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5月19日,早餐后我們沿滇藏公路一直前行,途經長江第一灣,到虎跳峽,最后到達白水臺。</b></p> <p class="ql-block"><b>長江第一灣</b></p> <p class="ql-block"><b> 虎跳峽,以"險"名天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一條龍;頭頂絕壁,腳臨激流,心驚膽顫。由于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梁跌坎,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布,飛瀑薈萃,是中國極深的峽谷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金沙江迢迢千里奔波到此,突遇玉龍、哈巴兩座雪山夾峙。峽谷深3900米,江流最窄處僅30余米,陡然落差216米,原本平靜祥和的江水頓時變得怒不可遏,翻滾咆哮,似萬馬奔騰</b></p> <p class="ql-block"><b> 白水臺位于香格里拉縣城東南的三壩鄉白地村,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祥地。遠處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臺造型真的就像層層梯田,在陽光照耀下,又仿若攝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腳踏在白色的石階上,說不出的泌涼暢快。納西語稱白水臺為“釋卜芝”意為逐漸長大的花,白水臺有“仙人遺田”的美稱。</b></p> <p class="ql-block"><b> 5月20日早上,從白水臺出發前往香格里拉。因這段路正在修,又加上前二天下過雨,艱難的行程??!還好,我們安全抵達了香格里拉,下午游覽普達措國家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普達措國家公園,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由國際重要濕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哈巴片區之屬都湖景區兩部分構成,以碧塔海、屬都湖和彌里塘亞高山牧場為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點之一。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間,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晚上我們去了獨克宗月光古城,她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是上天送給你最好的禮物,輕輕轉動著轉經筒,為遠方的親人,為朋友送去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5月21日,上午游覽松贊林寺、香格里拉塔中塔,途中經過白馬雪山、納帕海,最后到達梅里雪山。我們入住的是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遇見梅里精品客棧,這次真的感謝旅行社的周總,為我們安排的客棧,樓上就有觀景臺,正對著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b></p> <p class="ql-block"><b> 松贊林寺。松贊林寺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b></p> <p class="ql-block"><b>香格里拉塔中塔。</b></p> <p class="ql-block"><b>白馬雪山</b></p> <p class="ql-block"><b>香格里拉納帕海</b></p> <p class="ql-block"><b> 5月22日,我們今天早上出發前往鹽井鄉,正式名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茶馬古道上的明珠,納西族人稱其"察卡"即鹽井,"察"是食鹽,“卡"是洞眼。它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端,是滇藏公路上云南進入西藏的第一站。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背鹽的婦女,很辛苦的。</b></p> <p class="ql-block"><b> 從千年鹽井回來后,我們即上四樓平臺去欣賞拍攝梅里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梅里雪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的主要自然景觀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交界處德欽縣內,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有10多座,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藏族人的朝覲圣地、雍仲苯教圣地、"藏區八大神山"之首、"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梅里雪山是迄今為止沒被人類征服的雪山。</b></p> <p class="ql-block"><b>5月23日,早上5點半起床,6點一過馬上上樓頂觀景臺,今天運氣太好了,6點27分,卡瓦格博峰頂上首先露出了金光,但馬上又被云遮住了,這時,左邊的神女峰頂也披上了金光,漸漸的從6點27分到6點31分,短短4分鐘梅里雪山的山峰全部披上了金裝,真的很震撼很壯觀!</b></p><p class="ql-block"><b> 日照金山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部,是梅里雪山非常美麗的自然奇觀,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才能有幸看到,萬丈金光從天而降照射在雪山之巔,猶如一座金色的“布達拉宮”,極為壯觀,一般只發生在大晴天的日出時分,霧濃頂觀景臺、飛來寺與坡均營地是觀賞、拍攝日照金山的最佳去處。</b></p> <p class="ql-block"><b> 看完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后,我們乘車前往束河古鎮。</b></p> <p class="ql-block"><b> 束河古鎮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5月24日,從束河古鎮前往大理古城。</b></p> <p class="ql-block"><b>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現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b></p> <p class="ql-block"><b>大理王府</b></p> <p class="ql-block"><b>五華樓</b></p> <p class="ql-block"><b>登上五華樓觀大理街景</b></p> <p class="ql-block"><b>洋人街中心廣場</b></p> <p class="ql-block"><b>紅龍井</b></p> <p class="ql-block"><b>水街</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我們利用飯后休息時間去了趟崇圣寺三塔(這是行程中沒有的,但離吃飯的地方很近,因時間關系我們稍稍兜了一下,拍了幾張),門票75元,但70歲以上是免費的。</b></p> <p class="ql-block"><b>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南336米處有桃溪向東流過。北76米處有梅溪,東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7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 花語牧場。在大理喜洲和桃園中間的仁里邑村有一片300畝的花田,正在建設的花語牧場遠遠的就讓路人被整片的花田所吸引。漫步花田,數不勝數的百合花田花香十里,花不醉人人自醉。</b></p> <p class="ql-block"><b> 雙廊古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南詔風情島"所在地。鎮域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向上跳蒼山十九峰,門臨洱海萬傾碧波,境內水天一色、群山疊翠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金梭織錦、"雙島雙曲"與古色淡雅、風情濃郁的白族集鎮相環抱。</b></p> <p class="ql-block"><b> 5月25日,從大理乘車返回昆明,在滇池邊,正好下雨,紅嘴鷗也不在了,所以怱怱拍了幾張人物照,馬上返回車里。至此,此次行程全部結束了,我們回上海了。在此,謝謝上海和平天下國旅周總的精心安排、謝謝導游拉姆和駕駛員劉師傅的熱心熱情盡心盡責的服務,再次謝謝你們!</b></p> <p class="ql-block"><b>全文完,謝謝閱讀和關注。</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资溪县|
泸西县|
府谷县|
隆尧县|
微山县|
宜良县|
东海县|
阳朔县|
公安县|
余干县|
佛学|
博兴县|
宝兴县|
延安市|
巫溪县|
额敏县|
句容市|
顺昌县|
宜阳县|
武功县|
会理县|
土默特左旗|
河北区|
莱州市|
横峰县|
扎鲁特旗|
上栗县|
长治市|
古田县|
赞皇县|
临泽县|
徐水县|
葵青区|
伊吾县|
礼泉县|
武宁县|
禄劝|
丰镇市|
东丽区|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