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總有許多難忘的記憶,每遇到相關事物,它就浮現出來。最近,我從舊書市買回來一本書《觀賞中國名花》。書的前面有幾張彩頁,彩頁里的有一株淡藍色的桔梗花,看著桔梗花就想到了小時候刨藥材的一些往事。</p> <p class="ql-block"> 我于1970年出生在遼寧南部的一個小村莊,那里屬丘陵山區,山多地少,社員們在生產隊里干一天活掙滿10工分,才合8分錢,可見窮到了極點。我上小學念書識字后,非常的喜歡看小人書,可父母拿不出錢為我買小人書。我只好到供銷社的柜臺上去翻看,店員又不準在那兒長時間地翻看。于是,我便萌發偷小人書的念頭。我和小伙伴約定好,由我先從店員的手中要過一本我喜歡看的小人書,站在柜臺的一端假裝著翻看,小伙伴站在柜臺的另一端,當小伙伴向店員要小人書的時候,我拿著小人書擠出人群,快速地就跑出了供銷社。</p><p class="ql-block"> 沒有想到,我們回到家后,小伙伴向我的母親泄了密。母親不僅把我痛打了一頓,她還把那本小人書給供銷社送了回去。偷小人書的事情發生后,母親見我那么喜歡看小人書,就對我說:“你上山刨藥材賣了錢,就去買小人書吧。”于是,只要一有空,我便扛著鎬頭上山去刨藥材。那時候,我刨的最貴的藥材就是桔梗,我們叫它和尚頭,大約一元錢一斤。比桔梗價錢便宜的,我常刨的還有防風、玉竹、竄地龍、八卦牛子、山豆根等。這些藥材中,桔梗最稀少,單棵生長,不像玉竹,竄地龍,山豆根一片一片的。桔梗開著淡雅的五瓣小紫花,莖桿直立,葉片卵形,邊緣有小齒,有如棣棠葉,根有點像人參。</p> <p class="ql-block">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一般人采藥,多是在二八月,這時采藥,宜于辨認。而對于宿根的藥材,其實要等到莖枯時藥性才足。那時我看小人書心切,哪管藥性不藥性,只要七八月放了暑假,就去山頂上刨。周邊山上的桔梗刨沒了,我就向大山深處走去。盡管山石磨漏了腳下的鞋,樹枝刮破了身上的小背心,但那一株株淡紫色的桔梗花總是誘惑著我,頂著烈日在山間尋找,向山崖上攀援。</p><p class="ql-block"> 母親空閑的時候,她也常和我一起去山頂上刨藥材。有一次,我和母親看到一株桔梗,長在高高的山崖頂上。我剛想上去,母親拉住了我,說危險的地方讓她去。母親一手拽著樹枝,一手握著鎬慢慢向上爬。當母親快爬到那株桔梗時,手中拽著的樹枝突然斷了。母親沿著山崖滾了下來,我在崖下雙手拽住了母親。呼嘯的山風中,母親拉著我的手說,把我的老骨頭都摔斷,也不能傷我的兒呀!那一刻,我的淚水像屋檐下的雨滴,一顆一顆地落下……</p><p class="ql-block"> 桔梗刨回家,我用小刀刮去外面的薄皮,放在太陽下曬干后,我就拿到藥材收購站去賣。賣完了藥材,拿著錢我就去買我喜歡看的小人書。我從那些來之不易的小人書中,知道了誰在赤壁火燒了曹操的八十萬大軍;誰在野豬林里解救了林沖;誰又曾大鬧天宮……那些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小人書,在我幼小的心里里,悄悄地播下了一粒文學啟蒙的種子。</p> <p class="ql-block"> 如今,已經過了四十多年的歲月,我早已在城市里立業成家。我因少年時代的那些閱讀,而愛上寫作,最終加入了省作家協會。在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曾從北方圖書城買回本《袖珍中草藥圖本》,想每次回老家,帶上書,與兒子邊上山游玩邊教他辨認各種中草藥。但每次回老家都來去匆匆,兒子至今還不認識桔梗花,只知道有一株曾長在高高的山崖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盐亭县|
西昌市|
澎湖县|
瑞昌市|
交城县|
永靖县|
太仆寺旗|
城口县|
城固县|
东光县|
建平县|
泗阳县|
萝北县|
玛纳斯县|
蛟河市|
托克逊县|
普安县|
婺源县|
额济纳旗|
同仁县|
宝应县|
思茅市|
屯留县|
平武县|
临洮县|
鲁山县|
舞阳县|
博客|
安平县|
昌宁县|
永康市|
资阳市|
太保市|
保康县|
内丘县|
大关县|
额尔古纳市|
环江|
浦城县|
公安县|