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進西藏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我們都曾走過,唯獨從云南方向進藏的滇藏公路沒去過。據說滇藏線又恰恰是路況最險、風光最美、走的人最少的的一條路,這多少使這條路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早就想走走這條線路了,這次走川西大環線,既然已到了巴塘,何不就近去一趟?不僅了卻了這一心愿,還可以去看看心儀已久的梅里雪山,可謂一舉兩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藏公路東起昆明,從大理上214國道,經過麗江、香格里拉,在德欽進入西藏,在芒康與318國道匯合后,前往拉薩。這次我們只走了芒康到德欽這一段,一般人們所說的滇藏線,也主要指的是這一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巴塘出發,沿著318國道到竹巴龍金沙江大橋只有33公里,四川與西藏在這里以金沙江分界,過了江就進入西藏昌都市的芒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跨過金沙江大橋,就真正進入西藏了,心里有點小激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芒康屬西藏昌都地區,記得十幾年前入藏時第一站就是昌都,這次踏入西藏又是在昌都,不知是巧合,還是與昌都有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藏的風光與川西確有不同,更加大氣、磅礴、質樸、厚重、滄桑,相比之下,川西的景色更加秀美、委婉一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進入西藏后,車子開始在三江流域穿行。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在此區域近幾百公里的范圍內呈平行競流之勢,構成所謂的“兩壁夾三江”的三江地區,境內層巒疊嶂,多峽谷,地形復雜,是川藏公路較為艱險的路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途的景觀是一派山高水深、激流勇進的金沙江峽谷自然風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沙江大峽谷,水流湍急,壯觀無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里山清水碧,風光旖旎,幽林蔽日,峭崖奇石,百鳥齊鳴,百花爭艷,仙境靈氣似隱似現,風物傳說娓娓動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318川藏線上的宗拉山,山頂風馬旗隨風飄揚,翻過宗拉山就到芒康了。宗拉山的埡口是川藏線上進入西藏地域的第一個埡口,紅木滿山,松林鑲嵌,甚是好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繼續前行六、七十公里,就到了芒康縣政府所在地嘎托鎮,318國道與214國道在這里交會,從這里開始就正式駛入滇藏公路。傳說中的滇藏路是一條又爛又窄的極差的路,但這早已是老黃歷了,眼前的公路,上下兩車道,平平展展。有人說,這樣的道路沒有驚險的刺激,少了幾分駕駛的快感,但對大多數人而言,畢竟還是放心大膽的欣賞風光為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芒康,位于西藏東南部的橫斷山脈,自古就是西藏的東南大門,東接四川巴塘,南接云南德欽,是茶馬古道進藏的第一站。芒康境內有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濃郁純樸的民族風情,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曬鹽方式、鹽田鹽井,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迷人的高原湖泊-莽措湖,芒康的“鍋莊”、“弦子舞”被譽為“古道神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芒康縣城為318國道進入西藏后的第一個縣城,海拔3780米。</span>縣城不大但位置不言而喻非常重要。</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街道寬闊,干凈整齊,碧空如洗,白云似棉,真是讓人心曠神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是藏香雞火鍋,配上當地一些食材,極其鮮美,回味無窮。藏雞個頭比較小,不知是雞,還是食材,反正至今想起來仍舊念念不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路上,我們遇到一個車隊,前呼后擁,好不熱鬧。后來車隊在村鎮上小憩,一打聽才得知其護送的重要賓客竟然是一匹即將參加賽馬大會的賽馬,披紅掛綠,彩車相送,如果比賽中拔得頭籌,凱旋而歸,那待遇更是不得了了。</span></p> <p>紅拉山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芒康縣城60公里,海拔2300—4400米,棲息著世界瀕臨滅絕的珍稀靈長類動物金絲猴,生態景象壯麗,有雪山、森林、峽谷、高山和深谷等自然風光。</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絲猴是極其珍貴的動物,共有4個亞種,川、滇、黔及越南金絲猴,總數僅3000多只,目前在芒康自然保護區已發現滇金絲猴種群數量700余只。滇金絲猴面容很漂亮,過目難忘,而且它是少有的和人類一樣有笑肌,會微笑的靈長類動物,如果滅絕,我們人類就再也看不到它們的微笑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路穿行,秋色盎然。開始見到的是金燦燦的樹木點輟在萬叢綠樹之中,后來則是漫山遍野的金色,“滿山盡帶黃金甲”,壯觀無比。