尔县|
精河县|
廊坊市|
镇安县|
商洛市|
中山市|
从江县|
凭祥市|
湘潭县|
高安市|
新干县|
龙游县|
新巴尔虎右旗|
花垣县|
资溪县|
麻城市|
霍邱县|
交口县|
克拉玛依市|
呼伦贝尔市|
南投县|
嘉黎县|
濮阳市|
包头市|
安仁县|
龙海市|
凉城县|
弥渡县|
桦甸市|
达州市|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