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多寶應人都跟我一樣,以為魚市口是一個街口,其實魚市口是五條街中的一條街。而五條街,才真的是一個街口,是五條街道的交匯口。歷史上,五條街是寶應“十景”中一重要勝跡,可見當時的五條街是何等的熱鬧繁華。</p> <p class="ql-block">雖說小時候也經常進城,一般也就是在大新橋、小新橋商業街區逛逛百貨公司、副食一店等等,大人辦事喜歡抄近道,從五條街直接斜插到大新橋,于我,更喜歡的是繞道去葉挺路上的新華書店,以至于后來,大人們辦事,直接就把我丟在了新華書店。我樂得在書店里看柜臺里面的書的封面聊以解饞,然后精挑細選地買本連環畫,如果兜里還有三五分錢,就會在書店門口的書攤上租看小人書,書攤邊上茶攤,玻璃蓋蓋著的玻璃杯里面紅紅綠綠的甜水,總不如書攤上的小人書解渴。晚上即便需要留宿,也是以下河輪船碼頭的手工業局招待所或者同松藥店斜對面的東風旅社居多,那個時候,我有沒有去過五條街真的是一點印象也沒有的。</p> <p class="ql-block">現如今,前面提到的幾處地方,除了新華書店被改造成經營門店出租以外,輪船碼頭、招待所、旅社、百貨公司等等一概不存。就連工作以后經常出入的五條街上的政府第一第二招待所也都已經面目全非,讓人不免感慨唏噓。</p> <p class="ql-block">五條街,原來真的是有五條街的,從五條街往西到中大街這一段叫魚市口,往北到葉挺路的叫痘神廟街,也就是現在的軍民街,往東到安宜南路叫東門大街,往南有一座橋,叫張仙廟橋,是五條街的通衢要道。往東南方向的便是城隍廟街,由于寧國寺的異地重建,這條街道被堵,廢棄。也就是說,現在的五條街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五條街了。</p> <p class="ql-block">痘神廟街,是因為街中有一痘神廟而得名。所謂的“痘”,其實就是醫學上的“天花”,在牛痘疫苗誕生之前,“痘”是所有人都無法回避且非常兇險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染上天花病毒,要么一命嗚呼,要么滿臉“麻子”。過去,人們不懂科學,把天花視為“痘”,痘神就成了人們祈福避疫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城隍廟街是因為街上有一城隍廟而得名,城隍廟現在還有,寧國寺里面最西南面宋涇河的那一座廟宇就是,現在是蘇南茅山來的一位道士落腳在此,奉戒誦經、燒香燃燈。</p> <p class="ql-block">張仙廟橋,是橫跨在宋涇河上的一座石板橋,欄板望柱,均為石作,卯榫而合,簡潔明快。四根石柱內側陰刻有“張仙廟橋”、“送子橋”、“甲寅壬五月”“邑人重建”等字樣。至于張仙為何方神圣,為何又跟“送子”有關,傳說甚多,寶應昔日的《張仙送子圖》還配一對聯“打出天狗去,保護膝下兒”,橫批“子子綿綿”。</p> <p class="ql-block">五條街中,最繁華的當屬魚市口和東門大街。原來的魚市口一段,除了正常的魚市以外,路南邊是一排非常考究的二層小樓,門房結構前店后作,跟現在的小新橋街很相似,但比東門外大街上的所有建筑要氣派很多。魚市口有餃面店、豆腐店、茶爐、香店、照相館,東門大街有雜貨店、茶食店、商會、農會、積谷倉。</p> <p class="ql-block">加之宋涇河乃水上進城的唯一通道,五條街這一段水面,經常停滿小船,綿延數里不絕。有的是四里八鄉前來求痘神保佑求張仙送子的善男信女,結伴祈嗣;有的是清明前后出城踏青掃墓的士紳婦女,絡繹以出,“風送衣香,達諸天半,連數日不休”;有的是豐收季節,運糧進城的農人,“各村稻舟,雜沓而進,人聲喧鬧,爭先奪路”。建國后,縣政府第一第二招待所,又建在了魚市口和東門大街,五條街更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本世紀初,五條街迎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寶應啟動了古城保護工程,原來的小游園,現在擴建成了“寶楠園”。劉寶楠是寶應歷史上的文化名人、清代經學大師,《論語正義》是他的代表力作,將原來的小游園打造成寶楠園,意義非凡。</p> <p class="ql-block">寶楠園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沿著古老的宋涇河,建有濱水曲廊,南邊墻繪是“仁義禮智信”文化墻。</p> <p class="ql-block">主體廣場有劉寶楠塑像、念樓亭等。</p> <p class="ql-block">此文皆因寶楠園的幾幅照片而引,就算是對五條街前世今生的一次粗淺解讀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峨眉山市|
鄂州市|
汝南县|
开远市|
安宁市|
凤冈县|
寿宁县|
皋兰县|
淄博市|
海淀区|
滨海县|
新建县|
赣州市|
宜兰市|
澎湖县|
唐河县|
通海县|
桓台县|
濮阳县|
上思县|
巴楚县|
赤峰市|
开化县|
保康县|
启东市|
临朐县|
祁东县|
连州市|
云安县|
永丰县|
衢州市|
无极县|
鸡泽县|
涿州市|
五指山市|
青州市|
历史|
裕民县|
台中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