這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8.5萬公頃,金絲猴們有如此廣闊的天地任之逍遙自在,真讓人羨慕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倒是一只金絲猴也沒有看見,據講每年深秋季節,滇金絲猴就在古松柏和紅樹林間跳躍穿行。</span></p> <p>離開縣城繼續前行100多公里,就到了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鹽田景區。</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千年古鹽田,位于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107公里,海拔2300米,214國道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瀾滄江東西兩岸的沙灘和懸崖陡坡上層層搭建有3200多塊鹽田,年產鹽達數百萬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鹽井鹽田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陽光與風的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鹽井歷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時就有鹽田。傳說中的格薩爾王與納西王羌巴爭奪鹽田食鹽而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后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占領了鹽田,并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后來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又歸其所有。直到現在,都還保持著最古老、最原始的制鹽生產方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瀾滄江邊鹵水資源豐富,分布著數十口熱氣騰騰的天然鹽井。用木桶從鹽井中取出鹵水,背到江邊低平處,倒入鹽田,讓陽光蒸曬曬干后即得粗鹽,經進一步晾曬打理,即成食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里可以看到獨特而原始的生產工具,觀賞到手工制鹽的全過程,勤勞樸實的鹽民和淳樸的民俗風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地質、土壤等條件差異,鹽井生產的鹽以瀾滄江為界,有很大的差別。江東的納西、上鹽井鹽田生產白鹽,江西加達生產的鹽為紅鹽。每年三月,桃花盛開,由于風和陽光充足,所產之鹽品質最好,又稱“桃花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鹽的銷路,四川巴塘、理塘、甘孜;云南德欽、中甸;西藏芒康、昌都、林芝、拉薩等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3年5月,芒康千年古鹽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國茶馬古道西藏鹽井歷史文化展覽館,是中國第一家關于茶馬古道的歷史展覽館。可惜我們去時恰逢閉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千年鹽田離滇藏交界處不遠。離開景區后不久就進入云南德欽縣,地形地貌開始發生變化,橫斷山脈的雄姿一幕幕展現出來。</span></p> <p>瀾滄江大峽谷</p><p>瀾滄江流域山高谷深,峽谷陡峭深切,落差在2000-4000米不等,蔚為壯觀。</p> <p>橫斷山,路難行。由于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涼與堅硬。</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眼前道路實在令人心驚膽顫,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狹窄的路上還時常有峭壁上滾落的碎石。公路在絕壁上延伸,不少地方都是緊靠山體硬生生地開鑿出來,</span>與G317、G318上的天險相比,這里也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覺到此處與川藏線上聲名顯赫的天險一樣,同樣讓人望而生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路要越過峽谷,穿過大山,于是盤山路上曲折、蜿蜒,世界上最險路都集中在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瀾滄江深切在峽谷中,河流湍急,兩岸高山陡峭,辟筑于峽谷陡坡上的公路仿佛掛在山體巖壁上。路常常像一條白線掛在險峻的山體上,前面是高山,身邊是深谷,在橫斷山脈行車需要力量和勇氣。</span></p> <p>橫斷山脈的公路也會給你驚艷的回饋。一路上上下下,雪山連綿不斷,深谷中洶涌的河流隨行。</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國道在層巒疊嶂的大山間,一路曲折而上,在山腰處刻畫出一道婉蜓的軌跡,同時還能時不時地看到在山谷里如世外桃源一樣的小村莊,這也是一幅極美的畫卷,讓人心情極為愉悅舒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當看到壯觀、深邃的峽谷風光和瀾滄江美景時,感覺之前所有的付出,面對艱險的挑戰都是值得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滇藏公路的險、峻、美還在于它所途經的山體。