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5級本科生本應是1969年畢業的,因文革推遲到1970年才畢業分配。那年初,從勞動鍛煉一年多的湘西鳳凰縣撤回學校后,還搞了半年的學習與批判。6月宣布分配方案,才知道我被留校。那一屆,全校留了30人。留校后,先不分配工作,集中在校辦工廠鍛煉一年,我分在鉗工車間。這30人統一住在老學生宿舍二舍一樓,每間房子住4人。當時因沒有招生,學生宿舍基本上住的是教職工。</p><p class="ql-block"> 一年以后,分配工作,我分去政教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當老師。當時的風氣還是重官輕教。根正苗紅者一般都安排搞行政。我之所以當教師,可能還是與我父輩的一點歷史問題有關,也可能是認為我適合當老師,不清楚。其實我最不適宜當老師,因為鄉音難改,一生遺憾。</p><p class="ql-block"> 分配工作后,我就搬到學生一舍的四樓去住了,一人一間,廁所、浴室雖然都是公共的,但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單獨空間,心里還是挺滿足的。當時同住4樓的還有我系的劉老師、唐老師等。為此在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叫“此物由我處理”的故事。它述說的是我系有一位老師同家在農村的老婆感情不好鬧離婚,每當他老婆周末從外地趕來時,他晚上就借故離家外宿。當時唐老師剛結婚,愛人在河東,故每到周末就過去了,他就常借住他房。唐老師為了讓他們夫妻和好,有好幾次就提前鎖門回家了。可這難不倒這位老師,他晚上可以從門上窗戶爬進去。有天晚上拉肚子,門打不開,爬也來不及,情急之下,只好拉在臉盆里,上面覆蓋著一張報紙并寫上“此物由我處理”幾個大字。多少年后這個笑話還被作為新儒林外史而在校園流傳著。</p><p class="ql-block"> 大約1971年年底,學校調我去院革委會辦事組秘書組當秘書干事,半年后的1972年初,學校又要我回政教系擔任72級新生連二連連長。為了與學生“三同",我搬到了學生宿舍五舍一間房子里住了半年。僅二三個月,系總支又調我去系行政擔任秘書。下半年,學校院刊復刊,學校又調我去院革委會宣傳組的院刊組當編輯。那年月,反正是一顆紅心向著黨,黨叫干啥就干啥。不過它也閃爍著一個兆頭:盡管組織上一直在考驗我,還沒有同意我入黨,但還是十分關注我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當時的院刊編輯室在院老招待所辦公,我也近水樓臺先得月,趁機從學生一舍搬到了招待所的104室。 當時的招待所是一幢二層通走廊的紅磚白墻的日式建筑。二樓為招待所,一樓除院刊編輯室占2間房外,其余均住著幾戶教職工。我在這里大約住了六七年。開始是一間房,后來又在二樓要了一間房。</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我的發祥地。1972年7月我經學生黨員介紹入了黨。1973年經人介紹,我倆在此相識、相愛,結婚儀式就在招待所的走廊里舉行的。婚禮很簡單,在一條長桌上擺些糖粒子和煙就行了。年近30的我終于結束了自 己的單身生活,謝天謝地謝媒人。媒人就是我單位的系總支書記和她單位的工會主席,他們曾經是戰友。那時,知識分子仍然帶著“臭老九”的帽子,很難找到對象。她能同意我也是逆潮流而動。她是企業的,當時許多人都潑冷水,說放著身邊的許多好師傅不找,卻去找個臭知識分子,不值得。不過他父親很支持她找我。所以我還要感謝在天之靈的好岳父!</p><p class="ql-block"> 學校從70年代中期開始,陸續建了幾批房子。先是上游村5棟。一棟二層樓的有單獨廚房但無單獨廁所的共走廊房子,接著又在二里半建了2棟通走廊無廁所的房子,結構差不多,只是面積稍大點。當時我所在的院革委會宣傳組組長老王同志就住在那里,我經常去玩,甚是羨慕。再后來又在新華村建了好幾棟有單獨廚房和廁所的套房,面積又大點,大約30來平米。當時的觀念是住房不能太大了,也不要配客廳和廁所,即使此時配置了廁所也是僅容納下蹲一個人的空間。有人解釋之所以不配客廳、廁所,是怕太安逸和太舒適了。太安逸太舒適了,人就容易變修。真的好可笑!難道我們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就是要使廣大人民生活過得更幸福嗎?但在那時這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我記得我在工廠鍛煉時,聽過一位中層領導因享受一把躺椅而自我斗私批修了兩個小時。當然也可能是太窮了拿不出更多的錢、建不了更大的房而只能簡樸些罷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夢想擁有一套房子,面積上無什么要求,只要求結構稍完整。但那個年代教師沒什么地位,軍宣隊工宣隊掌管一切,房權也任由幾個工人吩咐和擺布。大約1980年,才答應我可以排隊選一套房子,還因為其中管房子的一位師傅曾是我鄰居,關系也不錯,才可能安排上。而上述好羨慕的房子我都統統排不上,只好選了老玉善村的一套老式房子。它是共天井的一棟平房,有里外兩間房,廚房在天井的另一邊,廁所為公共廁所。6戶一棟,天天可在天井里聊天講笑話,其樂融融,倒也怡然自得。