色彩繽紛,儀態萬千,又有陡峭崢嶸,又有絢麗多姿,就像展開的一幅畫卷,讓你盡情地欣賞,置身于此,陶醉其中,而忘卻了你正處于崇山峻嶺的天險之路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兩邊陡峭的山體呈現出五顏六色的景象,像一幅濃沫重彩的油畫,不知道是哪位大師,隨手三抺兩塗,就成傳世之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夕陽西下時分,我們終于趕到了梅里雪山腳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里雪山其實不是一座山,而是連在一起的一組雪峰的總稱,從南到北,主要的雪峰有八座,主峰為卡瓦格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時天氣睛朗,蔚藍色的天空下,梅里雪山的八座山峰淸盺地展現在眼前。山間白云繚繞,峰頂時隱時現,這是一種圣潔的素穆,超凡脫俗的清麗,此時的心情,竟不知是感動還是激動,沒有人大聲說話,仿佛害怕驚到那沉思著的雪山。盼望了那么久,第一次來就能一睹真容,我們的運氣太好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飛來寺觀景臺是觀賞梅里雪山的最佳觀景點。觀景臺隔著瀾滄江大峽谷,正對著一字排開的梅里雪山的八座山峰,站在這里,對面雪山的雄姿可以一覽無遺。臺上有八座白塔,正好與山峰一樣多,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當地人說,轉塔一周就等于轉山,是很大的功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里雪山峰群,“梅里”為藏語,意為“藥王山”,山巔雪峰林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里雪山,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悟并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span></p><p>梅里雪山,自古以來就是藏傳佛教的朝覲圣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號。</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span>是全世界公認最美麗的雪山,被譽為“雪山之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其周圍,數座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一字排開,巍峨壯麗,宛如雪山儀杖隊。群峰中的卡瓦格博形態對稱,偉岸高大,充滿王者氣概。南面的緬茨姆峰線條秀美,傲立蒼穹。五冠峰如一道巨大屏風,橫亙天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雪山前面是深邃的瀾滄江峽谷,山峰與江面的高差超過4000米。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讓人如此近距離、大尺度地領略雪山之美。</span>順河谷而上的暖濕空氣與冷空氣相遇,常使這里云霧繚繞,氣候變幻莫測。</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5年,梅里雪山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雜志公布,成為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最引人矚目的一張“景點名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實卡瓦格博讓世人矚目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它還是一座至今無人能攀越的處女峰。</span></p> <p>卡瓦格博以高聳挺拔之美及在宗教中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無數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百余年來,人們數次登峰均告失敗。<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攀登卡瓦格博峰時遭遇雪崩而全部罹難,成為有史以來世界第二大山難。這也給梅里雪山更增添了詭異神秘的色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1年,當地政府決定,禁止任何人攀登梅里雪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里雪山終年云霧繚繞,以神秘莫測的姿態接受著人們的膜拜。據當地人統計,一年中能見到雪山真容的日子不過30天。太陽只有在少數天晴的早晨上照到露出的雪山上,方能出現“日照金山”的奇觀美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在此僅住宿一天,拍攝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機會也只有一個早晨。一大早,天剛蒙蒙亮,觀景臺上已是人頭攢動,人們翹首以待,期盼著梅里雪山顯露真容、日照金山。盡管云層很厚,很深沉,但我們還是耐心地等待,企盼著奇跡發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忽然間,云縫上閃出了一道金光,緊接著云霧慢慢地散開,披著滿身金光,雄偉的卡瓦格博峰豁然出現在眼前,奇跡真的發生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不是奇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在不停的流淌,山峰時隱時現,色彩也在不住的變幻,我們瞪大了雙眼,摒住了呼吸,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奇跡和我們有緣,我們是幸運兒,梅里雪山魅力瞬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俄傾,厚厚的云層再次遮住了視線,云散之后,太陽已經升高,時過境遷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左至右最為著名的5座山峰,神女峰、五冠峰、將軍峰、卡瓦博格峰、太子峰。