</p><p class="ql-block"> 1985年,又搬到了上游村10棟2號房。雖然是一樓,又暗又潮,但我也心滿意足。因為它畢竟是一套兩房一廳一廚一廁的房子,雖只有50來平米,但終于可以獨自成戶了,而且前面還有個園子。此為平生第一次擁有的第一套完整的住房。</p><p class="ql-block"> 我記得在這個園子里我還砌了一個雞籠,平時養點雞改善一下生活。有一天晚上睡得迷迷糊糊時,聽到外面雞在咯咯地叫,起來向窗外一望,只見一個人正爬在我雞舍前偷雞。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猛一拉開被他用水泥條倒扣的門,就把那人一把抱住,那人因圓圓滾滾,被他掙脫了。待大聲喊叫,鄰居小吳也起床聯手抓捕時,怎么找也找不著了。當時也不知怎么有那么大的膽。事后還有人為我的莽撞捏把汗,說小偷逼急了他要逞兇怎么辦?</p><p class="ql-block"> 這套房的先前房主是我的老師唐。此時教師地位上升,唐老師也小有名氣了。于是有人就開玩笑說你能步唐公后塵,意味著前程也會光明。但愿如此,人來到這世上,誰不想做出些事情來顯示自己的價值?</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自住上此房后,確實有人生轉折的征兆接連發生。一是4年后即1989年我又搬到了隔鄰14棟28號。這是一套擁有60余平米的三房一廳一廚一廁房。廳雖只能放下一張小飯桌,但從一樓到4樓,從50平米到60平米,已大大改善了我的居住條件。我知足呀!二是此后事業上也有起色。不僅在職稱上評為副研究員,還在仕途上由身兼黨支部書記的一般編輯一躍而為學校黨委辦公室主任。科長都不是,卻直升為正處,還立即為我裝上了一部免費電話。當時家有座機者極少,學校也只有正處以上干部才能享受此待遇。電話象征著一種地位。也該感謝學校的知遇之恩,尤其要感謝聶老推舉之恩。現在我家那座機已擱置多少年沒用了,用手機代替。可見社會變化多大呵!</p><p class="ql-block"> 1998年,段家坡即現在的向陽村又新建了2棟面積為95平米的新房子,我又排上了隊,搬到了3棟402號。</p><p class="ql-block"> 2005年又搬到長塘山8棟401號。這套房的面積有148平米,同時還配置有一套20多平米的雜屋。這是住宅改革后的最后一次享受的福利房,也可能是我此生的最后一次歸宿地。</p><p class="ql-block"> 別說這套房,我也差點失之交臂。為什么呢?因為我倆都沒有市場意識,算了下,自己要出10多萬,就有點舍不得了,因為手頭確實沒多少余錢呀。猶豫之中來到看方案的現場,碰到同事蔣教授。他是搞法理的,市場意識、權利意識很強。他力主我們必須要,說這是政府給我們的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你不享用就吃大虧了。事后證明此言不假。加上附近有附小附中,稱得上學區房。現在這套房要是轉手的話,那值好幾百萬哩!理念真的就是財富呀!</p><p class="ql-block"> 唐公曾感嘆:我們這一輩人,需要房子住需要錢花的時候,沒房沒錢;老了不怎么需要了,倒是有房有錢了。我亦如此。那時上有老下有小,三代人,多么需要寬敞一點的房子呀。要是有較寬敞的房子,我岳父母也不會死得那么早,我媽媽也可以再多活幾年。那些年,岳母帶著她孫子住我家,順便幫我料理家務,5個人擠在小小的2間房子里,有時媽媽來就6個人了,岳父來更幾無插足之地,只好長沙、平江兩頭跑。老家在平江縣城,那年好不容易分了一套小房,新房建好不久就搬進去了,由于新房沒干,結果使不好的身體更加每況日下。</p><p class="ql-block"> 住房啊住房,說聲一生愛你有你不容易! </p> <p class="ql-block">在老招待所住房內第一次相識。</p> <p class="ql-block">老招待所坪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老玉善村住房。</p> <p class="ql-block">在上游村十棟住房外與母親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上游村10棟住室。</p> <p class="ql-block">在上游村14棟。</p> <p class="ql-block">在上游村14棟住室。</p> <p class="ql-block">在上游村14棟住室。</p> <p class="ql-block">在原段家坡3棟臥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現長塘山住房大廳留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巢湖市|
南乐县|
望江县|
锡林郭勒盟|
广西|
昆山市|
德兴市|
吴桥县|
将乐县|
重庆市|
锦州市|
浮梁县|
竹山县|
南溪县|
姚安县|
景谷|
长治县|
东港市|
阿瓦提县|
神池县|
额尔古纳市|
宜阳县|
江油市|
水城县|
天峻县|
加查县|
商南县|
安顺市|
南丰县|
满洲里市|
东乌珠穆沁旗|
五河县|
原平市|
渭南市|
柳州市|
上犹县|
绥芬河市|
肥城市|
容城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