此時云霧繚繞,僅神女峰顯露得峻俏挺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緬茨姆峰,又被叫做神女峰。</span></p> <p>天下名山僧占多。梅里雪山這樣的神山,自然少不了寺廟的陪襯。</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飛來寺,</span>位于德欽縣城西南10公里處,海拔3439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初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了。原來山門有一對聯“古寺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寺云封”。</span></p> <p>傳說建寺者南卡曲吉嘉措活佛在卡瓦格博圣地閉關修行時,在禪定之中見到一尊佛像從印度飛來,降臨在卡瓦格博對面的一座山頭上?;罘鹩^察緣起后,果真找到了一尊佛祖真身像,并明白了佛祖的旨意,于是組織村民興建了寺廟。</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舉行開光慶典時,佛祖親臨寺廟上空,為寺廟和廟內主供的佛像祝福,因此朝拜覺吾南卡扎西等同于朝拜了拉薩大昭寺佛祖像。寺廟聲名大振,寺內壁畫享譽藏地,十世班禪大師于1986年11月12日親臨寺廟,朝拜卡瓦格博圣山。</span></p> <p>飛來寺還有一頗具傳奇的故事。傳說建寺時選址原定在離這里2公里以外的地方,用料也已全部備齊,就在破土動工的前夜,柱梁等主要建材不翼而飛,住持和尚派人尋蹤追跡,來到現址時,發現柱梁等已按規格豎好,此乃神意所在,于是在此處修建寺廟,因梁柱飛來自立,命其為“飛來寺”。</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飛來寺雖是一個很小的寺廟,但其建筑極具特色,飛檐翹壁,金礕輝煌,秀美婉約,韻味無窮,真有神來之物的感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進入大殿,更是讓人目不暇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飛來寺內壁繪有60多平方米的清代壁畫,繪制技藝高超,用料考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內容以門楣為界一分為二,兩邊分別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和寧瑪派師承及護法諸尊,其間還有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以及當地藏民世俗生活的場景,是研究當時德欽社會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轉經桶旁,幾位中年婦女一邊轉著經桶,一邊吟唱著。雖不知是什么曲子,但那高亢、帶有藏域風情的歌聲極具穿透力,尤其是合聲,猶如天籟之音,讓你深深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站在遠處看飛來寺,真有欲飛之勢。山巒疊宕,森林茂密,云霧繚繞,梅里雪山巍峨壯麗,相伴隨影,又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梅里雪山需要有這樣的寺廟,飛來寺也趁的上梅里雪山。</span></p> <p>離開飛來寺,我們再次來到觀景臺,多看幾眼梅里雪山的身影,再感受一下她的氣場,接收一些她的信息。經幡在微風中輕輕飄蕩,梅里雪山仿佛在我們耳邊喃喃絮語:人呵,嗔癡貪念不可有,敬畏之心不可無??</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梅里雪山是我們此行的終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知道梅里雪山,是很多年前看到的一張日照金山的照片,那是一種一見鐘情、過目難忘、魂縈夢繞的感覺,從此念念不忘,這次終于如愿以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國內著名的大雪山也算見過不少,可是我們覺得都比不上梅里雪山。珠穆朗瑪太高貴,慕士塔格太遙遠,南迦巴瓦太矜持,岡仁波齊太神秘,只有梅里雪山,貴而不嬌,矜而不褻。她位于橫斷山脈的中段,交通還算方便,人們不難走到她身旁;她坐西朝東,胸懷袒露,天氣好時日照金山的效果仙氣氤氳,非常震撼;她是一位嬌憨的美女,高興時慷慨大方,一旦生起氣來六親不認,至今仍是處女之身;她身上隱藏著無數秘密,多少人為她著迷,求之不得,棄之不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這次雖然沒能趕上最美的日照金山,但她念我們千里而來一片誠意,還是撩起面紗,嫣然一笑,讓我們一睹芳容。我們哪敢要求太多,于愿足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見吧,可愛的梅里,只要有機會,我們一定還會再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約定,讓每一次的到來,始于向往與期待,止于敬畏與仰望,化為純凈心靈的一次遠足。</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都江堰市|
望谟县|
凯里市|
十堰市|
通州市|
怀仁县|
荥阳市|
塔城市|
新郑市|
益阳市|
同仁县|
南靖县|
江油市|
木兰县|
株洲市|
江津市|
广汉市|
千阳县|
顺平县|
宁德市|
保靖县|
甘德县|
花莲市|
西青区|
盘锦市|
湖州市|
栖霞市|
孝感市|
信宜市|
苍山县|
郯城县|
龙江县|
平泉县|
永和县|
太仆寺旗|
保亭|
南和县|
山西省|
新闻|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